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留言板
收藏本站
首页
县志下载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下载须知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分类
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浙江
山西
安徽
内蒙古
湖南
河南
山东
江西
上海
江苏
广西
陕西
广东
湖北
福建
甘肃
台湾
云南
海南
港澳
四川
青海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志下载
>
甘肃
>
甘肃省志(1989版)PDF下载
甘肃省志(1989版)PDF下载
价格:
¥30.00 元
格式:PDF 电子版
购买咨询:
县志介绍
《甘肃省志·概述》是《甘肃省志》第一卷,由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孙民,副主编牛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省志设《概述》卷,并列于全志之首,在甘肃历代修志中尚属首创。目的是改进旧志中横分门类而缺乏纵述的不足,钩玄提要,反映得失,彰明因果,以帮助读者认识甘肃的基本面貌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开卷首排领导人题词、视察和甘肃省政区图、地势图、红军长征、解放战争路线示意图等,接排《甘肃省志》各卷卷目。全书采取章节体结构,具体为第一章自然概况与行政区划;第二章悠久的历史;第三章各民族共同开拓、建设甘肃;第四章民主革命时期的甘肃;第五章陇原人民的新生;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第七章历史性的转变。凡7章,25节,88目,计12.8万字。1993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大事记》是《甘肃省志》第二卷,由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邵文龙,副主编郭厚安、赵世英、张德芳,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志书主体内容分上下两编,上编从远古传说中的三黄五帝时代记起,至民国38年(1949)9月30日;下编从1949年10月1日至1985年底。上编以各历史朝代依次列目排列,每朝括注时限,只记大事发生之月。下编逐年列目,记至大事发生之日,日不清者记入是月,月不清者记入是年。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大事记》贯通古今,客观记述数千年甘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等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全面反映省内历代政权更迭、建置沿革、官吏任免、重要战事、知名人物、考古发现,以及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方面的史实,凸显甘肃历史发展的脉络,全卷计58.5万字。
《甘肃省志·共产党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共产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张生桢、王廷钰、史尚唐、杨瑞华,副主编李荣珍、王军,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全志以编、章、节、目四个层次编写,第一编和第二编分期记事,第三编和第四编横排门类,纵述事实。凡4编、18章、72节,计121.1万字。上限起自中国共产党在甘活动的1925年10月,下限断至1983年12月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具体篇目为第一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组织及重要活动(1925.10-1949.12);第二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共组织机构及重大活动(1949.10-1983.12);第三编纪律检查工作(1949.12-1983.12);第四编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主要部门及党的群众工作(1949.10-1983.12)。该志稿以原始档案、相关历史文献和当事人回忆材料为基础,以当时地方最新研究成果为创新点,记述了建国前2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后34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全方位真实地再现了党领导甘肃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展现了陇原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与建设实践及重要成就。
《甘肃省志·政权志·人大》系《甘肃省志》第四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政权志人大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石怀川,副主编尚志仁、孙启明、张文麟、周永福,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全志上限起自1949年甘肃全境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召开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下限断至1997年底,即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最后一次常委会会议(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延至1998年3月至5月)。主体内容由概述开篇,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7)相继,以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编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编甘肃省历届各级人大代表;第三编甘肃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四编常务委员会;第五编地方立法;第六编监督工作;第七编省辖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地区人大工作机构及县级、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凡7编,35章,171节,计98万字。志书记述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甘肃省及市(州)、县、乡四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和建设的基本情况,记录了建国以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历程。
《甘肃省志·公安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公安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主编张顺,副主编方仕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上限不限,下限断至1990年。卷首有照片130副,主体内容按公安内部职能分类设篇,以事命题,采用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详目为第一篇警制、第二篇保卫、第三篇侦查、第四篇治安、第五篇内卫,附记中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在甘武警中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队及其活动。凡5篇,19章,69节,223目,计68万字。志书记述了时限内甘肃公安事业发展的过程,着重反映人民公安的时代特征。各篇、章、节下设无题小引,或钩玄提要,或反映无法分记的史实。另外在概述中专列陕宁边区陇东分区的保卫(1934-1949)一目,单列英烈功模一节,记述烈士、功模、一等功臣以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记事与记人相统一,特点突出,具有资料性和可读性。
《甘肃省志·检察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检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组长王平,副组长杜仲德、忻杏华、郑长生、赵国诚、李来凤,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甘肃设监察机构记起,断至公元1989年,时间跨度80余年。按检察职能和称谓,以类系事,以章节体布局,具体为:第一章检察机构;第二章刑事检察;第三章经济检察;第四章法纪检察;第五章监所检察;第六章控告申诉检察;第七章综合研究;第八章队伍建设;第九章刑事技术和装备设施;第十章大事记。凡10章,34节,计30万字。志书展现了甘肃建立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工作状况、以及检察机关在打击和惩罚罪犯、保护人民、维护法制方面取得的显着成绩,具有资治、借鉴作用。1999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志·审判志》是《甘肃省志》第七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审判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把志先,副主编张荣庆、李慧风,甘肃文化出版1995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溯及远古,下限止于公元1989年。在篇目编排上,以公元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部分,第一编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历代审判活动;第二编以后各编记述建国后审判机构沿革、各类案件和司法行政等情况。凡7编,28章,94节,195目,计80万字。志书有题词3副,照片31副,其中有1955年毛泽东在接见全国司法会议代表时,握着马锡五的手说“马锡五你来啦!你来啦事情就好办啦!”的照片。尤设少数民族审判(分土司审判、寺院审判、札萨克审判3目)一节,设革命根据地审判机制一章(分苏维埃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4节),体现了甘肃司法历史上的民族和革命根据地特点。1999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司法行政志》是《甘肃省志》第八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司法行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蔡善芳、郑信,副主编黄夏、贺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上限1906年,下限断至1989年,着重记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的甘肃司法行政工作概貌。以章节体谋篇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章建制;第二章法制宣传;第三章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第四章律师;第五章公证;第六章人民调解;第七章劳改机关;第八章干警队伍;第九章监管与教育改造;第十章留场就业;第十一章劳改生产;第十二章劳动教养。凡12章,78节,共约59.3万字。志书记述了甘肃省司法行政事业80余年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甘肃司法行政工作在甘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点突出,时代特征浓郁。
