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县志 罗源县志 连江县志 古田县志
发布时间:2018-10-09 点击数:2702
福安县志
①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重修,延黄启仕主其事,至崇祯十一年而成此书。兹篇搜采尚称详备。惟纲目混乱。如明嘉靖与万历年间改变役夫受雇银价事,应载于兵食志中之差役目,却载于舆地志中之市镇目下,明显失当。文字亦欠雅洁。②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侯谨度纂修。侯谨度,曾任福安县知县。福安县志,明曾三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先后两修。侯谨度任县令后,以旧志多讹误漏失,故又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纂成新志。《福安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刻印。共二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分野;卷二,建置沿革;卷三,疆域;卷四,城池;卷五,山川;卷六,田赋;卷七,物产;卷八,学校;卷九,祀典;卷十,礼仪;卷十一,风俗;卷十二,职官;卷十三,公署;卷十四,军制;卷十五,祠庙;卷十六,名宦;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人物;卷三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艺文;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摭遗。兹篇距前志仅二十余年,所增材料有限。然其正旧志之误处较多。其于唐薛令之,宋杨复等邑之著名人物亦记述较详,能显出此邑之特色。③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张景祁修,黄锦灿纂。张景祁,钱塘(今杭州)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任福安县知县。光绪五年(1879)离任。光绪八年(1882)复署。黄锦灿,邑人,举人。按福安县志,迄乾隆四十八年(1783),已先后六修。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刘之蔼再修。张景祁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数十年未修,倡议重修。延黄锦灿总其事,于光绪十年(1884)刻印。共三十八卷,分为二十六门:依次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田赋、物产、学校、典礼、军制、风俗、职官、公署、名宦、选举、人物、孝义、文苑、流寓、隐逸、列女、方技、古迹、艺文、祥异、杂记。兹篇卷帙繁多,搜采丰富。考证尤精,且逐条下注有出处。如杂记类所引,有《闽书》、《全闽诗话》、《名胜志》、《金溪闲谈》、《宏简录》、《朱文公年谱》、《山房随笔》、《齐东野语》、《丹铅馀录》等,多达数十种,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显胜于旧志。
罗源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卢凤岑修,林春溥纂。卢凤岑,曾任罗源县知县。林春溥,闽侯县人,翰林院编修,著述甚富。罗源明时已有志乘。清时又数修。卢氏任县令后,以邑乘又有百余年未修,延林春溥纂成此书。道光十一年(1831)刻印。共三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疆域;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海防;卷六户口;卷七田赋;卷八城池;卷九津梁;卷十公署;卷十一学校;卷十二典礼;卷十三祠庙;卷十四兵制;卷十五职官;卷十六政绩;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人物;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列女;卷二十四古迹;卷二十五著述;卷二十六寺观;卷二十七风俗;卷二十八物产;卷二十九祥异;卷三十杂识。兹篇搜采丰富,考证详实。如:户口、田赋,旧志多只详今制,概略前事。然不知前弊之滋蔓,无以见今法之尽善。兹篇则穷源竟委,使前后对照,殊为有识。
连江县志
①十三卷,首一卷。清戚弢言纂修。戚弢言,曾任连江县知县。宋嘉定间,陶武曾修邑乘。元延祐间,李荣再修。然其书皆久佚矣。戚弢言莅任后,采访间俗,恒以文献无征,锐意修辑志乘。广征博采,遂成此志。乾隆五年(1740)刻印。共十三卷首一卷,一,土地部。其目十七,曰建置、分野、气候、风俗、山川、疆界、城池、公署、田亩、津梁、水利、邮置、坊表、古迹、寺观、宅墓、物产。二,人民部。其目十六,曰官师、官师题名、名宦、户口、选举、科目题名、先宪、文苑、逸行、艺文、乡行、寓贤、大年、方技、外教、列女。三,政事部。其目二十有二,曰赋贡、岁役、条鞭款目、度支、礼仪、庙学、学田、文庙、历代崇祀、诸儒历代崇祀、崇圣祀、圣贤位号、名宦祀、乡贤祀、祭器、书籍、书院、坛庙祠、民兵、惠政、匠班、寺租、杂事。兹篇水利、物产,叙述详于他志。然全书分目过为繁碎,未能纲举目张。实非佳作也。其尚有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② 十卷,首一卷。清李菶修,章朝栻纂。李菶,云梦人,嘉庆三年(1798)任连江县知县。章朝栻,詹事府主簿。李菶任县令后,以邑乘又六十余年未修,乃延章朝栻等重新纂辑,嘉庆十年(1805)刻印。兹篇改乾隆戚志之体例,不再以土地、人民、政事分部。其风俗志所载尤详。所述婚丧节令,皆以地方习惯为主。如父母年逾五十则称寿,多于生辰或元旦乞寿。又如八月十五日,游人相率至通济桥观潮之类,皆能显示本地风俗之特色,非一般之陈陈相应。艺文志不分经史子集,以朝代及作者为纲。书目中对各书卷数,考之极详。古迹所附碑碣,所搜亦极富,且以宋元碑居多。时人谓其有裨于考古,功非浅也。
古田县志
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隆十六年(1751)刻印。共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建置、疆域;卷二,城池、公署、山川、风俗、物产、水利;卷三,户口、赋役;卷四,学校;卷五,坛庙、兵制、职官、名宦;卷六,选举、人物;卷七,寓贤、孝义、文苑、乡行、隐逸、艺术、列女、释老、艺文;卷八,古迹、祥异、杂记。兹篇颇为详审,文字流畅,考证广博,远较旧志为强。其诗文附列各门,艺文则专载著述,亦具卓见。
