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中国方志大辞典:回部 卡伦 军台 牧厂 围场 长城 柳条边 打牲乌拉 土尔扈特

发布时间:2018-09-19 点击数:1768

回部


清代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之称谓。初指具体地区,如“吐鲁番回部”、“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等。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前后,特指叛乱之库车以西地区。后泛指所有维吾尔族地区。有时仅指哈密、吐鲁番以西实行伯克制度的地区。为区别起见,哈密、吐鲁番回族常与地名连称;其余各地则统称“天山南路回部”,其范围与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所辖之“南八城”同。


卡伦


满语,台之意。又译“喀伦”。清代在北方边地要隘设置的军事候望场所。由侍卫统领前锋校、骁骑校,驻兵若干,并设驼马车夫,率兵携眷守卫。分常设、移设、添设三种,随季节变更而有进退,或千里或数百里不等。清嘉庆九年(1804年)《回疆通志》等多部志书中设此篇目,以记载之。


军台


清季设在新疆、蒙古一带的邮驿,养马支差,专管西北两路军报和文书的递送,与内地驿站大致相似。清乾隆《西陲总统事略》(松筠纂)等志书中设此专志以载。


牧厂


清季新疆各地创办之官牧场。伊犁之牧厂,始创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各处牧厂,均由旗营(携眷驻防新疆八旗兵)或绿营放牧,所得马、牛、驼、羊,供军需或解往内地。乾隆松筠等纂《西陲总统事略》专设此篇目纪其事。


围场


历代帝王和贵族打猎的专用地带。清代在今承德以北围场地及盛京和吉林将军辖区,均圈占大面积山林、荒地作围场,一度严禁“民人”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开始放宽限制,招民垦种,逐渐转变为“民地”。现存《承德府志》以及吉林旧志书宣统《辉南厅志》、民国《珲春县志》和《东丰县志》等记载清代围场情况。


长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各自的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修缮,连接为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通称“万里长城”。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都曾在北边边境地带构筑长城。明代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十八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明人称“边墙”,总长约六千七百公里。气势雄伟,属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有关志书对长城有所记载。


柳条边


又名“盛京边墙”、“柳城”、“条子边”、“柳边”。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统治者为确保其“龙兴之地”,在东北地区实行严厉的封禁政策。从顺治年间开始,分段建筑,至康熙中期已具规模。按建设时间,柳条边分为“老边”和“新边”。“老边”起自今辽宁省东部的凤城县,经新宾折向西北,到开原转向西南,至山海关与长城相接。“新边”南起自开原威远堡边门,往北经九台至法特亮子山止。“老边”以内归盛京将军管辖; “老边”以西为蒙古族驻牧地; “新边”以东、“老边”以北归吉林将军管辖。初设边门二十一个,后减至二十个。每个边门常设官兵十人,稽察出入。后来随着清政府封禁政策的废弛,柳条边逐渐破除,至今已难见其形迹。清《柳边纪略》和《盛京通志》、《吉林通志》等志书,对柳条边都有详细记述。


打牲乌拉


古城名。简称乌拉,故址在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乡。开始为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所筑,称乌拉城。努尔哈赤灭乌拉部后,即以打牲乌拉为城名。清朝在此地设置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划定专门辖区,管理清廷所用的东珠、鳟鱼、鳇鱼、水貂、海东青等的采捕事业,至清末裁撤。现存记述打牲乌拉的地方志书有清光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和《打牲乌拉乡土志》。


土尔扈特


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及额尔齐斯河流域。17世纪30年代,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居住。因不堪沙俄压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其汗渥巴锡率领下举族东返,回归祖国。清政府置旧、新二部。旧土尔扈特设四盟,游牧于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精河、喀喇沙尔(今焉耆)和布克赛尔一带。新土尔扈特置二旗,游牧于阿勒泰地区。清嘉庆九年(1804年)和宁纂《回疆通志》等志书中专设此篇目以载之。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