《甘肃省志·民政志》是《甘肃省志》第九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民政志编纂委会编纂,主编李春发,副主编刘积祥、裴双伍、于业俊,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下限断至公元1990年。以篇、章、节、目四个层次记述主体内容,具体为:第一篇管理机构;第二篇行政区划;第三篇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调处;第四篇基层政权建设;第五篇优待抚恤;第六篇复员退伍和离退休军人安置;第七篇救灾扶贫;第八篇社会救济;第九篇社会福利;第十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第十一篇婚姻登记;第十二篇殡葬事业;第十三篇地名工作。凡13篇,49章,131节,计81万字。志书对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民政机构、基层政权建设、革命伤残人员抚恤、烈军工属优待、烈士褒扬、拥军支前等设节记述;另设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调处篇,专设甘肃少数民族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2章,彰显甘肃民政工作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甘肃省志·军事志》(上、下)系《甘肃省志》第十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军区军事志领导小组编纂,主编郝成铭,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全志上限溯自有关军事工作的发端时期,下限断至公元1990年。以篇、章、节、目四层布局,分为上下卷。凡10篇,63章,347节,计196万字。志书从军事角度记述了甘肃的三个特色:一是“东蔽关中,西通西越,南应巴蜀,北控朔漠”的特殊地理形胜和重要战略地位;二是甘肃陇东是陕甘(后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陇东老区武装斗争的创建和发展;三是甘肃是全国唯一的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四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而且在会宁胜利实现了三大会师,以及红西路军为打通国际路线,鏖战戈壁,血洒河西走廊的悲壮征程。全志随文选配120多张照片,10副地形及各种战役战斗图,咫尺千里,举目可详。
《甘肃省志·军事志·人民防空》是《甘肃省志》第十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编纂,主编李德贵,副主编孙育儒、姚鸿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全志记事上起1935年,下至公元1990年。以章节体布局:第一章组织机构;第二章宣传教育;第三章组织指挥;第四章通信警报建设;第五章工程建设;第六章经费物资。凡6章,28节,计25万字。
《甘肃省志·地震志》是《甘肃省志》第十二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地震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郭增建,副主编刘万忠、石特临、刘多棫 、刘庆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上限从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前193年有据可考的甘肃第一次地震,地震事业始于1953年,下限断至公元1990年。主体内容横列地震事业有关门类,纵述地震活动及地震事业发展全过程。具体篇目为:第一篇地震活动;第二篇地震地质;第三篇地震监测;第四篇地震预报;第五篇地震研究;第六篇地震考察;第七篇地震机构。凡7篇,22章,71节,计44万字。志书特设地震考察篇,广泛调查震前各种异常现象,探索地震前兆,开创了我国地震预报的先河之举,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1993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志·气象志》是《甘肃省志》第十三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气象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由志书编纂领导小组组长李之华、副组长缪培俊、白肇烨领导,编辑室冯景成、蔡增新、杨文义、郭福荣等撰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从1932年兰州成立甘肃省气象测候所起记,下限断至1985年。全志以篇、章、节、目四个层次谋篇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篇气象工作历史沿革;第二篇大气探测;第三篇气象通信;第四篇天气预报;第五篇甘肃气候;第六篇气象科技档案;第七篇农业气象;第八篇气象科技与教育。凡8篇,31章,102节,计25万字。志书设甘肃气候篇,农业气象篇和气象科技档案篇,揭示甘肃气候特点、变化规律,积累科研资料,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历史价值。1993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测绘志》是《甘肃省志》第十四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测绘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王继光,编审秦彦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志上限起自原始社会,下限断至1990年。以篇、章、节、目记述主体内容,具体篇目为:第一篇基本测绘;第二篇专业测绘;第三篇测绘科学技术;第四篇测绘管理。凡4篇,16章,69节,计42.2万字。志书图文并茂,其中1956年12月,闻名全国的女子测量队在河西戈壁滩的雪海里进行勘测及测绘队员爬山涉水的工作照,尤为入目动心。是甘肃测绘事业的第一部专志。
《甘肃省志·经济计划志·计划》是《甘肃省志》第十五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编纂,主编冯维忠,副主编李存良、申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全志从1949年记起,下限断至公元1995年。以篇、章、节、目四个层次编写主体内容,具体篇目为:第一篇中期计划与年度计划;第二篇长期计划与专项计划;第三篇重要建设项目;第四篇计划管理与计划体制改革;第五篇计划管理机构及职责范围。凡5篇,33章,120节,计111.6万字。志书设置重要建设项目篇,从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国防工业、科教文卫、商业、宾馆及城建方面,记述了一大批对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甘肃省志·统计志》是《甘肃省志》第十六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统计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潘琛,副主编张恒利、张学增、杜仲修,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概述”部分从远古“结绳记事”写起,“组织机构沿革” 部分从民国25年(1936)“甘肃省政府统计室”成立写起,其余各部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写起。下限统一断至公元1987年底。以章节体布局,凡13章,63节,149目,计50万字。志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0年的甘肃统计工作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统计组织建设、网络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统计范围、内容、方法、制度等。是第一部反映甘肃统计的省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
