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体裁出新意突出特色彰市情——读《扬州市志(1988~2005)》感言
善用体裁出新意突出特色彰市情
——读《扬州市志(1988~2005)》感言
任根珠
新编《扬州市志(1988~2005)》由方志出版社于2014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志全4册,洋洋588万言,国际标准16开精装,内文全彩印,装帧精美大方。该志无论从内容结构还是编纂体例上看,均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一、篇目——结构新颖展全貌
《扬州市志1988~2005》共设42编,属中编体式,按自然(包括基础设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物六大类编排。从篇目上看,注重突出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有《环境保护》《风景园林》《社会服务业》《旅游业》《文博》等篇,二级升格的有《信息化建设》《扬州曲艺》《扬州大学》《体育产业》等章,设置得比较合理,也可称之为志书中的亮点。由此可见,编者在深挖地情、把握时代脉搏上下足了功夫,使志书篇目得到升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从志书篇目设置的总体来看,二轮续志篇目更显科学、合理。从首轮、二轮志书篇目几大部类占篇与占页对比,即可窥见端倪。
首轮《扬州市志》采用小编体结构,五大部类(人物未入篇系列)共设76篇(分志),其中自然部类6篇,占7.9%;经济部类39篇,占51.3%;政治部类17篇,占22.3%;文化部类10篇,占13.2%;社会部类4篇,占5.3%。
二轮《扬州市志1988~2005》采用中编体结构(依笔者分,15编以内为大编体,16编~35编为中编体,36编以上为小编体;因该志《凡例》自划为“中编章节体式结构”,故暂以中编体论),六大部类共设42篇(分志),其中自然与基础设施部类9篇,占21.4%;经济部类13篇,占30.9%;政治部类10篇,占23.8%;文化部类7篇,占16.6%;社会部类2篇,占4.8%;人物部类1篇,占2.4%。
首轮、二轮《扬州市志》几大部类占篇数相较,二轮志书经济部类比首轮降低20.4个百分点,扭转了首轮志书经济部类设篇比重过多的弊病(这亦为首轮志书较为普遍的通病,并非《扬州市志》独有);二轮志书自然部类提升13.5个百分比(与基础设施篇类回归亦有关系);政治部类提升1.5个百分点(与四大班子升格立篇有关);文化部类提升3.4个百分点;社会部类降低了0.5个百分点。二轮续志六大部类在一级篇目的占篇比更趋合理,从而使志书回归“乡邦文献”的本质特征,更加符合二轮修志人员所着力追求的目标。
再从志书正文所占篇幅来看,首轮《扬州市志》全书正文3451页,其中总述与大事记160页、占正文页码总数的4.6%,自然部类266页、占7.7%,经济部类1454页,占42.1%;政治部类534页,占15.5%;文化部类538页,占15.6%;社会部类160页,占4.6%;人物部类162页,占4.7%;志尾类125页,占3.6%。
二轮《扬州市志1988~2005》全书正文3202页,其中总述与大事记108页,占正文页码总数的3.4%;自然部类518页,占16.2%;经济部类922页,占28.8%;政治部类680页,占21.2%;文化部类456页,占14.2%;社会部类162页,占5%;人物部类164页,占5.1%;志尾类192页,占6%。
首轮、二轮《扬州市志》几大部类占页数相较,二轮志书总述与大事记占页比首轮志书降了1.2个百分点;自然部类提升8.5个百分点;经济部类降了13.3个百分点;政治部类提升5.7个百分点;文化部类降了1.4个百分点;社会部类和人物部类均提升0.4个百分点;志尾类提升2.4个百分点。
二轮志书占页数,经济部类居首位,占志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强;次为政治部类,占五分之一多一点;以下依次排序为自然部类(七分之一稍强)、文化部类(七分之一)、志尾类(十五分之一强)、人物部类和社会部类(各十五分之一弱)、卷首与总述大事记(三十分之一)。总体来看,志书各大部类篇幅均较合理,所占篇幅各得其所,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扬州市改革开放18年来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巨大变化。
二、总述——贯通古今彰市情
