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衡州府志 康熙衡州府志 嘉靖衡州府志 光绪永定县乡土志 同治续修永定县志
发布时间:2019-12-01 点击数:3727
乾隆衡州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饶全修,旷敏本纂。全,字惕斋,江西丰城人,监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衡州知府,敏本,字鲁之,号峋嵝,湖南衡山人,乾隆选士,翰林院庶吉土,著有《旷峋嵝集》。是志始修于乾隆二十七年,翌年付梓。纪事止于是年。载所辖九县,即衡阳,衡山、耒阳、常宁、酃县、安仁、临武、蓝山及清泉县的历史资料,正文分三十门五目,约三十万字。沿革门详记桂阳州并入清泉县(今衡南)情况;人物门重点收本邑名人传记,首载耒阳蔡伦:"字敬仲,永平末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和帝时位转中常侍,预参惟幄……。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不便于人,伦以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造为纸,元兴元年(105)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采用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之源流;游寓门单独立类,以别于康熙张志置人物门下之不当,载历代名人寄住过往衡邑情况。如韩愈,唐永贞间由郴州经耒阳,作《吊杜陵祠》诗;宋张拭(南轩)在师衡山胡(弘)五峰与诸子讲学于方广寺,遂拭南岳并著有《唱和集》等史事:田赋门记属境各县蠲免各种租税情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选举门增加宋元时期乡举名单,填补了前志空白;古迹门载衡州八景;另对蔡伦故址亦有专门记述,有助于了解蔡伦宗族之兴发展史,对研究蔡伦造纸有参考价值。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光绪元年(1875)增刻本。
康熙衡州府志二十二卷
张奇勋修,周士仪纂,谭弘宪续修。奇勋,号松公,河南、荥阳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紫恩贡,官福建松溪知县,苏州通判,太原府同知,后调衡州知府。士仪,字令公,号霍园,湖南酃县籍衡阳人,岁贡,曾官宁远司训,蕲州学正,纂有《通州志》、《海盐县志》、《通纪野获》等。弘宪,字慎伯,直隶(今河北)文安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康熙二十四年八月由云南司郎中调衡州知府。是志始修于康熙二十年,上录明嘉靖杨志,内容增加嘉禾县的史事。正文分十三门百二十目,约三十二万余字,体例较前志有所创新,每阴前冠以小引,提纲挚领,揭示要义,首列封域志,概建置沿革、天文地理、山川占迹等,改前志分散记载之弊;秩官门载本邑历代从知府、通判到知县等各级官吏简历,史料有所增加。艺文约占全舍篇幅三分之一,汇旧志附置各门的诗文于一门,以录历代名人所著有关衡邑诗文近百篇,尤以李杜。韩柳、欧赐修、文天祥诸大家诗文,诚为可贵,如李白《送陈郎将归衡》与柳宗元《石鼓合江亭》,后世广为流传;还收集有历代本籍各类名人所撰诗文。是志残缺不全,传本罕见。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增修康熙十年本。
嘉靖衡州府志九卷
(明)杨佩修,刘黻纂。佩,云南大理府太和(今大理)人,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衡州知府。黻,字伯绣,号岳亭,邑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行人,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初擢广东道监察御史。是志始修于明嘉靖十四年,纪事亦止于是年,同年成书付梓。正文分九十门十目,约五万字。记载衡阳、衡山。耒阳、常宁、安仁、酃县、临武、蓝山及桂阳州(今桂阳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史料。卷首载衡邑总图及属境舆图。是志颇重山川名胜与人物。山川名胜门对本邑名胜古迹甚祥,以衡阳县迥雁峰与南岳衡山尤甚。状迥雁峰时,引用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信别衡阳"的诗句,倍添光彩: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闻名天下,其七十四峰(后为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均分别予以列举,使这一佛教和旅游胜地跌宕多姿,峰遇路转,登峰远眺,概览无余,且文字简洁,有稗后人考证;著名的衡阳石鼓书院的设置沿革、兴废历史。讲学概况等,无不备录。职官门与人物门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职官门表列本邑自晋朝至明代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及属境知县、郡守等官员名单:人物门记载辖区各类人物大全。陵寝目重点记酃县炎帝陵史实,对研究和修愎炎帝陵有所稗益。艺文门收集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及文天祥等名家诗文,其中吟诵南岳之诗,为传世佳作,如:刘禹锡《哭吕衡州》及文天祥之《湘江留别》等,传诵至今。是志版刻精良,仅宁波天一阁珍藏一部,为衡州府现存最早的方志,有嘉靖十五年(1635)刻本, 1963年影印本。
