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公告>甘肃修志(下)

甘肃修志(下)

发布时间:2018-09-21 点击数:7918

甘 肃 当 代 修 志


新中国建立后,新编地方志事业兴起。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当代修志,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建国初至1966年“文化革命”前;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至今。


甘肃“文革”前修志  建国初修志始于县志,发端于永登县。1953年至1966年间,先后又有通渭、敦煌、永昌、陇西、岷县、甘谷、酒泉、张掖等九个市县陆续修志,还有市级部门志如《张掖市教育志》《张掖市卫生志》《张掖市体育志》等,但至“文革”前,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成果见微,大部分只是未定稿的油印本,有些未能完稿,有些则毁于“文革”。从仅存的油印稿或残稿看,价值不大。此间,全省有51个市、地、县参与编成部门专志《土壤志》,有庆阳县对民国时期县志完成整理。


甘肃历史上第四次省志的纂修始于1959年,取名《甘肃新志》,成立以时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为主任,书记处书记霍维德、高健君为副主任的新志编纂委员会,具体有省委宣传部组织人力编写。两年多以后,完成《甘肃新志》中的《工业志》《文化艺术志》《交通志》《机械工业志》《教育志》《民族志》《铁路科学技术志》(上)《甘肃省近百年大事年表》《甘肃史》第二、四编;另有省政协副主席陆为公和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杨生华组织编辑的《甘肃解放前五十年大事记》(1898年戊戌变法—1949年),记述事件1631条,约16万字;1965年甘肃省气象局编辑出版《甘肃气候志》。总体看《甘肃新志》共16部,100万字以上,大部分为油印未定稿,内容粗糙,且政治倾向偏颇,但资料丰富。


《永登县人民县志稿》1953年冬,时任县委书记的古国英、县长杨如升令张守身主编县志。张联络邓子云、周子明参用民国旧稿,补充新资料,1959年完成,志稿分为12个分志,一分志为一卷,即:沿革、建设志、实业志、财赋志、兵防志、县政志、教育志、民族志、选举志、人物志、职官志、艺文志等,分志下再设若干目,并附有永登县地图。


《河西志》属于地区志,含甘肃河西走廊若干市县,1958年成立编纂委员会开编,1960年形成油印未定稿。全志上下两编,16卷,内容以新中国成立后为主,当时的政治烙印较为明显,加之时间仓促,内容散杂,价值不大。


《甘谷县志稿》系民间编纂志书。安履祥撰稿,贾鸿逵编纂,全志12纲,80多目,计12万字。安为当地资深教师,闲暇搜集资料,从事著述,1963年病逝。其子以父亲生前所著《朱圉山志略》《冀城文献拾遗》托付贾整理增补,贾在经济拮据情况下,出售所藏旧书,艰难为继,并得到当地学人甄载明、魏鸿发的支持和资助,得以完成。


甘肃新时期修志  新时期修志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3年甘肃省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重视编修甘肃省地方史志的决议案》为标志启动,全省陆续全面展开。1984年,甘肃历史上第五次《甘肃省志》的编修开始。此一时期的修志工作,主要体现在:1、恢复和建立、健全全省各级修志工作机构,以甘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恢复和建立为标志,各县(区)陆续建立地方史志工作机构(部分为合署办公),以后各个地区、市州也相应建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地方史志办公室;2、制定工作规划和编制修志方案,各地陆续制定规划,编写纲目,收集散失资料等;3、落实相关部署和经费、人员等;4、进入常态化修志工作。


《甘肃省志》 始编于1984年,至2011年基本完成。共设73个分卷,由《概述》《大事记》及各专志和《人物志》《附录》组成。《概述》总揽全志,综述省情;《大事记》纵贯古今,摘记大事要情;各专志以类系事,分记各科;《人物志》以立传、简介和表录诸体记述入志人物生平;《附录》收录重要文献资料。各志以文为主,辅以数表、图片。全志约4000万文字,2000幅图片。是甘肃有史以来卷帙最为浩繁、资料最为丰富的通志。甘肃省政协主席王秉祥、副省长陈绮玲、原省长陆浩、徐守盛,省长刘伟平先后担任该志编委会主任,徐宗望(兼)、韩志德(兼)、杨若愚、夏荣生、王在鹏、金庆礼先后担任主编。历任副主编有:李光、邵文龙、田真、王顺、魏琦、郝玉屛、张克复、韩博文、周云凝、王杰、陈启生、钱旭、李振宇、孙奇明、车安宁。


