1985年版《开县志》工业篇
清咸丰《开县志》引《唐志》载:“开州贡布、通川郡贡绵、开州贡白苎”,“邑浦里出纸。”宋元丰《九域志》载:“开州俱出丝、绸、绢”。清乾隆《开县志》物产篇载有“机布”。这些均反映了当时开县纺织工业的生产状况。民国30—35年,开县煤岩、冶炼、电力、制盐、纺织、服装、制革、锅罐、酿酒、熬糖、粮油加工等47个工业行业中,约有6000多个作坊,1万余名从业人员,工业生产开始发展。抗日战争期中,外地货源断绝,生活日用品全靠内地制造。是时开县纺纱、织布、针织、印染、煤炭、制盐、冶铁、油料加工等工业发展很快。抗战胜利后,外地日用工业品大量输入,尤因国民党挑起内战,物价暴涨,市场萧条,民不聊生,工业又复衰落。民国38年全县有煤炭、炼铁、机械、建筑、建材、纺织、缝纫、制鞋、土纸、竹器、铸锅、修理、粮油加工等中小企业321个,工业总产值212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占社会总产值的18.13%。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752万元,占35.44%;重工业产值1370万元,占64.56%。主要产品有:原煤49645吨、生铁3810吨、铁矿石19200吨、蔗糖625吨、饮料酒849吨、棉布53.1万米、毛巾3.88万条、砖72.9万块、瓦316.8万匹、食用植物油866吨、非食用植物油1501吨。
1949年12月开县解放后,人民政府着手恢复工业生产。经过三年民国经济恢复时期,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1949年,但工业产值仍只有1623万元,其中手工业专业从业人员,13319人,产值占67.45%,是当时开县工业的重要万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完成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到1957年底,全县有工业企业82个(含国营11个、合作社营52个、公私合营19个),工业总产值3033万元。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占56.9%,集体所有制占44%,个体所有制占1.1%;轻工业产值2591万元,占85.43%,重工业产值442万元,占14.57%。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国营工业企业增到301个,集体工业企业增到616个,国营工业职工41956人。当时大刮共产风,全县只保留国营工业企业7个,职工849人;集体工业企业118个,职工4909人。全年工业总产值2619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313万元,占88.32%;重工业产值306万元,占11.68%。这时,全县国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到每人1053元,实现利润15.78万元。十年“文革”动乱,但由于县人的努力,1971年后全县仍上有氮肥、炼铁、水泥、制盐、农机等工业,“五小”工业亦有发展。工业企业由151个增为377个,工业总产值由2593万元增至3681万元。但因管理混乱,劳动生产率极低,经济效益很差,国营工业一直长期亏损,十年中亏损总额高达1108.5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1976年工业总产值3861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960万元,占76.66%;重工业产值901万元,占23.34%。
1977年后,国营和集体工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农村集镇又新建了一批乡镇企业。同时,通过全面整顿企业,积极推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实行利改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85年全县有中小型工业企业533个(含全民46个,集体80个,乡镇407个)。职工26926人(含全民6969人,集体2609人,乡办3979人,村及村以下办13309人)。全部工业总产值19201万元,其中:国营工业6907万元,占35.96%;集体工业2683.33万元,占13.96%;乡镇工业9537.67万元,占49.7%;城镇个体工业73万元,占0.38%。轻工业产值12789万元,占66.6%;重工业产值6412万元,占33.4%。
第一章 能源
第一节 煤炭
一、生产
开县早在明、清时代,乡民于冬闲时就地掘取露天煤,或开洞挖煤,至三五丈即弃井另掘。清康熙年间,乐园乡出现井筒窑(倾斜井)名虾子窿,掘进已相当深。咸丰末,五合乡民陈能元在大堰沟开办小煤厂,雇工10人,用挖天平槽子的办法采煤。后因川盐济楚,温汤井盐场燃料需要量大,温泉、和谦梓一带富绅多投资开办煤厂。赵家乡的金竹坪、晒金坝等地也有小煤窑采煤供应民用。
民国时期,县内有小煤窑100余口,矿工1000余人,手工操作,井道狭矮,油壶照明,笼杆抽水,斜槽落煤,设备简陋,产量甚低。1949年全县产煤49645吨。
开县解放后,1951年11月县人民政府派员接收了五合乡平头岩一带原资本家经营的8个井口,成立开县煤业生产筹备处,组织生产,有职工308人,1952年正式成立地方国营开县煤矿厂。其他小煤窑仍为私营。在第一五年计划期中,煤业经过整顿,全县由203个小煤窑分别联合成立了新华、双河、兼善、东阳山、岳溪、胜利、和平等7个合营煤厂4个,合营煤厂1个。原煤产量由1957年的128404吨增到371293吨。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进行调整,1964年撤停兼善煤厂,新建高升煤厂。“文革”开展以后,撤停了临江煤厂和茶叶湾煤厂,新建团坝煤厂。各国营煤厂在“文革”前期,领导班子受到冲击,管理混乱,武斗不息,经常停工停产,生产下降,县城民用煤也多靠社队小煤窑供应。
1977年开始整顿企业和调整工业布局,至1979年对二煤厂、高升煤厂、东阳山煤厂进行压缩,加强团坝、三喜煤厂。1984年又投资新建笔山和双岔河煤矿。社队小煤窑在此期间也得到迅速发展,1981年有143个,职工4914人,产原煤230800吨。
1985年全县年产原煤730700吨。有国营煤矿6个,职工2990人,产原煤260683吨;乡镇煤矿1004个(乡办50、村办211、村以下办743),从业人员10133人,年产原煤47万吨,占全县原煤总产量的64%。
二、主要煤矿
开县煤矿位于开县五合乡长矿村,是万县地区工业局直属煤矿。矿区处于紫水向斜部分,含煤面积11.7平方公里,现有工业储量1650.91万吨。煤质粉贫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灰份含量一般为20%,含硫量一般为0.35%,发热量平均6137卡。1951年11月16日开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平头岩一带资本家经营的全部煤厂,改为国家经营。1952年8月1日命名为川东万县专区开县煤矿厂,后曾易名开县一煤厂,1964年更名为四川省国营开县煤矿。现有核桃湾井和新华井两处采煤,实行倾斜长壁采煤法,并下为刮板运输机,蓄电瓶机车和架线式电机车运输,并试用切盘或割煤机和滚筒式割煤机采煤。1985年全矿有职工1293人,年产原煤161136吨,总产值1678.29万元。矿区公路长9公里,北直达井口,南至文胜桥接万城公路,至万县市134公里。
双岔河煤矿。位于正坝镇太兴村。1984年投资270万元开发双岔河煤井,后改水田煤矿为双岔河煤矿。有巨宝窿(水田乡)、三喜、双岔河3口煤井,储量436.6万吨,设计能力年产10万吨。煤质为瘦煤,炼焦供铁厂使用。公路距县城44公里。1985年有职工416人,年产原煤33346吨。
高升煤矿。位于齐力乡大宝村。煤质为瘦煤,储量129.44万吨。有拱马门、新井(桥湾)两口煤井,1985年有职工154人,年产原煤14000吨,公路距县城61公里。
团坝煤矿。位于渠口乡相农村,公路距县城20公里。煤质为瘦煤。有晒金坝、板板桥两口煤井,储量28.8万吨,设计能力年产5万吨。1985年有职工451人,年产原煤29307吨。
东阳煤矿。位于东阳乡新建村,公路距县城61公里。煤质为瘦煤,储量46.47万吨,设计能力年产2万吨。1979年煤源发生变化,遂转轨生产玻璃制品,采煤供作本厂燃料与当地民用。1985年有煤井2口,职工190人,年产原煤12258吨。
笔山煤矿。位于天和乡笔山村,公路距县城64公里,1982年四川省地质局川东南地质大队第三地质队对紫水向斜地带进行普查,勘测有丰富煤源,1984年经省批准成立开县笔山煤矿,拨款569万元进行建设。煤层可采储量为421万吨,设计能力年产6万吨,井型按年产9万吨建设,有主井一口,计划1987年竣工投产。1985年有职工312人。
三、加工
民国时期,开县兼善、东阳等乡小煤窑已开始用土法炼焦炭,人力挑运至万县城供应工业和民用。后为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焦炭1953年产12吨,1960年产136422吨。“大办钢铁”下马以后,开县所产焦炭除少量供开县炼铁和铸造厂用外,大量运销万县市和湖北一带,年产量一般在5000—15000吨。