《甘肃省志·审计志》是《甘肃省志》第十七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审计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宋书麟、苟三云,副主编崔思明,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全书上溯周代,下至公元2000年。以章节体谋篇布局,凡14章,62节,计97.5万字。志书重点记述1983至2000年期间,甘肃省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以后的审计工作情况,除机构、队伍建设外,各章均以审计业务为主,包括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在审计项目的编写上,对三级交叉重复的问题进行了较好地处理,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部门专志。2004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农业志》(上、下)是《甘肃省志》第十八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农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总纂崔荣芳、李长成,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志书上限追溯到约公元前5800年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新时期时代早期文化)时期,下限除第二次全省土壤普查为保证其完整性延至1991年外,均断至公元1985年。以篇、章、节、目四个层次谋篇布局,分为上下两卷,凡8篇,50章,187节,计146万字。“民以食为天”,从远古时代起甘肃的先民就在甘肃这方土地上从事农桑,繁衍生息,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可贵的农业生产经验。志书以种植业为主体内容,记述了甘肃农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甘肃的农作物和技术措施、科学研究进行了全面记述,既是一部完整的甘肃农业全志,又是一部系统的农业科技着作。1997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农垦志》是《甘肃省志》第十九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农垦志领导小组编纂,主编贺涤新,副主编杨杰、火荣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全志上限溯于公元前215年的甘肃屯田,下限断至公元1988年。以章节体谋篇布局:第一章甘肃农垦概述;第二章垦区兴废;第三章军垦始末;第四章恢复国营农场和农垦管理体制;第五章农垦行业的深化改革;第六章现有国营农、牧场;第七章现有工、矿、建筑企业和商业;第八章农垦企业的内部管理;第九章基本建设投资和建设成果;第十章农垦效益;第十一章农垦人。凡11章,54节,计45万字。志书的农垦概述,溯源秦汉郡县屯田,其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肃农垦经营企业化、生产商品化所取得成绩的记述,时代性较为明显。
《甘肃省志·林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林业志编辑委员会编纂,主编于慎言,副主编李嘉钰、王树楠、刘西易、李玉琛、尚振潭。总纂于慎言、李嘉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全志上限自远古记起,下限断至公元1985年。以篇、章、节、目四个层次谋篇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篇综述;第二篇营林;第三篇森林工业;第四篇科技、教育、宣传;第五篇林业经济。凡5篇,30章,119节,421目,计91.8万字。志书详细记述了甘肃地质时代森林的出现、演变,古代、民国时期的甘肃林业,当代天然林区及森林资源,时间跨度大,记述范围广。注重突出甘肃特色,包括对甘肃古树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内容的记述。采用考古与科研的新资料、新成果,还增设了古植物中文名、拉丁文学名对照表,专业志特点十分鲜明。1999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畜牧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一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畜牧志编辑委员会编,主编李自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全志贯通古今,上不限顶,下限断至公元1988年。以篇、章、节、目四层谋篇布局,具体为:牧政篇、畜牧篇、饲草饲料篇、兽医篇、科教篇、经济篇。凡5篇,34章,112节,计65万字。志书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历代畜牧业的发展和劳动人民为发展畜牧业做出的卓越贡献。1993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渔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二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渔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刘远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事溯发端,下讫公元1985年。以渔业生产特点分置章节,依次为:第一章渔业资源概况;第二章渔业机构改革;第三章国营渔场;第四章渔业科研及教育;第五章水产养殖的发展;第六章捕捞技术水平;第七章养鱼饲料的种类及利用;第八章鱼病防治情况;第九章鱼品保鲜加工技术起始与发展;第十章渔业机械仪器引进及应用;第十一章渔政管理;第十二章水产供销。凡12章,39节,115目,计14万字。甘肃虽然远离海洋,深居内陆,但地处黄河上游,水力资源颇为丰富,具有发展淡水养殖生产的良好条件。全省有450条大小河流,340多座水库,还有天池、尕海、大苏干湖、小苏干湖4个天然湖泊,对发展渔业生产极为有利。志书以翔实的资料,合理的编排,充分记述甘肃渔业生产的发展历程,形成从鱼苗、鱼种生产到成鱼养殖、捕捞、供销的渔业生产体系,是甘肃历史上第一次为渔业生产所修的志书。
《甘肃省志·水利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三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主编马秉礼、刘荣,副主编刘增广、达慧中、王诺夫、高诚,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不求一致,以搜集到的文字记载为始,下限断至公元1990年。以篇、章、节、目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篇概述;第二篇水系和水土资源;第三篇河西地区农田水利;第四篇河东地区农田水利;第五篇水利管理;第六篇水土保持;第七篇水利发电;第八篇其他水利工作;第九篇水利基本工作;第十篇水政、水文。凡10篇,43章,156节,计85万字。志书以浓重笔墨记述甘肃内陆河、长江、黄河三大流域的12个水系及水土资源,河西、河东地区的60多个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灌区,以及引大入秦、景泰川电力提灌等。此外,还记述了自明代以来甘肃水利建设的19项碑记文,列为专章,颇具资料价值。1999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志·农业机械化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四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志编委会编纂,冯秋彬、祁俊彪、赵育真、杨传德、杨迟撰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全志上起新石器时期,下限断至公元1985年。以章节体布局:第一章甘肃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第二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经营形式的变化;第三章农机管理;第四章农机职业教育;第五章农机科研、技术推广与鉴定;第六章农机管理;第七章农机修理;第八章农机供应;第九章农业机械制造;第十章农机领导体制沿革;第十一章人名录。凡11章,29节,计15万字。志书随文附排古代各种农具和农业机具的绘制图及实物照片,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代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
《甘肃省志·机械工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五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机械工业志编辑室编纂,总编纂安文迟,副总编纂杨吉生、吴恩刚,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全志上起1872年,下至公元1988年。以行业、产品分类,以类系事,设置章节,凡20章,143节,计85万字。志书记载了甘肃机械工业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左宗棠创办兰州制造局开始到1988年116年的历史,直到1949年全省机器制造业除甘肃机器厂外,有少数几家私营企业,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奋斗,甘肃机械工业门类齐全,规模相当,许多机械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全志对甘肃机械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地反映,其中对各生产企业(厂)、科研机构的发展,重大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行业门类齐全,资料浩繁、涉及面广,具有存史价值。
《甘肃省志·电力工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六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电力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党长生,副主编杨世昌、黄井福,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上自清宣统元年(1909)农历六月记起,下讫公元1990年。主体内容分上下两编,以章节体结构而记,凡两编,29章,116节,319目,计70万字。志书上编记述了82年中甘肃电力事业的起源与发展,清宣统元年(1909)甘肃织呢局恢复生产,从比利时购进一台6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供生产照明,省会兰州才开始有电。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电力生产建设,包括发电、供电、用电、农电、设计、施工、修造、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记述,重点突出;下编就电力工业的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促进电力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记述,志书是一部省志专志,也是一部甘肃省电力工业历史文献。2000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石油化工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七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编纂,主编廖龙生,副主编黄均迪、纪晓梅,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全志上溯事迹发端,下限断至1987年。