一轮甘肃省志共计73卷

   概 述

  大事记

  共产党志

  政权志·人大

 公安志

 检察志

 审判志

  司法行政志(含  劳 改)

 民政志(含建置沿革)

 军事志(含人民防空志)

 地质矿产志

 地震志

 气象志

 测绘志

经济计划志·计划

 统计志

 审计志

 农业志

 农垦志

 林业志

 畜牧志

 渔业志

 水利志

 农业机械化志

 机械工业志

 电力工业志

 石油化工志

 妇女志

 政协志

 旅游志

 煤炭工业志

 建设志

 环境保护志

 建材工业志

 轻纺工业志·二轻

 乡镇企业志

 财税志

 公路交通志

 航运志

 铁路志

 民航志

 邮电志

 军事工业志

 金融志

 标准化与质量志

 计量志

 物资志

 储备物资志

 商业志

 供销合作志

 工商行政管理志

 粮食志

 外经贸志

 民主党派工商联志

 群团志·工会

 外事志

 人事志

 劳动志

教育志

 科学技术志

 社会科学志

 档案志#

新闻出版志·出版

 广播电影电视志

 文化志#

 烟草志

 医药卫生志·卫生

 体育志

 人口志

 民族志

 宗教志

 人物志#

 附录

 

 

 

                                      注:#为尚在出版中

                规划二轮甘肃省志共计72卷

 概  

 大事记*

 地理志

 建置志

 生物志

 国土资源志

 地震志

 气象志

 共产党志

 人民代表大会志

 政府志#

 政协志

 民主党派工商联志

 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民族志

 宗教志

 人物志 #

 军事志(人民防空志)

 公安志

 检察志

 审判志

 司法行政志

 民政志

 监察志*

 人事志*

 劳动和社会保障志

 发展计划志

 统计志

 建设志

 环境保护志

 工商行政管理志

 质量技术监督志

 工业经济志*

 物价志#

 公路交通志

 铁路志

 邮政志

 信息产业志

 农业志

 农垦志

 林业志*

 水产畜牧志

 水利志

 扶贫志

 粮食志

 商务志

 供销合作志

 海关志

 检验检疫志

 财政志

 税务志

 金融志

 外事志

 侨务志

 旅游志

 教育志

 科学技术志

 报业志#

 出版志

 广播电影电视志

 文化志

 文物志#

 卫生志

 体育志

 社会科学志*

 档案志

 测绘志

 工会志

 共青团志#

 妇联志

 残疾人工作志

 附录

                                    注:*为已经出版; #为一、二轮合并

 

在历次“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的省志志书有:


《甘肃省志·概述》(一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教育志》(一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计量志》(二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财税志》(二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地震志》(二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气象志》(三等奖—1993年);《甘肃省志·金融志》(一等奖—1997年);《甘肃省志·农业志》(一等奖—1997年)。


甘肃市县(区)志 首轮市、县志编纂按照首轮修志规划,甘肃全省86个县(市、区)计划编修县(市、区)志83部(合作、金川区、西峰市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未列入首轮修志规划),随着2005年《碌曲县志》的出版发行,首轮县(市、区)志已全面完成。市州志的编纂工作在80年代由于当时中央、省上都没有作明确指示,当时没有规划,随着首轮县(市、区)编纂工作的进行,一些市州开始了市州志的编纂工作,甘肃省志办根据形势发展,确定首轮编修10部市(州)志(缺失的四个市州为陇南、武威、平凉、定西)。截止2010年12月,全省列入首轮规划的10部市州志均已终审或出版。