1965年汉丰镇建第一座煤球厂,手工粉碎,小型机器压制成型,产量小,用户也小。1968年开县煤建公司在东渠河外环城路新建蜂窝煤厂,安装蜂窝煤机一套,使用电力生产。1984年蜂窝煤厂迁到县城西门外煤库处,扩建厂房300平方米,安装蜂窝煤机组四套,每天可产蜂窝煤60000个,年产16200吨。以后,在临江、长沙、铁桥等场镇也先后建立蜂窝煤厂,逐步推广供应成型煤。
第二节 电力
一、火电
民国25年,经县政府批准,由甘丙全(江津人)经办集资(含开江、开县公股八成,私股二成),成立“开县明星电灯公司”,在县城北门外东河边兴修火电厂,设备为卧式锅炉,45马力往复式蒸汽机1台配套30千瓦直流发电机1台,水泵2台,常年负荷300—400盏灯,供政府机关,街道路灯和富商家晚间照明使用。后来因生产不正常,企业亏损而中辍。
民国29年,又由胡呤龙(江津人)再次兴办,请万市技师李蔓生、牟天理等人,来厂检修机器,开工发电,晚间供县城照明。后几经易人,由于设备陈旧,管理混乱,机器运转不正常,民国37年12月歇业。
1951年5月成立开县电厂筹备委员会,因资金无着未成。1957年,建立开县火力发电厂,厂址水南桥(今南河大桥头)。1958年4月,电厂从上海购回3TK锅炉,200马力蒸汽机配120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和150千瓦发电机组设备等,11月竣工运行,当年投产发电4万度。1959年电厂与开县铁工厂合并,成立开县机电厂,1964年两厂又分开,成立开县电厂。1972年就地重置从奉节电厂调拨1台1000千瓦汽轮机组(1号机组),1973年运行;1975年又增建2号炉,安装从旺苍代池坝煤矿无尝调拨1500千瓦汽轮机组(称2号机组);1980年又从旺苍煤铁厂调拨1500千瓦的汽轮机组,更换老的1号 机组,总容量达3000千瓦,1982年又扩建从重庆棉纺四厂调拨1500千瓦的汽轮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500千瓦,同时,将原1号改作调相机。1985年生产火电598.48万度。
二、水电
桃溪河芭蕉滩水电站,是开县最早的水电站。位于桃溪乡,在县城北42公里。该工程总投资181.3万元(国家投送120万元,地方集资28万元,集体投劳折算33.3万元)。1964年2月勘测设计,7月破土动工。1965年12月投产送电。装机2×500千瓦。设计水头43米,流量3.4立方米/秒。整个工程十分艰巨,历经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共挖土石方21万多立方米,费条石2.1万立方米,用劳动工日63万多个,修建有低栏栅坝长82米,高3米;渠道长3620米,其中暗渠300米,隧洞1260米,年平均流量为1.7立方米/秒,年长期利用最高6563小时。枯水季节,机组轮换运行。1985年,发电654.52万度,总收入32.7万元,实现利润12.4万元。
龙洞河水电站(河堰一级),由河堰、岩水、马家3乡联办,位于云开交界的河堰乡木兰村小溪沟,在县城东北35公里。1969年10月动工,第一期工程装机250千瓦,于1972年10月落成,费资38.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1.9万元,1974年增容1台75千瓦,1976年以1×250千瓦机组置换75千瓦机组。1979年3月与开县电厂联网。1985年有职工36人,发电234.49万度,总产值15.24万元,盈利0.41万元。
天生桥(河堰二级)水电站,位于河堰乡南朝河,在县城东北35公里。1977年3月动工,投资62.4万元,修建厂房667平方米,安装2×250千瓦水轮机、发电机、320千伏安变压器等设备17台。1979年11月试车投产。1985年有职工25人,发电12.1万度,总产量10.3万元,盈利1.3万元。
立新水电站,位于灵通乡茶园村,在县城西40公里,1972年10月动工修建,为4级梯级开发。总投资26万元,修建厂房403平方米,安装125千瓦、75千瓦、160千瓦、400千瓦水轮机、发电机各1台。1979年12月4日与开县电厂联网,1985年有职工50人,发电115.65万度,总产值11.42万元,盈利0.67万元。
高洞子水电站,位于铁桥镇三台村,在县城西40公里,1978年6月新建。设计水头56米,流量0.296立方米/秒。修建有厂房110平方米,安装125千瓦水轮机、发电机、180千伏安和70千伏安变压器及控制屏等设备6台,1981年竣工投产。1984年建2号机组增容 125千瓦,1985年6月投产,有职工9人,发电32万度,总产值2.17万元。
碑梁电站,位于新义乡护国村碑梁右测,利用三汇水库渠道落差发电。水头138头,引用流量1立方米/秒,年利用3900小时。1984年3月动工,因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原订两年的工程于当年12月1日竣工投产。装机2×500千瓦,投资173.53万元。1985年有职工39人。
五合电站,位于五合乡金花村大河坝,落差265米,引用流量0.186立方米/秒,渠道 长5.4公里。1983年10月动工,1985年7月竣工运行,装机容量2×250千瓦,总投资81万元。电站水源靠地下煤层水,不丰富,利用小时不高。有职工30人。
柏树岩电站,位于善字乡前进村吉家坡,一级电站1979年4月动工,1981年7月联网运行,设计水头238米,引用流量0.2立方米/秒,装机1×320千瓦,投资36万元;二级电站1984年兴建,装机容量1×250千瓦。1985年有职工27人。
三、供电
1964年架设桃溪至县城35千伏输电线路一条。1969年又架通万县长平变电站至开县镇安变电站的35千伏输电线路一条,长30.22公里,称万开联网线。1974年架通云阳小江电站至开县汉丰枢纽变电站的35千伏输电线路一条,全长25.5公里,称云开联网线。1984年开县又投资56万元在万县市境内架设川东联网线(长平至吊岩坪),全长13.63公里,联通了达县的大电网。1985年,县内有35千伏输电线路8条,共计117.83公里;10千伏线路13条,支线72条,共计335.6公里。0.4千伏线路398条,共计870公里。全县有2000千伏安输电变压器9台,总装机为916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68台,总装机11870千伏安;照明用表2465只,装机272千瓦(常用1600千瓦);动力装机表810只,装机18617千瓦(常用7000千瓦)。县内供电行政区域已达11个区,占84%,44个乡,占43%;170个村,占16%;4.8万农户,占15%;18万人,占15%。
电力供应,全网购电来源有:联网乡水电站38处,总装机621.8千瓦;将投产的天水电站,总装机4400千瓦;国营电厂水、火电装机4000千瓦;加上小江、向阳、达县电网常购电量2000—3000千瓦。购电总量来源已超过1万千瓦以上,从全网购、供总负荷相比,购电负荷基本能够满足用电负荷的需要。但在枯水期(头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仍存在缺电5000千瓦(用电负荷1万—1.2万千瓦)被迫拉闸限电的问题。
县内设有4个供电所,8个变电站,均由国营开县电厂直接经营。
供电所有汉丰、温泉、临江、陈家4处,分别安装有35千伏输电线路8个变电站。按汉丰和江、东、浦3里,供给各区内所辖国营、乡镇企业、机关、学校和乡镇民用电。1985年底有职工499人,购进小江电站电1233.4万度,达电联网898.78万度,乡村小水电站1437.29万度,国营电厂火电598.84万度,水电654.25万度,总共4822.83万度,总售出4322.6万度,线路损耗率为10.32%,电熔器发无功516.86万度,总共收电费498.9万元,总产值208.6万元,年人平劳动生产率9724元,盈利142.36万元。
第二章 冶金
第一节 冶铁
据清咸丰《开县志》记载:“铁,邑江里三岔湾、四道河;东里铁炉沟、向阳湾、茶叶湾、蒲家坝、浦里凤台寺等处皆产。”当时,设备简陋,工艺落后,采用人拉风箱,木炭炼铁,产量甚低。到民国32年,县内有同泰祥、复兴泰、天复泰、协同泰、元丰泰等私营炼铁厂24家,从业240余人,年产生铁2630吨。采用常年收购铁矿石和木炭,冬至后开炉炼铁,矿完梭炉,炒成毛铁出售。1949年有铁厂16家,职工1128人,产铁矿石19200吨,炼生铁3840吨,总产值774.2万元。
1952年县人民政府委派干部加强对谭家、和谦、紫水、正坝、中兴乡等地私营铁厂的领导,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国家投资80万元修建开县第一铁厂(位于和谦乡普发村大河坝,在县城东北40公里)。修建15立方米炼铁炉1座,使用机器鼓风,手碎矿焦入炉,实行采矿、采煤、洗选、炼焦、运输等一条龙的生产方式。1958年10月竣工投产,是开县第一座机械化的炼铁炉。
