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方志:〔民国〕林西县志 〔民国〕临河县志 〔民国〕归绥县志 〔民国〕和林格尔县志草
〔民国〕林西县志
苏绍泉修,徐致轩纂。民国二十年(1931)修成,铅印本。五卷依次分为地理志、人事志、政治志、物产志、艺文志。艺文志中包括辽圣宗哀册文、辽道宗哀册文、辽宣懿皇后哀册文、辽仁懿皇后哀册文,民国朱将军传、常将军传、文庙、武庙、祠堂。
〔民国〕临河县志
吕咸、白保庄等修,王文墀纂。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三卷。首卷为序文、凡例、目录、题名、图、表。全志分为记略、事略、杂记三门。记略为地舆沿革、城邑建设沿革、山川要隘,垦务沿革、地方保卫、赋税、渠道水利、教育、商业、交通、兵防、风土习俗,荒政、农业林业、全境蒙旗界址、户口、生计、保卫、礼俗、昭庙。事略为官吏、绅耆。杂记为渠道、移垦、社会、建筑,风俗、矿产、古迹、慈善、赠别、记异、附记。吕咸序称:“是编大旨,略于述古、详于证今,疏于考据、翔于事实。”全志体例未备,尤其是事略中官吏之记叙,皆为当时存世之县、区、局长之事略,不可取。“汉蒙同文表”按类列记汉蒙不同读音, “本区山水同文表”按不同读音记载了境内山水, “风土习俗”记载了当地的各种习惯,颇有参考价值,另外“杂记”门内多有移垦、社会、建筑的原始文献。
〔民国〕归绥县志
郑植昌修、郑裕孚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不分卷,全书分为舆地志、建置志、民族志、经政志、学校志、神教志、党务志、产业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烈女志、艺文志、金石志诸门、民族志中于礼俗着墨较多,对蒙人的生活习俗多有介绍。艺文目录内,对有关地方志书均有著录,并录有相应序文,以期明了。金石志对地方有关碑文收录颇丰,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民国〕和林格尔县志草
刘汉鼎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抄本。卷首为予事诸公衔名、序言、凡例、帝纪、舆图。正文分为:方舆、建置、民事、政治、法团、人物、杂记。卷末为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