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明清时期淮安府志的修撰

明清时期淮安府志的修撰

发布时间:2018-12-30 点击数:3222
地方志有着历史延续性、内容广博性、材料真实性的特点,是一种地方性的多学科书籍,涉及历史、文学、民族、社会、经济、自然科学。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而淮安修志的历史,据目前所知,最早为唐时《淮阴图经》,书已久佚,著者、卷帙皆不详。唯唐陆羽(733~804)《茶经》中存留十字而已。其次为宋《楚州图经》(二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中录:“《楚州图经》二卷”,“教授霅川吴莘(商卿)撰,太守毗陵钱之望太受,时南宋淳熙十三年。”按此书久佚,仅存此著录而已。其次便是宋嘉定《山阳志》,此书在明、清之交尚有传本。顾炎武(1613~1682)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十四有所征引。

在明清时期,淮安修志趋于鼎盛。就府志而言,最早修于成化年间,先后纂修、增修过10余次,成书9种,现存7种。其中明代成书6种,现存4种,即《正德淮安府志》、《万历(隆庆)淮安府志》、《天启淮安府志》以及明末清初知府奉天牟廷选撰修、吴怀忠纂《淮安府实录备草》;清代共有《康熙淮安府志》、《乾隆淮安府志》和《光绪淮安府志》。

一、有记载但久佚的明成化《淮安府志》十四卷

成化辛卯(1471),明淮安府知府仁和杨昶修,郡人广信知府金铣、太仆寺少卿顾达纂。《千顷堂书目》卷六著录。此卷久佚,今唯存史敏《成化淮安府志后序》于《山阳艺文志》卷二,略云:“天顺辛己(1461)仁和杨永明公来作郡守而一新政教,留意郡志也己久。一旦谘于前史官广信守金公宗润以图成之,二公道合。于是延揽耆英,访询儒硕。搜书史,摭见闻。辑录词章,增收名胜,相与虚心讨论,研精去留。然后一郡阖十一州,自建置、沿革,郡名、郡表、风俗、宦迹、人物、诗文凡二十六条,可以观民风,可以兴道德,皆有关乎政教之大者。有图有文,若指掌,若观火,无愧乎史氏之遗意也。杨公既请少宗伯学士刘公祐之叙于前,复以简末嘱敏。”史敏字德敏,号松泉,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河南布政司右参政。

二、有点校本的四种府志

近年来,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先后点校过《正德淮安府志》(方志出版社,2009.1)、《天启淮安府志》(方志出版社,2009.1)、《乾隆淮安府志》(方志出版社,2008.6)、《天启淮安府志》(2010.2):

1. 明正德《淮安府志》十六卷图一卷

正德戊寅年(1518),明知府魏县薛修,山阳教谕莆田陈艮山纂。

薛系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正德八年至十五年任淮安府知府。此志今存孤本,原藏北京图书馆,并制成胶卷,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均藏有胶卷。原书后因历史原因转入台湾,藏于台北图书馆。

《正德府志》共为16卷:

首为舆图27幅。

卷1、2为建置,设沿革、郡名、郡表、分野、疆域5分目。

卷3、4为风土,设形胜、山川、风俗、物产4分目。

卷5、6为规制,设城池、街市、坊镇、里图、津梁、官制、公署7分目。

卷7、8为学校,设儒学、社学、书院、科贡4分目。

卷9为民事,设户口、贡赋、课程、孳牧4分目。

卷10为兵戎,设甲兵、民兵、屯田3分目。

卷11祠祀,立坛、祠庙、寺观、陵墓4分目。

卷12官守,含漕运、盐法、台使、部使、郡守、知县、教职、武职8分目。

卷13人物,只记本籍、本地人士,设人物、贞烈、流寓、仙释4分目。

卷14古迹,以所辖11州县设11分目。

卷15纪异,不设分目,共53条,部分内容对于研究科学技术史、自然灾害有较高价值。

卷16词翰,分为“文献旧遗”、“名英世纪”2大类。

2. 明天启《淮安府志》二十四卷

明知府东平宋祖舜修,同知莆田方尚祖纂。清顺冶六年(1649)刻本。台北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淮安区图书馆皆有藏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残本(卷2~卷18,卷22~24),北京、南京图书馆有胶卷本。