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四卷
王树人修,侯昌铭纂。树人,四川洪雅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三十二年永定知县。昌铭,宇箴青,邑人,曾官内阁侍读中书舍人。是志奉京师编书处檄,编於清光绪三十二年。作为儿童启蒙课本,内容详要约该,通俗易懂,且於旧志记载不实处多有考证,对考察清末永邑社会各方面情况具相当价值。是志分上下二篇,共十二章,十二万字。上篇特重人物,政绩、耆旧、节烈三章共收人物六百五十六人,占全书一半篇幅。兵事记历代治乱,注重苗防,下篇重地理,记名胜、古迹二百五十五处,山水数百处,约二万字。此外收实业、宗教、商务等新增社会内容,有裨证史。物产章特出一栏,记物产之可制产品,亦可资民生。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万修廉等修,张序枝等纂。修廉,字简斋,湖北应山人,举人,同治七年(1868)知县。序枝,字一斋,永定(今湖南大庸)人,举人。是志乃再修县志,奉檄纂於同治八年,分三十二门八十二目,约二十八万字,几为旧志三倍。是志缕析条分,搜罗宏富,尤对旧志疑误缺漏详加考证,如考澄水之发源历山应为栗山,天门书记在天门山麓,虞集等有记。旧志所记沿革简略,今据历代史册汇为建置沿革表,并迭编年次;旧志疆域仅记大概,今溯源於《晋书·地理志》,并据州志所载,详列都区分划。志中有关风景名胜的资料极详富,共记山百二十七座,四十三洞,潭、溪、泉等百三十处,陵墓、古迹、寺观、关隘、金石等百六十四处,述及青岩山、天门山、三姊妹山、全鞭岩、跳鱼潭、黄沙洞等著名景胜的绮丽风光与历史传说,与《天门山十六峰 图》,《崧梁书院图》、有关风景名胜的三百馀篇诗文、十九篇传说纪闻考证,以及二万馀字的《风俗 物产记》,构成了一幅旅游资源的巨大家藏图。金石门所收鬼谷篆文、宋元碑碣亦属罕见;祥异门记梁元帝时“天门山获野人”事,《除蝗备考》状蝗患情形、捕治事宜、除煌要义三节,均有科学价值。是志所引文字俱注出处,足资考证,作为一部邑事原始资料丰编,弥足珍贵。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
饶全修,旷敏本纂。全,字惕斋,江西丰城人,监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衡州知府,敏本,字鲁之,号峋嵝,湖南衡山人,乾隆选士,翰林院庶吉土,著有《旷峋嵝集》。是志始修于乾隆二十七年,翌年付梓。纪事止于是年。载所辖九县,即衡阳,衡山、耒阳、常宁、酃县、安仁、临武、蓝山及清泉县的历史资料,正文分三十门五目,约三十万字。沿革门详记桂阳州并入清泉县(今衡南)情况;人物门重点收本邑名人传记,首载耒阳蔡伦:"字敬仲,永平末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和帝时位转中常侍,预参惟幄……。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不便于人,伦以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造为纸,元兴元年(105)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采用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之源流;游寓门单独立类,以别于康熙张志置人物门下之不当,载历代名人寄住过往衡邑情况。如韩愈,唐永贞间由郴州经耒阳,作《吊杜陵祠》诗;宋张拭(南轩)在师衡山胡(弘)五峰与诸子讲学于方广寺,遂拭南岳并著有《唱和集》等史事:田赋门记属境各县蠲免各种租税情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选举门增加宋元时期乡举名单,填补了前志空白;古迹门载衡州八景;另对蔡伦故址亦有专门记述,有助于了解蔡伦宗族之兴发展史,对研究蔡伦造纸有参考价值。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光绪元年(1875)增刻本。
康熙衡州府志二十二卷