《扬州市志(1988~2005)》的《总述》篇立意新颖,可读性较强,具有独创性,区别于现已出版的志书概述,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总述》篇采用浓缩式,并融入特点式与策论式的写作方式,自成一格。全文占10个页码、16300字。《总述》篇的起首段为1个自然段、250字,行文简洁,要言不烦,既交代了市域位置、经纬度、四至、交通,又交待了市域总面积、人口、市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以及市花、市树、市歌等内容。尤值得称道的是,四至的写法从大写意落笔,颇有气势;三个面积(市域总面积、市区面积、建成区面积)表述,既全面准确,又恰到好处,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扬州市城市建设的概貌。在笔者浏览到的城市志(包括城市区志)中很少看到如此既全面又简约的概貌写法。起首段文约事丰,似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递到了读者的手中。此种开头法虽非独创,但内容的扩展却别有新意,值得他志借鉴。
《总述》篇主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部分间用序号分割。第一部分采用特点式的归纳法,用3800余字的篇幅,分列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扬州是一座风物迷人的旅游城市、扬州是一座休闲宜居的诗画城市、扬州是一座名人辈出的英豪城市四个小标题,用贯通历史的笔法,深挖扬州的人文历史底蕴,展示扬州的独特城市魅力,使读者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敬意油然而生。第二部分用6500余字的篇幅,分列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为扬州的发展注入活力、城乡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开新步伐、平安扬州建设实现新跨越六个小标题,用浓缩式的分类笔法,记述18年间扬州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巨大变化,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巨大成就令读者由衷赞叹。第三部分用3400余字的篇幅,分列精神文明建设大放异彩、文化事业新创佳绩、民生幸福指数攀新高、党风廉政建设开创新局面四个小标题,亦用浓缩式的分类笔法,记述18年间扬州在精神文明、文化事业、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第四部分用2300余字的篇幅,分列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战略思维,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个性化道路,必须坚持凝心聚力、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生理念,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执政方针五个小标题,用策论式的夹叙夹议笔法,总结扬州18年间改革开放历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同时亦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优劣并述,资政价值凸显。结尾段寥寥160余字,以展望之语作结。
通观《总述》全文,有头有尾,完满成篇。内文四大部分分列标题,题随文走,格式统一;内容展示先史(第一部分贯通历史)后今(第二三部分记断限之内),然后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层层递进,立意新颖,特色突出。主编把握大势大略,高屋建瓴,将扬州的市貌市情及地方特色和盘托出,给读者先睹为快之印象。
志书的著述性、整体性,在述体文字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故而《扬州市志(1988~2005)》的编者特别重视述体的应用,除《总述》篇外,还在“篇首设无题概述。章和节下设无题述,但不求一律”(凡例语)。因章和节下的无题述文字繁杂,难以统计,笔者仅对篇首序作了个粗略统计。全志共设42篇,设篇首无题序41篇(工业分上、下篇,设1篇无题序)。最长3120字(农业),最短400字(人物);千字以内11篇,一千字至两千字23篇,两千字以上7篇;总字数56670字,篇均1380字(以41篇计)。该志遵循中指组二轮续志断限的规定,篇首无题序的主要功能为概括本篇主要内容,绝大部分只记断限内之事,追述历史内容的仅有《风景园林》《社会服务业》等少数几篇。
该志篇首序提纲挈领地浓缩该篇的精华,概略地展现该篇的轮廓,简练地勾勒出该篇的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使读者从中掌握和了解该篇之大要,篇首小序的功用得到充分发挥。篇首序始于旧志,首轮新方志虽有应用,但未普及,说明撰写篇首序有一定难度;二轮续志篇首序应用的普及面有所扩大,写作手法出现多样化,为方志理论研究提供了足可征用的素材。篇首序可称之为主编的“自留地”,它即是体现志书整体性、著述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现主编文笔文采的重要场所。利用好编首序这一块“自留地”,对提高志书的整体质量关系甚大。《扬州市志(1988~2005)》的编者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赞赏。