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中,中共开县县委成立钢铁生产联合指挥部办公室,从城镇抽出劳动力2920人,从农村调集农民315261人,去温泉、正坝、铁桥、临江、岳溪、天白、陈赵等区,上山采煤、采矿、炼焦、炼铁。全县铁厂由原来的4家猛增到126家,除国营铁厂由1家增到7家外,其余全系商办、民办和乡办。大跃进时期,国家投资1170万元,建立有洋高炉34座,总容积597立方米,以焦炭为燃料;土高炉538座(投产260座),总容积1961立方米,以木炭为燃料,人力鼓风。1958—1961年计产生铁130690吨,而合格率仅39%—76.9%。1963年底,铁厂全部下马停办,全县大办钢铁亏损竟达876万元。
1969年在原开县五铁厂(郭家乡花坪村)基础上新办开县铁厂,建有8立方米小高炉1座,1970年5月投产,是时辖有双槽、乐园、河堰、兴隆湾4个采矿车间和水田、三喜两个采煤车间,职工660人,年产铁1508吨,总产值56.10万元。1978年又新建13立方米高炉1座,先后关停双槽、乐园、河堰3个采矿车间,保留兴隆湾、水田、三喜3个煤矿(车间)和冶炼车间,矿石、焦炭均从社队企业购买。由于生产成本为397.22元/吨,入炉焦比2380公斤/吨,远远超过国家“关于小铁厂成本超过250元/吨,焦比1000公斤/吨者,应进行关停并转”的指示,企业亏损严重,1981年被暂时关停,设备大修后封存。
1984年再次兴办,辖有冶炼、化工、铸造车间和汽车队,系租赁性质,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1985年有职工85人,汽车11辆,产铁3817吨,总产值82.44万元,盈利30.17万元。该厂与湖北江陵李埠铁管厂联合生产建筑安装水暖件,还为开江县台虎钳厂加工出口台虎钳毛坯。
第二节 铸造
民国32年开县铁锅(含铁铧)铸造较为兴旺,县内有元丰泰、余家、吴家、胡家等锅罐厂9家,从业200余人,年产万件以上。主要供境内酿酒、熬糖、制盐、农耕和乡民生活之需,少部份销往毗邻县。
1956年锅罐铸造业公私合营。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开县锅罐铸造厂,隶属手工业联社。1957年生产铁锅5.04万口,鼎罐1.26万个,另有铧、耙等小宗产品。
1958年大办钢铁中,生产下降,铁锅降到1.96万口,鼎罐降到0.66万个。
1960年8月开县地方国营城关五金制造厂划出红炉、钳工车间,组成开县地方国营盛山区锅罐铸造厂,归属手工业联社,生产锅、罐、铧、耙等。
1962年农村撤销公共食堂,为解决农民买锅难的的问题,又新建国营锅罐厂2家、集体3家,生产各种规格的锅罐。1983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只保留开县手工业联社锅罐厂,其余下马。该厂发动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建修厂房5316平方米,安装各种机具设备48台,改土炉为机炉,改手工倒锅为气压倒锅,提高工效2倍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1985年底有职工160人,设有金工、铸工两个车间,产铁锅36.79万口,总产值83万元。生产有各种型号的铸铁锅、造纸元网、浆泵、除沙器、蜂窝煤炉、北京炉、脚锅、火锅火炉等。同时,坚持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成为企业自有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二轻集体企业。
第三章 机械
第一节 制造
机械工业,开发较迟,发展缓慢。民国初年,丰乐乡人徐道中从湖北老河口引进铁制手摇轧花机一台,日轧籽棉10余公斤,后改为脚踏,二人操作,日轧籽棉25公斤。尔后,其弟徐道和与铁匠胡德武等人,将原1.8尺口门改为2.4尺口门后,使用牛力轧花,产量提高到250公斤。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山钳工师傅陈惠之、荣松龄来县修理机具和枪支,落户横街子,经多次试制出脚踩木质弹花机和纺纱机,推动了县内纺织工业的发展。民国33年大河岔纺纱厂去成都请来技师周宗和,制造出铁木结构的弹花机和30头的纺纱机(简称木机),改革手工纺纱工艺,提高产量约4倍。
1952年10月,城关铁器业组织起来,成立手工业农具生产合作社,安装第一台1米长的手摇车床。
1958年城关木器生产合作社、城关衡器生产合作社、盛山木器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开县手工业联社农具厂。1962年5月,改为开县机械厂,1983年通过企业整顿,改为开县北门机械厂。
1959年4月,为适应农业大跃进的形势,开县手工业农具社过渡为开县铁工厂。1961年与盛山区农具厂、开县电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开县机电厂。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分别成立开县机械厂、开县农机第一厂和开县电厂3个企业。
1965年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贯彻中央“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的要求,兴办起开县水电局保修车间。1969年改为开县动力修配厂,1970年经地区批准为开县农机第二厂。
1978年开县乡镇企业局成立后,开县二轻局将各乡镇所属54个农具修配厂,1909名职工全部划拨乡镇企业局隶属。生产各种农具,修配各种农业机具,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1985年开县农机一、二厂和北门机械厂,共有职工694人,生产有球磨机25台,成球盘9台,手动票磨机16台,拖车200台,制砖机70台,三用生产炉2台,蒸球26个,压面机11台,各种微型水轮发电机组188台,总产值328.79万元。
此外,1984年在乡镇企业中有44个乡办农机修造厂,职工639人,总产值249.75万元,生产压切面机110台,农机配件2.68万件。
50年代,开县粮食局设有修配小组,1962年扩展为修配车间,1972年改称粮油机械亻配厂。1983年更名为开县粮油综合食品厂。
1985年,全县机械工业总产值为33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230万元。
第二节 金属制品及修配
一、金属制品
民国18年县内有凤祥银楼、中华、顺华、聚昌、郑鸿元等五金业10家,从业23人。主要生产金银首饰、各种铜锡器皿等,业务较好。
民国18年全县有铁匠铺281家,从业560余人。主要生产铁制农具、匠作工具、生活用具计200余种,以“寅铁匠”的匠作工具和陈大兴、陈正兴的剪刀、理发刀较为驰名,远销城口、宣汉、云阳、万市等地。
白铁业是民国26年新发展的行业。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口铁来源断绝,便利用煤油桶、颜料桶等废旧材料,生产纺纱机棉花筒和民用灯、壶、盒等用品。
1952年10月陈大兴、陈正兴等铁匠铺组织城关镇剪刀生产小组。在此基础上,组织13盘红炉,40余名工人,成立开县城关区荣鑫农具联营厂,后成为开县第一个手工业农具生产合作社。1958年4月,农具社过渡为开县铁工厂,后合并成立开县机电厂。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铁工厂部份机具和工人划为开县农机第一厂,归属农机系统。
临江区农具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过渡为地方国营开县临江农机厂,有职工86人。1961年恢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79年3月由二轻交乡镇企业局隶属。1983年5月改为临江农业机械修配厂,有职工78人,修厂房415平方米,当年生产金属制品和农具6万件以上。
1961年,地方国营城关镇红光五金制造厂和开县机电厂部份职工调整归队,组成开县城关刀剪生产合作社,1962年改为开县五金社,1981年更名为开县民生五金厂,1985年有职工74人,总产值14.68万元,生产生活用具、匠作工具等小五金产品。
此外,在乡镇企业中,1985年有金属制品厂47个(村办46个,村以下办1个),务工人员1298人(村办1288人,村以下办10人),生产各种农具71万件(村办64万件,村以下办7万件),总产值223.1万元。
二、修配其他
修配业务,范围广泛,活路零星。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城镇摆摊设店,从事修配自行车、钟表、小炉、整锁、配钥匙等业务;二是串街游乡,流动赶场,从事补锅、补碗、修鞋、整伞等业务。经营方式灵活,服务态度周到。民国21年全县有修配业63户,从业65人。
解放后,1956年合作化时期,各修配行业分别组建起城关钟表修理小组、城关雕刻小组、城关制绳小组、城关制烟小组、城关猪鬃社、城关修配小组等。
1959年城关居民福利小组改为城关民办福利社,1961年改为城关街道工业联合社,下设10个分社。其中,修理部份建立修理社。1968年改为城关车辆修配合作社,1974年由街道工业转为手工业合作性质。
