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高邮州志 道光续增高邮州志 光绪再续高邮州志 民国三续高邮州志
发布时间:2020-02-23 点击数:2410
嘉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清嘉庆18年(1813)刻本;清道光25年(1845)重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有嘉庆20年增刻本,误,详见嘉庆20年《高邮州志》提要。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13年任高邮知州,16年离任,20年回任。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乾隆30年(1765)拔贡,42年举人,晚年无意仕进,两次与修州志,自订诗、古文若干卷,著《遂园诗文抄》。嘉庆16年春,馨以引见入京,行前嘱署任设局修志,延味堂等11人分纂,未几丰润。因“前志体例详审”,故“悉依旧目”,(《凡例》)前录乾隆48年《杨志》,其后续增乾隆48年至嘉庆18年之间,凡30年之事。新增各条内容,或分入原卷各门,或统入该卷卷末,前并冠以“增修”2字以别之,卷前有嘉庆18年冯馨《序》、高邮州志《原序》、重修高邮州志《序》和旧志凡例、增修凡例、总目、增修姓氏。《舆图》新增万寿宫图、文昌宫图、奎楼图和州署图。文中新增内容,除乾隆48年以后事外,尚有《乾隆志》遗漏之处,如卷首“恩纶”所增补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谕旨。
嘉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冯馨增修,王念孙增纂,清嘉庆20年(1815)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与嘉庆18年本相混,误。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曜,高邮人。乾隆进士,官永定河道。67岁退休后专意著述,著作等身,主要有《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群经字类》、《古韵谱》等,为清代音韵训诂学大师。嘉庆16年,高邮知州冯馨离任入京时曾嘱设局续志,嘉庆18年志成,嘉庆20年馨回任后,与邑中父老暨诸荐绅,访故实,采遗文,又成州志刊行。《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以该志为嘉庆18年州志的另一种版本,实非一志。该志与嘉庆18年志在体例门目上,都一遵乾隆志例,但两者相异之处颇多:第一,嘉庆18年志前列原志内容,后列新增。该志唯汇列增纂内容,单独梓行;第二,卷前收录内容次序有别,该志卷前有嘉庆20年冯馨《增修高邮州志序》、《重修高邮州志序》、高邮州志《原序》、高邮州志重修姓氏、高邮州志增修姓氏、总目、旧志凡例、增修凡例,其中增修姓名署冯馨主修,王念孙总纂;第三,志中内容有异。《舆图》中新增4图,18年《州志》有州署图,该志更为“州署新图”等。志中内容增补不尽相同,该志增补内容尚有嘉庆18年《州志》增纂内容不及之处,如卷首《恩纶》中,新增乾隆46年、嘉庆15年至20年的上谕,等等。志中所记,可补充嘉庆18年《州志》的不及之处。
道光续增高邮州志
六册(清)张用熙,左辉春纂修,清道光23年(1843)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著录。用熙,安徽桐城人,举人,道光22年任扬州府扬河水利通判。辉春,字青峙,湖南湘乡县人,举人,道光22年任高邮知州。该志于道光23年2月开局纂修,定稿于8月,续增嘉庆18年(1813)至道光23年30年之间事。前附乾隆、嘉庆旧志,后大体依旧志门目记述新增内容。全志不分卷,分装为6册。