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留言板
收藏本站
首页
县志下载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下载须知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分类
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浙江
山西
安徽
内蒙古
湖南
河南
山东
江西
上海
江苏
广西
陕西
广东
湖北
福建
甘肃
台湾
云南
海南
港澳
四川
青海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志下载
>
陕西
>
清光绪永寿县新志(稽注版)PDF下载
清光绪永寿县新志(稽注版)PDF下载
价格:
¥10.00 元
格式:PDF 电子版
购买咨询:
县志介绍
清光绪永寿县新志(稽注版)PDF下载
《永寿县重修新志》序
修志之弊在于滥,偏于简。滥则不实,简则不详。况夫地舆、山川、疆域、沿革、古迹、人物,考之典籍,郡邑诸乘,稽古证今,庶可继修。永寿县志始于康熙七年(1668),前令张君纂修。后于乾隆五十六年(1717),前令蒋君续修。合撰方志之法,贵因而不贵创,信载籍而不信传闻。博考旁稽,义归一是。迄今九十余年,其中兵燹荒旱,不惟志版无存,而地方兴废之异,沧桑之变,赋役户口与昔别殊。方今承平,久沐圣化,减徭厘弊,德意频颁。岁乙酉(1886年)冬,予奉檄宰斯土,甫下车,采风问俗,百废粗修。询及邑乘,仅存残本。时邑士大夫有议兴修。奈兵燹之余,元气未复,地瘠差烦,官民交困,因筹费而中辍。莅兹三载,邑诸士赵奇龄等,固请重修。予不敏,度非笃实中正、才识兼备,不敢珥笔以从事。窃幸,《张志》导其先,《蒋志》踵于后。其条理之详,搜采之允,迥非后来者所能及。是以悉仍其旧,增以采辑。遗者补之,繁者简之,误者考之,讹者正之,汇纂成帙。而九十年中,事迹之新增者,去取攸当,不失善善从长之意,今乃灿然明备。得邑士分纂之力,考稽实详,爰存之以待后之君子。
光绪十四年(1888),岁在戊子仲秋月,知永寿县事皖泾郑德枢南麓氏序于古豳官廨。
永寿县旧志张序
县不难于志而难于真,志不难于修而难于确。盖志以传信,非以传疑,犹之史然。苟非中正和平,识才兼备不敢珥笔以从事。以左丘明之贤,昌黎尚议其浮夸。江淹谓修史之难无出于志。郑樵谓志乃宪章所系,必老于典故然后能为。此可见修志与修史同难,未可苟焉以行之也。更有难者,莫难于沧桑递易之后。按:永寿古豳地也,读《豳风·七月》之什,何其力穑、赴公、敦礼、尚义、丰亨、裕足,而民气和乐乎!汉唐而下犹不失为先民遗风。迨明末,寇氛充斥,残毁不下数十年。所在皆哀鸿之感,黄鸟之悲。届我朝龙兴定鼎,嘉惠元元。然草创初定,诸如郊原芜莱,已非昔日之疆域;雉堞倾颓,已非昔日之城池。里甲逃亡,已非昔日之户口;莽榛遍野,已非昔日之物产;醇庞渐漓,已非昔日之习俗;古迹替凌,已非昔日之建置。此在留心地方者,足迹遍历,耳目周知,必实载。其疆域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乂安;城池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筑凿;户口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抚绥;物产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孳息;习俗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教化;建置非昔矣,然后知当如何经缮。唯如此不任耳食,不落声响。此不特宰是邑者,缘志惊心,缘心出政,以思洁己而寡过,以图起敝而扶衰。即上之职方,献之当宁。亦莫不因志中之图书,悯地方之凋瘵,而思所以生聚教训之矣!是志者非徒志一县之事,乃立政治民之大本也。兹读永之旧志,有昔之所有今之所无者,而仍扬厉之;有昔之所举今之所废者,而仍铺张之。即如旧城久废,予正倡捐筑造,尚绘图整齐,名曰五里之城;即如布帛、蔬菜、马匹、骡头,杳无一有,尚载于物产货类之下;即如镇市,仅存监军庄稍有人烟,其蒿店、常宁、店头、平窑、底窖等处,俱久已废坏,尚纪而载之,居然六镇之峙;即如平窑黑石可溶为铁,初不过野老传闻,犹然纪之以为实事。诸如此类,难以枚举,甚非所以为传信之志也。邑中诸绅士赵运熙、白成彩等,蹙然议之,因谋诸余而共较正焉。余曰:“善哉,此举正求真求确之意也。太史公足迹遍天下,始成《史记》,言其涉历之到耳。余见闻所及,可以赞一词;余见闻所不及,公等其言之。如果出于中正和平,则不妨斟酌损益之。”诸绅士唯唯而退。不越旬而告成于余。予览之不觉怃然曰:“此则永寿传信之志也,可以感发人心,可以兴起善政矣;可以上之职方,可以献之当宁矣。其敬梓之毋忽。”