1959年过渡组成的地方国营城关红光五金制造厂,1961年调整为雕刻、钟表修配小组,反又组成开县城关红光修配社,并增设小炉修配。1981年10月,又分别改为开县红光修配厂和城关车辆修配厂。主要从事铁皮小桶、钟表、车辆、杂件、雕刻、印花、镜片等制作和修理业务。1985年有职工65人,总产值6.99万元。开县各场镇均有零星的从事修配行业的人员,集体化时期也多归入农具厂、社。1980年以后,多改为个体开业,而且新增加很多农民进入场镇从事修配业务的人员。
第四章 建材
第一节 石灰
县境,石灰矿藏量丰富。据省地质队及地县勘测,石灰矿藏量约在390亿吨以上,东北山区是石灰开发的原料基地。东河河床亦有大量石灰岩卵石沉积,沿河乡民,习于拣矿建窑烧灰,以供建筑和农用。解放前,渠口、丰乐、郭家、津关、温泉、河堰、和谦、谭家等地,建有常年石灰窑。
1956年合作化时期,乡村石灰窑由农业社集体经营,多供农用,产量很少,城郊石灰窑组建成城关石灰生产合作社。
1957年,石灰石家改原甑子窑为漏子窑,改定时装窑为随烧随放,随放随加,缩短隔窑烧火时间,提高功效3倍多。
1958年“大跃进”中,城关石灰社过渡为地主国营开县城关卫星支建厂。1961年8月调整恢复为石灰生产合作社。因地处丰乐,改为开县丰乐石灰生产合作社。1978年以后,个体经营的石灰窑遍地开花,温泉镇附近比比皆是,为县内石灰生产的主要产地。
1985年计有村及村以下石灰厂577个,务工农民2151个,烧石灰404.73万吨,总产值242.4万元。
第二节 水泥
水泥生产是县内的新兴工业。据探测和化验,石灰矿含钙50%以上,是生产普通水泥的良好原料。1958年8月,城关石灰社抽出36人,土法上马,生产水泥。新建直径2×1.5米普立窑1座,购置石平碾槽4架,双烧碾槽2架,黄牛12头,马2匹。因生产成本高,质量低(150号标号),于1962年1月停产。
1971年初,温泉镇编织社雇请师傅,在白玉村用土法配方生产水泥,经36次试制,历时28天,终于成功。是年5月1日送100公斤去万市水泥厂检测,合符500号标号,10日即建立水泥生产车间,日产3吨,由县水电局包销。
1973年5月1日,四川省地质队第七普查队(代号203)和成都地质学院师生来温泉钻井,称开县主产钾长石(又名绿豆岩),可发展钾肥支农。国家地质部1976年在开县召开全国钾肥现场会议,当即国家投资2万元,自筹资金3.2万元,由温泉交管站筹建钾肥厂。在温泉镇河西修建厂房,建普立窑1座,购置直径7×2.2米球磨机2台及成球盘等设备12台,12月竣工投产,1977年1月生产出钾肥,取名为开县温泉镇交通钾肥厂。后因销路梗塞,改产水泥,改名为温尔镇水泥厂。1981年有职工112人,设有6个车间和股室,产水泥6382吨,总产值31.26万元。
“农业学大寨”中建起的河堰等钾肥厂,后也逐渐转产水泥。
1976年5月新建国营开县钾肥厂,位于温泉乡兴隆湾,在县城东北27公里,因产销不对路,于1979年转产水泥,更名为开县水泥厂。1983年改普立窑为机立窑,产量增加4倍。1985年主要设备有:生料、熟料球磨机各1台,机立窑1座,生料、熟料圆库,水泥圆库各2座,汽车13辆,职工301人,固定资产291.9万元,生产400号标号以上水泥35035吨,总产值188.70万元,盈利30.2万元,上交税利13万元。产品行销县内外。
1985年,全县除国营开县水泥厂外,还有国社联办的黄金水泥厂,温尔镇编织社办的温泉水泥厂,交通系统办的温泉交通水泥厂、和谦航运水泥厂以及河堰、丰乐、津关6个乡镇办的水泥厂(务工农民764人,1985年产水泥36323吨,总产值195.57万元)。
1985年全县共产水泥84300吨(其中集体所有制工业49300吨)。
第三节 砖瓦
县内陈家乡黄石村和驷马乡驷马村出土的汉砖质地细密,花方图象精美。明代修建的内城墙全系用砖砌成,每块重25公斤,质地精良。足证开县砖瓦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1949年产砖约72.9万专,瓦316.8万匹。
1952年互助合作运动中,砖瓦厂家组成砖瓦组,是年生产砖243.8万专,瓦900万匹,供村民建房和国家建设使用。
1958年大跃进中,砖瓦厂大部歇业,转入工农业生产,1962年后恢复砖瓦生产。1963年产砖151.46万块,瓦888.93万匹。
1975年县知青办公室安排知青就业,投资2万元加上自筹资金与开县建筑工程公司在城北东河边联合建立灰沙砖厂。修建厂房700平方米,购置1.5吨KS锅炉1台,8孔BT60-8型压砖机、21×1.65米蒸压釜、1米平板车、电动机等。1976年投产,生产机制灰沙砖500万块,经省、地多次检验,抗压和抗折力均达到全优标准。1983年国家投资新增2吨KS炉锅和21×1.65米蒸压釜各1台,扩建厂房,改进工艺流程,产量提高。1985年有职工88人,产机砖773.7万块,总产值34.8万元,产品行销县内各建设单位。
此外,1984年建立的长沙镇、明星乡沙砖厂,均于1985年投产,共有职工135人,产机砖737.65万块,总产值44.27万元。1985年村办土窑砖瓦厂51个,务工415人,产砖4359万专,瓦2202万匹,总产值151.5万元。村以下个体、联户砖瓦厂1000多个,生产青瓦12185万匹,砖11131万块。制砖工具已逐步改手工为机制,机制砖产量约占1/3。
还有,红园乡、镇东乡、县乡镇企业局矿业公司于1985年联办的大理石工艺品厂,1985年3月在城北盛兴村动工兴建的开县瓷砖厂,滴水、华严村办采石场、清沙场,乐园乡天元村户办石膏厂等,均为城镇建设、工业配料等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第四节 水泥制品
水泥制品,始于1969年。原由建筑单位制件自用,无专业单位。1974年春开县建筑工程公司在东河大桥头,兴办起水泥制作场,1982年又在丰乐乡丰乐村扩场,1985年生产各种预制件4042.2立方米。
1980年开县建筑建材公司在滴水、毛成村办起预制件场,有职工130人,1985年生产预制件2560立方米。
开县国营水泥厂1981年自办水泥预制场,1985年生产各种水泥制品1216立方米。
开县杆塔厂1976年由邮电局兴办,1982年下马,转交水电局接办,生产各种规格水泥电杆,供给水电和邮电系统使用。
此外,在汉丰、温泉、临江、郭家、乐园、驷马、陈家、赵家、铁桥等地,亦先后办起预制件场10多个,1985年生产各种水泥制品10183立方米,总产值15.74万元。
第五章 化学
民国时期开县仅有土法炼磺和制硝,1948年有制硝业8户,年产8500公斤。现代化学工业1972年后有生化、玻璃,1974年有氛肥,1976年后塑料、制氧等业先后投产。
第一节 氮肥
开县氮肥厂。位于驷马乡中原村,在县城东3公里,紧靠万开公路和彭溪河边,交通方便。1969年动工修建,设计能力年产1.2万吨碳铵(折3000吨合成铵)。由省化工设计院主持厂房、工艺设计。投资280万元。设备从上海等地购进,由省安装队第三队安装,1974年投产。由于设备简陋,年产碳铵2072吨,达不到设计标准。后来,通过更新改造,设备配套,1977年产碳铵3549吨。从建厂到1978年的8年时间,亏损达300多万元,是全县最大的亏损户。1980年投资96万元,进行“三改五”技术改造工程。1982年又投资140万元,进行“五改七”技术改造工程。1984年再投资145万元,进行“七改万”技术改造工程。实现了设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配套生产能力年产万吨。1985年底全厂有化工、燃料、机修3个车间,1个汽车队,主要设备有:8吨沸腾炉、高压机、1000立方米气压柜、500系列高压设备等,机械化、自动化能力比较高。1985年底有职工573人,汽车11辆,产碳酸氢铵33433吨,最高日产达120吨。总产值501.4万元,盈利89.30万元。
第二节 生物化学
微生物农药厂。位于丰乐乡县农场内,在县城东4公里。1973年6月开始进行“5406”、“920”、腐殖酸铵、氨基酸等的研制和推广。后从万市飞亚公司拣回柠檬酸废渣2000余吨,通过化脸,提取柠檬酸钙100多吨,盈利1万余元。1984年与川大签订胰酶生产技术合同,建立胰酶车间,仅5个月就竣工投产,当年盈利5万元。该厂胰酶质量高,产量占全国13.3%。以后又开发有胆红素、肝素钠、胃酶、棓酸等9个新产品,并向川、陕、鄂等省的25家企业,转让了新技术。1985年底全厂有职工77人,总产值43万元。盈利5万元。
第三节 玻璃
1972年开县化工厂在县城南河大桥头兴办起甑子窑炉玻璃厂。因原料缺,产量低,成本高,于1974年迁正坝镇原六铁厂处,新建1.85立方米池炉。1979年迁往汉丰镇三中8队建厂,1980年6月竣工投产。因资金短缺,投产过急,炉缸破裂,炉温较低,1981年下马关闭。
1979年东阳煤矿因煤炭枯竭,遂转轨生产玻璃,更名为开县玻璃厂。初建时,设备简陋,生产水平低,经几次技改,扩大厂房,改造池炉,提高生产能力,1985年底有职工265人,产玻璃制品5992吨,总产值244万元,盈利27.34万元。主产酒瓶、罐头瓶,供县内各酿酒厂和罐头厂需要。
第四节 塑料
塑料制品,是开县的新兴工业。原开县城关骨角生产合作社,因原料短缺,产品滞销,于1976年转产塑料制品。开初,只生产技艺简单的喷灌塑料管。1978年转吹塑料袋、沼气管等。1979年试制塑料凉鞋,改名为开县凤凰塑料厂。该厂开始只购置1台注塑机,1副鞋具,全靠自己动手,自制鞋具45副,节约近10万元。1985年底全厂有职工41人,产塑料制品301吨,总产值112.3万元。建有厂房1674平方米,注塑机、磨粉机、压线机、金属切削机和各型鞋具等共79台(副),已能生产发泡、珠光、仿革等各式男、女、儿童凉鞋。产品行销县内外。