以章节体谋篇布局,凡24章,63节,184目,计45万字。书中113副照片随文而排,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志书记述了甘肃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历程,对甘肃石油资源的史料记载、勘探、开发、发展、科研贡献记述详尽,特点突出。1997年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妇女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八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妇联妇女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崔玉琴、韩克茵,副主编徐亚荣,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志书上限从远古三皇五帝时期的女娲记起,下限1995年。志书以章节体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章人口与构成;第二章妇女团体;第三章反帝反封建运动;第四章普法与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第五章经济活动;第六章参政议政;第七章妇女报刊、研究与家庭文化创建;第八章妇女儿童教育;第九章妇女与科技、体育、卫生;第十章国际往来;第十一章民风民俗;第十二章人物。凡12章,41节,计56.7万字。志书编纂历经15载,终于形成甘肃历史上第一部反映妇女生产生活、社会地位和妇女运动发展变迁的专门志书,具有史学价值和开创性的意义。
《甘肃省志·政协志》是《甘肃省志》第二十九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编纂,主编刘振华,副主编楼家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志书上限从1950年10月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记起,下限至1998年1月七届省政协届满止。以编、章、节、目四个层次谋篇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编组织机构;第二编会议;第三编协商讨论;第四编提案建议;第五编视察调查;第六编服务大局;第七编文史资料;第八编学习宣传;第九编联系指导;第十编制度建设;第十一编人物。凡11编,45章,202节,1471目,计106万字。志书记述了甘肃省政协工作走过的48年历程,反映了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功绩,是一部具有存史、资政价值的政治部类志书。
《甘肃省志·旅游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旅游局编纂,主编阎赤,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志书上限1978年,下限1992年。全志以编、章、节、目谋篇布局,凡10编,29章,138节,计47万余字。甘肃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地域辽阔,自然风光独特,少数民族风情各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志书以改革开放以后甘肃省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旅游业为主要内容,记述了旅游业发展的轨迹,是具知识性及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省志分志。
《甘肃省志·煤炭工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一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煤炭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王建亮,副主编谢宁利、唐廷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追溯至古代甘肃煤炭的发现、开采利用,下限断至公元1990年。主体内容按煤炭工业内部分工,科学分类,横排类目,纵述史实。具体篇目为:第一篇总述;第二篇资源与勘探;第三篇煤矿建设;第四篇煤炭生产;第五篇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第六篇经营管理;第七篇多种经营;第八篇科技与教育;第九篇文化体育与医疗卫生;第十篇党群组织;第十一篇人物;第十二篇煤炭企业。凡12篇,39章,146节,计94万字。志书在编纂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的古籍文献,发现唐宋时期有关甘肃煤炭开采利用的珍贵史料,从而把甘肃古代煤炭开发由以前所溯及的“明洪武年间”向上推进数百年。
《甘肃省志·建设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二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建设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王志宏、党仁贵,甘肃人民出版2000年7月出版。该志上限力溯远古,下限断至1995年。以上、中、下三编分类,编下按章、节、目三个层次记述主体内容,具体篇目为:上编基本建设、中编城乡建设、下编建筑与勘察设计,凡3编,23章,100节,计91.5万字。志书记述了甘肃基本建设、城乡建设、建筑与勘察设计事业发展的历史与成就,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建设战线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家园的壮举进行了重点记述。志书对古代近代建筑、古代城池及风景名胜区设置章节,详有记述,特色突出。2000年获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环境保护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三卷,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编纂,主编王国柄、骆嘉陵、乔彩玉,副主编吕志荣、王淑香、马赛敏、朱玉芝、白志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志书上限不定,下限断至1990年。全志以篇、章、节、目四层谋篇布局,具体篇目为:第一篇生态环境;第二篇环境污染;第三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第四篇环境监测;第五篇环境科学研究;第六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第七篇环境保护机构;第八篇环境科学学会、工业协会。凡8篇,29章,94节,计57万字。志书以简明的文字叙述了甘肃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记述,是甘肃省环境保护进步、发展、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对甘肃省环境保护历史的见证。
《甘肃通志》是甘肃历史上第一部省志。雍正六年(1728)清王朝为修一统志,向各省取材,于是甘肃巡抚许容奉旨监修甘肃通志,李迪、张能第、甄汝翼、郑铎、樊初旬、田吕叶、曹最编纂,历时九年,至乾隆元年(1736)成书,名为(乾隆)《甘肃通志》,又称《敕修甘肃通志》。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于义刊行刻本。全书50卷,36册,约88万字。志书把甘肃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矿产资源、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军事、政治等均记载入志书,共分36目,以目述事,依次为:图考、星野、建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关梁、祠祀、贡赋、兵防、水利、驿道、蠲恤、盐法、茶马、物产、风俗、古迹、祥异、陵墓、封爵、职官、选举、人物、忠节、孝义、隐逸、流寓、仙释、方伎、烈女、艺文、杂记。
《甘肃全省新通志》是甘肃历史上第二部全省通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陕甘总督前任升允,后人长庚监修;前任总纂丁喜翰,后任总纂安维峻。于宣统元年(1909)成书,凡100卷,81册,计325万字。除卷首的《纶音天章》外,共分8志,外加“志余”一编。“志”及“志余”下分目叙事。舆地志,分图说表图考、沿革表、疆域、山川、形胜、关梁、水利、风俗、物产、古迹。建置志,分城池、官府、贡赋、仓储、驿递、盐法、钱法、茶法、厘税、实业、历代封爵。祠祀志,分坛庙、祭器、乐舞图、祠宇、寺观。学校志,分学额、学田、贡院、试院、义学、学堂、选举表。兵防志,分兵制、塞防、巡警、交涉、戎事。职官志,分历代官制、历代职官表、明文职官表、明武职官表、国朝旧制文职官表、国朝文职官表、国朝旧制武职官表、国朝武职官表、大吏传、名宦、循卓、将才。人物志,分圣贤、分贤、群才、忠节、孝义、隐逸、烈女、流寓。艺文志,分诏敕、令、檄、奏疏、议、论、书、传、序、说、箴、铭、赞、颂、题跋、碑记、金石、文、赋、诗、词、着述目录。志余,分僭窃、割据、轶事、仙释、方伎、考异。全志上溯开天辟地,下至宣统元年,记述甘、宁、青三省之事,力主记实,是研究甘肃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甘肃新通志》又名《甘肃通志稿》。刘郁芬监修,张维总纂,杨思、张维、慕寿祺等编纂。1928年始修,1936年修成。全志共130卷,450万字。分舆地、建置、民族、民政、财赋、教育、军政、交通、外交、职官、选举、人物、金石、艺文、纪事、变异、杂记等17志。上起远古,下迄1928年甘、宁、青分省。对甘肃前两部通志中的错谬、疏漏多有校正补阙。对山川河流记述详确;尤其对甘肃各民族以历史先后为序,析其历史渊源和姓氏演变;对甘肃诸土司名称、种族、辖区、户口均归纳入志。由于时代局限,该志记载社会经济及科技方面的资料比较简略,对封建社会制度遵从道德的规范和选举制度文字较多。志稿除《甘肃省县总分图》《甘肃地理沿革图表》于1934年由北平大北印书局铅印发行外,其余均未付梓。全稿藏于甘肃省图书馆。《甘肃通志稿》史料丰富、体例严谨,是一部研究西北史和甘肃历史的重要着作。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甘肃省志·建材工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四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建材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吉克昌,副主编牛绪定。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本志上限上溯至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限为1987年。凡10章56节,54万字。正文以概述统领,从宏观上综述甘肃建材工业的资源优势、发展条件、历史沿革、经验教训以及建材工业的现状。按概述、行业、管理构架篇目。行业部分按行业分类设章,真实反映了甘肃建材实业的发展历程。甘肃建材材料及非金属矿产品的生产应用,历史久远,这都可以从大地湾遗址到嘉峪关城楼即可找到佐证。甘肃近代建材工业的肇端,起于20世纪40年代甘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矿长城公司土木砖窑股的先后投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材工业几经起伏,生机不断。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相对独立、基本配套的生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建材工业迅猛发展,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多品种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以上内容在是志都有较为翔实地记述。
