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人物:乐史、李宗谔、宋敏求、程大昌、范成大
乐史
字子正,今江西宜春人。初仕南唐,入宋为平原县主簿,举进士,官至水部员外郎。毕生著作勤奋,有《太平寰宇记》和传奇小说多种。《太平寰宇记》二百卷,是著名的地理总志。它以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版图为依据,广收山经地志,精密考寻原委,注意记述各地的经济、文化情况。对后晋割让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列出其名,借以表达时人恢复燕云的愿望。书中门类很多,新增姓氏、人物、艺文、土产等项,其体例为后来志书所沿用。所载唐以前地志佚文,可补史籍缺略,所记宋代史实,是研究宋史的珍贵资料。另著传奇小说《绿珠传》、《杨太真外传》等二百余卷。
李宗谔
字昌武。宋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李昉之子。耻以荫父职得官,科举中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宗谔通晓典章制度,精音律,工隶书。真宗时,下诏由李宗谔等纂修《祥符州县图经》凡一千五百六十六卷。并纂修《杭州图经》、《严州图经》、《温州图经》、《吴兴图经》、《越州图经》、《苏州图经》、《黄州图经》、《阳明洞天图经》、《图经》(九十八卷)、《图经》(七十七卷)等
宋敏求
字次道。北宋赵州平棘(今属河北赵县)人。父、祖皆显宦,家藏书三万余卷,敏求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仁宗时,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予修《唐书》,后出知亳州。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神宗时,因议典礼失误,贬知绛州,旋召回,后加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补唐武宗以下实录百四十三卷。熙宁九年(1076)撰《长安志》,遍搜史部实录,传记,古志,碑刻等,于长安事物,记之颇详,另纂《河南志》二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两部记述古都的志书。
程大昌
字泰之。南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绍兴进士。历任吴县主簿、秘书少监、吏部尚书、泉州知州、建宁知府等职,晚年就任龙图阁学士。所著《易原》、《禹贡论》等均为清《四库总目提要》称道。南宋时,陕西关中为金辖,程氏以《三辅黄图》、《唐六典》、《长安志》、《秘书省图》等书互证关中古迹,撰成《雍录》十卷,后人视为历史地理及方志名作。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郎官、礼部员外郎、广西经略安抚史、四川制置史、知明州等。忠直有才,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诗集》三十四卷以外,还有《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后人称为《石湖纪行三录》。其于方志著作,有《桂海虞衡集》、《吴郡志》行于世。《桂海虞衡集》自序: “追记其登临之处,与风物土宜,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蛮陬绝徼,见闻可记者,亦附著之,以备土训之图。”《四库提要》称其“诸篇皆叙述简雅,无夸饰土风,附会古事之习,亦颇有考证”。其《吴郡志》亦被称为“地志之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