三、图片——文图相彰出新意
志书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进入21世纪,全彩印志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一地域官修的最重要的乡邦文献,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当代的印刷水平,应是情理中事。《扬州市志(1988~2005)》内文为全彩印,从而使志书的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阶面。
卷首集束彩图在首轮志书中即有应用。首轮《扬州市志》卷首集束彩图,共48页(3个印张)、227幅图片(另有地图2幅,8开双页)、页均4.73幅;分类标为领导视察、园林风光、名胜古迹、文物精品、街巷深处、农业水利、工业明星、建筑之光、水陆交通、旧城一瞥、城市新貌、科教昌盛、人文荟萃、友好往来、民俗宗教、县(市)名胜、难忘过去等17个标题,殿后为扬州市行政区划图、扬州市区图(双折页)。
二轮续志继承首轮的做法,仍采用卷首集束彩图,在图片选择、图片质量、内容编排、版式设计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突破,给人以新风扑面的感觉。翻开《扬州市志(1988~2005)》,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卷首集束彩图,共56页(4.5个印张)、153幅图片、页均2.73幅,满满当当,令人目不暇接。首张“古运河城区大水湾”为跨页照片(占双页),高空鸟瞰,气势磅礴,画面精美,摄人心魄,展现出“扬州因运河而生、缘运河而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次为市树、市花、市歌(占两页),展示扬州的城市独有标识;其后按风景名胜、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立题,分五类展示市情市貌;殿后的为“城市荣誉”(单页)和扬州市域图、扬州市城区图(双折页)。
首轮、二轮志书卷首集束彩图相较,续志吸取前志的经验,并吸收他志的长处,把卷首集束彩图的编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一,照片由前志的17类归纳为5类,分类更显科学、合理、妥切。其二,照片标题标名准确、简洁,更加符合志体;分类标题虽然减少,但涵盖内容却有所扩大,标题的统摄作用明显增强。其三,剔除“领导视察”照片内容,淡化志书的“官本位”色彩,使图片内容主题突出,地方特色更为闪亮耀眼。其四,照片选择更加精到,照片画面求善求美,达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统一。其五,版面编排大方得体,照片篇幅随画面内容变化有度,画面美感得以尽情展现,志书卷首的集束彩图,是读者最先感知的部分,给读者以直观的第一印象,重点反映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扬州市志(1988~2005)》在彩照内容的选择上求真求特,使彩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失为续志卷首集束彩图编纂的样板,多有他志可借鉴之处。
该志内文插图亦有独到之处。与首轮志书相比,首轮志书总字数560万字,卷首集束彩图用图227幅,内文插图135幅;全志用图362幅,每万字用图片0.6幅。二轮续志内文插图704幅,是首轮志书135幅的5倍之多,全志用图859幅,万字用图片1.45幅,是首轮志书的2.2倍。正因为续志采用全彩印技术,特别是通过编者的精心运作,使图片的真实性、直观性、可读性等功能得到充分展现,文图相彰的做法得以施展,进而使志书达到图文并茂的理想效果。
四、专记——撷特辑要妙点睛
专记是记体的一种,属首轮志书在编纂体例上的一大创新。首轮的前期志书称之为附记,后期志书称之为专记。二轮续志普遍继承了这一做法,多数称之为专记。专记的设置方法大体有三种:一是随各专志的内容放在一起,分散设专记;一是与附录同级别立一大类,不入编,将多篇专记集中;一是将集中起的专记单设一编,放在附录之前。它的好处是可以把一件事物比较完满地交待清楚。用来反映地方最重大的事物,进而体现地方特点。