《甘肃省志·轻纺工业志·二轻》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五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二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赵海琨。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本志上限从各行业最早发端记起,下限为1988年。凡3篇22章100节,约100万字。是志专业特色突出,行业篇除详列缝纫、皮革、皮毛、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塑料、金属、家用电器及灯具、衡器、日用杂品、二轻机械等传统行业外,另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军工生产、街道工业等,收录范围广、门类全。
《甘肃省志·乡镇企业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六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乡镇企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总编张富奎,主编潘竟炜。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本志上限为20世纪50年代,下限为2005年。凡11章42节凡55.3万字。是志以改革发展为主线,实事求是地反映甘肃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地位作用,行业、产业的发展变化,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记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甘肃省志·财税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七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财税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总编庞一敏、银少峰、陈兆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5年。凡5篇25章105节,约40万字。是志综述甘肃财税的历史发展轨迹、规律及时间的曲折起伏;横陈各个时期的经济结构、分配关系及收支管理。尤对土地革命时期党创建和领导的陇东革命根据地军民克服各种困难,创造财政收入,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行政费用支出详有记述。1993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公路交通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八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编写委员会编纂,主编陈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本志上限力溯事物发端,下限为1990年,凡8篇34章100节,126.6万字。是志在内容记述上,从甘肃公路交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道路”和“道路运输”两篇为重心,全面系统记述了甘肃古今道路交通和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设“交通碑铭”篇,收录甘肃境内有关筑路修桥、设关置津的碑文和摩崖题壁181篇,具有珍贵的存史价值。1995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航运志》是《甘肃省志》第三十九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编写委员会编纂,主编李兴民,副主编郭天兰、李寿中。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力溯事物发端,下限为1990年。凡8章28节,20万字。是志全面记述了甘肃水运事业的起始、发展及兴衰。尤对羊皮筏子的制造工艺、皮筏运输过程、航道整治、库区运输、水运行业管理等记述较为详细。
《甘肃省志·铁路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铁路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许东海,副主编杨国操、魏汉生。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本志上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为抗衡沙俄对新疆的入侵,清廷准伊犁将军长庚请奏,拟修建伊犁及喀(什)新(吐鲁番)铁路,喀新铁路往东过哈密、星星峡,进入甘肃、直抵兰州,这是兰新铁路最早的动议,下限为1988年。凡5篇36章173节,71.2万字。是志记述了甘肃省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铁路建设、铁路运输、运营管理、铁路工业等内容。
《甘肃省志·民航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一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民航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龚大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本志上限自1932年甘肃境内始有航空业起记,下限为1999年。凡7章33节,28.6万字。是志记载了甘肃民用航空业近70年间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初,欧亚航空公司拟向西北拓展,于1930年2月开始筹划建立机场,1932年在兰州启动修建砂石跑道。从此,甘肃始有民运航空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至2000年,民航甘肃省管理局全方位开放省内4个民用机场,开通兰州通往全国36个城市的航空干线32条,形成甘肃民航腾飞的局面。
《甘肃省志·邮电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二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邮电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姚学礼,副主编李清波、陆生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本志上溯战国时期,下限为1985年。凡3篇19章72节,100万字。甘肃邮政和电信,分别创办于1904年和1890年,烽燧和邮驿可追溯到战国以前。是志对烽燧的发展、分布、使用、管理、遗址,邮驿的产生、组织、管理、传递、分布、规模,几代仁人志士创建的甘肃邮电事业及巨大成就都有详细记载。1995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军事工业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三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军事工业志编审委员会编纂,主编胡国仕,副主编宋兴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本志上溯原始社会后期的古代兵器,下限为1985年。凡8篇24章80节,40万字。是志既追述千百年间甘肃兵器制造与发展的历史,更详载全省军事工业发展变化日益壮大的历程,尤以航空工业、航天技术和核工业为最,单设成篇,特色明显。1999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金融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四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金融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丁文翔。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本志从有史有据可考写起,下限为1985年,对有些发展较快的新开办业务写至1990年。凡8篇56章243节,145万字。是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甘肃各个时期货币、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各金融部门的机构沿革、体制变化、业务发展等重大活动。专设陕甘宁边区陇东的金融事业一章,详细记载边区金融机构的产生、货币发行及流通,在20年的时间里,它不仅为支持人民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为解放后建立人民的金融事业,进行了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