张奇勋修,周士仪纂,谭弘宪续修。奇勋,号松公,河南、荥阳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紫恩贡,官福建松溪知县,苏州通判,太原府同知,后调衡州知府。士仪,字令公,号霍园,湖南酃县籍衡阳人,岁贡,曾官宁远司训,蕲州学正,纂有《通州志》、《海盐县志》、《通纪野获》等。弘宪,字慎伯,直隶(今河北)文安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康熙二十四年八月由云南司郎中调衡州知府。是志始修于康熙二十年,上录明嘉靖杨志,内容增加嘉禾县的史事。正文分十三门百二十目,约三十二万余字,体例较前志有所创新,每阴前冠以小引,提纲挚领,揭示要义,首列封域志,概建置沿革、天文地理、山川占迹等,改前志分散记载之弊;秩官门载本邑历代从知府、通判到知县等各级官吏简历,史料有所增加。艺文约占全舍篇幅三分之一,汇旧志附置各门的诗文于一门,以录历代名人所著有关衡邑诗文近百篇,尤以李杜。韩柳、欧赐修、文天祥诸大家诗文,诚为可贵,如李白《送陈郎将归衡》与柳宗元《石鼓合江亭》,后世广为流传;还收集有历代本籍各类名人所撰诗文。是志残缺不全,传本罕见。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增修康熙十年本。
嘉靖衡州府志九卷
(明)杨佩修,刘黻纂。佩,云南大理府太和(今大理)人,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衡州知府。黻,字伯绣,号岳亭,邑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行人,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初擢广东道监察御史。是志始修于明嘉靖十四年,纪事亦止于是年,同年成书付梓。正文分九十门十目,约五万字。记载衡阳、衡山。耒阳、常宁、安仁、酃县、临武、蓝山及桂阳州(今桂阳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史料。卷首载衡邑总图及属境舆图。是志颇重山川名胜与人物。山川名胜门对本邑名胜古迹甚祥,以衡阳县迥雁峰与南岳衡山尤甚。状迥雁峰时,引用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信别衡阳"的诗句,倍添光彩: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闻名天下,其七十四峰(后为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均分别予以列举,使这一佛教和旅游胜地跌宕多姿,峰遇路转,登峰远眺,概览无余,且文字简洁,有稗后人考证;著名的衡阳石鼓书院的设置沿革、兴废历史。讲学概况等,无不备录。职官门与人物门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职官门表列本邑自晋朝至明代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及属境知县、郡守等官员名单:人物门记载辖区各类人物大全。陵寝目重点记酃县炎帝陵史实,对研究和修愎炎帝陵有所稗益。艺文门收集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及文天祥等名家诗文,其中吟诵南岳之诗,为传世佳作,如:刘禹锡《哭吕衡州》及文天祥之《湘江留别》等,传诵至今。是志版刻精良,仅宁波天一阁珍藏一部,为衡州府现存最早的方志,有嘉靖十五年(1635)刻本, 1963年影印本。
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四卷
王树人修,侯昌铭纂。树人,四川洪雅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三十二年永定知县。昌铭,宇箴青,邑人,曾官内阁侍读中书舍人。是志奉京师编书处檄,编於清光绪三十二年。作为儿童启蒙课本,内容详要约该,通俗易懂,且於旧志记载不实处多有考证,对考察清末永邑社会各方面情况具相当价值。是志分上下二篇,共十二章,十二万字。上篇特重人物,政绩、耆旧、节烈三章共收人物六百五十六人,占全书一半篇幅。兵事记历代治乱,注重苗防,下篇重地理,记名胜、古迹二百五十五处,山水数百处,约二万字。此外收实业、宗教、商务等新增社会内容,有裨证史。物产章特出一栏,记物产之可制产品,亦可资民生。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万修廉等修,张序枝等纂。修廉,字简斋,湖北应山人,举人,同治七年(1868)知县。序枝,字一斋,永定(今湖南大庸)人,举人。是志乃再修县志,奉檄纂於同治八年,分三十二门八十二目,约二十八万字,几为旧志三倍。是志缕析条分,搜罗宏富,尤对旧志疑误缺漏详加考证,如考澄水之发源历山应为栗山,天门书记在天门山麓,虞集等有记。旧志所记沿革简略,今据历代史册汇为建置沿革表,并迭编年次;旧志疆域仅记大概,今溯源於《晋书·地理志》,并据州志所载,详列都区分划。志中有关风景名胜的资料极详富,共记山百二十七座,四十三洞,潭、溪、泉等百三十处,陵墓、古迹、寺观、关隘、金石等百六十四处,述及青岩山、天门山、三姊妹山、全鞭岩、跳鱼潭、黄沙洞等著名景胜的绮丽风光与历史传说,与《天门山十六峰 图》,《崧梁书院图》、有关风景名胜的三百馀篇诗文、十九篇传说纪闻考证,以及二万馀字的《风俗 物产记》,构成了一幅旅游资源的巨大家藏图。金石门所收鬼谷篆文、宋元碑碣亦属罕见;祥异门记梁元帝时“天门山获野人”事,《除蝗备考》状蝗患情形、捕治事宜、除煌要义三节,均有科学价值。是志所引文字俱注出处,足资考证,作为一部邑事原始资料丰编,弥足珍贵。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