第1册张、左2《序》、凡例、总目、纂辑姓名、天章、恩纶、续增诸图;第2册舆地志(疆域、城池、公署、驿馆、书院、育婴堂、养济院、坛遗、祠宇、神庙、佛庙、寺、道院、桥梁、胜迹、宅第、墓域、坊表)、河渠志(古运河、今运河、运河、堤工、四坝、闸洞、东堤闸洞、下河)、民赋志(户口、国朝中伙牙税)、食货志(物产)、军政志(兵防、器械、炮位)、典礼志(祀典)、学校志(规制附学田租息定案、附考桌凳);第3册秩官志(官制、宦迹)、选举志(征辟、同朝进土、议叙官职、武举人、行伍人员、世职)、人物志(列传、忠烈、孝友、政事、文苑、独行、义行、艺术、流寓、方外);第4册人物志(烈妇、烈女、贞女、孝女、义婢附);第5册艺文志(疏、记、序、传、启、跋、祭文、诗、词);第6册艺文志(诗、书目)、善举志、灾祥志、事略。记述内容丰富,资料价值颇高。《食货志》述物产,分为谷、蔬、果、木、竹、花、草、鱼、介、禽、兽、虫等10数类属,一一介绍;《河渠志》述高邮境内运河段古今变迁及堤工河防状况,较旧志详细;《军政志·兵防》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后,高邮官民捐廉制备军装器械、雇募壮勇、训练团练、沿河设炮台、民众守望相助,念切同仇,积极防御的事迹。志中还在一些门类之前间附案语,说明与旧志的不同或所记内容的特点。
光绪再续高邮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金元烺、龚定瀛修,夏子纂,清光绪9年(1883)刻本。元烺,字苕青,浙江嘉善县人,监生,光绪5年任高邮知州。定瀛,湖南湘乡县人,文童,光绪8年任高邮知州。子,高邮人,同治2年(186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初,金氏设局修志,事未竣而离任,龚氏继任后踵其事,于光绪9年修成。记事上续道光23年,下至光绪9年。卷前有龚、夏2序、纂修姓名,新增诸图、目录、凡例。卷首天章、恩纶;卷1舆地志;卷2河渠志、民赋志、军政志、学校志;卷3秩官志、选举志;卷4~5人物志;卷6艺文志;卷7善举志、灾祥志、轶事志;卷8禁革志。诸志各领若干目。《舆图》删旧志图,新绘长湖船坞图、扬军厅署图、盐漕守备署图和义仓图。志书内容注意对近代高邮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如《军政志》、《秩官志》、《轶事志》等有关于太平天国军队、捻军在当地战事的记叙,《舆地志》、《善举志》等有不少关于近代社会公益事业与机构的记述,《秩官志》魏源知高邮州时于湖口筑大堆,植榆柳,为民船避风、疏浚河塘等善政的记述,《民赋志》对《江苏省唯一的回族乡高邮菱塘乡的户口聚居和清真寺址等方面情况的记述等等,颇为珍贵。篇目设置上创立《禁革志》1卷,汇录当地禁制敝俗的有关内容,为向来志书所无。但在立目归类上每有未能尽当之处。如以风俗归于《民赋志》、漕运归入《军政志》等。《善举志》、《舆地志》中子目亦过于琐细。《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全书体例,颇称简明,第得失亦复参半”,评论颇为中肯。
民国三续高邮州志
八卷附录二卷/胡为和、卢鸿钧修,高树敏纂,民国11年(1922)刻本。为和,贵州独山县人,拔贡,曾任丹阳县知事,民国7年署任高邮县长。鸿钧,河南永城县人,举人,民国11年任高邮知事。树敏,高邮人,廪生,曾任高邮州教育会会长、民国高邮市议会议长、江苏水利协会研究员、高邮县水利研究会主任。民国初元,废州为县,而名为《三续高邮州志》,乃因于《光绪再续州志》之后的续作,且主要记述内容为民国前史实,民国以来的事实仅作“附录”。是编先倡修于胡氏,中经继任者奉天铁岭县(今属辽宁省)监生彭世祺、浙江省临安县举人姚祖义继修,最后在卢氏任上方毕役,书前有胡为和,高树敏2《序》、目录,纂辑姓名、凡例。篇目设置前7卷基本同于前志,唯编次有别,末卷删《禁革》增《附录》记民国事。《附录》共4篇,依次为:县附录1光复事略、舆地、河渠;县附录2民赋、食货、实业;县附录3学校、自治、善举;县附录4祠祀、军政、交通、职官、选举、杂类、新志补遗、前志正误。所补止于宣统3年(1911)。书中新绘高邮州境等3图,系采用近代测量方法和仪器测绘而成,其精详远在前此旧舆图之上,正文较多地记述了清末高邮新事物,如《交通志》的电线、轮船、邮政,《祠祀志》的教堂,《军政志》的巡警,《学校志》的学堂,《实业志》的各地物品输出状况和营业状况等等。《食货志》还设有《钱币》,详载各种钱币的式样、相互比价和流通等情况,诸如此类,为旧志所不及。书末《前志正误》专门标录高邮旧志中的舛误之处,可资检阅旧志时参考。