《甘肃省志·标准化与质量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五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标准化与质量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竹炳文,副主编卓大利。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本志上限上溯秦汉,下限为1990年,凡3篇13章50节,65万字。是志记载了标准化工作和质量工作的活动与发展,记载了省、地、县标准化与质量机构的演变,具体反映了甘肃标准化和质量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甘肃省志·计量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六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计量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杨新彪。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本志上限自远古起记,下限为1987年。凡15章56节,34万字。是志系统记载了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度量衡单位与量值的演变,以及历代度量衡管理;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计量事业的发展,突出了计量制度的统一和计量技术与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计量法规体系、计量管理体系、量值传递体系的健全完善。
《甘肃省志·物资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七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物资局物资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主编张书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因物资流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商业中分离出来的新型行业,本志上限为1949年,下限为1985年,凡10章47节,40万字。物资流通是连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志以大量的史实,具体、翔实地反映了时限内甘肃物资流通建设发展的历程、阶段和行业的全貌、特点。
《甘肃省志·储备物资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八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储备物资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主编何献,总编纂卢守义。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52年,下限为1985年,凡10篇26章74节,35万字。是志全面反映了多年来国家储备事业在甘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包括储备物资管理、储备物资仓库基本建设、储备物资仓库管理、储备物资财务管理等内容。
《甘肃省志·商业志》是《甘肃省志》第四十九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党诚恩,副主编李天峰、康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本志上限自远古记起,下限为1985年,凡3编16章85节,65万字。是志全面反映了多年来甘肃商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设陇东革命根据地商业章和民族贸易章以及在国营商业的商品经营章中设民族特需商品节,向读者展示了甘肃商业的革命根据地特点和民族特点。
《甘肃省志·供销合作社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陈宏与,副主编范修文、高自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自甘肃省合作社创建之时,下限为1988年。凡2编5篇30章104节,73万字。是志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六十年来甘肃合作事业的发展历史,客观具体地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前后不同社会制度下合作社的历史面貌。采用升格法,设陇东解放区合作社篇,充分记述了陇东解放区内合作社发展的真实状况。
《甘肃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一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杨柏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周、秦,下限为1985年。凡13章63节,60万字。是志在记述上综述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演变、沿革,横记各个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地位、作用、对象、任务和主要工作,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其主要任务是积极扶持私营工商业恢复和发展,改善公私关系,整顿市场,稳定物价;“三大改造”时期主要贯彻执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之后,主要任务是管理市场、打击投机倒把、企业登记、管理商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扩大为市场管理、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商标广告管理、个体经济管理和经济检查。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搞活政策指导下,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国民经济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和发展的新形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随之变化,工作逐步完整化、系统化、规范化。
《甘肃省志·粮食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二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粮食局编纂,主编欧阳信、邓烈文,副主编郭大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本志除概述外,一般溯及清代,有些上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为1985年。凡3篇23章87节,53万字。是志以丰富的资料,合理的编排,对全省粮食的生产、分配、流通,以及各个业务环节的活动均作了翔实的记述,客观真实反映了甘肃粮食经济发展的历史全貌。设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篇,详记各个革命时期的粮秣征购、供给,粮食储运及大生产运动中的粮食生产与供给。对建国后的粮食征购、销售、调运、储藏、油脂经营、粮食加工、教育科研等记述详备。1997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外经贸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三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外经贸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李希尚。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先秦时代,下限为1989年。凡9篇35章88节,101万字。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长达1655公里,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和“黄金地段”,是志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在第一篇历史发展中,按历史朝代详细记述了夏商时代的对外经济贸易,春秋战国出现“早期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拓展丝绸之路,东汉以后丝绸之路的变化,隋末唐初丝绸之路进入鼎盛,以及鸦片战争后和中华民国时期甘肃的对外贸易。同时,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篇、技术进口贸易与利用外资等篇,重点记述了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甘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发展的全面成就,从而系统地展现了甘肃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
《甘肃省志·民主党派工商联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四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民主党派工商联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刘学福、郭荣华,副主编户丁一、赵少智、张勇、万家斌。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自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甘肃省级地方组织筹备阶段,下限为1995年。凡8篇23章76节,86万字。是志以甘肃6个民主党派及省工商联分篇,每篇之下列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社会活动3章,以节详记内容,设人物篇,传记49人,简介55人。2002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群众团体志·工会》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五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总工会工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薛东。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19世纪70时代,下限为1994年。凡3篇20章77节,35万字。是志以充分的资料,记述了甘肃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民主革命时期职工群众组织及活动,社会主义时期省总工会的组织沿革与工作,详尽记述了全省工会组织开展群众生产、企业民主管理、职工宣传教育和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女职工工作、工会参政议政和依法维权、工会企业、工会财务以及工会自身建设等史实。专设革命根据地工会章,简述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陕甘宁特区工会、边区总工会、西北总工会和省级工会、专区工会、县级工会的成立及其领导,以体现甘肃工会历史上的鲜明特点。