甘肃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2004年2月正式启动。此前,个别县区自行安排开展续修工作。按照省政府批转的《甘肃省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要求,全省第二轮共编修市、县志99部,其中市州志14部,县、市、区志85部(漳县由于一轮下限在2006年,暂不续修)。至2011年6月底,全省列入二轮修志规划的99部市(州)、县(市、区)志都已全面展开。其中14部市(州)已出版2部:《酒泉地区志》、《白银市志》;通过终审2部:《武威地区志》、《平凉地区志》。占规划任务的29%,列入规划的85个县(市、区)已出版21部,通过终审7部。占规划任务的33%。

 

 

甘肃省第一轮市县志编修情况统计表

 兰州市志

 天水市志

 白银市志

 金昌市志

 嘉峪关市志

 庆阳地区志

 张掖地区志

 平凉地区志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

 甘南藏族自治州志

 城关区志

 七里河区志

 安宁区志

 西固区志

 红古区志

 永登县志

 榆中县志

 皋兰县志

 秦城区志

 清水县志

 秦安县志

 武山县志

 甘谷县志

 北道区志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会宁县志

 靖远县志

 景泰县志

 白银市平川区志

 白银区志

 永昌县志

 环县志

 合水县志

 庆阳县志

 正宁县志

 华池县志

 宁县志

 镇原县志

 

 庄浪县志

 灵台县志

 静宁县志

 泾川县志

 

 华亭县志

 平凉市志

 崇信县志

 宕昌县志

 武都县志

 文县县志

 康县志

 成县志

 西和县志

 礼县志

 徽县志

 两当县志

 定西县志

 通渭县志

 临洮县志

 渭源县志

 陇西县志

 岷县志

 漳县志

 武威市志

 民勤县志

 古浪县志

 天祝县志

 山丹县志

 高台县志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

 张掖市志

 民乐县志

 临泽县志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

 酒泉市志

 安西县志

 金塔县志

 敦煌市志

 玉门市志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

 临夏市志

 临夏县志

 永靖县志

 广河县志

 和政县志

 康乐县志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

 东乡族自治县志

 临潭县志

 迭部县志

 夏河县志

 玛曲县志

 卓尼县志

 舟曲县志

 碌曲县志

 

 

 

 

甘肃省第二轮市县级志书编修情况统计表 

   酒泉市志(一、二轮合并)

   白银市志(1991—2005)

  肃州区志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1988~2002)

玛曲县志(1991~2004)

天祝县志(1989~2005)

宕昌县志(1985—2005)

会宁县志(1990—2005)

临潭县志(1991-2006)

永昌县志(1991—2005)

《合水县志》

    临洮县志(1986—2005)

    皋兰县志(1991—2005)

金塔县志(1990—2008)

    西固区志(1991—2005)

    通渭县志(1986—2005)

   瓜州县志(1986—2005)

    永登县志

    舟曲县志(1991—2006)

   合作市志

    敦煌市志

 

     期间,还出版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以及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司、场队、院所志等276部,,较为特色的有45部。

甘肃省特色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列表45

 

甘肃省地震监测志

兰州水泥厂志

八0五厂志

靖远矿务局志

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志

长通电缆厂史简编

靖远兴堡川电灌工程志

长材厂志

天水雕漆工艺厂志

七四五二工厂志

天水火车站志》

甘肃省第三监狱志

天水洛坝铅锌矿志

国营第七四九厂志

天水星火机床厂志

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志 

天火长控厂志

天水卷烟厂志

天信厂志

天水拖拉机厂志 

天水岷山机械厂简介

甘肃棉纺织厂志

甘肃绒线厂志

庆华仪器厂简介

天水新华印刷厂志

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志

《天水轴承仪器厂志

天水长城开关厂志

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志

五七二二厂史

二0七厂志

甘肃省军区华池县人民武装部兵要地志

刘化集团公司志

山丹军马场志

山丹农场志

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院史

嘉峪关文物志

武威通志大事卷

酒钢志

武威金石录

新修崆峒山志

戏剧史稿

黄河三峡移民志

刘家峡水电厂志

景泰川第二期引黄提灌区古浪灌区志

 

 

 

 

