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方志:〔民国〕河北通志稿 〔嘉靖〕真定府志 〔嘉靖〕雄志 〔万历〕广平县志
〔民国〕河北通志稿
河北通志馆修,王树枏、张国淦等纂。四十七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四十七卷,分县沿革表一卷、水道篇六卷、关隘六卷、古迹十二卷、艺文八卷、方言二卷、人物六卷、列传四卷、旧志源流二卷。此志稿非为全本,另有未印稿本三十八册,志料二十四册,藏于湖北省图书馆:计有序、凡例、目录一册;地理志:疆域(市集表)、气候、地质各一册,关隘三册,古迹(园亭宅墅)一册,封爵二册,赋税(田赋、盐税、关税、厘金印花,烟酒税、财政预算表)计十一册,交涉(通商、租界、驿站)二册,警政(各县概况)一册,教育(学制)二册, 水利(津梁、堤闸)、恤政(仓储表)各一册;民事志:风土(谣俗、礼俗、水道述略)一册;食货志: (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矿产、物产)四册;文献志: (官绩、金石)五册。河北省志料十册、燕京道志料十四册。未印稿本及志料合计六十二册。与目录对照,尚缺部分内容,有待考证。
〔嘉靖〕真定府志
明唐臣修,雷礼纂。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三十三卷。为纪传体志书。全书设图经、历代郡县沿革表、诸侯王表、官师表、仕籍表各一卷;事纪四卷,地理、建置、籍赋、河渠、祀典、学校、兵防、古迹、艺文各一卷;传十五卷。此志力追史法、内容采用纲目体例,大书其纲,分注其事。户口田赋志中,记物产必举一地特产以详独,而人物取材谨慎,盖棺而有论定者方载,皆合志法。但仙释传附于寺观,欲明寺观之多而崇仙释,自乱体例,实不当。
〔嘉靖〕雄志
明王齐纂修。嘉靖十一年(1532)成书。十六年刊刻。二卷。上卷为疆域、山河、风土、田赋、建置;下卷括礼制、官师、人士、选举、祥异。共八门六十五目。此志每一门目首加引论,末对内容加评。为雄县第一部志书,颇得乡里首肯,云其“巨细分别,皂白毕陈,其心公,其论确,是以信天下诏后世,而国史之采有征矣!”〔嘉靖〕滦志 明陈士元纂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全书五卷,分为世编、疆里、壤则、建置四篇。世编仿春秋书法,记述自黄帝至嘉靖初年的历史状况;疆里分域界、山水、风俗、往迹等六目;壤则分户口、田赋、物产、马政等七目;建置析为城池、署廨、儒学等十一目。较详细地记述了嘉靖年间滦州各方面的情况。此志褒贬不一。章学诚谓此志标题以至内容都“矫诬迂怪。”近来,方志学者对此志多持肯定态度。
〔万历〕广平县志
明陈馨、王一龙等纂修。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另有万历三十六年(1608)增补本。五卷。此志分列四纲。卷一土地志:疆域、沿革; 卷二人民志:版籍、赋税; 卷三政事:职官、选举、武备;卷四文献志:宸翰、列传、艺文;卷五附志。是为明代有代表性的四纲体志书。其土地志之首有四境图、方位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