1984年开县机修厂因生产不景气,转产电线和塑料制品,主产塑料天花板、塑料大水管等,以塑代木,供建筑单位使用。改名为开县塑料第二厂,1985年底有职工78人,总产值27.7万元。
此外,1984年后,因坝煤厂和乡镇企业中,先后办起有小型塑料厂5个,生产黑色塑料水管、塑料凉鞋等,产品行销各场镇。
第五节 制氧
1979年开县北门机械厂投资30万元,在离县城东北4公里的丰乐乡滴水村,新建制氧车间。从河北邯郸购置制氧全套设备26套,1980年竣工投产,设计能力年产20万立方米,1983年通过企业整顿,制氧车间划出,成立开县制氧厂。1985年底有职工41人,产氧7.9万立方米,总产值9.3万元。产品供医疗、氧焊、助燃等使用。
此外,还有制曲厂。原系城关土硝、火炮生产小组,1958年后经过几分几合,1972年改为城关化工生产合作社,1981年更名为开县大桥制曲厂。1985年底有职工21人,生产化学酒曲等,总产值3.61万元,产品销县内各酒厂。
第六节 制盐
温泉井盐,历史悠久。据《旧唐书》记载:“奉节、云安、大昌、南浦、万岁县(今开县境内),皆有盐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海盐入川受阻,食盐紧缺,温泉盐场进入鼎盛时期,时有盐灶90座。
民国前期,四川军阀割据,捐税过重,温盐销路锐减。民国16年盐灶减到33座。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沦陷,食盐奇缺,盐价猛涨,豪商乃投资兴灶,盐灶恢复到72座,月产盐由20万斤回升到70余万斤。民国33年盐灶增至90座,产盐18万担。灶户鄢开源改“笼子灶”为“塔灶”,月产提高到150公斤。时有盐灶80家,盐工1300余人,年产食盐约5000吨。当时,操作原始,工人日夜轮换作业,劳动强度极大,根本没有劳动保护设施。民国政府设有盐场公署管理,雇用税警80余名,分设5处关卡,稽查水、陆盐商走私。温泉镇地处背斜轴部,岩层破碎,淡水与卤水错毁渗合,卤水浓度较低,一般都在3度以下,因而煎盐成本太高,难于盈利。
1951年温泉盐场裁废,全场1300余名盐工,由人民政府安排到各地转入农业生产,盐场停产。
1958年7月复办温泉盐厂,1962年再次下马。1970年又再度兴办温泉盐厂,掏出“膏谷井”。后经省、地地质队3次探勘测,盐卤主源不清,1976年又停办。
第六章 食品
第一节 粮油
一、粮食(附饲料)
民国时期粮食加工,全系人力、畜力,手工操作,工具原始,工效极低。民国31年,南门场富绅张骥若,自办水磨、水碾,加工稻谷、面粉和榨油。沿东河两罟有数家富户,自办或联办水筒车,车水灌田或加工米、面。
1949年傅子诚在县城衙门口兴办联营打米厂,安装25马力柴油机和2号铁滚筒打米机各1部,加工中熟米。
1950年县粮食公司成立后,委托10余家私营米房按规定成率加工碛米,再由联营米厂加工中熟米,供机关、学校、驻军和市民食用。
1951年全县私营打米房发展到66家,面粉、面条加工房47家。有水筒车1处,机器打米房1座,打米机2台,牲口42头,面机24台。日产中熟米1万公斤,面粉2000公斤,面条1500公斤。
1954年成立粮食局加工米厂,有固定工10人,设城关、北门、铁桥、和谦4个加工组。购置有煤气机1台,汽车引擎1台,德制船舶柴油机1台,2号铁滚筒打米机4台。1956年粮食局加工米厂更名为开县粮食局碾米厂,增添了砻谷设备。
1959年陈家、临江、岳溪、正坝、三合等9处成立粮食加工组。1962年开县粮食局碾米厂改名粮食局加工总厂,并将全县水力、畜力加工组划归工业系统管理。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中,收回加工组为8个车间。其中:有水、畜力25处,机械动力13处。
1964—1978年,县以下的粮食加工,两次下放到社队经营,仅保留县城内国营米面加工厂和直属榨油厂。
1972年国家投资在北门粮食加工厂,安装三节式砂辊米机,管道风运提升,降低了碎米率。使车间灰尘少、噪音小,减少了环境污染。
1981年在北门粮食加工厂安装中型(200×350mm)联动挂面机6台和隧道式烘干机,日产面条9吨,比原小面机9台联动生产设备提高功效6倍。
1982年又在北门粮食加工厂安装风运气压式磨粉机,前路均衡出粉,日产面粉65吨,比斜式双辊磨粉机,提高功效7倍。
1985年县粮食局系统有加工打米厂38处,日产272吨;面粉厂20处,日产100吨;面条厂25处,日产39.3吨。
1979年以后,农村个体粮食加工户迅速发展,少数圈套规模加工厂也崭露头角。
饲料工业,始于1980年6月,在地区饲料工作会议后,县委决定由县科协、畜牧局、粮食局筹办成立开县饲料公司。是年10月22日,开县饲料公司成立,参照美国、日本和毗邻县的配方经验,于1981年1月13日试产出开县第一批配(混)合饲料,在县内13个单位,设立87个供应推广点,深受群众欢迎。1985年有职工28人,建厂房一幢,安装机器设备50台,有2个营业门市,年产配(混)合饲料8558吨,实现利润11.23万元。
二、油脂
民国时期开县油坊,全系私人经营,土法生产。使用的工具有单碾、双碾、水碾和千斤榨、平榨、撞杆榨3种。原料轧坯后,采用人力推或畜力碾,踩饼、榨油全靠手工操作。
民国28年2月,开县成立榨油生产合作社5个,因系地方官商操纵,仅有合作之名,借以取得低息优惠贷款而己。
民国37年,县内设有私营油坊76座,土榨23筒。
解放后,在1954年以前油榨坊仍为私人经营,1954年开始组织榨油生产合作社(组)。1956年2月,全县有榨油生产联社2个,生产组11个。
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县城榨油联社转为公私合营,农村油坊转给供销社、手工业社经营,代替国家加工。合营前,全县有土榨油坊117处,木空211筒(国营5筒,供销社营32筒,手工业社120筒,公私合营2筒,私人经营52筒),分布在113个村、镇。共有榨工685人。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油坊改由人民公社和供销社合作社统一经营。1962年7月,榨油业务全由县粮食部门管理。
1964年8月至1965年,县粮食局分期分批将全县140处192台土榨油坊全部入给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闻人经营。并逐步改土榨为机榨。1970年底全县有机榨29台(95型螺旋榨油机3台,液压榨油机26台)。
1972年,开县粮食局成立机榨油厂。
1974年为了推广预压一浸出一精炼的先进新工艺,机榨油厂由南街迁南河南岸的三中大队,改名为开县植物油厂。
1978年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将县以下34处油坊下放到社陈经营,固定工108人,由粮食局收回安排,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按现价七折,2年后分期5年还清。
1983年,县油脂公司又自办油坊16处,职工48人,有“95型”榨油机17台。
1985年县油脂公司在丰乐乡光芒村兴办50吨平专式浸出油厂1座,建修厂房,安装200型榨油机等设备,投产后,彩浸压式的先进方法,回收油饼中的全部残油。是年,全县有油脂加工职工1947人,油坊152处(国营16处,乡办94处,村办34处,组办5处,个体户办3处),有“95型”螺旋榨油机51台,液压榨油机353台,电动机1590千瓦,柴油机1957马力。
1980年产桐油300万公斤,居全力经四位。1981年试用低酸淡色桐油新工艺,出油率提高到30%,具有色泽淡、比重轻、碘质低、干燥快、杂质少等特点,油质达省二级标准,曾荣获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被列为出口的佳品。
第二节 酿酒
唐代以来,开县就有酿酒作坊。酒税是政府的主要税源。民国32年,县内有酿酒作坊49家,从业100余人。用高梁、大麦、玉米发酵制成各种饮料酒,在当地集市出售。1949年产白酒850吨,供县内销售。
1951年成立专卖局(后改为公司),酿酒实行专卖,取缔私营作坊,在汉丰、郭家、正坝、赵家、南门等地,建立国营酿酒厂,由国家统管。
1961年因粮食歉收,饮料酒由1960年的2184吨,减少到382吨。对城镇人口实行白酒计划供应,每人每月低至100克,黑市酒价每斤高达5元。各酒厂因地制宜采用荆杠头、蔗皮、苕干等代用品酿酒,供应市场。
1978年乡镇企业按省政府规定,用野生原料和农副产品下脚料办酒厂,饮料酒卖给国家,税收减为40%,次年7月,又按省政府的补充规定,利用饲料粮酿酒,控制在提留粮的20%以内,税率再度下降为20%,产品直接销售。以后,乡镇酒厂迅速发展,至1983年乡、镇酒厂已达114个。
1982年4月,国家投资30万元,在白鹤乡大胜村新建大曲酒厂。1984年投产,产有“迎仙”、“三峡”、“华夏”、“绿豆”等大曲酒。
1984年4月,国家投资85万元,在白鹤乡大胜村又新建液化酒厂,修厂房360平方米,安装有糖罐、发酵罐、分凝器、粉碎机、4吨锅炉等成套设备57台,次年8月投产。1985年底县国营酒厂有职工252人,分布在13个分酒厂,生前各种曲酒329吨,白酒650吨,液化酒21.2吨,产品行销省内外。
1985年大慈乡办起五粮液酒厂,建厂房2700平方米,修窖池70口,聘请专家作顾问,生产“帅乡”曲酒,经省农牧厅第二届白酒评比合格。
1985年有乡办、村及村 以下办酒厂109个,务工573人,产曲酒621吨,白酒1828吨。产品行销广东、广西、河南、深圳等地。