甘肃旧志整理 甘肃的旧志整理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截至2010年底,全省点校、重印、校注出版及即将出版的各类志书共82部。其中白银市整理出版旧志10部,占现存旧志13部的76.9%;庆阳市整理出版3部,占现存旧志16部的18.7%;平凉市整理出版8部,占现存旧志29部的27.6%;张掖市整理出版13部,占现存旧志13部的100%;酒泉市整理出版3部,占现存旧志21部的14.3%;定西市整理出版3部,占现存旧志34部的8%;陇南市整理出版10部,占现存旧志37部的27%;天水市整理出版28部,占现存旧志28部的100%;武威市整理出版2部,占现存旧志9部的22%;临夏市整理出版1部,占现存旧志6部的16.7%。金昌市整理1部,占现存旧志6部的16.7%。、兰州、甘南两市州尚未整理。民国时期的《甘肃新通志》,现已由甘肃省地方史志办与甘肃省图书馆达成协议,准备整理出版。此外,编纂出版各类地情资料100多种,


附表:已整理出版的甘肃旧志主要名录

 

志名

成书年代

编撰

整理情况

靖远卫志

清康熙48年

6

6

李一鹏

2004年校注出版

续增靖远县志

清乾隆43年

1

1

潘绍尧

2004年校注出版

靖远县志

清道光13年

8

8

陈之骥

2002年校注出版

靖远县新志

民国35年

7

 

范振绪

2004年校注出版

续修靖远县志

民国4年

 

 

刘可宗

2002年校注出版

会宁县志

清康熙23年

1

1

 

2005年校注出版

会宁县志

清道光11年

12

4

毕光尧

2002年校注出版

会宁县志

清道光19年

16

 

徐敬

2005年校注出版

会宁县志

民国28年

 

 

段燕苹

2002年校注出版

打拉池县丞志

清光绪34年

8

 

廖炳文

2000年点校出版

创修红水县志

清光绪末年

11

 

李国华

2002年校注出版

正宁县志

清乾隆28年

18

 

折玉兰

2005点校出版

庆阳府志

明嘉靖36年

20

 

付学礼

2001年点校出版

庆阳府志

清顺治17年

14

 

杨藻凤

2001年点校出版

平凉府志

明嘉靖39年

13

10

赵时春

1999年通校

静宁州志

清康熙55年

14

4

黄延钰

1996年点校

静宁州志

清乾隆11年

8

4

王烜

1996年点校

泾州志

清乾隆18年

 

2

张延福

1980年重印

庄浪县志

明嘉靖45年

 

 

窦文

1997年翻印

庄浪县志

清康熙36年

 

 

邵陆

2000年整理

灵台县志

清顺治15年

4

 

黄居中

1997年校注出版

重修肃州新志

清乾隆2年

30

12

黄文炜

2008年点校

山丹县志

清道光年间

10

4

黄璟

1993年出版

新纂高台县志

民国10年

8

4

徐家瑞

1998年出版

宁远县志

明万历15年

5

 

邹造

整理出版

宁远县志

清康熙49年

6

 

冯同宪

整理出版

宁远县志续略

清乾隆27年

8

 

胡奠成

整理出版

宁远县志续刊

清道光15年

1

 

苏得坡

整理出版

礼县新志

民国22年

4

4

孙文俊

1995年点校

崆峒山志

清同治11年

2

2

张伯魁

1993年点校出版

伏羌县志

清乾隆14年

12

4

巩建丰

已点校

甘州府志

清乾隆43年

16

10

钟庚起

1995年点校

重刊甘镇志

清顺治14年

6

4

杨春茂

1996年点校

创修临泽县志

民国32年

14

 

章金龙

2001年点校

岷州卫志

清康熙26年

1

1

胡可桢

1998年点校出版

武山县志

民国17年

7

 

李克民

整理出版

 

《甘肃大辞典》由《甘肃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一部地方综合性工具书,郭方忠、张克复、吕靖华主编,张克复通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1994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启动编纂工作。省直百余部门和几十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历时5载,编纂成典。全书分16纲98目8052条9图表,约300万字。集资料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注重突出甘肃地方特色,内容翔实,文字简明,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两位甘肃的历史、地理、资源、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名胜和古今重要人物,是了解、研究甘肃的权威性百科全书。


