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馆陶县志》里记载的三生三世轮回的爱情故事

《馆陶县志》里记载的三生三世轮回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18-09-15 点击数:2955

民国版《馆陶县志》里记载了清代康熙朝的刑部尚书王士祯(王渔洋),编撰了一部《池北偶谈》,在该书卷二一收录了一个三生三世轮回的爱情故事,其中第二世就发生在馆陶,其曲折、感人程度一点不亚于现代的爱情小说,读罢让人忍不住掩卷叹息,无不为这样的爱情故事而感动。


邵士梅,字峄晖,本来是山东济宁人。


邵士梅刚出生的时候便能开口说话,“我要上高家庄。”可把他的父母吓坏了,就斥责他说:“胡说,高家庄在哪里呀?”,以为招了妖怪,忙给他灌朱砂辟邪,说来也真怪,自打灌过朱砂之后,这孩子就不再说话,与别的孩子也没什么两样。几年后,到了读书年龄,他出外读书,偷偷把自己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说:“这是你前世的事,应当保密。”十五岁这年,邵士梅与岳家姑娘成亲,洞房花烛夜邵的嫂子跑去偷听,结果发现这小两口没在亲热,反而絮絮叨叨说着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仿佛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在叙旧一般,自打结婚之后,小两口恩爱异常。


长大之后的邵士梅很聪明,读书能过目不忘。顺治十五年(1658年),邵士梅中了进士,当上了登州学府的学官教授,不久又改做为栖霞教谕,于是两口子动身前往栖霞,刚来到栖霞县衙门,门房便报说门外有两个老秀才来拜访新任教谕大人。邵士梅忙吩咐把人请到到前厅接见。初见两位老人,邵士梅一愣,便问道:“两位先生是不是住在某某村呀?”老秀才忙点头说是。又问道:“你们村的高东海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两位老人相顾愕然:“高东海已经病死了二十多年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一个儿子。大人怎么会认得他呢?”邵士梅微微一笑:“我是他的老朋友了。”


那么这高东海又是谁呢?他又怎么会是邵士梅的老朋友呢?原来这位高东海原是村里的里正(今天的村长),性格豪爽,轻财重义,村里有个因欠下地租而卖女儿的,他曾倾尽钱财代为赎回。高东海曾与一个风尘女子有私情,这女子因为隐藏盗贼,被官家追捕甚急,逃到高家藏匿。官家得知此事,把高东海抓进牢房,严刑拷问,让他受尽酷刑,却始终没有交出这个女人,后来就死在狱中。但巧合的是,高死的时候,正是邵士梅出生的那一年。这时,高东海的两个儿子一个已死,一个外出,只有一个女儿已嫁,距高家庄一里多。把她找来,谈到幼年在父亲膝下的事,邵都记得很清楚。邵还访问了村中的故人,其中一位还健在,白发苍苍,已经90多岁了。老人和邵一起回忆往事,十分欢喜,如同老友。邵士梅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前半生的疑案全都弄清。他于是写诗道:“两世顿开生死路,一身曾作古今人。”邵士梅和妻子就常常来到高家,照顾高家子弟非常周到,还为其买田娶妻,捐钱财置办产业。


一晃几年过去了,邵的妻子病重,临终的时候,妻子拉着邵士梅的手说:“咱们又要分别了,下一回我会投胎到馆陶董家,住在河边拐弯处的第三家。你以后不做官了,到寺里翻看经书,记得来找我。”数年之后,邵士梅迁到吴江做知县,没过多久心灰意懒,便称病辞官回家了。


有一天,自己闲居无聊,邵士梅想起有位同年在馆陶县当知县,便前去拜访他。来到古城馆陶,两人相约出游郊外,经过宝应寺,看到寺中所藏佛经琳琅满目,邵士梅突然想起妻子临终前的话,停住翻阅,对朋友说:“你看寺后面的河边风景多好啊!不如我们去看看!”邵士梅和朋友来到河边,只见盈盈河水,波光粼粼,河岸上一间一间的农村篱笆院落,古朴有致。这时,第三家院落门口轻轻开启,一位约十五六岁垂髫女子走出门来,邵士梅发现姑娘正在痴痴深情地望着他。邵士梅忙拉过身边僧人询问,僧人说:“第三家吗?那是董家的闺女啊!”回来后,邵士梅跟朋友说起其妻临死前的话,朋友忙拉着他一同前去拜访董家。董家的说,他家的女儿生来便知晓前世的事情,十五岁一直坚持不肯嫁人,一心要等着济宁的邵进士来找她。当日,两人成婚。花烛夜掀开新娘的头巾,邵士梅仍然恍如在梦中,不敢和董氏相认。之前岳氏没有生育,后来董氏给邵士梅生了两个儿子,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又过了十多年。


董氏生病垂危不起,与邵士梅诀别道:“襄阳城王氏门前有两棵柳树,你到那去找我,我们再做夫妻!”邵士梅再也忍不住,抱着瘦弱的妻子失声痛哭说:“一而再,再而三,从古到今你看有谁能像我们这样过?现在我已年过半百了,人的一辈子能活多久呢?像我这样的岁数,就是能够苟延残喘,也已经齿脱发落了,你让我如何忍心再娶你呢?”妻子不肯松手,临死前仍喃喃道:“你一定要来找我....”。妻子死后,邵士梅孑然一身回到老家,六十五岁,无疾善终。


十五年过去了,襄阳的王家有位小姐刚刚成年,长的是出人头地,才貌双全,求婚者络绎不绝,父母也想从中给女儿挑一位如意郎君,可是王家小姐却说什么也不肯嫁!


