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皇甫兴其人其墓考(李永奇)

皇甫兴其人其墓考(李永奇)

发布时间:2018-08-25 点击数:1947

清康熙六年版《重修武强县志》《丘陇》一章记载,皇甫君墓,在县西北皇甫村。皇甫兴墓在《重修武强县志》列举的包括刘仆射墓、李元帅墓、牛状元墓、李左车墓等9座墓中位居第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邑人张星法主编的《武强县新志》,因为距上次修志时间仅隔27年,故对皇甫兴及其墓地的记述与康熙版《重修武强县志》大同小异。道光版《重修武强县志》《冢墓》收录皇甫君墓等13座墓冢。但上述旧志均未描述其墓冢的形制规模。至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编修的《武强县志》,由于早已流佚,如何记述皇甫其人其墓不得而知,有待后人发现。


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共入载(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古墓67座,其中武强有7座(皇甫兴墓、刘幽求墓、李春墓、牛继志墓、贾如式墓、张渠墓、刘谦墓),并对皇甫兴墓作了重点介绍,字数最多。1986年出版的《武强县地名资料汇编》中,也对皇甫村的来历以及皇甫兴其人其墓作了简述:“皇甫兴墓,碑石林立,树木繁茂,闻名乡里”。这是唯一描绘皇甫兴墓形制规模的记述。


隋唐时期,官宦卒后,一般都有墓志铭。皇甫兴也不例外。然明嘉靖年间发现的皇甫君墓志铭的内容,清四部旧志并未详叙。应该推断,清四部旧志有关皇甫君的条目均据铭文所缩撰,实为可信。


清代四部旧志均未述及皇甫兴迁葬。只有1996年出版的《武强县志》、2001年版《武强古今》和1986年版《武强县地名资料汇编》有皇甫兴卜葬的记载。笔者之所以采用卜葬之说,并非为了渲染皇甫兴的神秘色彩,而是根据史实间接定论,信而有证。各类志书一致记载,皇甫兴卒于隋文帝开皇年中(约591年),唐高宗时葬于李家村。显而易见,卒葬其间历时80年之久。其中原委,不是厝(cuò)葬,就是迁葬,两者必居其一。迁葬之说,不言自明,只是旧志未明文记述而已。


全国各地也有不少皇甫村。如枣强县东黄甫村、西黄甫村(原名皇府,系皇叔居住之地)、保定某县皇甫村,等等。但最著名的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提到的陕西省皇甫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作家柳青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长安县皇甫村,蹲点14年深入农民生活,推出力作《创业史》。由此,陕西皇甫村闻名于世。上述村名来历未考不知。


历史再还原


根据上述史料和综合对比反复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还原迄今1300多年的这段漫漫历史过程。这就是:生于南北朝时期、先祖为冀州刺史的武强籍君子皇甫兴,隋朝曾任河阴太守。此人自幼聪慧敏锐,博学多才,诗文俱精,秉承家风,孝悌温良,操守名节,忠于朝廷,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任上屡建奇勋,功绩卓著,德高望重,闻名遐迩。


约公元591年,皇甫兴回籍。期间,隋文帝下旨另有任命。可惜,皇甫君赴任途中不幸卒于本县李家村,按乡俗归葬故里。80年以后(约673年或676年),遵照皇甫兴遗愿或其他原因,后人在其辞世处重新安葬立墓,并将皇甫兴传奇预言刊刻在墓志铭碑石阴面,随之埋入地下。同时,有鉴于皇甫君墓址及其声望,为了纪念皇甫兴、学习皇甫兴,借机提高本村知名度,村民(李姓人)商定,报官府批准,李家村从此改名皇甫村。


历史走过近900个春秋,作为预言家,皇甫兴预测应验。1528年,果然被绿村儿名叫王洛州的人挖土时发现,使志石重见天日。武强知县张相闻讯急忙派人收交志石到县。志石珍存8年后的1536年,时任武强知县的良吏马充,将志石仍埋于原墓地址,并种植本地罕见的檀香树以示纪念。此后不久,一次滹沱河改道引发的洪水,将志石冲出,人们便把志石移置于绿村北齐天宝元年修建的宝月寺庙前供奉观瞻。清康熙年间,志石尚存,后不知其踪。1958年(恰逢皇甫君葬后近1300年),村民改造农田挖渠时,发现半截石碑上刻有皇甫兴字样,另外半截已失。如志石失而复得,则一切迎刃而解。


及至上世纪改革开放编修新志和近年笔者编撰《皇甫风土》,皇甫君的千年故事数度提起。这就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皇甫君其人其墓的传奇始末,也就是今天皇甫村名背后的曲折来路。


皇甫君勋业立功、文章立言、节孝立德“三不朽”的完人境界,在当时名震一方,是时代楷模,为世人所景仰。只是现代以来,逐渐被人淡忘。今天,虽然我们不能详悉皇甫君的丰功胜绩,但是志书上的寥寥数字,可一叶知秋。(完)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