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续麻阳县志 民国常宁文献 康熙32年麻阳县志 康熙24年麻阳县志
发布时间:2019-11-13 点击数:2498
乾隆续麻阳县志二卷
赵弘仪纂修;秦周增修,施敬修增纂。弘仪,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举人,雍正五年(1727)麻阳知县。周,浙江临海人,副榜,乾隆十年(1745)知县。敬修,顺天府大兴(今北京)人,典史。是志上承康熙三十三年(1694)陈璧辉纂修、雍正八年赵弘仪续修未刊志,纂于乾隆十二年(1747),记事自康熙三十四年至乾隆十一年,分二十八门十目,仅二万余字。分上、下两卷,上卷所志建置沿革、疆城、山川、风俗、城池、物产、学校等。大多简略,仅兵防、户口、古迹、祀典稍详,中以田赋细述雍正七年归并贵州玉屏等四县情事略可徵考;下卷志职官、选举、孝义、寿耆、列女等各类人物百三十四人,保存了地方人物资料;艺文仅附文三篇,无甚特色。是志体例失当,内容欠详,但记事据实有序,可补麻阳五十余年之文献空白。有乾隆十二年(1747)增补刻本,1977年胶卷本。
民国常宁文献四辑
钟显尧纂。显尧,醴陵人,国立政治大学、国民党中央军官训练团毕业,曾任编辑、秘书处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至三十八年一月常宁县长。本书共四辑,始辑於民国三十七年,结束於三十八年一月,记事止於是年。计四册,十万余字。编纂者旨在搜集整理常宁文献史料,为新修民国省县志参考,凡《(同治)常宁县志》记载者,一律不收,只录所遗资料和清同治九年(1870)以后文献。第一辑收录唐训方、王凯运、钟显尧、龙继臬文章十四篇,以龙继臬编撰的《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概况》和《民国以来常宁县长蝉联表》的史料价值较高。第二楫收张炯《常宁平乱纪略序》和龙继臬诸绅文章十三篇。第三辑收吴鹏程《杏花书院记》、贺代伯《双蹲石记》和《常宁县留学生调查表》十二篇。第四辑收录方竹安《振南公局记》、龙继臬《自清同治九年至民国三十八年知事县长蝉联表》、《常宁中等学校沿革》,周义《常宁周氏源流考》十三篇。四辑共收文章五十二篇,包括人物、艺文、教育、氏族、职官、保安、名胜、选举、公益、交通、仓货各方面的史料,各篇自成体系,录存了同治至民国年间的常宁地方文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纂修省县方志的第一手资料。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常宁德泰生石印本。
康熙32年麻阳县志十卷
陈辉璧纂修。辉璧,字琢斋,广东增城人,举人,官文林郎,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三十七年麻阳知县。是志上承康熙九年陈五典《麻阳县志》、二十四年黄志,下增康熙二十四年至三十三年邑事,始修於康熙三十三年,记事止於三十二年。正文分十门四十六目,约十万字,为五修麻阳县志。开卷列康熙三十三年陈辉璧《麻阳县志序》,康熙九年陈五典序、二十四年黄志璋序,明万历十八年赵健序。诸序详述明清两代麻阳县志纂修始末,有助于麻阳刻书事业的考证;地舆图附论说,载邑里之广狭,道路之远近,山岭之位置,河流之流经,是研究麻阳历史地理的形象资料;山川记山峰岩洞,水溪泽滩三十七处,尤详西晃山、黄腊洞、天擎洞、锦水之原始;古迹记卢阳、黄陵、锦州等古遗址多处;形势特载晃山南峙,锦水潆洄,概述邑境全貌;八景记西晃晴云,包茅遗迹等八处自然风光,有助于文物考古,开发旅游资源;都甲详石渠、石惹、四旗、一、二、三都概况,及明清里甲变迁历史,并附康熙六年至二十六年各知县详文;灾祥记吉祥灾祸四十六次,云康熙二十九年冬,连旬河水成冰,鱼冻死,果木枯坏;又记三十至三十二年间,牛灾(瘟)遍村,河水秽污,十无遗一,农民俱往黔(贵州)地买牛耕种,知县陈辉璧作《祷牛灾文》,有裨农业灾害考证。是志义例分明,门类清晰;惜简繁不均,言辞平庸。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1977年胶卷本。