全县1985年共生产饮料酒3000吨。
第三节 制糖 酱制品 糖果
一、制糖
甘蔗熬糖,历为开县农产品加工项目,陈家、南门、邓家、岳溪、赵家、复兴、温泉7乡沿河两岸,盛产甘蔗,每年霜降季节前,就地建坊熬糖,使用畜力、石碾压榨两次,挤干蔗水,通过9—11口台阶灶锅熬糖,熬干水分后,加熟石灰冷铲而成。民国33年有糖坊68户,红糖产量15827公斤;民国36年红糖产量最高达365507公斤。除供开县食用外,还销往开江、梁平等县。南门乡曾试制冰糖。
1957年国家投资在南门乡芙蓉村新建糖厂,归属工业局系统,1979年下放给南门乡管理。
1984年在乡镇企业中,有制糖厂16个,务工179人,产红糖542.8吨,总产值71.83万元,其中:乡办6个,务工58个,产糖189.2吨,总产值49.4万元;村办10个,务工121人,产糖353.5吨,总产值22.43万元。
二、酱制品
县内校大的场镇历来有一二家酿造厂加工酱醋产品供应市场。民国32年较大的酿造厂家有城关镇的源昌、上海酱油厂及温泉、临江蒋兴元等4家,加上21家糖果店(斋铺)兼营酱油、食醋、麦酱、豆办酱等共有25户,制作各种调味品,供县内销售。
1956年公私合营后,组建有酱园、咸菜加工厂,隶属商业系统。1965年酱园厂与咸菜厂合并,成立蔬菜加工厂,1978年改名酿造厂。
1984年国家投资29万元,改造设备,安装机器,推行固态低盐发酵,使用“3811”新菌种,推广酱油、食醋一条龙的生产经验,综合利用粉水、粉渣、豆渣等,缩短发酵醣化期12—15天,提高原料利用率35.7%。经地区检查,评为第2位。1985年生产有酱油534吨,食醋440吨,豆办酱104吨,调味品982吨及榨菜等,产品行销县内外。
榨菜:50年代末,开县聘请涪陵榨菜技工杨远之来县传授技艺,并办厂生产榨菜。1981年全县有榨菜厂12个,常年性务工社员103人,加工榨菜8648担,产值25.94万元,后因质量无保证,销路大减,除县供销社榨菜厂1家仍保留少量生产外,乡镇办榨菜厂均已关停。
三、糖果
民国32年县内糖果加工有永昌斋、复康、同康、鸿康、大森斋等21家,从业80余人。生产有各种糖果、蜜饯、冰薄月饼、桃片糕、凉蛋糕等100余种产品。特别是冰薄月饼,驰名省内。民国36年鸿康去万市雇用技师,生产节日蛋糕、中秋大月饼、凉蛋糕和西点等新产品。
1953年划行归业时,糖果店注册只有18户,从业62人。在1956年公私合营中,分别组建为糖果、酱园、咸菜3个加工厂,隶属商业系统。1965年糖果加工厂划归烟酒公司主管。
1982年4月,糖果加工厂与商业机械厂、食品罐头厂合并,成立开县烟酒公司食品厂,国家投资技改,改大锅明火熬糖为半机械连动化,改用红外线烘烤饼干等新工艺,使产量成倍增长。1985年生产糖果糕点537.46吨,产品行销县内外。
此外,各区供销社、民政企业公司、粮食局粮油综合食品厂等亦办有食品加工厂,生产糖果糕点。1975年6月,饮食服务公司开始生产冰糕供应市场。
第四节 罐头
罐头生产,历时不久。1981年开县烟酒公司根据开县红桔产量大的条件,在汉丰镇三中村新办生产糖水桔子的罐头厂。
1982年4月糖果加工厂、商业机械厂、罐 头厂合并成立国营烟酒公司食品厂,设有缸头、糖果、糕点、葡萄糖粉液、机修5个车间,生产“桔颂牌”糖水桔子罐头和猕猴桃罐头,以及果汁、果酱、汽水、汽酒等,产品质量优良。
1980年水果公司成立果品加工厂,位于城郊东河大桥头的丰乐乡丰乐村,生产“迎仙牌”糖水桔子罐头和果汁。
是年春,开县工业局、万县地区罐头厂、乡镇企业局、长沙乡、陈家乡、天宫村和县财政局7家入股,合资232.2万元,建立国营开县食品罐头厂,位于陈家乡天宫村陈家大桥头。当年建成投产,原只生产糖水桔子罐头和果汁,后扩大为水果罐头、果酒和食品罐头3个生产流水线,产量大增。
开县罐头行销省内外,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桔颂牌”糖水桔子罐头曾获得中商部优质产品奖,获省同类产品第1名和优质产品称号。
此外,1985年陈家、临江供销社,分别办起食品饮料厂,生产有“吉祥牌”桔子罐头和“映雪牌”桔饼,获中商部优质产品称号。
第七章 轻纺
第一节 棉纺织
20年代初,县城东街织布房,从沙市引进扯梭牛头织布机,改变原甩梭笨机的旧工艺,提高功郊一倍多。民国26年西门外王书麟从湖北汉口引进铁机织布,减轻工人劳力,提高工效一倍。是年,荣山技师陈惠之、荣松龄自制“七七”木质纺纱机,得到普遍推广,推动开县纺织工业的发展。
民国28年2月,县内成立织布生产合作社10个,毛巾生产合作社2个。但徒具其名,生产并未发展。
民国32年是开县纺织产量较高的一年,全县号称有万台纺纱机,6000台织布机,45台铁机,32台织袜机。纺纱有1389户,从业1516人,年产土纱48万斤;织布有2649户,从业2961人,年产土布200万匹;织袜、制线、制带56户,从业105人,生产有各种棉袜、棉线、机长带等。产品除销境内和毗邻县外,还远销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外货输入境内,市场萧条,土布产量锐减,约有半数歇业停机。
解放后,1952年县联社接收王书麟织布厂,成立开县联社织布厂。1956年合作化时期,盛山织布业,城关织布、针织、纺织、染整业和县联社织布厂等企业,分别组建成开县城关织布社,开县盛山第一、第二织布社,城关土布生产小组,开县城关纺纱第一、二、三、四大组,开县城关针织社,开县城关染整生产小组10个生产单位,职工1420人,所产棉纱、白布由国家统购包销。
1959年初,纺织企业归口商业系统管理,建立开县商业纺织厂,1962年纺织厂下马,恢复城关纺织社和城关针织社。1978年两社合并,成立开县针绵织厂。对原有木机,通过改造,逐步换成为“51型”铁机95台。1984年改名为开县针棉织印染厂,国家投资100万元,修建厂房,引进卷尾机、尾边和印染机等全套设备。主要生产有:24号白布、纹帐布、针织涤纶、毛巾、棉袜、棉线等。通过几次技改,修建厂房8888平方米,有“51型”电动织布机95台,卷尾机5台,印染机6台,织袜机18台,毛巾机12台,手套机4台以及锅炉、车床、钻床等设备165台,1985年有职工244人,产棉布214.96万米,毛巾75万条,棉袜3.7万双,总产值1825万元,盈利20万元,产品行销县内外。
此外,开县农业银行1981年新办开县农业银行劳动服务公司,有职工100人,生产羊毛衫,按市场需要,以销定产,供应县内外。
第二节 丝绸
元丰《九域志》载:“开州俱出丝、绸、绢”。清光绪十五年(1889)县城附近有祁家、李家、亚东缫丝厂,临江、南门等地亦有小型厂家,皆属私营。民国21年茧价下跌,蚕业衰退,厂家倒闭。
1971年汉丰镇街道工业在县城南门外光办缫丝厂,安装有800绪粗丝设备,经检验不合格出口标准,1978年歇业。
1980年贷款投资42万元,新建汉丰镇缫丝厂,位于县城南郊三中村2组。修厂房3000平方米,安装缫丝机器设备85台,有2400绪缫丝能力,所产细丝,合符出口标准。1985年底有职工430人,产生丝40吨,总产值140万元,产品达到3A级以上出口规格。1982年曾获得四川省“小梅花”优质证书。
1981年新建开县中和乡缫丝厂。位于中和乡白鹤村3组,离县城45公里。投资33万元,建修厂房2074平方米,安装缫丝机器设备57台,有1200绪生产能力。1985年底有职工320人,产生丝26.34吨,总产值125.53万元。产品达3A级30%以上,合符出口及内销标准。
1985年国家投资134万元新建开县绸厂,位于县城南郊汉丰镇三中村2组,有职工278人,修建厂房,安装从江苏省吴江县引进的织绸机和各种设备等,设计安装100台织机,年产能力可达300万米以上。采用边安装、边建设、边试产的方式,加快建厂速度。
第三节 服装(鞋帽)
缝纫加工,一直习用手工操作,到国民18年始从武汉引进一台缝纫机。但普遍还是用手工缝制长袍、长衫、短褂、便衣、便裤、旗袍等。
民国28年县内曾建立第一服装生产合作社,其实仍为个体经营。
民国38年县内有缝纫店(铺)110家,从业233人,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各场镇上。
1954年4月合作化时期,城关镇组织起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56年分为东街缝纫社、西街缝纫社。在大进、谭家、温泉、临江、中和、铁桥、南门、赵家等区乡组建有8个缝纫社(组)。1957年县城两社合并成立开县城关服装厂。1959年过渡为地方国营东风服装加工厂。是年8月,城关民办福利社成立缝纫组,解决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1962年服装加工厂解体,恢复城关东街服装社、城关西街服装社。1974年街道缝纫社归属二轻系统。www.xianzhidaquan.com
1981年东街服装社改名东风服装厂,西街服装社改名红旗服装厂。1984年成立开县服装公司,有职工112人,5个门市,缝纫机等设备100余台,主要以制作成品为主,4个门市搞来料加工。1985年生产各式男女服装6万件,总产值76.61万元。
红旗服装厂,1985年有职工68人,2个门市,缝纫机等设备60台,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生产各式男女服装2.79万件,总产值51.2万元。
民国28年2月,县内组织第一布鞋生产合作社、第一制革生产合作社、第一皮箱生产合作社。都徒具其名,仍为私营个体开业。
