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湖北省历代旧志述略

湖北省历代旧志述略

发布时间:2020-08-25 点击数:7967
贺觉非先生在《中国地方志分论·湖北方志述略》中指出湖北省的旧志大概有四百种左右。《湖北省旧地方志目录》中收录的旧志有387种。就全国而言,可算是志书较多的省份之一。明清以前,湖北境内已有许多地方史志书籍。梁启超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如孟子所称‘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应算作是最早的方志。楚史《梼杌》一卷,共27篇,但久已失传。汉魏以来,楚之舆地图经,存于著录者较多。有晋代袁嵩的《宜都郡志》、盛宏之的《荆州记》、郭仲产的《襄阳记》、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宋代无名氏的《襄阳耆旧记》、梁元帝的《江州》和《荆南》等。南北朝至隋唐,地方志称图经,偏重于地理。北宋后开始称志。明清后湖北编有6部省志和近80部府、州志及大量县志。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对这些旧志逐一加以介绍,仅就较有代表性的旧志作一介绍,以反映湖北省历代旧志的概貌。

通志

湖北因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但湖北自秦汉以来,行政区域的建置变化极为复杂,从未形成大致类同今天的区划。到元朝虽设湖广行省,却只包含今天湖北的一部分。明朝开国,先设行省,后废行省之制而设布政司,有“两京十三司”之称。其中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湖广布政司)所占地域最大,恰好包含了今天的湖南、湖北两省。康熙三年(1664年)分设湖广左、右布政司,六年,左司改为湖北省,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由于这个原因,湖广全省的通志不像其他省份那样有较长久的纂修历史。民国十年版《湖北通志》序中说:“当明中叶嘉靖时,安陆何侍郎迁创为全楚志,是为湖广有志之始。”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湖广通志》应是成化二十年(1484年)由提学副使薛纲主持纂修的。薛纲,字之纲,浙江山阴人,天顺八年进士,成化十四年冬任湖广提学副使。所修《湖广通志》二十卷,体例俱遵《大明一统志》,但久已亡佚。后志称“楚本无志,志之自刚始”。

其续修本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是现存最早的明代湖广省志,是最早涉及今湖北、湖南两省范围的一部省志。二十卷,由副都御史吴廷举主持纂修,正德十六年底嘉靖元年完成,嘉靖二年刻印。远溯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湘地志及隋、唐、五代荆湖图经、志书,上承宋、元《荆湖南路图经》、《荆湖北路图经》等地志,纪事止于嘉靖元年。卷1概述全省简况,卷2~20分述武昌、汉阳、黄州、德安、荆州、岳州、襄阳、郧阳、安陆、沔阳、衡州、永州、郴州、长沙、宝庆、辰州、常德、靖州、施州等州府史事。多处记载善卷遗迹。列总目16,为郡县沿革、城池、户口、田赋、藩封、公署、宫室、祠庙、历官、名宦、惠政、御寇、祥异、布政司、诗类、文类。全本存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称“嘉靖二年序刊本”,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国内收藏的《湖广图经志书》没有全本,天一阁残存一卷(第一卷),是“司志”部分;南京残存19卷(第二卷至第二十卷),是各府部分。卷首序文目录都已亡佚,只存司志总图一幅。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刊行后的50余年,有多名主事湖北的官员试图续修省志,但终因换任频繁而未能成为定稿。左布政使徐学谟于万历二年至万历四年修成《湖广总志》,本志是明代湖广省志的一个总结,更是对嘉靖以来诸家志稿的继承和发扬。共98卷,内分32门,每门有序有论。舆图共23个,每图配有论述文字。此外还有一部分考证文字,共18章。全书配表26张,有“纪”两篇,大小列传4400多篇。体例“不以州郡分类,惟以事类编辑”,打破之前的府州单元,以门类为单元分卷编纂,后代湖广省志或湖北省志一直沿用这个体例。

