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辽宁方志:〔乾隆〕盛京通志 〔咸丰〕辽海志略 〔光绪〕盛京疆域考

发布时间:2018-09-23 点击数:1837

〔乾隆〕盛京通志


王河修, 魏枢纂,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纂修此志皆依前志义例, 共四十八卷,三十四门,首图一卷,共十四幅。其内容增补了康熙。雍正二朝事迹;将“关梁志”改为“关隘”,事实增多。首图中列有“黑龙江将军所属图”。据瞿宣颖《方志考稿》评述:此志“率陋之处,不可悉数,至于京城宫殿等,皆寥寥数纸,图尤粗劣,实无以称陪都志典制”。此志与雍正十二年《盛京通志》时隔二年,两志内容虽有详略之分,但义例相同。前志是奉天府尹吕耀曾、府丞王河主修,承德县永平府教授魏枢纂,形成初稿本。雍正十二年四月,奉天府尹宋筠到任,又与王河等商榷,复集原纂辑人员,细加校雠,益为增补,历时七月(雍正十三年),书乃告成。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实为雍正十三年再易稿的刻本。


此志无纂修年月及纂修职名。后人对纂修年代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纂修于乾隆十二年(1747)。其由是: 《国朝宫史》卷九《盛京通志》一则云,乾隆九年皇上驾幸盛京,特命重修,乾隆十二年校刑, 《辽海书征》据此定为乾隆十二年刊本;此志“职官志”录至乾隆十二年断之,故认为此志修成于是年。二是认为纂修于乾隆十三年(1748)。其由是:此志卷五《宫殿志》中记载的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于乾隆十三年二月告成”,故此志修成当在此之后。在乾隆一百三十卷本《盛京通志》中记载,志“纂成适逢辰年”。辰年当为乾隆戊辰,即乾隆十三年。此志主要是修订乾隆元年本。有凡例二十一条。第一条云:今因前志删繁订讹,厘其次第,补其缺逸,并省卷帙,使无复杂。经剃繁约要,并前志四十八卷为三十二卷。实较诸旧志精核而美善。


阿桂、于敏中、梁国治等修,刘瑾之、程维岳纂,总裁、纂修、校对共二十八人。清乾隆四十四年活字本, 四十九年(1784)刻本。此志由清高宗钦定纂修。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三日上谕: “旧本《盛京通志》叙事简略,体例亦多未合。著交军机大臣派员重行纂辑。书成后,交武英殿刊刻。钦此。”民国六年(1917)铅印,一百三十卷,首图一卷,刻本六十四册。此志卷册虽比前志增多,但除增设纶音、天章等门类,旗田、官庄、园场等记述较前志为详外,内容则无大异。


〔咸丰〕辽海志略


隋汝龄纂,抄本。清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撰,全书一百六十卷,分二十四门。其中有六门与他志不同:卷二十三封爵、卷二十四至三十五编年纪事、卷四十二至四十三割据、卷四十四至四十七属国外藩、卷一百二十三方外,卷一百二十六至一百二十八考据。咸丰四年岭南梁佐中评价云:此志义法井然。


〔光绪〕盛京疆域考


杨同桂、孙宗翰同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辑。为辽宁地方的一种地理志专著,共六卷:卷一虞、夏、殷、周、秦、西汉、东汉、曹魏;卷二晋、十六国;卷三元魏、隋唐、渤海;卷四辽;卷五金、元; 卷六明。纂辑者杨同桂足迹遍布辽水两岸,对当地山川疆域耳闻目睹,异常熟悉。因此在公务读书之暇,考证今古,与孙宗翰合作纂辑成书。在纂辑工作中,以各史地志为之经,李氏地理韵编为之纬,洪氏之疆域各志补其阙,于顾氏之方舆纪要观其通,又参照水道图说、裔夷列传、蒙古游牧记等书,以正其讹,求其是,旁征博采,辨微析疑,椠铅雠校,经秋冬始成完帙。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