民国32年县内有成记、星益、裕兴等鞋铺29家,从业59人,生产有圆口鞋、松紧鞋、靴鞋、棉鞋等。同时,有建中、新亚、华新3家皮革厂,从业43人,生产各式男女皮鞋、皮箱、皮包等,年产皮鞋约12000双,产品行销县内外。
1956年合作化时期,城关镇有17户,从业26人,组成城关布鞋生产合作社,生产各式男女布鞋。
1959年布鞋社划归开县百货公司工业品经营部管理,1962年布鞋厂划出,与商办纺织厂针织车间合并,成立开县手工业联社针织布鞋厂。1963年又分出成立城关布鞋社。1964年因原料枯缺而停产。1972年改为开县皮鞋像胶生产合作社,1981年更名为开县光华制鞋厂。1985年有职工160人,年产布鞋21.58万双,皮鞋1.8万双,总产值151.8万元。产品行销县内外。
1984年开县汉丰镇在西门外新建布鞋厂,1985年有职工53人,产布鞋8.48万双,总产值50.6万元。同时,个体经营的有汉丰镇利民皮鞋厂、白桥乡皮鞋厂,共有职工30余人,生产各式男女皮鞋,供县内外市场出售。
汉丰镇街道工业办公室和汉丰劳动服务公司办有皮箱厂、皮件厂、雨伞厂等。1985年有职工60余人,属季节性生产,以销定产,产品行销县内各地。
第四节 造纸 印刷
一、造纸
开县造纸历史较早。清咸丰《开县志》载:“纸,邑浦里出”。民国32年县内有私营抄纸坊24家,从业58人。分布在麻柳、盐井坝、善字山、中光乡等地。以枫竹、百家竹、刺竹等为原料,使用石灰泡料,石滚石碾,手帘抄纸,自然干燥,工艺落后,产量甚低。生产有寸纸、组壳纸、土二元纸、纸筋等,仅二元纸能作书写用,年产约1000余捆。
1958年手工业联社造纸厂与《开县工作》印刷厂合并,过渡为地方国营开县第一造纸厂,辖有盐井坝、善字山、城北郊3个造纸车间,在城北纸厂安装机器设备,是年元月生产出机制有光纸。1962年恢复开县手工业联社造纸厂,1978年改名为开县造纸厂。1984年开县纸箱厂并入纸厂,成立纸箱车间。1985年全厂有职工263人,厂房1179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造纸机、切草机、电动机、打浆机、圆网笼、蒸球、漂白、锅炉等大型机机构设备115台,汽车2辆。生产有光纸、卫生纸、瓦楞纸及纸板2900吨,纸箱16万个,总产值310.2万元。1980年9月在省二轻系统质量评比中,2号有光纸行评第一名,包装纸第二名,瓦楞纸除克重外,其他指标均达到第一。卫生纸列万县地区第一名。产品行销县内外。
1976年5月中兴乡投资26万元,兴建造纸厂,1978年10月破土动工,新建厂房500平方米,安装机器设备26台,设计年产瓦楞纸300吨,当年竣工投产。由于生产不够景气,1984年又投送9.51万元,安装打浆机、单缸造纸机2台、4吨DBY型锅炉和25立方米蒸球。1985年有职工49人,产瓦楞纸934吨,总产值66.5万元。
1980年由县知一肝办投资兴建临江造纸厂,安装14立方米蒸球、打浆机、单缸造纸机等设备,安装知青就业,有职工89人,生产瓦楞纸,供万县市电池厂包装使用。
1982年新办的温泉镇造纸厂,1985年又投资21.8万元,去重庆等地请来技师,进行技术改造,把原来只生产粗壳纸、瓦楞原纸,改造成能年生产有光纸700吨的半机械化设备。
二、印刷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临江镇王氏引进石印技术。民国18年,县城“荣华”书纸文印铺,也购置石印机承县政府公文、布告和商号帐册等。
民国28年2月成立官商石印局。
民国32年县内有永丰、图书府、锦文堂、官商石印局、云开书店、鸿文、图丰、玉盛和、昌盛和、和记、利生、新蜀、同兴祥等书纸文印铺,加上温泉、临江两镇,共有31家,从业49人。有石印机20余台,圆盘机一台。印刷报纸、卷烟包装、公文纸、帐簿、单据、学生作业本等。1950年县城私营印刷业分别合组为大众图书印刷社(1952年更名为开县印刷生产合作社)和兴城印刷厂。
1956年兴城印刷厂并入开县印刷生产合作社。1956年8月《开县报》创刊后,印刷合作社并入报社,成立《开县报》印刷厂,隶属县委宣传部。购置四开平台铅印机2台,圆盘机4台,自制划线机和手摇裁纸机等,有职工30余人。除印刷《开县报》外,并承揽社会印刷业务,年总产值2.8万元。1957年3月《开县报》停刊,印刷厂划归开县第一造纸厂,设置印刷车间,归属开县手工业联社。
1958年9月《开县工作》创刊后,印刷车间又划出,成立开县工作印刷厂,归属县委宣传部。除印刷《开县工作》外,大量印刷,各种帐据、学生作业本等。1962年《开县工作》停刊,印刷厂划归工业局,改名为国营开县印刷厂。
1977年厂里承揽了中、小学教科书印刷业务,新增铸字机和铜模等设备,年总产值由上年的30.6万元锰增增到53.9万元。
1985年新增塑料彩色印刷机、自动凹凸平板印刷设备、照像、设计、制版等,开展烫金、凹凸印刷和高速多色塑料印刷新工艺,有职工200人,设有铅印、彩印、排版、装订4个车间,一个设计室,固定资产97万元,生产各种印刷品1298吨,总产值130万元,盈利33.7万元,上交税利11万元,年全员劳动生产主6806元。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可以印刷各种广告、图书、商标、塑料包装等精细美观的印刷品,深受用户欢迎。是年,国家投资新建750平方米四楼一底大工房一幢。
1965年5月汉丰镇阳办人民印刷厂,1985年有印刷机16台,半机械化生产,能开展铅印和套色等业务。职工45人,总产值39万元,盈利2万元,自有固定资产26万元。
1985年汉丰镇“五·七”印刷厂和中和、陈家印刷厂共有职工70人,总产值29.87万元。
三、纸箱
1981年开县城关冲压厂转产纸箱,改名为开县纸箱厂。1984年合并到开县造纸厂设纸箱车间,生产有各种型号的纸箱。产量由1981年的1万多个上升到16万个,有职工40人,总产值29.48万元。
水果公司果品加工厂、国营食品厂1982年后都自办有纸箱车间,根据罐头生产的需要,生产纸箱200万个以上。临江和中兴乡纸厂,1985年也投资安装机器设备,开始纸箱生产。
第五节 竹木加工
一、竹器
开县的竹藤制品,具有资源丰富的条件。民国28年2月,成立开县城关油篓生产合作社(含船篷、藤器、竹器)3个。民国36年县内生产竹藤制品的有23家,从业84人(其中:编船篷、油篓12户、49人;藤器6户、16人;竹器5户、19人)。由于交通闭塞,竹藤制品销路不广,生产发展缓慢。
1954年县城竹器行业先后组建开县城关竹器生产小组、开县城关竹木生产小组、开县城关竹席生产筹备社。1955年3个社(组)合并为开县城关竹席生产合作社。1958年11月转为开县手工业联社竹藤雨具厂。1959年与开县城关综合生产社(含车器、木梳、油纸、雨伞)合并为开县地方国营城关红旗工艺制造厂。1985年有职工128人,生产水竹、百竹凉席和各种家具等4300余件,总产值15万元。该厂生产的凉席及竹制家具,造形新颖、工艺精湛、美观适用的屏风,曾送往万县市、成都、北京、广州等地展览,深受中外友人赞赏,1981年4月开县水竹凉席,在全国12家参加的产品评比会上,获第六名。1983年省经委、国防工办、团办联合兴办的优质新产品展览会上,列为省传统产品。1984年2月,开县凉席和幡桃型儿童家具,获省计经委旅游品、工艺美术品展览会的银质奖。
开县农村历来有利用农闲进行竹器编织供应当地市场的传统。1979年三合乡农民利用当地产慈竹的特点,大量生产慈竹凉席,逐步发展成了竹席编织专业,产品由供销社收购,运销湖北、陕西、山东等12个省、市。1986年推销11万床,价值80万元。全乡有竹席编织的专业村2个,专业组20个,专业户250户,编织人员3958人,占总人口的25%,其中:从事专业生产的1152人,兼业2806人。
二、木器
民国初年,木器铺(店)开始兴起。民国28年2月,县内成立木器生产合作社3个,民国32年县内有时新、张家、傅家等木器铺9家,从业51人(含家具铺3家,32人;棺材铺3家,13人;箱子铺3家,6人)。主要生产有各种生产用具、家具等,供本地销售。
1952年县联社在温泉、岩水、大进、正坝、天白等山区办起木器加工农具厂,生产各种生产用具和家具为基层社提供货源。
1954—1956年,全县组织手工业农具生产合作社(组)13个,社员251人。1958年7月后,通过几度分合,1962年恢复开县城关木器社、开县手工业联社农具厂。1963年2月,木器社转入农具厂内。
1979年开县木材公司成立支农木材加工厂,1984年5月改为开县林产品经销服务公司加工厂,有职工164人,解、运木料,生产各式木制家具。
此外,开县温泉工艺厂原只生产木制具把和羊角锤把,供达县工具厂配套出口。1985年试制出×ZB101型野生杂竹碎料板,被评为万县地区科技二等奖。全厂有职工120人,生产野生杂竹木碎料板385.6立方米,木制工具把25万根、羊角锤把13.8万根,总产值42.6万元。
在北门机械厂、建筑工程公司和丰乐、温泉、岩水、大进、正坝、天白等乡镇企业中,有木制加工厂13个,1985年生产木制农具0.12万件,木制家具2.56万件,总产值2.05万元。
第六节 土陶
土陶制品,历史悠久。据临江区石碗乡红华村出土的陶器考证,系东汉古岩墓殉葬器物,证明在东汉时开县土陶业就比较发达。民国32年,县内有土陶作坊21家,从业120余人。主要分布在温泉、正坝、临江、铁桥、赵家、陈家等地。生产土陶、土瓷、沙器3个品种,100余种规格,一般都是季节性生产,就地取材,就地销售。县内赵家乡金磨村的土陶,东阳山的左家、插旗山的土碗,质量较好,远近驰名。
1951年10月3日,赵家区成立手工业土陶联合社,位于赵家乡渔北村和金磨村,有厂房400平方米,职工29人,设2个车间,年产土陶制品2.2万件。
