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5年(1936年)出版《江苏六十一县志》之砀山县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苏六十一县志》殷惟龢编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首列江苏省总说,次分六十一县,每县分沿革、疆域、人口、山川、城市、村镇、交通、教育、物产、工业、名迹十一项。各县人口数根据省政府二十三年(1934年)之调查。
1987年朱沛莲撰著,台湾省“国史馆”出版《江苏省及六十四县市志略》一书,与《江苏六十一县志》的内容有八成相同,仅数据更新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基本上算是此书的增补修订版本。
下文仅节录《江苏六十一县志》一书砀山县部分章节内容。
沿革
战国楚砀邑及下邑地,秦置砀郡,并置砀县为郡治,兼领下沛县。汉高祖于此置梁国,晋省砀县入下邑,南朝宋复置,后徙废,故治在今治东三里。后魏又于下邑置砀郡,兼置安阳、砀二县,北齐废郡,隋废砀县,以安阳改置砀山县。金时圮于河,迁治于治南之保安镇,寻废,元复置还治于旧治。明又迁治小神集,寻又还于旧治,万历间又圮于河,始徙于今治。清时属徐州府。别称梁国,汉之旧称也。
疆域
东界萧县,南界河南永城、夏邑二县,西界河南夏邑、虞城二县,北界丰县及山东单县,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五十八里,面积二百零二万三千九百二十亩(十二万七干一百方公里),今分为七区。
人口
二十九万二千三百五十四人。
山川
砀山在治东南,跨河南永城县界,西北八里有芒山,汉高祖尝隐芒砀山泽间,山有紫气岩,传即高祖避难处,山泽深固,与之相连者有戏山、狼牙山、铁角山、保安山、平顶山等,皆为芒山之支峰。虞山又名鱼山,亦跨永城县界。利民沟亦曰小神湖,即古砀水,亦曰谷水,睢水之分流也,今已淤为平陆。闸河亦曰减河,在治东南。沙河在治西,亦久淤塞。新汇泽在南郭外,为黄河改道后积水而成者,面积甚广。黄河故道横贯县之北境,两岸堤埂,至今犹存。
城市
城周四里余,以僻处本省之西北角,向无商业之可言,自陇秦豫海铁路通车后,市面略见活动,渐有发展之象。
村镇
东有曹集、刘家集、丁集、毛城集、王集、路口市、王定国集、李庄、于集、唐集、侯家口集、周集诸镇。毛城距治三十里。李庄为陇海铁路所经,与相近者,有汪阁村,故车站亦称汪阁站。
东南有熊家店、黄桥、朱家楼、陈家寨、回龙集、何集、西镇诸镇。西镇距治五十里,接萧县界,为通萧县之汽车路所经。
南有于店、王集、毛家集诸镇。
西有戚家集、边集、鼎新集、王家楼市、南镇、杨集诸镇。南镇距治十八里,杨集一称杨家集,又名杨柳集,西接河南夏邑县界,向为苏豫二省之通道,今为陇海路所经。
西北有黄家楼、梅家屯、吴集、吕集、黄集、北镇、王集、谢集、魏集、市利寨诸镇。北镇、市利寨俱距治三十里,市利寨旧为河滨冲要,驻有主薄。
北有苏集、焦集、灰铺店、怀安寨、蒋集诸镇。蒋集濒黄河旧槽,北近山东单县界。
东北有张家窑、范庄、周家湾、周寨、礼河集、贾圩、蟠桃集诸镇。礼河距治二十里,周寨为通丰县之汽车路所经。
交通
陇秦豫海铁路横贯县境,县治及李庄、杨集皆为车站。与丰、沛、萧、邳、铜山、宿迁诸县皆通汽车路。
教育
全县学龄儿童计有四万五千七百二十一名,已入学之儿童数为四干八百五十一名,不入学之儿童点百分之八十九。
物产
本县可耕之田计有八十一万七千二百亩,皆为旱田,故农产物以麦、豆为主,不产米,棉花年产四万担左右。其他若麻、靛、硝、碱等,均有出产。砀山产文石。果品多桃、枣,有特产曰酥梨,味美而价廉。
工业
无可言者。
名迹
午沟里为朱温生长处,名曰锦衣乡,在治东北与丰县交界处。城北二里有朱全昱墓,砀山有陈胜墓及梁孝王祠墓。宴喜台为唐李白饮酒赋诗处,今已不得其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