《甘肃省志·外事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六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纂,主编赵生兰,副主编朱继君。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本志上起有史可稽,下限为1988年。凡9篇32章129节,42.9万字。是志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主线,反映甘肃在对外交往中“桥梁纽带”的作用,特设丝绸之路与甘肃、莫高窟文物流失、苏联援助、路易·艾黎在甘肃等篇章,彰显了甘肃外事工作及其涉外领域的亮点和特色;设对外交往、友好城市和友好团体、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篇,体现时代特点。
《甘肃省志·人事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七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人事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主编王田青。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全志上限起自秦汉,下限为1988年。凡23章76节,50万字。是志真实、客观、系统记述了甘肃人事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过程,对民国及历史上的人事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事管理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1995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
《甘肃省志·劳动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八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劳动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刘文庆,副主编彭波。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甘肃的劳动和和社会保障工作,在第一篇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劳动工作中集中记述),下限为1997年。凡14篇48章143节,56万字。是志系统、全面、客观、真实记述了上起清末“实业新政”时期,下至1997年大约一百年间甘肃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记录了甘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甘肃省志·教育志》是《甘肃省志》第五十九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邓品珊,副主编韩嘉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公元3年西汉在甘肃始置学官,下限为1986年。凡18章76节, 80万字。是志全面记述了甘肃教育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重点记述从1902年兴办近代学堂到1986年甘肃各级各类学校蓬勃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历代官学私学的发展、书院、儒学与科举、社会义学私学设章置节,详有记载,以展示甘肃教育之源远流长。设陇东解放区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以体现甘肃教育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1993年获全国新编志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甘肃省志·科学技术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十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科技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魏庆同,副主编吴柯、芦开文、蔚瑞和、李效民、刘茂盛,总纂李效民。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事物的发端,下限为1986年。凡13篇66章243节,140万字。是志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和进步为主线,充分体现了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和功能,重点图各个领域的科技成就,充分展示了多学科大范围的创造发明成果,以及科技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2009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〇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社会科学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支克坚、张恒昌、马廷旭、郝树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东汉,下限截至1990年。凡16章77节,约70万字。是志采用“章节体”编纂体例,第一章甘肃历代社会科学,以简介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重要学者及其生平、思想、着作的方式来反映该学者所处历史时代甘肃社会科学的大致风貌。第二至十五章甘肃当代社会科学,是按学科设章、按分支学科设节、按研究专题设目,综合介绍该科学的建设情况及其研究成果,以达到反映甘肃当代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突出甘肃社会科学主体及特点的目的。第十六章通过介绍学术活动和社科刊物的方式,概略反映甘肃当代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状况。
《甘肃省志·新闻出版志·出版》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三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新闻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于淮仁、张景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本志上限始于先秦,下限为1990年。凡7篇32章121节,60万字。是志以翔实系统的资料,科学合理的编排,全面记述了甘肃图书出版事业从古到今的发展轨迹,重点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出版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设甘肃藏文图书出版篇,详记沙州地区、甘南、天祝地区民国以前的藏文着述和书籍、作者,以及藏文图书的生产制作和发行,体现甘肃出版上的民族特色。199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
《甘肃省志·广播电影电视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十四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编审李光尧、毛庆生,总纂李宗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18年,下限为1998年。凡6篇27章107节,92万字。是志全面系统记述了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根据广播影视的性质和任务,记述的内容以宣传为中心,坚持宣传工作、技术工作、管理工作三者有机结合,全面反映了广播影视在为甘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服务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甘肃省志·烟草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十六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烟草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董天源。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力溯事物发端,下限2007年。凡6篇23章83节,约80万字。是志由概述、正文、图表、附录等部分组成。正文按篇、章、节、目四个层次,分列烟草种植及购销、烟草加工、卷烟流通、烟草专卖、企业管理、科技文化等篇,真实反映了甘肃烟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
《甘肃省志·医药卫生志·卫生》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七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医药卫生志·卫生》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乔公先,副主编崔泽民、牟世杰(总纂)、任宗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起自事物的发端,下限为1985年。凡11篇36章112节,67万字。是志以大量的史实,全景式地记录了从古到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卫生工作共走的发展历程和方方面面,展现了广大卫生人员献身卫生事业的精神风貌。设革命老区、藏蒙医学,并府敦煌遗书医药着作研究择辑,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突出。设甘肃中医史略,记伏羲“尝百草而制九针”,北地人岐伯与皇帝着《内经》,三国时期陇西人封衡一代名医,与华佗一起被“魏王召问养性大略”,应手病除,晋代安定朝那人皇甫谧着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等,彰显了中国传统医药学在甘肃的源远流长。
