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志:[乾隆]金山县志 [光绪]川沙厅志 [民国]川沙县志 法华乡志
[乾隆]金山县志
清常琬修,焦以敬纂,乾隆十七年(1752年)刊行。二十卷首一卷。清雍正四年始析娄县西南置金山县,此为第一部县志,全书不分纲目,首凡例、图经,卷一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卷二城池、公署、职官,卷三职官,卷四秩祀、学校,卷五至六田赋,卷七仓谷、盐政,卷八兵防、海塘、水利、卷九名宦,卷十科目,卷十一科目、封庙,卷十二至十四人物,卷十五坊表、第宅、坟墓,卷十六桥梁、古迹、寺观,卷十七风俗、物产,卷十八祥异、兵燹、遗事,卷十九至二十艺文。此志体例仿《松江府志》,惟卷首图经所载历代建置、城池、水利、兵防、海防、海塘、乡保区、镇、场诸图数十幅,为其他县志少见,颇有价值。
[光绪]川沙厅志
清德清人俞樾等纂。同治十一年(1872年)修,至光绪三年(1877年)成书,光绪五年刻印。俞氏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年(1850年)进士,官至提督河南学政,后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为朴学之宗。参予纂修人较多,其间主要有沈咸喜的笔力,“综核讨论,厥功为多”。此志绘图精细,以方格计里。全书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以疆域、建置、水道、民赋、祠祀、兵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艺文、名迹、杂志、补遗及叙录为目。川沙地处海防前沿,书中于“兵制源委加详”。志书取材慎重,对资料“详加核校,始行载入”;新增艺文“必能成一家言者方为登入”。
[民国]川沙县志
近人黄炎培纂。民国24年(1935年)成书,26年国光书局铅印出版。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黄氏川沙人字任元,清未举人,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1940年发起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主席等职。1965年12月11日病逝。此志卷首图十九幅,正文分大事年表和舆地、户口、物产、实业、工程、交通、财赋、教育、卫生、慈善、祠祀、宗教、方俗、艺文、人物、职官、选举、议会、司法、警务、兵防、故实二十二志,后有叙录。此志对资料“咸穷搜备列,而体例取舍之间,尤周详审慎,秉公核实”,是一部有质量的县志。
法华乡志
清王钟编于嘉庆十八年,名《法华镇志》,未刊,民国11年胡人凤据稿本续编,改易今名,铅印成书。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共十卷。法华乡今属上海市,宋开宝间里中始建法华寺而得名。乡志材料采自原王钟志稿者十之三,续增者十之七。分门为沿革、风俗、土产、兵防、科贡、独行、名宦、文苑、通德、艺术、游寓、方外、列女、古迹、第宅、园林、墟墓。此志是一部颇为有名的江南乡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