《甘肃史话》丛书由甘肃文化出版社策划,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准的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该丛书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也是为了弥补各地缺乏史话的缺憾。周德祥、张克复总主编,张克复、管卫中通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2011年出版。全套丛书共94卷。其中《甘肃史话》(张克复主编)、《兰州史话》(邓明主编)、《白银史话》(冯理忠主编)、《定西史话》(牛承民主编)、《平凉史话》(甘成福主编)、《庆阳史话》(郭文重主编)、《天水史话》(刘玛莉主编)、《陇南史话》(罗卫东主编)、《甘南史话》(石为怀主编)、《临夏回族自治州史话》(马志勇主编)、《武威史话》(郭承录主编)、《金昌史话》(祝巍山、李德元主编)、《金张掖史话》(张志纯、何成才主编)、《嘉峪关史话》(薛长年主编)、《酒泉史话》(安邕江主编)等15卷,又辑为一个小套发行,并被列为中共甘肃省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读物。各地史志办、文化局、文联及宣传部、人大、政协等参加了编纂工作。丛书采用史话体,在各卷中设“沧海桑田”、“悠悠往事”、“峥嵘岁月”、“山川胜景”、“物华天宝”、“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苑华光”、“传说故事”、“今日风采”等类目,总载文8000余篇,约1332万字,1.5万余幅图片。丛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一生动的语言、翔实的史料。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甘肃和各市、州、县。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川、丰饶的物花、光辉的成就、杰出的人物和多彩醇厚的民族风情。


《甘肃行业史话》系列,是《甘肃史话》丛书的延伸,仍由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统一协调,甘肃文化出版社组织实施,全省各厅局部门组织人员编纂。目前规划共计67部,其中《甘肃演艺史话》《甘肃美术史话》《甘肃图书馆史话》《甘肃审计史话》《甘肃电力史话》《甘肃兰州南北两山史话》《甘肃石化公司史话》《甘肃交通史话》《甘肃农牧史话》《甘肃地矿史话》等10部已经出版。其余为:《甘肃史旅游话》《甘肃政权史话》《甘肃档案史话》《甘肃宗教史话》《甘肃公安史话》《甘肃民族史话》《甘肃粮食史话》,已经完稿,待出版。还有《甘肃民政史话》《甘肃广播电影电视史话》《甘肃园林史话》《甘肃地震史话》《甘肃林业史话》《甘肃国土资源史话》《金川公司史话》《酒钢公司史话》《甘肃三北防护林建设史话》《甘肃文博史话》《甘肃邮政史话》《中国共产党甘肃史话》《甘肃环保史话》《甘肃体育史话》《甘肃税务史话》《甘肃财政史话》《甘肃工商管理史话》《甘肃有色金属史话》《甘肃烟草史话》《甘肃水利史话》《甘肃质量技术监督史话》《甘肃商务史话》《甘肃科技史话》《甘肃测绘史话》《甘肃统计史话》《甘肃民主党派史话》《甘肃工会史话》《甘肃统一战线史话》《甘肃工业史话》《甘肃审判史话》《甘肃监察史话》《甘肃司法史话》《甘肃教育史话》《甘肃金融史话》《甘肃改革史话》《甘肃轻工史话》《甘肃卫生史话》《甘肃医药史话》《甘肃人口史话》《甘肃煤业史话》《甘肃物价史话》《甘肃妇联史话》《甘肃残联史话》《甘肃军事史话》《甘肃建设史话》《甘肃农垦史话》《甘肃劳动和社会保障史话》《甘肃气象史话》《甘肃寺庙史话》。


《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志》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我国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也是世界灾害史上的一件大事,伤亡之大,损失之巨,举世震惊。当年11月,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国务院决定编纂国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并于11月6日北京召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对该志书的编纂工作进行了部署。甘肃的陇南地区,也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根据编纂委员会的部署安排,由甘肃省相关部门承担了甘肃受灾区的志书编纂任务。取名为《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志》。目前,志书正在编纂阶段。


甘肃方志机构


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984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批准成立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同年4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为地级事业单位。1994年6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将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机关定名为“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定名后性质、级别建制等均不变。2006年12月,省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将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