《扬州市志(1988~2005)》编者秉承了这一做法,精心选取了发生在扬州市18年中的10件重大事件,在志书中增设了10篇专记,分别为《扬州市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环境保护篇)、《扬州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风景园林篇)、《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宁启铁路扬州客运站》(交通运输篇)、《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水利篇)、《“淮扬菜之乡”》(社会服务业篇)、《扬州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业篇)、《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访问扬州》《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扬州》(人民政府篇)、《扬州市连续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政篇)、《2003年扬州市防控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纪实》(卫生篇)。其中4篇为扬州市获得的国家最高城市荣誉,3篇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成就,2篇为外国元首到访,1篇为关系民生的防控传染性纪实,从不同视角展现扬州人民的奋斗足迹,令人赞叹不已。10篇专记最长的5190字,最短的1180字,总字数29300字,篇均2930字,并配发11幅照片,图文并茂。文字数量虽仅及全志的0.5%,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突出效果,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跃然纸上。
顺带说一句,全志正文中仅设了1篇附,即在《社会生活》篇中附了《扬州市城市居民教育消费现状调查报告(摘要)》,虽仅有3000字的篇幅,却抓住了最困扰城市居民经济生活的一大难题。这个“唯一”,体现出编者资料选取的慧眼独具及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此份调查报告出自扬州城市调查队之手,其真实性和说服力更强,既为当政者提供城市居民教育消费负担过重的真实情况,又为解决这一民生难题提供决策依据,志书的资政价值得以充分显现。
五、赘语——吹毛求疵待商榷
昔人有言,志无完志。细细探究,《扬州市志(1988~2005)》还有些可商榷之处,与是志编者及修志同行研讨。
其一,《附录》中记有《著述选目》内容,位置欠妥,似乎入《文化艺术》篇正文比较恰当;更准确一些,应入艺文篇。艺文是方志中的传统大类,首轮志书重经济轻文化现象较严重,二轮修志认识到首轮志书在这方面的不足,进而得到弥补。艺文单独立编也已形成共识。我以为,这是使志书编纂返璞归真,回归到正确的轨道。地方志是最重要的乡邦文献,传承地域文化是志书的主要职责,而艺文志是担当这一职责的重点篇章之一。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更显现出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的重大作用。全国从省到市到县,乃至乡镇、村庄、家族,莫不把发掘自身的历史文化作为当代人的历史使命。艺文还是单独立编为好。首轮《扬州市志》未设艺文篇,二轮续志理应弥补这一缺憾。古人云,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笔者以为,立言为最难之事。《著述选目》是志书文化部类应记的内容之一。现志书未设艺文篇,《著述选目》亦应入《文化艺术》篇,这样才显恰切。
其二,依笔者愚见,《总述》篇虽写得不错,但亦有可推敲之处。总述篇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用个把小时即可阅读《总述》全文,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现全文长达16300字,阅读一遍须耗时3个多小时,费时劳神,觉得有些长了。写长文易,写短文难。《总述》篇还是控制在万字以内、最好8000字以内为佳。文字过长,容易产生阅读疲劳,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也违背了设立《总述》篇的初衷,志书虽为“官书”,但志书主编一定要摆脱官本位的思想,以第三者的角度审视地情,并非以党委和政府的口吻讲话,文中似乎还夹杂一些文牍气息,有些内容似可移到分志中记述似乎更好一些。
其三,标题制作似乎还有可推敲之处。该志目题分为目、子目、细目三级,前两级加序号,第三级不加序号,格式不统一,显得不甚规范。笔者以为,目题加序号是教科书式的写法,与志书格格不入,志书的最低层次是以条目来体现,条目加序号不伦不类,有违常规。志界有“志书类辞书”之说。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某人的传记在志书中就属于一个条目,如加序号岂不乱了章法。它能讲明一个道理,即条目体的志书不能加序号。如《城市建设与管理》篇《城市绿化》章《道路绿地》节的一级目题数达43个,序号亦由“一至四十三”汉字数码依次标示,加序号使目题显得累赘不洁。