湖北清代的通志共有康熙志、雍正志、嘉庆志、宣统志四部。康熙十一年大学士卫周祚奏令天下郡县分辑志书,以备一统志之采撷。康熙二十二年夏四月,又敕令礼部察催各省纂修。康熙和雍正时修的两部通志,内容虽分南北两部记述,却仍称湖广通志。康熙志为清继河南、陕西之后编纂的第一部通志。康熙志80卷,“体裁一仿予志”,资料也多承袭旧志,且重湖北而轻湖南,旧志错讹之处未能详加考证。有康熙二十三年原刻本。现存湖北省图书馆、恩施州图书馆。雍正志120卷,距康熙志四十余年续修,体例类目大致以康熙旧志为本,稍有增并、订正,刻本现存湖北省图书馆,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之后的嘉庆志是两湖分治后的第一部湖北通志,共100卷,无序文。宣统志为我省最晚修成的一部通志,也是卷帙最多的一部通志。杨承熺修,张仲忻纂。本志为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最后、也是字数最多的一部通志。全书172卷,约1500余万字,为十志:舆地、建置、经政、学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其编纂始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曾两度中辍,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年),前后历时40年。其记事无上限,下限至宣统三年(1911年)。初刻于民国十年(1921年)。与前志不同者有二:一是前志记事崇简,而本志记事颇为详明;二是前志以州郡及府为纲不同,本志以县为纲。湖北省方志办已于去年底将其整理影印。除以上四部已经刊行的通志外,还有清嘉庆年间章学诚纂修的《湖北通志检存稿》四卷,陈诗的《湖北旧闻录》,光绪年间杨守敬纂修的《湖北通志·舆地志》稿,洪良品编纂的《湖北通志志余》等。

《湖北通志检存稿》是具体运用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说”编纂的,是其学术成就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请,撰修《湖北通志》。五十九年书成,却遭人谗毁,未能刊行。章学诚后自检存稿,汇订为《湖北通志检存稿》四卷,又得《湖北通志未成稿》一卷。今见《章氏遗书》卷二十四至二十七,主要有序志;通志凡例、目录,皇言纪赞,族望表叙例,人物、府县考叙例,食货考,政略叙例,序传等二十传;湖北掌故叙例、目录;湖北文征叙例,甲乙丙丁集论及部分诗文;末附湖北通志辨例。体例为章学诚所创的三书体,分志文、掌故、文征三部分。“湖北通志”,包括皇言、皇朝编年二纪,方舆、沿革、水道三图,职官、封建、选举、族望、人物五表,府县、舆地、食货、水利、艺文等五十三传。“湖北掌故”,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湖北文征”,分甲乙丙丁四集,分别裒录正史列传、经济策画、词章诗赋、近人诗文。另附“湖北丛谈”,包括考据、轶事、琐语、异闻四类。现存湖北省图书馆。

府县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共67册,选收湖北省历史上所编纂的旧方志113种,其中府志10种、州志8种、县志90种。当然,湖北的旧方志远不止这么多,《湖北省旧地方志目录》中存目的旧志共有387种,除去13种总志外,绝大多数的都是府县志。而湖北有关省府州县的旧志又主要集中于明清两代,此前的除晋代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宋代无名氏的《襄阳耆旧记》(均属专门志),其他的都已亡佚不可考。

《襄阳耆旧记》[晋]是襄阳最早且有辑存的方志,又作《襄阳记》,共五卷。前载襄阳人物,中载山川城邑,后载牧守。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了许多习凿齿的著述,其中《襄阳记》就有近二十条之多。原本已经亡佚,仅有辑佚本留存。《(绍熙)襄阳耆旧记》不分卷,所传耆旧,起自宋玉,止于杜甫,是对习凿齿所传襄阳人物的续写本。

明代湖北所辖武昌、汉阳、黄州、承天、德安、荆州、襄阳、郧阳八府。除武昌府外,其他七府都有府志传世。

明《天顺襄阳郡志》是明代最早的襄阳方志,也是湖北省现存最早的府志。元亮、李人仪修,张恒纂。全志共四卷三十六目。天顺三年(1459年)刻印。卷帙不多但搜罗较宽,重点记述建制沿革、山川城池、古迹形胜、户口贡赋、学校科举等。陕西省图书馆藏有《重刊襄阳郡志》,据说是孤本。196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华师大图书馆、襄樊市图书馆有影印本收藏。

《汉阳府志》〔嘉靖〕10卷。明刘本用、贾应春修,朱衣纂。是现存最早的汉阳府志,包括汉阳和汉川两地的范围,内容较为简略。全志近9万字,每卷一类,分为十类。该志立目简明扼要,艺文不列专志,而将有关文献附载于相关各目之下。贾应春云:“其发凡立例,约而赅矣。纪事纂言,玄要会矣。考据精当,咸足征矣。鉴别唯公,取舍定矣。其文直,其事核,罔剽微以夸靡,罔滥予以伤公。确乎一邦之信史也”(贾应春《汉阳府志后叙》)。后世称朱志最为典则。现存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刻本,藏于天一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琰、汪廷元增刻本,藏于南京图书馆。