宋祖舜,字鹿游,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三年(1623)来守淮安。方尚祖举人,天启二年(1622)任淮安同知。

高登龙序云:“是志也,讬始于东平宋公,总裁于知常方公。载辑则杨生时蕃、唐生缵修、刘生一炤。予愧籎启更不能赞一辞矣。”按登龙字时升,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山东布政司左参议。

《天启府志》共24卷:

首为淮安府舆地图说。

卷1、2为舆地:星野、疆域、沿革、形胜、山川、风俗、物产。

卷3建置:城池、公署、驿铺。

卷4~7秩官:历代建官、皇朝宪台、漕运总兵、部使、府官、州县官、学官、名宦、宦绩、武绩。

卷8学校:儒学、社学、书院。

卷9典礼:坛庙、秩礼、祠宇。

卷10兵戎:武署、卫所、兵营。

卷11、12贡赋:户口、田粮、征差、条鞭、杂征、课程、部税、京匠、马驿、长夫、军饷、钱法、盐课、壮勇、关兵。

卷13河防:河源、分漕、堤堰、防守。

卷14选举:科贡、荐辟、武科、例监、勋爵、封荫、杂阶。

卷15~18人物志:仕迹、列将、忠烈、孝义、儒林、文苑、隐逸、列女、侨寓。

卷19~22艺文志:文目、疏义、序记、诗赋。

卷23、24丛纪:古迹、寺观、丘墓、仙释、方技、祥异、瘅恶、丛谈。

3. 清乾隆《淮安府志》三十二卷

清知府齐源卫哲治、山阳阮学浩修,吴县叶长扬、无锡顾栋高纂。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有卫哲治、陈肇奎序。板藏郡城三台阁。嘉庆二十年(1815)阁焚板烬。今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浙江、湖北、苏州、镇江、北大、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等图书馆皆藏有原刻本。

咸丰二年(1852)山阳陈琦、许汝官、周宜、李莲士、杨庆之、侍鏻等六人集资重刻,并增丁晏、杨庆之二序。刻工三人:余德兴、王嵩、朱兆祺。

该志规制宏大,卷帙浩繁,资料丰富,凡百万言;取舍总体允当,体例堪称完备,并有所创新。别立《辨讹》1卷,纠旧志的舛谬,考证较详。创《积贮》一卷附《赋役》后,博采从汉文帝至雍正朝有关积贮的论述,为研究救荒史的参考资料。《河防》收录较详,但书中内容也偶有失误。咸丰二年丁晏重梓府志(咸丰二年刻本),“因其旧文,不加增损”。

乾隆府志计32卷:

卷1舆图,次第为《淮安府全图》,山阳、盐城、阜宁、清河、安东、桃源六个属县图,以及《社稷坛图》、《山川风雨坛图》、《淮郡先农坛图》、《府学图》、《郡厉坛图》、《致斋图》、《淮安府治图》。