1953年2月合作化时期,组建起开县手工业联社赵家土陶社、手工业联社正坝区碗厂。1956年全县共有土陶生产合作社7个,从业职工488人。
1958年,赵家土陶社过渡为地方国营开县陶瓷厂,正坝土陶社过渡为地方国营开县碗厂,东阳山、插旗山、兴隆湾、胡家、临江、正坝等地的土陶生产合作社(组)划归公社管理。1962年撤销国营陶瓷、碗厂,恢复赵家陶瓷厂、正坝碗厂和7个乡办土陶生产合作社,归属二轻系统。
1978年12月,渠口乡投资2.5万元新办渠口土陶厂。1985年底有职工35人,生产土陶83万件(碗19万件,缸24万件),总产值3.5万元。
1979年3月,贯彻省委文件精神,二轻系统无偿将土陶厂(社)划拨给乡镇企业局管理,正坝碗厂交国营水田煤厂。1985年全县共有土陶社29个(乡办16个,村办13个),从业人员818人(乡办618人,村办200人),生产有各种花色的碗、缸、罐、坛等土陶制品441万件(乡办54万件,村办387万件),总产值227.85万元(乡办116.36万元,村办61.52万元)。
第七节 卷烟
民国时期,开县主要生产烟丝,以后,在县城和较大场镇有土雪茄卷烟生产。民国30年有烟丝商46户,月产烟丝2830斤;民国37年有烟丝商24户,土雪茄卷烟商7户,月产3万支。解放后,烟丝和雪茄卷烟逐渐停业。1976年春,新建国营开县卷烟厂于县城南河大桥头,当年试产卷烟466箱,1980年最高年产卷烟8143箱。由于税收等方面的原因于1979年10月撤销烟厂,改名为开县供销服务部,继更名为开县工业供销公司。1983年停产,将全套设备转卖给巫山县烟厂。
第八章 管理
第一节 机构
民国初开县行政公署设有实业局,工业归其所管。民国18年改称县政府后,实业局改名为建设局。民国21年改称建设科,民国24年与教育科合并称第三科。民国29年复设建设科,编制6人,职掌工业、交通、农业、商业等事项。
1950年4月开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有工作人员8名。1952年6月工商科下分设工业企业小组,专管全县工矿企业。1954年工业企业小组划归县财政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1956年8月撤销工商科及工业企业小组,成立工业科。1958年12月成立开县工业局。
1952年7月开县工业局与县人委交通科合并成立开县工业交通局(对内称科)。文化大革命前期工交局工作由县革委生产指挥组工业交通组代替,1972年始恢复工业局。
1954年12月成立开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简称手工业联社),1958年并入工业局。1961年5月成立开县手工业管理局(简称手管局)。1974年8月改称开县二轻工业局。1976年7月县革委成立社队企业办公室,次年11月正式成立开县社队企业局。1979年1月二轻局与社队企业局合并,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办公,同年10月两局又分开。1983年恢复开县手工业联社,与二轻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公。1983年12月开县社队企业局改为开县乡村企业局,次年7月又改称开县乡镇企业管理局。
1958年6月中共开县县委建立工业(工作)部,1963年与县委交通工作部合并为县委工交部,1965年1月改名县委工交政治部。1965年8月县人委成立开县经济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前期均被县革委生产指挥组工交组代替。1973年2月恢复县委工交部。1980年11月将县委工交部班子归属县人民政府,改名为开县经济委员会,协调有关工业、交通、邮电等部门工作。1984年3月又建开县经委政治部,与县经委合署办公。
第二节 企业管理
共和国初期,开县工业企业实行以党委(支部)为核心的统一领导,并组成以厂长及期货生产负责人和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组成的工厂管理委员会为企业行政组织。1953年改行厂长负责制。1956年又改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明确划分党委书记、厂长的职责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1967年以后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号召下,企业党组织直接管理生产行政工作,形成以党代政现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长期不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只有党委书记一人说话算数,企业大小事情都要经党委(支部)讨论决定。
1980年开县各国营厂矿先后恢复职工代表会议的活动,部分班组还召开了民主管理会,对改善企业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起了一定的作用。
1985年1月开始推行厂长责任制,先在氮肥厂试点,通过全厂职工民主选举厂长。继后又在开县国营水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
开县国营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厂、车间、班组3级管理办法。企业劳动的补充、更新、调动统一由厂部管理;对劳动力的调配、工种的分类则由车间安排;班组具体组织生产。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实行人海战术,大兵团作战;工人多是新从农民抽调进厂,未经技术训练;管理干部也缺乏指挥工业生产的经验,当时劳动管理一片混乱,工效极低。部份管理人员采取体罚强制等手段逼迫工人加班加点,日夜苦战,但仍无效果。以后贯彻《工业七十条》,推行劳动定员定额,以每天做足8小时的先进水平为定额依据,力求先进合理。在工资制度上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实行多种形式:建筑行业、汽车运输等行业推行计件工资制;印刷厂等实行计时加奖励;煤矿实行定额工资。在手工业系统工资制度更加灵活,还有按质分等计件工资、纯收益等级分成工资等多样分配形式,推动了生产的正常发展。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各制度是对工人的管、卡、压,批判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劳动管理又出现混乱现象,旷工严重,工效降低,成本上升,产品质低价高,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国营厂矿普遍靠吃国家补助过日子,一些二轻企业也出现亏损现象。但多数小型手工业厂社因自负盈亏,仍自行坚持劳动管理和计件工资,尚能维持生产。全县1976年18家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到308.12万元,利润税金总额为一177.07万元。而二轻工业却创造利润26.56万元,税金21.29万元。
1979年以后,工业企业恢复了“文革”前行之有效的劳动管理制度。1983年全县分期分批开展企业整顿工作,改善了劳动管理,国营建筑公司、工业汽车运输公司、开县红旗工艺厂、开县红旗纸箱厂等实行计件工资;开县氮肥厂、印刷厂、玻璃厂、食品罐头厂等实行计时加奖励工资;5个国营煤矿实行定额工资;开县东风服装厂等实行纯收益等级分成工资;开县针棉织厂实行依质分等计件工资。但由于本企业职工家属、子女中的待业人员都自行吸收安排,年年招工和补员,企业新增人员越来越多,国营厂矿多数定员超编,也使企业出现劳逸不均现象。
1978年全国开展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开县工业企业开始走向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各厂矿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设专职人员,收集和制订质量检验标准。二轻局1981年4月制订出34种主要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抽调质量管理人员28人,对16个生产单位进行了产品质量检查评比。1985年全县有产品生产的12家国营工业企业有11家开展了全面质量检查。各企业在基层建立了一些QC小组,发动群众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县工业局系统登记注册的QC小组有41个,参加人员288人。1984年发表成果3个,1985年发表成果5个,有6个被省、地发表。开县国营水泥厂的《保证质量,提高生料磨机台时产量》获省建材厅质量三等奖;开县国营印刷厂的《提高〈太白酒〉商标印制质量,把纸张定额放数由千分之十分降到千分之七》获省轻工厅先进QC小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