《甘肃省志·体育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十八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体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于张嗣让,副主编田景德(兼)、马治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始于事物发端,下限为1990年。凡10篇40章129节,72.3万字。甘肃体育历史悠久,人民群众素有尚武之风。民国6年(1917)设立体育专门机构,隶属教育部门。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体育事业欣欣向荣,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民族体育绚丽多彩,体育设施颇具规模。该志以丰富的资料,翔实具体、分门别类予以记述。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土族、满族十个民族,详细记述,充分彰显甘肃体育的民族特色。又升格单列敦煌石窟、陇东分区体育篇,以及培黎学校体育节,充分彰显甘肃体育优长。
《甘肃省志·人口志》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九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人口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张绪胜,副主编梁珊泉、郭志仪、陈波、魏汉文,编审梁珊泉、陈波,总纂苏润余、朱银成。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本志上限始于事物发端,下限为1995年。凡22章72节,58.4万字。是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从先秦以来直到1995年甘肃人口发展演变的历程。以7章18节的篇幅,分古代和近代两个部分,按各个朝代细载历史上甘肃人口变动的客观情况,着重人口总量的发展变化,并对发生的人口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或较为客观的说明。
《甘肃省志·民族志》是《甘肃省志》第七十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民族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王梓杞、马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本志上起唐尧,下限为1990年。凡14篇63章229节,108.2万字。甘肃自古以来系多民族聚居地区,先后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志主记少数民族,对元代以前在甘肃活动的少数民族,纳入“古代民族”篇予以综述;对现有民族中人口较多(3000人以上),且有大小不等聚居地区的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撒拉、土、满等10个少数民族,均设篇详述。2005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志·宗教志》是《甘肃省志》第七十一卷,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妥进荣,副主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杨森、赵经农、王至全、巩光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全志上限始于事物发端,下限为1995年。凡6篇23章72节,55.1万字。甘肃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宗教发生、发展历史悠久,甘肃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具有一定复杂性。鉴于这一基本特点,是志采取按教分篇的办法,详记五大宗教各自在甘肃传播及发展,教派与组织管理、教义教理、宗教节日与礼仪、宗教文化与宗教活动等。尤对各宗教在全省的着名寺院道观及遗迹记载为详,如记道教宫观71处;佛教石窟19处,着名佛塔及钟楼石刻25处;伊斯兰教着名清真寺23处,着名拱北、道堂7处等等,囊括了“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平凉崆峒山,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列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在西北、全国和阿拉伯世界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兰州西关清真寺以至各宗教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艺术,充分彰显了甘肃宗教的特色与优势。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1991-2000)是《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〇卷)的续志,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社会科学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魏胜文、马廷旭。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91年,下限为2000年。凡20章77节,约90万字。是志采用“章节体”,分为甘肃社会科学学科和甘肃社会科学事业两大部分:按学科类别列章并以综述方式,分别介绍甘肃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情况;按事业门类(如机构、学者、刊物、会议等)列章,分别介绍甘肃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情况,并用较多篇幅表列了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和社会科学成果获奖情况。2009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志·林业志》(1986-2005)是《甘肃省志·林业志》的续志,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林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魏至公、火统元,副主编尚振潭、王作谊、潘仕明。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5年。凡8篇35章161节,160余万字,分上、下两册。是志首先概述了甘肃林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第一篇入记林地、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古树资源,实录当代天然林的变迁;第二篇按近二十年中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入记林业生态建设历程与业绩;第三篇按林业产业构成分记木材生产、种苗、经济林、果业与山区综合开发、花卉、森林旅游、养殖、森林经营与多种经营的产业发展历程与业绩;第四篇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护林防火,林业公、检、法,林业法制建设分记资源保护;第五篇按投入、产业、效益入记林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业绩;第六篇按林业企事业单位改革、内外交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对外技术经济合作,记述林业的改革开放和内外交流的历程与业绩;第七篇记述林业科技、教育、宣传的发展历程与业绩;第八篇分记林业机构、林业队伍的变迁,简记林业模范人物、行政管理人物、教授级科技人员,表录副教授(高工)人名。
《甘肃省志·人事志》(1986-2005)是《甘肃省志·人事志》的续志,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人事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王联群,副主编张效林、王翠英。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89年,下限为2007年。凡14章65节,67.7万字。是志记述了时限内,在全国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甘肃人事人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贯彻执行人事人才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服从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世纪人才工程,加快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甘肃省志·监察志》(1986-2005),由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监察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康建成。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本志上限为1950年3月,下限为2007年。凡5章33节,91.4万字。是志从甘肃省行政监察组织机构的传承,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行政监察职能,围绕党和政府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开展监察工作,建设党性强、作风硬、业务精、高素质的监察干部队伍四个方面,客观真实反映了时限内甘肃监察事业的发展轨迹。
客服 QQ: 1224567231(微信同号)
交易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大全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客服QQ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上一个:
乾隆玉门县志(道光抄本)PDF下载
下一个:
乾隆甘肃通志 50卷 许容等修 李迪等纂 乾隆元年刻本(钦定四库全书版)PDF下载
在线客服
QQ交谈
联系方式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