然其《轶事》中,广收海内丛谈小说内事关邮邑者,“虽偶涉神怪兼收并采”’有欠恰当。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清嘉庆18年(1813)刻本;清道光25年(1845)重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有嘉庆20年增刻本,误,详见嘉庆20年《高邮州志》提要。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13年任高邮知州,16年离任,20年回任。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乾隆30年(1765)拔贡,42年举人,晚年无意仕进,两次与修州志,自订诗、古文若干卷,著《遂园诗文抄》。嘉庆16年春,馨以引见入京,行前嘱署任设局修志,延味堂等11人分纂,未几丰润。因“前志体例详审”,故“悉依旧目”,(《凡例》)前录乾隆48年《杨志》,其后续增乾隆48年至嘉庆18年之间,凡30年之事。新增各条内容,或分入原卷各门,或统入该卷卷末,前并冠以“增修”2字以别之,卷前有嘉庆18年冯馨《序》、高邮州志《原序》、重修高邮州志《序》和旧志凡例、增修凡例、总目、增修姓氏。《舆图》新增万寿宫图、文昌宫图、奎楼图和州署图。文中新增内容,除乾隆48年以后事外,尚有《乾隆志》遗漏之处,如卷首“恩纶”所增补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谕旨。
嘉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冯馨增修,王念孙增纂,清嘉庆20年(1815)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与嘉庆18年本相混,误。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曜,高邮人。乾隆进士,官永定河道。67岁退休后专意著述,著作等身,主要有《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群经字类》、《古韵谱》等,为清代音韵训诂学大师。嘉庆16年,高邮知州冯馨离任入京时曾嘱设局续志,嘉庆18年志成,嘉庆20年馨回任后,与邑中父老暨诸荐绅,访故实,采遗文,又成州志刊行。《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以该志为嘉庆18年州志的另一种版本,实非一志。该志与嘉庆18年志在体例门目上,都一遵乾隆志例,但两者相异之处颇多:第一,嘉庆18年志前列原志内容,后列新增。该志唯汇列增纂内容,单独梓行;第二,卷前收录内容次序有别,该志卷前有嘉庆20年冯馨《增修高邮州志序》、《重修高邮州志序》、高邮州志《原序》、高邮州志重修姓氏、高邮州志增修姓氏、总目、旧志凡例、增修凡例,其中增修姓名署冯馨主修,王念孙总纂;第三,志中内容有异。《舆图》中新增4图,18年《州志》有州署图,该志更为“州署新图”等。志中内容增补不尽相同,该志增补内容尚有嘉庆18年《州志》增纂内容不及之处,如卷首《恩纶》中,新增乾隆46年、嘉庆15年至20年的上谕,等等。志中所记,可补充嘉庆18年《州志》的不及之处。
道光续增高邮州志
六册(清)张用熙,左辉春纂修,清道光23年(1843)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著录。用熙,安徽桐城人,举人,道光22年任扬州府扬河水利通判。辉春,字青峙,湖南湘乡县人,举人,道光22年任高邮知州。该志于道光23年2月开局纂修,定稿于8月,续增嘉庆18年(1813)至道光23年30年之间事。前附乾隆、嘉庆旧志,后大体依旧志门目记述新增内容。全志不分卷,分装为6册。第1册张、左2《序》、凡例、总目、纂辑姓名、天章、恩纶、续增诸图;第2册舆地志(疆域、城池、公署、驿馆、书院、育婴堂、养济院、坛遗、祠宇、神庙、佛庙、寺、道院、桥梁、胜迹、宅第、墓域、坊表)、河渠志(古运河、今运河、运河、堤工、四坝、闸洞、东堤闸洞、下河)、民赋志(户口、国朝中伙牙税)、食货志(物产)、军政志(兵防、器械、炮位)、典礼志(祀典)、学校志(规制附学田租息定案、附考桌凳);第3册秩官志(官制、宦迹)、选举志(征辟、同朝进土、议叙官职、武举人、行伍人员、世职)、人物志(列传、忠烈、孝友、政事、文苑、独行、义行、艺术、流寓、方外);第4册人物志(烈妇、烈女、贞女、孝女、义婢附);第5册艺文志(疏、记、序、传、启、跋、祭文、诗、词);第6册艺文志(诗、书目)、善举志、灾祥志、事略。