城中也有一家邵姓人家,乃是官宦世家。这一天,邵家的小公子跟着父母游览岘山回来,从王家门口经过,看到门前的两棵柳树,小公子突然呆呆地抚着柳条,泪如雨下,任保姆如何劝说就是不肯离开,片刻之后,小公子突然狂奔闯入王家,保姆忙跟在后边跑了进去,王家大人一看跑进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公子,心里欢喜,便让女儿拿出糕点给他吃,小公子上前便拉着王家小姐的手说:“你怎么不记得馆陶重会的时候了呢?”王小姐手里的糕点跌落在地上:“我这么多年等不到你来,想不到你也已经在世为人了!”俩人抱头痛哭。这两家大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自此之后小公子日夜嚎泣,思念王家小姐。邵家父母因为王氏年长七岁,不肯让两人结婚,可是小公子就是不依不饶,不得已,父母最终只能同意了。过了六年,邵家公子十五岁的时候,俩人成婚,而此时,王氏已经二十二岁了。


邵士梅三世为人,性情都略有不同,而今生特别喜欢喝酒。酒后曾有人问邵士梅前世的事情,而每次说到夫妇能屡屡重聚的原因,他便缄口不谈了。直到有一天酩酊大醉,邵士梅告诉人说:“冥府里姻缘簿上记载我夫妇的这一节,因为装订的时候订进了夹缝中,冥曹翻阅的时候翻的匆忙,往往就遗漏了,所以任由我们俩人自己安排。”王氏在屏风后听到他这一段话露出口,埋怨不已,邵士梅也后悔莫及。从此,邵士梅夫妇长相厮守,唯恐难再聚良缘。于是邵家公子绝意功名,在乡间终此一生。


下面是《池北偶谈》的文言文版本,有兴趣的朋友可可读读:


邵士梅,字峄晖,济宁人。初生时能言,邵父母以为怪,灌以辰砂,邵遂不言。及长而慧,读书能记。娶妻岳氏。合卺之夕,其嫂夜潜听之,小夫妇絮絮叨叨,如远年久别,枕边话旧云。两人最相昵爱,余视之皆客寄也。顺治辛卯举于乡,癸巳进士,谒选得登州教授。


一日,檄署栖霞教谕。甫入署,有二老秀才来谒,便问斋夫二生居某村否,又言其丰范吻合,相与握手道故。问曰:“贵庄之高东海犹在乎?”二生愕然曰:“瘐死二十余年,止有一子。先生何以知之?”邵曰:“故人也。”先是东海为里正,素无赖,然性豪爽,好义轻财。有负租而卖女者,高即倾囊代赎。又尝私一娼。娼坐隐盗,官捕甚急,逃匿高家。官知之,收高备极拷掠,高不服,寻狱归。高死之日,即邵生之年。邵夫妇在登尝恤其子,为之置田宅焉。


后邵妻病笃,告邵曰:“又将别矣。死当生馆陶董家。所居滨河河曲第三家。君异时官罢后,萧寺繙经,尚当重结丝罗也。”已而迁吴江知县,谢病归。家居无聊,有同年某为馆陶令,因访之。出游郊外,至宝相寺,寺中有藏经,邵忆妻语,繙阅良久。忽闻人曰:“寺后河水清泚可玩。”邵即至寺后门,见隔水盈盈,河滨篱落可指数。视第三门,顿启,一垂髫女约十五六,对邵若有低徊之意。问之,果董姓。邵归告宰,且自述其异,遂访之。董姓云:其女知前生事,年十五不字人,惟待济宁邵进士来。遂娶焉。觌面时,邵犹不敢一见如故,而董氏视邵之斑苍更欢,若忘年交。岳氏未育,今董氏生二子。又十余年,董病又欲死,复与邵诀曰:“襄阳城王氏门前有两柳树者,君来访我于此,当再作夫妇。”邵抚之恸曰:“一再至三,从古罕有。今我年逾半百,人寿几何?行将就朽,纵使余喘尚存,齿豁发落,何以为情?且月老红丝,岂真尔我如意珠耶?”妻不谓然,固盟而逝。邵后自都中返,六十五岁,无疾终。


后襄阳王氏有女及笄,求婚者日盈于门,父母欲许,而女严拒之。城中亦有邵姓,楚世家。其小公子随父母游岘山归,妪仆群从过王氏门。见二柳树,公子伫立,攀条泫然,且欲入其家。妪携之入,王姓见之,啖以果馅。咸因公子幼稚,呼女出见,公子曰:“卿怎不似馆陶重会时乎?”女惊泣曰:“不料郎君已再世矣!”相与痛哭,家人异焉。由是公子日夜号泣,思念王氏。父母以王氏长七岁,不愿婚,公子欲之,父母不得已从焉。公子十五而娶,女已年二十有二。王氏言邵三世性情微有不同,今生独贪曲糵。酒后人尝问邵前世事,邵每言至夫妇重聚之故,其言即止。至一日大醉,告人曰:“冥曹姻缘簿载我夫妇一节,因装砌时钉入夹缝,曹椽翻忙迫,往往遗漏,故由我两人自为之也。”王氏于屏后窃闻。及邵归,大咎之,邵亦悔之不及。邵夫妇自此常相厮守,唯恐他生不卜,再聚良难。遂绝意功名,蓬蒿终老。王氏享寿八十二岁,邵享年七十四岁,二子六孙。计此生完聚以来,六十年中,未尝一日相离。即济宁之故地,亦不若栖霞之再到矣。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