捃摭县志之点滴
近来读县志,初衷只为找到清乾隆时直隶人常辉在吴地的任职经历。连着请师友找寻,书摊帮忙,差不多看了六七种地方志。颇觉得需要说说,卑之无甚高论,我手写我口,也就是这样吧。
以前最不喜方志,连篇累牍,总结起来不过是“谁不说俺家乡美”,哪里都一样。此前翻过几种市志、县志,觉得离得太近又没看头。于是渐渐疏远了,市场上买书也最不在意的一类书。
近来把平生第一本点校整理的书稿交出版社,写了好多天的提要,好几位作者耽于资料鲜眎,无奈尝试爬梳旧方志,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孰料这些方志如今甚是稀睹,连影印本都是善价。买书多年,方志仅一部民国版的吴县志,也是残缺的,使用时,只能拿影印本出来,翻查两眼昏昏,而有时翻阅原版还多会双手黑黑。当然查到有用的信息,虽然累,开心更多。
我看过的几种清代县志,每一项目内容记录都着实详细,除了官员任职时间之外,吏员也具体记录,包括用人编制的数量、奉银等情况,如此详备的记录,实在有功于千秋万世。 清代修志的高峰有三个,乾隆朝为最,其次是光绪和康熙两朝。比较奇怪的是,光绪年间,苏州三个县:吴县、长洲、元和皆未修志,直到民国时期吴荫培、曹允源和“苏州二仲”挂帅,时隔一个半世纪后序成。不知道是不是源于太平军对苏州的巨大破坏所致。晚修的志书,添增续补前志内容,改正讹误,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的人事、地理、沿革、社会状况都被记录保存下来了,为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修志比修家谱意义更大,少了虚构,多了陈述。造桥铺路为当下也为后世,修志立传同样如此。而且一般而言,都是当地第一把手亲自挂帅,参与者认真对待,不敢马虎大意。可以看到志书里作序的多是名贤名臣,差不多就是流芳百世的意思了。
看了这几种书,还有几个小发现。第一个是关于常熟,通览一志,发现这个地方从宋代以来,真是人文俊彦,代不乏人。从我翻看到的资料来说,是产生县志中最多的一个县,可以说明清两代,无过其右,的是剧县无疑。对照而今,虽经济尚发达,而人文式微,无需遮掩。
第二个发现是,清代雍正四年是拆县的重要年份,比如奉贤,比如元和,比如昭文,当然到了民国,诸多县都被合并了。已然成了一等县。析出的县并不会因为与原县并级别而组成同样规格的班子,从当时留下的记录看,待遇和官吏数量要差很多。也所以常辉需次候补,都是这些县的县令。
古人考试难,做官同样难,于此也是一个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