记述内容丰富,资料价值颇高。《食货志》述物产,分为谷、蔬、果、木、竹、花、草、鱼、介、禽、兽、虫等10数类属,一一介绍;《河渠志》述高邮境内运河段古今变迁及堤工河防状况,较旧志详细;《军政志·兵防》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后,高邮官民捐廉制备军装器械、雇募壮勇、训练团练、沿河设炮台、民众守望相助,念切同仇,积极防御的事迹。志中还在一些门类之前间附案语,说明与旧志的不同或所记内容的特点。
光绪再续高邮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金元烺、龚定瀛修,夏子纂,清光绪9年(1883)刻本。元烺,字苕青,浙江嘉善县人,监生,光绪5年任高邮知州。定瀛,湖南湘乡县人,文童,光绪8年任高邮知州。子,高邮人,同治2年(186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初,金氏设局修志,事未竣而离任,龚氏继任后踵其事,于光绪9年修成。记事上续道光23年,下至光绪9年。卷前有龚、夏2序、纂修姓名,新增诸图、目录、凡例。卷首天章、恩纶;卷1舆地志;卷2河渠志、民赋志、军政志、学校志;卷3秩官志、选举志;卷4~5人物志;卷6艺文志;卷7善举志、灾祥志、轶事志;卷8禁革志。诸志各领若干目。《舆图》删旧志图,新绘长湖船坞图、扬军厅署图、盐漕守备署图和义仓图。志书内容注意对近代高邮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如《军政志》、《秩官志》、《轶事志》等有关于太平天国军队、捻军在当地战事的记叙,《舆地志》、《善举志》等有不少关于近代社会公益事业与机构的记述,《秩官志》魏源知高邮州时于湖口筑大堆,植榆柳,为民船避风、疏浚河塘等善政的记述,《民赋志》对《江苏省唯一的回族乡高邮菱塘乡的户口聚居和清真寺址等方面情况的记述等等,颇为珍贵。篇目设置上创立《禁革志》1卷,汇录当地禁制敝俗的有关内容,为向来志书所无。但在立目归类上每有未能尽当之处。如以风俗归于《民赋志》、漕运归入《军政志》等。《善举志》、《舆地志》中子目亦过于琐细。《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全书体例,颇称简明,第得失亦复参半”,评论颇为中肯。
民国三续高邮州志
八卷附录二卷/胡为和、卢鸿钧修,高树敏纂,民国11年(1922)刻本。为和,贵州独山县人,拔贡,曾任丹阳县知事,民国7年署任高邮县长。鸿钧,河南永城县人,举人,民国11年任高邮知事。树敏,高邮人,廪生,曾任高邮州教育会会长、民国高邮市议会议长、江苏水利协会研究员、高邮县水利研究会主任。民国初元,废州为县,而名为《三续高邮州志》,乃因于《光绪再续州志》之后的续作,且主要记述内容为民国前史实,民国以来的事实仅作“附录”。是编先倡修于胡氏,中经继任者奉天铁岭县(今属辽宁省)监生彭世祺、浙江省临安县举人姚祖义继修,最后在卢氏任上方毕役,书前有胡为和,高树敏2《序》、目录,纂辑姓名、凡例。篇目设置前7卷基本同于前志,唯编次有别,末卷删《禁革》增《附录》记民国事。《附录》共4篇,依次为:县附录1光复事略、舆地、河渠;县附录2民赋、食货、实业;县附录3学校、自治、善举;县附录4祠祀、军政、交通、职官、选举、杂类、新志补遗、前志正误。所补止于宣统3年(1911)。书中新绘高邮州境等3图,系采用近代测量方法和仪器测绘而成,其精详远在前此旧舆图之上,正文较多地记述了清末高邮新事物,如《交通志》的电线、轮船、邮政,《祠祀志》的教堂,《军政志》的巡警,《学校志》的学堂,《实业志》的各地物品输出状况和营业状况等等。《食货志》还设有《钱币》,详载各种钱币的式样、相互比价和流通等情况,诸如此类,为旧志所不及。书末《前志正误》专门标录高邮旧志中的舛误之处,可资检阅旧志时参考。然其《轶事》中,广收海内丛谈小说内事关邮邑者,“虽偶涉神怪兼收并采”’有欠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