永寿县旧志蒋序
丙午(1786年)秋七月,余仰膺简命,作令南豳。既下车,吏掾循例以县志进余,展卷视之。慨然慕张大尹之为贤有司,厥功甚伟。惜其书犹偏而不备,杂而不醇也。当是时,皇朝宝祚方新,明季遗黎甫辑《张志》,所论述大率扶衰救弊之意居多。今国家重熙累洽,圣圣相传。被润泽而大丰美者一百四十余年。永寿,故秦西片壤,而声教暨讫天下一家。烈山、漠谷之间,喁喁于于,罔不近天光、顺帝则焉。余窃欲掎摭旧闻,厘为新志。铺鸿藻申景铄,以导扬我大清功德之入人者深,而纪实摛华,稍殚儒术迂疏之效,岂不休欤。顾以簿书邮传,风尘鞅掌,弗暇从事编摩,未尝不叹仕优则学之非易易事矣。王丈半庵为太仓世胄,庄游关辅,向毕制军秋帆公抚秦时,曾延修各县志书。若鄠、若盩厔、若蓝田,皆出其手。具才、学、识三长,卓然成一家之言,足与宋次道、康对山诸君子鼎峙。余昨岁于役乾陵,遇于王刺史念庵公座上,刺史亟以志事属焉。乃招致县署,晨夕商榷,间以已见、质疑,猥承许可。阅二载余而后书成。兼综条贯,疏通证明,一改从前之偏杂,是真可谓备且醇者已。余愧不文,幸半庵秉良史裁,为吾永寿增色。且俾世之览新志者,知摛华所以纪实。圣朝功德普覃,虽区区片壤,沭膏咏勤无异通都大邑。而余以江介书佣,获与豳腋蚩氓熙熙然,并享太平之福,其鼚轩鼓舞当何如哉!是为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岁次辛亥秋八月上浣,永寿县知县元和蒋基亦堂氏谨撰。
永寿县旧志赵序
夫志言,记也,记厥实非徒记厥名也;志言,传也,传厥真非徒传厥讹也。乃知名者所以求其实,而实者,所以永其传。俾后之君子有所观感而兴起,奋发而有为,于以复古垂后,率由此志也。然时有古今,志亦因之。倘不溯本实录,何以考古而信今,又何以征今而传后耶!余常览《通志》,永系古豳国。七月之章:男服事乎外,女服事乎内,奉上则忠,敬老则孝,恤幼则慈,用力则勤,制用则俭。此固民俗之厚实,以见先王风化之隆也。流风遗俗,夫岂云遥,永虽非豳初,而古志犹存。一修于侯父母,再修于李父母。历漆沮之墟,睹陶穴之旧,曩迹前徽,备于记载,亦可谓盛举矣。但细读之,未免有所因仍,兼多粉饰。古国待兴,其意虽云深长乎,余窃有议焉。永自明末,寇氛流毒,焦土寒烟,依微于黄沙白草之中;荒山古署,掩映于遥天落照之际;登高遐睇,使人有不胜其凄断者矣。呜呼!以昔年之志,抚今日之景,殆有迥不相肖者焉。何以信诸今而传诸后耶?
躬逢我父母张公,南州人杰,为漆县循良。下车以来,申革阖邑马差,申豁微族荒粮,爱民课士,善政多端。然堂惟置水,扇可扬风,真一方再见召伯,重沐太和矣。永之绅士,服其仁慈伟略,识明而学充,才卓而德懋。余一日相谋而恳请曰:“国有惇史,闾有闾史,野有野史。一邑之志即一邑之史也。忍令其有名而无实,多讹而失真乎!诸如:作邑山寨,城阙变为荆棘之铜驼矣;百物凋耗,土产变为空谷之磷火矣;户口萧条,生聚变为寥落之罶星矣;石田多芜,原隰变为殊方之大荒矣。甚至黉宫倾废,解通籍之半纶;市井荒凉,杳服贾之一商;名泉壅塞,断惠民之旧泽;胜迹灭没,绝凭吊伟观。约略言之,以今日之景,质当年之志,相肖耶,不相肖耶?”幸我父母,开诚布公。不以余言为谬,果慨然以订正为任,更不以余为不才而属笔以厘正焉。余虽不敏,何敢逊谢。但一人寡陋,又何敢独裁。爰及诸同辈以及诸博士弟子,存真涤讹,扬美黜浊。毫不敢抒以臆见,毫不敢用以涂饰。大公至正,以昭来许。令后之君子,一披图而慕芳躅者式清节;恫荒废者思兴复;敦教化者作人文;课农桑者蕃种植。从此旷世相感,敷政而致治。上以赞朝廷之大化,中以备官箴之鉴诫,下以起风俗之衰敝。一邑之信志,即一邑之信史也。畴谓古豳之风不可复睹于今日耶?志成而质于公,公曰可,命梓之。呜呼!此志之成,非公之虚怀下询,博咨广采,何以能若是耶?然公之功德所垂,当与秦岭俱高,漆水俱长矣!是为序。
时康熙七年,岁在戊申(1668年)孟秋之朔,邑拔贡生赵运熙谨撰。
客服 QQ: 1224567231(微信同号)
交易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大全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客服QQ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上一个:
清康熙淳化县志(稽注版)PDF下载
下一个:
清光绪三原县新志(稽注版)PDF下载
在线客服
QQ交谈
联系方式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