卷2建置沿革,设建置书、沿革表两部分。

卷3疆域,附星野、形胜。

卷4山川,分县记述。

卷5城池,兼记街巷、市、井、桥梁、渡口、关口、闸坝、堤堰、坊、镇、集、村、坊表。

卷6河防,记述黄、淮、运演变及治理概况。

卷7海防,记述淮关海防及防倭职能。

卷8水利,则重点记述中小河道治理和湖塘堤闸建设。

卷9漕运,设历代漕运、督漕官员、领运官军、运河职掌等。

卷10学校,述敷教之典、庙学之制、丁祭之仪、群祀之秩,附试院、书院、社学、义学、武学。

卷11公署,首列府城和附郭山阳县,继之各辖县,县为一目,仓庾、汛地、育婴、普济附于各县。

卷12赋役,记有淮安府户口总数及分县不同时期的户口数。

卷13盐法,记载淮安府范围内盐场、引岸的沿革,附历代两淮盐政奏议。

卷14关税,介绍了淮安三关沿革。

卷15风俗,介绍了旧俗、四时八节、冠婚丧祭礼俗、士农工商贾风俗,以及属县风俗。

卷16兵戎,记有周至顺治年间淮安军事大事记略。

卷17营制,系统地记述了淮安府境内军队驻防的沿革。

卷18职官,记有汉至清乾隆年间淮安职官名录。

卷19名宦,分忠烈、镇抚大僚、守令佐贰、师儒等门类。

卷20选举,分进士、举人、武进士、武举、恩贡、拔贡、岁贡、副榜贡、优贡、保举、贡监,勋爵、胄荫附。

卷21封建,内容皆摘自历代正史。

卷22人物,分孝行、忠烈、仕迹、将略、德义、文苑、隐逸、流寓、方外、方技。

卷23列女,分贤母、孝妇、烈妇、节妇、贞女。

卷24物产,分五谷、果实、蔬菜、药材、花卉、竹木、畜扰、飞禽、野兽、鳞介、食用、制器等门类。

卷25五行,记载水旱蝗风地震灾害、气象天文地理异象奇征。

卷26坛庙,其中关于社稷坛、山川风云坛、先农坛、关帝庙、天后宫、龙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厉坛的祭祀时间、仪式等都做了记载。

卷27驿递,即古代邮传之政。

卷28古迹,冢墓附。多抄录前志。

卷29、30艺文,含奏疏、传记、诗赋。

卷31辨讹,共有36条,涉及历史地名、人物籍贯、封建、职官、科甲,以及碑碣、城堡等等。

卷32杂记,共记录32条,内容庞杂,其中涉及文物、文献、地理、诗文、人物等方面。

4. 清光绪《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

清知府桐城孙云锦修,清河吴昆田、山阳高延第纂。光绪十年(1884)刻本。”分纂二人:陈家让、段朝端。绘图邱振西。有漕运总督杨昌浚、淮扬海道桂嵩庆、徐文达三序。徐序有云:“是编始纂于光绪七年十月迄九年四月蒇事,经费悉请于漕帅。而其始终将事则孙太守一人之力也”。今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图书馆皆有藏本。

孙云锦(1821~1892)字海岑,贡生。光绪六年(1880)任淮安府知府。吴昆田(1808~1882)字稼轩,清河(淮阴)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受聘未久,即告病逝。志成于高延第一人之手(昆田子涑《抑抑堂札记》)。高延第(1823~1886)字子上,绩学不仕,晚年经学使黄漱兰奏请钦赐翰林院待诏,著有《老子正义》、《北游纪程》、《涌翠山房集》。

光绪《淮安府志》始纂于清光绪七年(1881)十月,初步杀青于九年(1883)四月。其版记为:“光绪十年甲申仲夏刊成”。“职官”纪事等止光绪十年,系版成后补刊。

全志40卷,首1卷。

卷1郡县建置沿革表,对历代建置考证详确。

卷2疆域,内含形势、四至、分星,以及风俗、物产。后附六个辖县的疆域四至,要而不繁。

卷3、4城池,内含公署、坛庙、仓庾、驿铺、街坊、乡镇、津梁、善堂、药局(附义地、瘞骨会)、围砦。

卷5~7河防,其中,卷5记述境内跨流域的黄河、淮河、运河河段的疏浚、修缮等方面的历史变迁,附海防堤堰的废兴捍御情况;卷6系分别记述山阳、盐城县境内的支河湖荡、闸洞堤圩;卷7分别记述阜宁、清河、安东、桃源县境内的支河湖荡、闸洞堤圩。

