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志学 方志学概论 方志学论丛 中国方志学概要 县志编修探微
中国方志学
傅振伦著。全书共分绪论、方志的起源和发展、历代方志及评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方志、旧志的收藏和整理、新志的编辑等六个问题,首尾还有自序和附录。正文11万字,附文8万余字。自台北商务印书馆再版《中国方志学通论》后,作者自觉原书去时已久,早已陈旧,便于1979年对前书重新修订补充,更名为《中国方志学》,以补台湾再版旧著之不足。初稿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其后《山东地方志通讯》转载,并先后由河南、福建等地编印成册。该书虽在《中国方志学通论》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对许多重要问题和章节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给予了科学的解释,辩证的说明,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社会主义新方志学的一部分。
方志学概论
来新夏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铅印本。此书为解放后编写的第一部有关方志学的专著。由南开大学、安徽大学、宁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八所高等院校参加编写,可供高校开设方志学课程和培训全国各地史志编写人员使用。来新夏,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辑兼社长、图书馆系主任、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全国旧志整理委员会委员、天津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委员等职。著述甚丰,方志学方面还撰有《略论地方志的研究状况与趋势》、《旧志整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等有关论文多篇。
方志学论丛
朱士嘉选编标校。1983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六万字,收入1676—1900年,二百六十四年间的全国著名方志家顾炎武、戴震、章学诚等十五人的二十九篇论文。论述方志源流、性质、特征、体例、价值、学术地位等问题;特别是论述了采访、编纂、校对的方法。
中国方志学概要
刘光禄编著。1983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五章,主要内容:方志的名称、类型;方志发展史略;方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资料的整理;新方志的编纂;社镇志与厂矿志的编写等。
县志编修探微
刘光禄、李明等编著。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8万字,分三部分:古代方志的编纂;新县志的编修;方志事业的前瞻。并附《如东县志》篇目与凡例。该书重点论述新县志的编修。对县志的作用、领导,修志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体例、篇目的确定,资料的收集考证,专志的编写以及志书的审订等,均作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