《郧台志》〔万历〕是中国现藏唯一的一部台志。国有一统志,省有通志,府州有郡志,县有邑志,郧台志相当于省级的通志。明代两次纂修郧台志。其中明万历《郧台志》为万历十八年(1590年)刊本。裴应章修,彭遵古等纂。共十卷,为卷目体,依次为建置卷、舆地卷、宪体卷、宦迹卷、官属卷、版籍卷、兵防卷、储饷卷、奏议卷、著述卷等。自郧台建置之始,即为抚镇流民、安定地方而设立,故郧台志内容不同于一般的通志体例以省为纲,府、州为属目,而以总镇区域内的事务为纲,而后再领类目,这是通志乃至方志中所稀见的。由此可见,郧台志非为备掌故而作,乃为治郧而作。郧台志原属刘承干嘉业堂藏,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系海内外孤本。纸墨完好,仅目录后县界图前缺一页,卷二第二页缺一页,弥足珍贵,故据影印本复制,以广其传。十堰市档案馆收藏其影印本复制,装订4册。

《沔阳志》明嘉靖十年刊本。明曾储修,童承叙纂。十八卷。此志为州志首创,其体例,为纪一,曰郡纪。表四,曰郡县表、曰封爵表、曰秩官表、曰人物表。志七,曰提封志、曰创设志、曰河防志、曰食货志、曰秩祀志、曰儒学志、曰兵戎志。传九,曰秩官列传、曰人物列传、曰良牧传、曰名将传、曰死事传、曰逸士传、曰侨寓传、曰孝义传、曰外传。按其编例,与明代其他志乘体裁有异,以河川、水利,入于提封志,以建置、古迹,入于创设志,明人修志鲜见有如此体裁者也。据近人卢弼重刊此志跋有云:“童承叙所撰《沔志》,当时与康海《武功志》,王九思《鄂云县志》,称海内三名志。李本宁言《沔志》有《两京》程度,胡可泉言童太史志沔阳犹存体例。”按此志体裁,与康、王二志,皆各有别派,又观其叙述,亦各有繁简也。此志所纪元末明初事迹,采摭甚富。天一阁有存。

《下雉纂》〔天启〕明马歘撰,近人据天启四年刻本,抄录一册。下雉旧县名,今阳新县。《下雉纂》是一部记载和介绍下雉地区全面情况的志书。此县最早有志,修成于弘治末年,后再无嗣出,这本书填补了此县修志近一百五十年的空白。作者序中称:“余浪迹所至,辄好山水,问风俗,暇而笔之,顷得判下雉,则不胜喜,……职闲,耳目得之,并考残缺州乘,撮其大略,自分野建置,以至山水、楼观、寺宇,而什及风土时务,独人物不可得而详,唯一二节妇与异闻怪事录之”。《下雉纂》前有天启三年自序及天启四年友人徐勃序,正文首记疆域分野与建制沿革,其中有二坊、八景;次记楼观寺宇,其中有三国甘宁祠、晋孟嘉墓等;最后是风土、特产以及人民生活状况的记述,其中记当时满山枸杞,而民不知食。湖菱、湖蒿、茶、鳊鳜皆为本地特产;所产纸、笔也很有名,乡民一日二食,以炒米充饥,蔬菜奇缺等等。书中重要部分是关于当地店铺、赋役、漕运等方面的记载。尤其是军运漕粮,了解颇深,记载甚详,很有参考价值。《下雉纂》抄本一卷,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是为湖北建省之始。湖北省当时领有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宜昌、施南等十府。晚清的湖北省辖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安陆、襄阳、郧阳、宜昌、施南、荆州10府;荆门1直隶州;鹤峰1直隶厅;兴国、沔阳、蕲、随、场、归6散州;夏口1散厅;共辖60县。

湖北存世的清代府县志共有几百种之多。《襄阳府志》〔顺治〕应是湖北现存最早的清代府志。顺治九年(1652年)刻本,共三十四卷。复旦大学图书馆有藏。赵兆麟纂。陈锷评价这部志书说:“赵抚当军务倥偬之际,削平残劣,亟举斯典,诚为胜事。惜其时操觚者文笔涩滞,而考据亦未精详。”《襄阳府志》〔乾隆〕陈锷纂修。四十卷。该志所附考证极多,府县建置沿革后各有考证,较为谨严。