该志政治部类标题中多出现“地方”二字和“扬州市”行政区划名称,似觉欠妥。笔者以为,志书标题中不宜加“地方”二字和行政区划名称。作为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书名即标名为“××省志”、“××市志”、“××县志”,即按中指组颁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将志书所记内容框定在一定地域之内。不越境而书,已成为地方志书铁定的法则。分志的各层级标题均不应再标“地方”二字和行政区划名称,不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部类的分志,均以志书名称限定在一定地域之内,标题名称中出现“地方”二字,实属多余,似有画蛇添足之嫌。标题中加“地方”二字,多出现在政治部类分志之中,这是由政治部类分志内容具有特殊性而造成的,多加推敲便发现问题所在。分志的编、章、节、目各级标题,亦框定在志书名称之下,志书名称就是整部志书的顶级标题,志书各分志所记内容均限定在志书名称的行政区划名和限定的一定地域之内,分志各级标题受志书名称统辖。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均难脱此窠臼。加“地方”,则有多余、累赘之嫌,同时也破坏或损害了志书各级标题的统一性、严谨性、科学性。
该志《民主党派工商联》篇和《群众团体》篇的章题均为组织机构名称,全部用全称标示,明显欠妥,且与“中共地方组织”标题的标法不一致。组织机构名称作标题要尽量用简称,避免用全称。志书标题,要求简明、准确,题文相符,使用简称,亦是标题提炼中应采用的一种手段或方式。在二轮续修的市县级志书中,通常会遇到使用机构或组织名称作为一级标题,在使用简称或全称上,多出现混乱现象,即一部志书内的一、二、三级标题,全称与简称混用,标题体例极不一致,直接影响到志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依笔者愚见,从标题要“简明、准确”的角度考虑,党派群团机构组织作标题,用简称最为恰当。组织机构制作标题,用简称不用全称,应是志书标题制作的一项基本规则。
在我国的社会活动中,许多组织机构都有相应的简称,且这些简称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经过官方认定或认可,在新闻宣传、公文文件等传播中广泛应用;二是得到社会普遍承认,并在语言和文字交流中广泛使用;三是从上至下约定俗成,既简明又准确,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四是标题制作不能短视,目光要放长远一点,编修志书是长久的事业,标题生命力的长短,是衡量用词准确的衡量标准,放在历史长河中加以考量,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其四,版面编排还有些许可改进之处。如《大事记》中的“年”“月”均单立标题,标题字号显大、占行显宽,使得版面文字稀疏,不甚美观,且与其他篇章版面不甚协调,无形中增加了志书的文字量。笔者粗略统计,如将“年”标题字号改小一些、占两行高度;将“月”标题并入条目题头之中、不单占行,如此编排,可使《大事记》的文字由18.11万字压缩至14.20万字,缩减21%的篇幅。
再如篇名页编排,标题、目录各占1页,似有浪费版面之嫌。新编《萧山市志》篇名页将标题、目录合占1页,篇名页背页排无题序。该志如改用《萧山市志》篇名页的做法,即可节省近8万字的篇幅。当然,篇名页占2页(有的背页空白,有的背页排目录)的做法在二轮续志中多见,并非该志独创;甚至有的志书在编章节齐备的情况下,每一章均另起页,致使志书多处出现“缺苗断垅”的现象,篇幅也随之陡增。笔者以为欠妥。现在的方志界有个普遍的心态,即志书页码越多,书籍越厚越好,求大求全。这是个错误的观念。作为志书而言,首先是供人阅读、服务当代,起资政、教化之功用(存史功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渐显现出来),并非束之高阁的艺术品。志书篇幅要有一定的限度。中指组曾对首轮志书提出过篇幅限制,从修志实践看,似有过严之嫌,故未对二轮续志篇幅作硬性规定。笔者以为,控制篇幅是志书编纂应有之意。如何把志书编精编好,是修志人重要的历史责任。压缩志书篇幅,在版面编排中要重视每一个细节的把握与应用,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版面,是志书编纂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切不可等闲视之。
另《人民政府》篇中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访问扬州》《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扬州》两篇专记,标题标法与其他专记不甚一致,似乎一致起来更好一些。
上面所提的可商榷之处,亦为笔者一家之言,只想为后出志书提供些许借鉴,吾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