2009年1月14日省人民政府颁布《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进行地情资料开发研究利用等项工作的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职能部门。现内设五个职能处:秘书处、省志编纂处、市县志指导处、出版发行处、年鉴工作处。编制33名(含工勤人员5名),其中行政(或参公)编制28名。领导职数为:主任1名,副主任4名,处级领导职数8名。


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1992年8月7日成立。是甘肃省地方史志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是团结全省史志工作者,努力开展地方史志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新编志书的编纂和先进文化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有团体会员单位20个,个人会员200余人。首任会长王秉祥,现任会长张克复。原与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合办刊物《甘肃史志》(内部发行),出版期。成立以来,先后召开全省旧志整理、专业志编纂、市州县志编纂及史地问题等叙述讨论5次,组织优秀志书评奖9次,参与举办培训班多期,提交论文数百篇,参与整理旧志70余部。广大会员还积极整理地方文献资料,撰写地情著述,投入地方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建设。


《甘肃史志》由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的综合期刊,季刊,内部发行。以指导全省修志工作,探索方志理论研究,进行新志评论和反映甘肃地情民俗为办刊宗旨。出刊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中旬。16开本,彩色封面,内芯彩色黑白图文混排,每期80页,10万字左右。栏目设有:史志动态、续志研究、方志论坛、地方史研究、经验交流、年鉴编纂、旧志整理、读志用志、志书评议、专题研讨、陇原人物、篇目选登、志稿选登、修志文辑、转载、史志考证、新书介绍、特载等。主编金庆礼,副主编钱旭,编辑部主任贺红梅。该刊自2010年3月创刊后,至2011年7月,已连续定期出版6期。


《甘肃年鉴》原由甘肃省统计局编辑。2009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将《甘肃年鉴》编辑工作划归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担。新的《甘肃年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管、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是系统记述甘肃省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情况的大型年度资料性文献。设“特载”“专记”“大事记”“省情概览”“政治”“经济”“军事政法”“经济管理与监督”“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社会服务与管理”“市(州)县(区)概况”“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年度人物”和“附录”等15个类目。16开本,彩版印刷,公开出版发行。《甘肃年鉴》由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题写书名。主编金庆礼,副主编车安宁、钱旭、李振宇、孙奇明,编辑部主任石为怀。至今已出版三期。


甘肃年鉴工作目前甘肃省共有11个市(州)、22个县(区、市)的修志机构编辑综合年鉴,加上部门、行业、单位编纂的专业年鉴,全省约有70多个地方、单位在连续编辑年鉴。2010年的全国第二届年鉴评奖会上,甘肃有7部年鉴获得奖励。


甘肃方志研究


甘肃历代方志,特别是早期志书大多散佚,仅有一部分为传世文献引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近百年国内外有关甘肃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存目稽考、佚志辑校、综合研究等方面。总体看,研究比较欠缺,成果很少,水平也不够高。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工作开展不够,只是限于省内交流。


《甘肃方志通览》郝玉屏主编,高子贵、金钰铭副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583千字。全书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附编五个部分。绪论概要叙述甘肃的自然地理、建置区划和历代修志;上编综述甘肃修志历史,从两汉的地记到隋唐的图经、宋元的定型方志、明清的修志高潮、民国修志的赓续,直到社会主义时期的两次修志;中编对首轮新方志分省志,市州志,县(市)志,城市区志,逐一地进行评介;下编为甘肃古今方志编修系年录,分旧志系年录和新志要事录两部分;附编选编了明清、民国和新编方志的重要修志文献。全书以叙述为主,有叙有论,沿甘肃修志主线,通览古今。


《城市志探索与实践》金钰铭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本书分为“理论探索”、“工作指导”、“新志实践”、“附录”四个部分,是一部专门探讨城市志编纂理论的文集,书中收录了自1988年以来作者的论文,以亲身参与《兰州市志》的编纂为主要案例,深入讨论了城市志的发展历史、城市志的整体性、城市志的宏观综述、城市志的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总结了作者从事地方志修撰、领导工作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附表:国家级刊物刊载甘肃方志研究主要论文一览表