《汉阳府志》〔乾隆〕五十卷。清陶士偰修,刘湘煃纂。清乾隆十二年刻民国间抄本,张国淦原藏。陶士偰,湖南长沙人,雍正元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二年出任汉阳知府。本书是继康熙八年陈国儒、李宁仲主持编纂的《汉阳府志》重新修纂的包括汉阳、汉川、黄陂和孝感四县范围的一部志书,发起于康熙末年,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方才出版。收录了《汉阳北极地图考》、《汉口北明旧碑记》、《王公堤记》等许多珍贵的资料。艺文类一反之前旧志的惯例,不收无谓的诗赋,专收有关汉阳“政治、民生之奏疏、文移,地方利弊书序,各学校修建碑记”等。但分类不明,如舆地类乡村里镇但兼及各地田地多寡、钱粮数目等应是食货类中收录的内容;同类中还有兵防一目,兼及历史上武职人员的姓名考辑,应是人物类中收录的材料;典礼类中的四县庙制收录有县学和书院方面的材料,易与公署相混。卷目标识不清,六个大类中有的分类很细,各目卷次未标出,检索不易,且完稿后未能校勘,错误、脱文和衍文比比皆是。原刻本现存湖北省图书馆(缺卷五至七、十至十四、三十八)、武汉大学图书馆(不全),民国抄本现存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地方志办公室。

《鼎修德安府全志》〔康熙〕傅鹤祥主修。二十四卷。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缺卷十八、十九)康熙二十四年刻本传抄本,北京故宫藏,湖北省图书馆藏有复印本。光绪《德安府志》卷首《凡例》中评述其“考据详赡诚地方志之善本也。惟其门目,既无统纪,编次亦嫌杂拖,如列祠于选举后,置杂记于艺文前,体例不纯,不无可议。”光绪《德安府志》体例则较为系统,舍弃旧志体例之短,设子目80多个,堪称清志中一部较完备的府志。

《黄州府志》〔光绪〕四十卷。英启纂辑,刘燡、邓琛、钱崇柏总修。光绪十年(1884年)刊本。湖北省图书馆藏杨守敬飞青阁藏本,有藏印。乾隆《黄州府志》规范初具,堪称详瞻,该志又补辑一百三十余年间的地方掌故,体例更胜前志。

《郧阳府志》〔康熙〕始修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府刘作霖纂修,知府杨廷耀续成并刊刻。共42卷,卷首为序言、图经、卷之一至卷之二十八分别为:总考、星野、城池、形势(附山水)、公署、秩官、学校、祠祀、风俗、兵政、物产、赋役、水利、铺舍、关堡、津梁、宦绩、选举、人物、忠孝、列女、褒封、古迹、仙释、陵墓、流寓、事记,卷之二十九至四十二为艺文,共14卷,分13类:敕、赋、词、歌、诗、书、序、记(上、下)、碑、议、铭、文等。是志篇目各自为门类,不分纲目。门类表述特点,以郧府为总,分述属县。该志海内外均有藏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收录。其影印本复印件十堰市档案馆有收藏。清康熙《郧阳府志补》一卷,首有跋,所载且分补遗,辩伪,修议:亟表前贤、亟访名宦、设立义学,文,诗等类目。府志补遗十堰市档案馆收藏其影印放大复印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已收集到《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6中,附于《湖广郧阳府志》之后。《郧阳府志》〔同治〕八卷首一卷为古代郧阳府的最后一部府志。同治九年(1870)吴葆仪、王严恭纂。该志体例严谨,取材广泛而致用,是郧阳自建府以来史实的集大成者。

《荆州府志》〔乾隆〕乾隆年间两修《荆州府志》,距时已有一百年左右时间,前一次刊刻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来谦鸣、叶仰高修,施廷枢纂。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缺卷五十七、五十八)、荆州博物馆(不全)、沙市市图书馆(不全);后一次修纂于1788年大水之后,知府张方理“始欲整齐掌故,为后持循,旋以事去”,主修易人,这版志书草草完成,全本未得流传。《荆州府志》〔乾隆〕五十八卷卷首一卷。本志记述了旧荆州府所辖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远安等八县自楚文王伐申至清乾隆二十一年八月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卷前有荆州府八邑全图、荆州府城图、荆州府学图、荆州府治图、荆州府八县疆域图、荆州府长江图等13图。全书分为32类。主要沿袭历代方志的体例,但对旧志的一些门类又有所调整。该志保存了大量文献史料,并对许多问题进行考证辨伪,来谦鸣自序称本志“引据之确,辩证之精,迥非寻常地志所能及”,“为一方之良书”,宣统《湖北通志》称该志“书征引最详,考据亦复不苟,在湖北诸志中敢称善本”。但该志重政治轻经济的倾向较为明显,且有类无目,检索不便。