卷8漕运,另附盐课、榷关。

卷9~14职官表,全面考索历代州郡府县职官,以及朝廷派驻的各类军政吏员。

卷15~20民赋,内含里图、户口、条鞭、田赋、杂办杂税、解拨,附屯卫人丁田赋及蠲赈。

卷21学校,其记述内容包括学宫、学额、学田、名宦祠、乡贤祠、试院、书院、义学等。依次为淮安府学,山阳、盐城、阜宁、清河、安东、桃源6县的办学沿革。

卷22~25贡举表,其中卷22为汉至元末府辖各县的贡举表,明代山阳县贡举表;卷23为清代山阳县贡举表;卷24为明清两朝盐城、阜宁、清河三县贡举表;卷25为安东、桃源二县明清两朝贡举表。均含进士、举人、贡生和武进士、武举人,且分府学、县学。后附博学宏辞、孝廉方正、征辟。

卷26军政,记述历代军制沿革、军伍编制、军事设施、军械配备、军队驻防、军饷供给等情况。

卷27仕迹,记述历代清官能吏的事迹、官声。

卷28~34人物,其中,卷28、29为山阳县人物,含流寓;卷30至34,依次为盐城、阜宁、清河、安东、桃源县人物,每县一卷。

卷35、36列女,其中,卷35为山阳、盐城二县列女,卷36为阜宁、清河、安东、桃源四县列女。

卷27古迹,附丘墓。以县为单位,依次记述。

卷38艺文。不分县,而以时代先后为序,载古今淮人著作目录。

卷39、40杂志,附灾祥、寇乱。

三、有存本但未点校的万历(隆庆)《淮安府志》、《淮安府实录备草》、康熙《淮安府志》

1. 明万历(隆庆)《淮安府志》二十卷

隆庆壬申(1572),明知府沔阳陈文烛修,同知博县郭大纶纂。万历元年(1573)刻本,宁波天一阁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抄配本。陈文烛,字玉叔,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四年(1570)任淮安府知府。郭大纶隆庆六年(1572)任淮安同知。本书共20卷:卷1为郡代纪、郡县表;卷2为秩官表、人物表;卷3为建置志;卷4为田赋志;卷5为河防志;卷6为学校志;卷7为兵卫志;卷8为祥异志;卷9为艺文志;卷10为循吏传;卷11官迹传;卷12名将传;卷13忠烈传;卷14名贤传;卷15仕籍传;卷16隐逸传;卷17侨寓传;卷18孝义传;卷19贞节传;卷20外传。

2. 明《淮安府实录备草》二十二卷

清知府奉天牟廷选撰修,吴怀忠纂。叙事起天启四年(1624)迄崇祯十七年(1644)。淮安区图书馆有顺治六年(1649)修锓本。北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卷1~7。南京图书馆存卷11~14。

牟廷选,清顺治五年(1648)任淮安府知府。吴玉搢《山阳志遗》卷三:“杨秀才于臣字子世(亦作名世),号筼里,通政使筦湖公孙也。筦湖名谷字迁乔正德戊辰进士,高才博学,屡不得志于有司。当神、光二宗继没,部檄徵天下无十年之事实,以作两朝实录。子世承道府诸公命,作淮安两朝《实录备草》四十一卷。网罗放失,钩稽烦琐,事事各有根证。一方典故,赖以不坠。后之作志音莫不以此为蓝本焉。诗文有《枝玄堂集》,今藏书家罕有其本。即《实录备草》,刊版亦复不存。旧志载先生五言古诗十二首,郡邑各为一章。目击时艰,讽咏疾苦有元道州《舂陵行》之遗意。康熙中修志者删其大半,可惜也。”

3. 清康熙《淮安府志》十三卷

清知府奉天高成美修,山阳胡从中纂。共13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北京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不全)、武汉大学图书馆(不全)皆有藏本。有徐越、邱象升二序。

高成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来淮安任知府,二十四年升淮扬道。胡从中(1610~?)字天仿,号师虞。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入清不仕,绕屋植栋树,又号栋居。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