文章名称

作者

  刊载刊物

甘肃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地方志《沙州都督府图经》

周丕显

《图书与情报》1992年02期

甘肃省地方志考略

邵国秀

《图书与情报》1994年01期

对甘肃省甘南州地方志编修的思考

孟海霞

《中国地方志》2004年08期

甘肃省天水市编辑地方志丛书的几点体会

刘玛莉

中国地方志》2005年01期

促进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

金庆礼

甘肃日报》 2009年5月20日

论张澍《凉州府志备考》的特点与价值

崔云胜

《中国地方志》2009年09期

近百年来甘肃汉唐方志整理研究综述

屈直敏

《中国地方志》2011年07期

 

 

 

 

 

 

 

 

甘肃方志收藏


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资料室始建于1984年,当时称“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心资料室”。1995年8月,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撤销资料室处级建制,成立出版发行处。资料室归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秘书处管理。到目前,资料室共藏有各种方志资料7000余部,10000余册。其中本省新编志书152部,外省志书1200多部,其他资料5000多种。


兰州大学图书馆与学校同创于1909年。目前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约300万册(件),其中古籍文献约13万册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该馆藏有大量方志文献,按成书时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古籍方志,一类是民国以来所编方志,其中古籍方志藏量最多。古籍方志按装帧形式分为线装古籍和新装古籍两个小类。线装古籍中,刊行于1911年前的原本文献约120余部,多为刻本,间有石印本、铅印本等。其中善本约30余部,包括刻本《[康熙]宣化县志》、《[乾隆]甘州府志》及光绪铅印本《西陲要略》等。刊行于1912年之后的线装文献,主要是原本古籍的铅印版,以及石印、影印、抄录或油印的古籍方志,如民国《辽海丛书》版铅印本《[乾隆]钦定热河志》、民国石印本《[光绪]重修皋兰县志》、1962年影印祝枝山手写稿本《正德兴宁志》和1965年油印本《[乾隆]独山州志》等。线装古籍方志的特色之一,西北地区特别是陕甘地区方志较多,如《[雍正]陕西通志》、《[光绪]甘肃新通志》和《[光绪]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等。


新装古籍是古籍方志的大宗。除铅印点校本《台湾文献史料丛刊》(台湾大通书局1984-1987年)方志部分、《[光绪]阶州直隶州续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和《[光绪]昌平州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等外,多为大型影印丛书,其中《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1985年)全套总计5359册,收录最称宏富。其他重要藏品还有《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50册(中国书店1992年)、《西南稀见方志文献》50册(《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西北稀见方志文献》15册(《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线装书局2006年)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1994年起陆续出版)近1000册等。民国以来所编方志收藏也颇为丰富,同样分为线装、新装两个小类。主要有《黑龙江志》、《重修镇原县志》、《甘肃省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起陆续出版)、《天台县简志》(方志出版社2008年)和《通渭县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地处华北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于1937年9月迁往西安,组建成立了“西北临时大学”,三校的图书馆也相应的合并为“西安临时大学图书馆”。1939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原北平师范大学的基础上独立建校,图书馆也于当年独立建馆,并于1944年随学校由陕西城固迁至兰州。至1949年,馆舍简陋,面积不足400平方米,馆藏书刊仅为38573册。


目前,馆舍面积已达15752平方米,设有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咨询和技术部、古籍文献部、文化服务部、图书情报研究所和馆办公室。典藏总量达40余万种,近180万册,其中包括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馆藏古籍线装书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总计4827种,93584册,其中善本书527种,7003册。大型的丛书、类书种类有400多种。主要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正、续、三编,《四部备要》《中国方志丛书》《孔子文化大全》《中华大藏经》《道藏》《敦煌宝藏》《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近代史料丛刊》等。馆藏拓片581张、字画96幅。名人字画包括清代唐琏的《山水》、潘天寿的《水仙》以及常书鸿的多幅作品。另外还保存了一批百年外文原版图书。