《荆州府志》〔光绪〕清光绪六年(1880年)刊刻,是荆州历史上第一部纲目俱全、体例完备、记述全面的史籍,由荆州知府升任广东按察使倪文蔚等主修,二品顶戴补用道翰林院编修顾嘉蘅这位饱学之士等总纂,头品顶戴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湖广总督李瀚章等15名封疆大吏、朝廷一、二品官员审定,这在一部地方府志的编纂工作中是极为少见的。共80卷,130余万字。记述了当时荆州府所辖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七县的概况,纪事起自楚文王,止于光绪四年。卷首有彭祖贤《荆州府志序》,荆州府全境图、荆州府城图等10图。全书共分地理、建置、经政、堤防、学校、武备、祠祀、职官、选举、人物、艺文、祥异、杂论等13个门类,63个细目,为荆州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好的志书。在体例上克服了前志的许多缺点,在体例上更加完备,并注意设置新的门类反映地方特色,史料搜集涵盖面广,考定录用严于精核,被誉为一部“本末兼赅,取舍精审”的上乘之作。

《宜昌府志》十六卷首一卷。清聂光銮修,王柏心、雷春沼纂。为宜昌地区第一部府志。体例较为完备,提供的资料非常宏富,且多有考据。

《武昌县志稿》〔光绪〕不分卷。清王家璧纂。武昌县志,清光绪前仅康熙、乾隆二修,期间百余年未得重修,本志为康熙、乾隆二志批校、增补后所作,其中有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将士名单,为研究太平天国之难得史料。湖北省图书馆存手抄本。

《广济县志》广济县为武穴市旧名。1949年前,广济至少有8次纂修县志,其中7次成书。宋宝庆二年(1226年)纂修的《梅川志》(梅川为广济县旧称)及更早的版本,明万历年间由知县赵国华、教谕魏秉忠纂修的《广济县志》均失传。清代4次,康熙年间1次、乾隆年间2次、同治年间1次,乾隆五十八年修纂的县志为梁启超所称道。民国时期未能成书。武穴市地方志办公室征得清代4部县志,整理重印,2006年出版。康熙丁未(1667年)刻本为邑人王临撰,刘醇骥、张仁熙修订,黄玉铉等鉴定,现存北京图书馆、武穴市地方志办公室(抄录本)。《广济县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卷,清虞学灏纂修。卷首中记载:“于下而秉厥成维时,始克有志,阅今九十余年矣。前之记载既朴而不详,后之嘉言懿行复多散佚,而未续阅者病之今。”分为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选举志、人物志、烈女志、艺文志、外志等九个部类。正文中以地理、人物、艺文三部分所占篇幅最大。遵循“生者不为立传”的原则,且孝子节妇的选择不分古今,以教化民众。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刻本,现存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武穴市地方志办公室(复印件)、武穴市档案馆(复印件)。《广济县志》〔乾隆五十八年〕十二卷。清黄垲修,陈诗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刻本,卷首有知县黄垲作序,曰:“县志为一县之信史,备载山川、风俗、人物、事迹,后之人征文而考献者,其在斯乎?”后有陈诗序,并附邑人刘醇骥在《广济县志》(康熙丁未刻印本)中的原序。共有世纪、城市、山川、职官表、选举表、士族表、户籍表、名宦、人物、烈女、艺文、杂记十二部分。世纪中记载了广济县的建置沿革、灾害及赈灾情况;职官表、选举表、士族表、户籍表以列表的形式反映了全县职官、选举、士族和户籍情况,是修志中的一大创新。因嫌前志失之太繁,多列门类,博载诗文,于是删繁就简,得笔削之大要,大大压缩了艺文志的容量。现存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武穴市地方志办公室(复印件)、武穴市档案馆(复印件)。《广济县志》〔同治〕十六卷。清刘宗元、朱荣实修,刘燡纂。编修始于同治九年,十一年编成。前有刘燡《广济县四修县志序》介绍了广济历史上四次编修地方志的情况,《广济县志》康熙丁未(1667年)本的序言(顾景星、刘醇骥序)、乾隆癸丑(1793年)本黄垲序。有县境全图、县市图等图。分为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等十六卷,尤其以人物志和艺文志部类为最重。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活字本,现存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武穴市地方志办公室、武穴市档案馆。

《石首县志》〔乾隆〕乾隆丙辰石首志,石首知县张坦撰。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刻本现存湖北省博物馆。乾隆乙卯石首志,八卷,石首知县王维屏修,徐佑彦纂,章学诚参与编纂。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嘉庆增修本。本志是石首建县后的第三部县志,将前一部县志(乾隆元年刻本)后各项予以增纂。前为王维屏序称:“古坪张公重修后五十余年,凡户口、赋役、职官、选举,与夫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之属日新月盛,皆有待于增益。……适制府以通志之役檄下郡县……论已自晋以迄于明其沿革废兴之间,邑之山川疆域、风土人情”。后有石首县教谕阮文斐序。分为编年志、方舆志、建置志、民政志、轶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八卷五十四目。坚持撰述必有依据,按条理分门别类。刻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天津人民图书馆。