①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重修,延黄启仕主其事,至崇祯十一年而成此书。兹篇搜采尚称详备。惟纲目混乱。如明嘉靖与万历年间改变役夫受雇银价事,应载于兵食志中之差役目,却载于舆地志中之市镇目下,明显失当。文字亦欠雅洁。②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侯谨度纂修。侯谨度,曾任福安县知县。福安县志,明曾三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先后两修。侯谨度任县令后,以旧志多讹误漏失,故又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纂成新志。《福安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刻印。共二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分野;卷二,建置沿革;卷三,疆域;卷四,城池;卷五,山川;卷六,田赋;卷七,物产;卷八,学校;卷九,祀典;卷十,礼仪;卷十一,风俗;卷十二,职官;卷十三,公署;卷十四,军制;卷十五,祠庙;卷十六,名宦;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人物;卷三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艺文;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摭遗。兹篇距前志仅二十余年,所增材料有限。然其正旧志之误处较多。其于唐薛令之,宋杨复等邑之著名人物亦记述较详,能显出此邑之特色。③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张景祁修,黄锦灿纂。张景祁,钱塘(今杭州)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任福安县知县。光绪五年(1879)离任。光绪八年(1882)复署。黄锦灿,邑人,举人。按福安县志,迄乾隆四十八年(1783),已先后六修。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刘之蔼再修。张景祁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数十年未修,倡议重修。延黄锦灿总其事,于光绪十年(1884)刻印。共三十八卷,分为二十六门:依次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田赋、物产、学校、典礼、军制、风俗、职官、公署、名宦、选举、人物、孝义、文苑、流寓、隐逸、列女、方技、古迹、艺文、祥异、杂记。兹篇卷帙繁多,搜采丰富。考证尤精,且逐条下注有出处。如杂记类所引,有《闽书》、《全闽诗话》、《名胜志》、《金溪闲谈》、《宏简录》、《朱文公年谱》、《山房随笔》、《齐东野语》、《丹铅馀录》等,多达数十种,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显胜于旧志。
罗源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卢凤岑修,林春溥纂。卢凤岑,曾任罗源县知县。林春溥,闽侯县人,翰林院编修,著述甚富。罗源明时已有志乘。清时又数修。卢氏任县令后,以邑乘又有百余年未修,延林春溥纂成此书。道光十一年(1831)刻印。共三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疆域;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海防;卷六户口;卷七田赋;卷八城池;卷九津梁;卷十公署;卷十一学校;卷十二典礼;卷十三祠庙;卷十四兵制;卷十五职官;卷十六政绩;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人物;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列女;卷二十四古迹;卷二十五著述;卷二十六寺观;卷二十七风俗;卷二十八物产;卷二十九祥异;卷三十杂识。兹篇搜采丰富,考证详实。如:户口、田赋,旧志多只详今制,概略前事。然不知前弊之滋蔓,无以见今法之尽善。兹篇则穷源竟委,使前后对照,殊为有识。
连江县志
①十三卷,首一卷。清戚弢言纂修。戚弢言,曾任连江县知县。宋嘉定间,陶武曾修邑乘。元延祐间,李荣再修。然其书皆久佚矣。戚弢言莅任后,采访间俗,恒以文献无征,锐意修辑志乘。广征博采,遂成此志。乾隆五年(1740)刻印。共十三卷首一卷,一,土地部。其目十七,曰建置、分野、气候、风俗、山川、疆界、城池、公署、田亩、津梁、水利、邮置、坊表、古迹、寺观、宅墓、物产。二,人民部。其目十六,曰官师、官师题名、名宦、户口、选举、科目题名、先宪、文苑、逸行、艺文、乡行、寓贤、大年、方技、外教、列女。三,政事部。其目二十有二,曰赋贡、岁役、条鞭款目、度支、礼仪、庙学、学田、文庙、历代崇祀、诸儒历代崇祀、崇圣祀、圣贤位号、名宦祀、乡贤祀、祭器、书籍、书院、坛庙祠、民兵、惠政、匠班、寺租、杂事。兹篇水利、物产,叙述详于他志。然全书分目过为繁碎,未能纲举目张。实非佳作也。其尚有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② 十卷,首一卷。清李菶修,章朝栻纂。李菶,云梦人,嘉庆三年(1798)任连江县知县。章朝栻,詹事府主簿。李菶任县令后,以邑乘又六十余年未修,乃延章朝栻等重新纂辑,嘉庆十年(1805)刻印。兹篇改乾隆戚志之体例,不再以土地、人民、政事分部。其风俗志所载尤详。所述婚丧节令,皆以地方习惯为主。如父母年逾五十则称寿,多于生辰或元旦乞寿。又如八月十五日,游人相率至通济桥观潮之类,皆能显示本地风俗之特色,非一般之陈陈相应。艺文志不分经史子集,以朝代及作者为纲。书目中对各书卷数,考之极详。古迹所附碑碣,所搜亦极富,且以宋元碑居多。时人谓其有裨于考古,功非浅也。
古田县志
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隆十六年(1751)刻印。共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建置、疆域;卷二,城池、公署、山川、风俗、物产、水利;卷三,户口、赋役;卷四,学校;卷五,坛庙、兵制、职官、名宦;卷六,选举、人物;卷七,寓贤、孝义、文苑、乡行、隐逸、艺术、列女、释老、艺文;卷八,古迹、祥异、杂记。兹篇颇为详审,文字流畅,考证广博,远较旧志为强。其诗文附列各门,艺文则专载著述,亦具卓见。
上一篇:屏南县志 兴化府莆田县志 仙游县志 下一篇:光泽县志 宁德县志 霞浦县志 寿宁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