古籍善本书主要有明景泰七年(1456)内府刻本《御制饮膳正要》,明天顺元年(1457)蜀府大字本《增修埤雅广要》,明嘉靖六年(1527)吴郡陆采仿宋刻本《艺文类聚》,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绍兴山阴延福寺比丘刻本《敕修百丈清规》(国内孤本),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元善校刻本《合并字学集篇集韵》(存二十卷、全国只有我馆与江西省图书馆收藏),崇祯刻本《册府元龟》,陇人著作中有明嘉靖九年(1530)刻本《空同先生集》,明万历八年(1580)刻本《赵浚谷先生文集》等。


20世纪初珍贵图书主要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华书局初版《大同书》(康有为著),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初版《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孙文著),民国二十七年(1938)初版《鲁迅全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和《中国文化史丛书》等。珍贵刊物主要有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的《东方杂志》全套。教育类的有1913-1914年刊出的《中华教育界》,1909-1910年刊出的《教育杂志》等。文艺类的有1910年商务印书馆创刊的《小说月报》,1932-1933年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学术刊物有北京大学胡适主编的《国学季刊》,燕京大学刊出的《燕京学报》等。


早期革命文献主要有“五四运动”时期的进步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创造》等。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向导》《前锋》。1947年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续编及卷三),1948年东北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等。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与西北民族大学同步始建于1950年。现有总面积15060平方米,拥有文献250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150万余册,电子文献71万余册。纸质文献中,清代以前的珍贵文献近8万册。现设有6个开架书库、1个版本书库、1个古籍文献特藏库和3个专业书库,18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是超星数字图书馆一级站、CNKI一级检索站、万方数据资源中心。


馆藏文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西北地方特色,被甘肃省确定为甘肃省民族学、宗教学(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少数民族文学和西北地方史志研究级收藏单位。馆藏藏文古籍最具特色,约有4000余种,代表性的如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师徒宗喀巴、克珠、嘉察的全集、五世达赖喇嘛全集、拉卜楞寺活佛历世嘉木样的全集等。最具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的,当推藏文手抄本《大藏经》(甘珠尔),共105函,系用金粉、朱砂、墨汁三色,经明万历至清道光前后200余年手抄而成,弥足珍贵。此外,还有日本影印出版的北京版藏文《大藏经》和三种汉文版本《大藏经》,多种民族文字的合壁文献手抄本《清文鉴总纲》,《四体合壁文鉴》(汉文、满文、藏文、蒙古文),以及多种研究伊斯兰教、穆斯林文化的著述。图书馆还多次派人深入新疆、宁夏、青海、内蒙、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的民族地区,先后采集到大批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价值极高的大型文献。其中代表性的文献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中国方志丛书》、《内蒙古史志》、《新疆史志》、《英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俄藏敦煌文献》、《国藏敦煌文献》、《清代蒙藏回部典籍》、《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中国西南文献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中华佛教人物传记文献全书》和新编的西北五省区地方志等。


甘肃省文溯阁《四库全书》是清朝内廷四阁(文溯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之一,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文溯阁《四库全书》在岁月沧桑中经历了坎坷的命运,自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到抗日战争胜利,从建国初期朝鲜战争爆发到文革十年,文溯阁藏书地几经辗转。1966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决定将这套《四库全书》由沈阳拨交甘肃。作为重点特藏文献保存于兰州榆中县甘草店的专库中。由于当地政府部门重视,气候环境干燥,在近40年保护中,文溯阁《四库全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000年,甘肃省政府几经选址,先后投资近6000万元,在兰州市北山九洲台建成《四库全书》藏书楼,藏书楼仿照沈阳文溯阁建造,为外二内三的园林式仿清建筑。2005年7月8日新的藏书楼建成开馆。新建的藏书馆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757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主楼、副楼、办公楼。主楼占地1900平方米,一、二层为展览厅,三楼存放《四库全书》影印本;占地1400平方米的副楼主要为学术研究和接待所用。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按照国家特级文物馆藏标准与安全要求建设,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内部配套设施和器材属于目前国内外同等设施中技术、性能最先进的。根据专业机构的跟踪检测,新书库完全符合国家有关图书保存的标准要求,具备保存珍贵文献的条件。


新建的兰州九洲台《四库全书》藏书馆不仅担负着《四库全书》收藏和保护的重任,同时还担负着《四库全书》的研究开发。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