《天门县志》〔乾隆〕二十五卷,天门知县胡翼修。乾隆乙酉胡翼序曰:“天门志不修已七十年,漫漶散佚不待言。即索善本观之,其于六掾之掌三途之登、三德六行之书、耆旧先贤之传,或失差别或失谨严,钱散丝棼未贯未栉。于是以今年春广搜诸籍,采访群贤,征文考献,时聘友会稽章君镳邑明经熊子士(人炎)程子文选共为商确另勒一编而续以后七十年之事。”此序后为安陆知府觉罗敦福序,之后为原序。后为总论、凡例和修志十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冬,胡翼聘请正在天门讲学的章镳纂辑《天门县志》。章镳受聘之后,由于当时他全身心忙于天门书院学子进京以应秋闱的准备,无暇旁顾,修县志之事就交给了其子章学诚。这部《天门县志》实际上就是章学诚编纂而成的。志书付刻时,胡翼主张署章镳主纂,章学诚署协纂之名。但章学诚推辞不就。最后采用安陆知府觉罗敦福的建议,由章学诚写一篇序以酬其劳,这就是《修志十议呈天门胡明府》,也就是志界所熟知的“修志十议”,归纳了历史上修志的弊端,并根据自己的修志实践对修志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同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指出应“乘二便,知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是其第一次系统提出自己的修志主张。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天门县志艺文考序》中提出了设置“文征”的想法。卷一至卷八为地理考、建置考、食货考、礼仪考、学校考、水利考、五行考和艺文考八考,记邑中应志之事;卷九为五表:封建秩官辟举古科目合表、官师表、科贡表、武选表、封阴表,记邑中应志之人;卷十至卷二十三为十传:循良列传、儒林列传、忠义列传、孝友列传、宦迹列传、卓行列传、文苑列传、隐逸列传、宾耆列传、尚义列传、节烈列传、方伎列传、流寓列传和仙释列传,记邑中硕德肤功嘉言懿行忠孝节烈义之大,方伎杂流之细,有未列入的附入第二十四卷余编中。乾隆三十年(1795年)刻本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

民国成立后将府州一律改县,所以无府州志可言,但已有县志均沿袭旧名。民国县志只有八部是民国时所编,即夏口、钟祥、麻城、英山、南漳、咸丰、京山、松滋。其他的虽称为民国所修,实际上仅是民国时重印。

《夏口县志》三十二卷。侯祖畲修,吕实东纂。民国九年刻本。1918年完稿。该书于本地历史情况大多取材旧志,现时情况则采访庚续。惟因辛亥革命,清军在汉口焚烧破坏,档案资料大为损失,所以许多篇目的记述残缺不全,然而也是汉口开埠以来国人所撰的唯一地方志成果。全书分二十三卷十八篇,附补遗。其中交通、实业、交涉、商务四篇系新设,专收反映近代汉口工商业发展和中外交涉事务,其它篇目和旧志同。惟内容则补充了光绪、宣统以及民初的材料。本书舆图的绘制比以往各志都科学,使用了新的比例尺,经过实地测绘后制成,故较有价值。

《南漳县志》向承煜等纂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付印。共6册19卷,包括《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艺文志》《职官志》《人物志》《宗教志》,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地舆、历史古迹和风土人情于一体,是一部南漳历史的百科全书。现存北京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南漳县图书馆等地。

《咸丰县志》徐大煜纂修,民国三年(1914年)石印本。共十二卷末一卷。分舆地、建置、礼教、财赋、武备、官师、选举、人物、土司、氏族、杂志等门类。体例上较同治本有沿革,也有创新。现存湖北省图书馆。

乡土志

除上述省、府、州、县志以外,清朝末年还出现了大量为各地学校作教材用的乡土志(又称风土志)。清代的乡土志在光绪初年即有私撰,但大规模的编纂是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部颁文后开始的,同年学部还颁行了编辑小学堂课本乡土志的例目。当时初等小学堂普遍分为历史、地理、格致三科,《例目》对这三方面内容作了具体阐述:“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于地理则讲乡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于格致则讲乡土之动物、植物、矿物。”乡土志为初级教材,故叙述内容多关及本地风土经济,文字多浅近通俗,体例设置往往也有别于一般方志,有的分章节讲授,有的直接用问答的形式,可算是中国地方志一个新的品种。

在此条件下,湖北清代编修了几部乡土志。《湖北乡土地理教科书》〔光绪〕清陈庆楼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铅印本,现存武汉图书馆。除此志外,还有《黄安乡土志》、《江陵乡土志》、《监利风土志》〔光绪〕、《潜江乡土志》〔光绪〕、《宜城县乡土志》〔光绪〕、《宜城乡土志约编》〔光绪〕等。

湖北民国时期的乡土志主要有民国初年的《黄冈乡土志》、《月山乡土志》、《黄陂县乡土志》,民国七年的《乾镇驿乡土志》、《通山县乡土志略》,民国九年的《宜都乡土调查志》,民国十二年由宋衍锦纂修的《蒲圻乡土志》等七种。《通山县乡土志略》余六鳌著。全国现存3个版本:一是民国七年原始稿本,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二是据民国七年稿的1959年抄本,馆藏上海图书馆;三是上海图书馆抄本的影印件,馆藏通山县县志办公室。不分卷,共列12目,分为36小目。12目的顺序是:历史、地理、政绩、宗教、风俗、人物、农业、工业、商业、物产、学校、寺庙,共2.6万多字。

《宜都乡土调查志》是由胡与权、王道成、李永廉、朱裕璧、朱裕璋、雷顺节、陈鼎远、卢义鉴、刘崇耆、张文萃、张文蔚、鲜于明复、徐德茂、姚华瑗、马云龙、徐炳藻、张世济于民国九年(1920年)同编而成的,为手抄本(应未曾出版)无标点且字迹不一,无序无跋,缺少志略及成书缘由,流传范围有限。共分十六目:境界(历史附)、城壁、地势(堤防附)、山岭、水泽、风俗、古迹、气候、人民、宗教、教育、建筑、物产、交通、政治、津梁。图目依次有《清江流域图》、《宜都总图》、《清江北岸图》、《清江南岸图》、《大江北岸图》、《交通图》、《江南物产图》、《实测县城汉阳坪附近图》。地图为手绘,与先前方志上十分抽象的绘图不同,大致按比例绘出,参考价值较大。

专志

湖北旧志中的专志多为私人修纂,但因笔者掌握资料有限,难以尽收。下面分为山水志、卫所志、寺庙志、书院志等几个门类分别介绍。

(一)山水志

《三峡通志》〔万历〕,五卷,吴守忠纂。《三峡通志》为吴守忠在归州任内所修,万历十九年(1591年)刊印成书。首著“三峡考异”,即夔峡考、巫赋考、归峡考,分为三卷;卷四艺文,卷五附录。刊本今存上海图书馆。

明代《武当山志》明代武当道教的发展臻于鼎盛,武当山志的编修也较为频繁,共有六部,即宣德六年(1431年)武当山提调官钦差太常寺丞任自垣纂《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十五卷,嘉靖十五年(1536年)湖广布政司右参议武当山提调官方升纂《大岳志略》五卷,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内官监太监武当山提调官王佐修、均州学正慎旦等纂《大岳太和山志》十七卷,隆庆六年(1572年)右佥御史郧阳抚治凌云翼修、均州学正卢重华等纂《大岳太和山志》八卷,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塘卧游道人杨尔曾辑《太和山图说》一卷,崇祯十五年(1642年)荆门人龚黄辑《玄岳登临志》一卷。这六部明修武当山志前后相续,构成一个完整的山志体系,形成一种奇特的山志文化。任志现有明刻本与明抄本见存。明刻本分上、下两册。明抄本共四册,页八行,行十五字。明刻本与明抄本均已残缺,明刻本缺卷六,明抄本缺卷一、卷十五及卷二的一部分。

清代山水志有《大别山志》、《鹦鹉洲小志》、《大洪山志》、《黄鹄山志》、《大岳太和山纪略》、《沙湖志》、《东湖志》等。《黄鹄山志》十二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字月樵,永康人。同治中以道员需次湖北提调崇文书局。该志共有名胜四卷,流寓、仙释、祥异合一卷,金石一卷,艺文六卷。《大别山志》十卷,清胡凤丹撰。卷首为大别山、晴川阁、月湖三图,之后依次为名胜、仙释、金石,第四卷以下都是艺文之类。《鹦鹉洲小志》四卷,清胡凤丹撰。卷首是鹦鹉洲的古图、今图,之后是名胜一卷、艺文三卷,记载了武汉三镇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物传说及历代文人骚客的吟咏之作。上述三志在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皆有存本,对我们研究今天大武汉的历史乃至荆楚文化甚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胡凤丹《黄鹄山志》、任桐《沙湖志》、《宝通寺志》,皆为记述江夏胜迹。

(二)卫所志

《施州卫志》共有多部,但多已不可考。《施州卫志》,明沈庆撰。今不可考,可称是恩施地区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施州卫志》明高维勉撰。自序曰沈志缺漏尚多,予来施以暇日,遍访山川古迹,乃知唐宋诸贤或谪官或游寓触景题诗,犹传诵于乡人彰彰可验间与建始教谕叶君庭兰雠校,其无疑者悉收入之。《施南卫掌故初编》九卷,明庞一得撰。封疆、建置、食货、官师、人物、制书、前事、前言、艺文。此后还有多部《施州卫志》,多为私人修纂。《荆州卫志》〔康熙〕《荆州右卫志》则与之相类。

(三)寺庙志与书院志

寺观志有《玉泉寺志》、《宝通寺志》、《长春观志》等。《宝通寺志》全一册,为清王正相编著。光绪八年(1882年)续纂。现存湖北省图书馆,武汉方志馆藏有复印本。《长春观志》四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刊本,侯培峻、冀麟书编。今藏湖北省图书馆等。

书院志有《问津院志》、《江汉书院志略》(已佚)、《紫阳书院志略》等,《紫阳书院志略》8卷,清董桂敷撰,记载了清代汉口书院建置、沿革的史事等清代汉口教育文化状貌。

(四)其他专志

除上述几类专志外,湖北旧志中的专志还有《荆州驻防志》、《万城堤志》、《万城续堤志》、《湖北旧闻录》、《湖北金石志》、《卯峒司志》、《汉口山陕西会馆志》等。

《荆州驻防志》清希元等编纂。记载了清代湖北地方八旗驻军的情况及其兴衰变化的历史,其中也收录了有关乾隆年间湖北荆江洪水泛滥等方面的诏令奏议文献资料,对研究清代地方军事驻防形势及源流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研究荆江堤防也有借鉴意义。

《万城堤志》倪文蔚著,十卷,志余一卷,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荆江大堤的专志,记载荆江大堤创建、维修的过程,正如该志作者所说:“湖北政治之要莫如江防,而江防之要尤在万城一堤。”《万城续堤志》舒惠著,为前志的续本。湖北省图书馆存有铅印本。

《卯峒司志》向子奇编纂,纂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共6卷48目,加上续纂图记20目,共68目。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土家族土司志。它以简约的笔触记载了自明初到清朝中后期卯峒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诸方面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附录中列出的《向氏谱》、《来凤县志·土司志》对《卯峒司志》的内容做了补充和佐证。对这写内容的校注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土家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三省边防备览》为清代学者严如熤所辑,记述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区形势。道光二年(1822年)刊行《三省边防备览》14卷,道光十年(1830年)再版。道光元年(1821年),严如熤奉命与三省官员查勘边境,历时半载,因将耳目所及与前著《三内风士杂志》及《边境道路考》合辑纂成此书。

《湖北旧闻录》陈诗撰。清抄本、四十六册,湖北省图书馆藏。章学诚《丙辰札记》推崇其说:“蕲州陈工部诗者,楚之宿学,曾以十年之功,自撰《湖北旧闻》,博洽贯通,为时推许。”书前无序言、凡例,书中卷次未分。多为后志引用。

《湖北金石志》十四卷,缪荃孙纂,杨守敬补订。前无序,后无跋,也没有撰述人的姓名和出版年月。本志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历史、文献学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北京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

《汉口小志》十五卷,徐焕斗修纂。民国四年排印本。内容大多取材旧志、日人著述的译本和口碑等,全面介绍了汉口地理、风俗、人口、教育、交通、商业、建置、名胜、寺观、义举、兵事和租界等情况,除地理和兵事探溯较广外,其余各篇多只介绍现时情况,甚为简略。

《汉口丛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益善书局刊本,范锴著。六卷,对汉口地区的地理形势、水道极其变迁、郡县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名胜古迹、街衢市井、物产趣闻、名人事迹及其文学作品等进行了全面的辑录整理,并于每段之下加按语进行评注。是第一部叙述汉口城市兴衰的史书。《续汉口丛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汉口利华书局刊本。《再续汉口丛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汉口利华书局刊本,王葆心著。《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是我们了解汉口城市兴衰的重要乡邦史书,举凡前哲嘉言、灾异物产、人文地理、堪舆术数,乃至人生感慨、读书心得,一一发之于书;并且,作者又以轻松写意的文学笔调娓娓叙述汉上旧事,使得这两部作品又是引人入胜的文学佳作。

除上述所列志书外,《陨襄赈济事宜》、《湖北堤防纪要》、《潜江旧闻录》、《琴台纪略》等也都是较为重要的专志。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旧志作为其中一个特别的种类,承载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如果不及时加以抢救整理,势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本文试图将湖北省历代旧志加以梳理,以求为今后的旧志整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