康熙24年麻阳县志十卷
黄志璋纂修。志璋,字满园,福建晋江人,监生,曾任邑令。是志修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凡十门四十二目,约十二万字。方舆门,对于山川、地理、星野、都甲,详考其因革,论其险要,并绘以详图。会货门详载田赋、丁役及物产情况,尤详于明清重新大量土地、按田土优劣征收夏麦秋粮以及额外之摊派;学校门历考学校源流,尤详于孔门弟子之祭祀、典礼,又有关于文昌帝君、关帝、伏波将军祭祠情况,有裨后世考证其时祭祀、风俗史实。外纪门记载哨、堡、屯卫的位置险要,并附以图,又载有吴三桂叛军进入此地经过,以及历代“防治”苗民办法等等。外纪门记载寺观、仙释,如河上公、蒲大仙、同天寺、湘山寺等,其中颇多迷信荒诞不稽之谈。至于选举载历代科甲,艺文广收贤士诗文,均颇为可观。不失为研究此邦之重要史料。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赵弘仪纂修;秦周增修,施敬修增纂。弘仪,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举人,雍正五年(1727)麻阳知县。周,浙江临海人,副榜,乾隆十年(1745)知县。敬修,顺天府大兴(今北京)人,典史。是志上承康熙三十三年(1694)陈璧辉纂修、雍正八年赵弘仪续修未刊志,纂于乾隆十二年(1747),记事自康熙三十四年至乾隆十一年,分二十八门十目,仅二万余字。分上、下两卷,上卷所志建置沿革、疆城、山川、风俗、城池、物产、学校等。大多简略,仅兵防、户口、古迹、祀典稍详,中以田赋细述雍正七年归并贵州玉屏等四县情事略可徵考;下卷志职官、选举、孝义、寿耆、列女等各类人物百三十四人,保存了地方人物资料;艺文仅附文三篇,无甚特色。是志体例失当,内容欠详,但记事据实有序,可补麻阳五十余年之文献空白。有乾隆十二年(1747)增补刻本,1977年胶卷本。
民国常宁文献四辑
钟显尧纂。显尧,醴陵人,国立政治大学、国民党中央军官训练团毕业,曾任编辑、秘书处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至三十八年一月常宁县长。本书共四辑,始辑於民国三十七年,结束於三十八年一月,记事止於是年。计四册,十万余字。编纂者旨在搜集整理常宁文献史料,为新修民国省县志参考,凡《(同治)常宁县志》记载者,一律不收,只录所遗资料和清同治九年(1870)以后文献。第一辑收录唐训方、王凯运、钟显尧、龙继臬文章十四篇,以龙继臬编撰的《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概况》和《民国以来常宁县长蝉联表》的史料价值较高。第二楫收张炯《常宁平乱纪略序》和龙继臬诸绅文章十三篇。第三辑收吴鹏程《杏花书院记》、贺代伯《双蹲石记》和《常宁县留学生调查表》十二篇。第四辑收录方竹安《振南公局记》、龙继臬《自清同治九年至民国三十八年知事县长蝉联表》、《常宁中等学校沿革》,周义《常宁周氏源流考》十三篇。四辑共收文章五十二篇,包括人物、艺文、教育、氏族、职官、保安、名胜、选举、公益、交通、仓货各方面的史料,各篇自成体系,录存了同治至民国年间的常宁地方文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纂修省县方志的第一手资料。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常宁德泰生石印本。
康熙32年麻阳县志十卷
陈辉璧纂修。辉璧,字琢斋,广东增城人,举人,官文林郎,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三十七年麻阳知县。是志上承康熙九年陈五典《麻阳县志》、二十四年黄志,下增康熙二十四年至三十三年邑事,始修於康熙三十三年,记事止於三十二年。正文分十门四十六目,约十万字,为五修麻阳县志。开卷列康熙三十三年陈辉璧《麻阳县志序》,康熙九年陈五典序、二十四年黄志璋序,明万历十八年赵健序。诸序详述明清两代麻阳县志纂修始末,有助于麻阳刻书事业的考证;地舆图附论说,载邑里之广狭,道路之远近,山岭之位置,河流之流经,是研究麻阳历史地理的形象资料;山川记山峰岩洞,水溪泽滩三十七处,尤详西晃山、黄腊洞、天擎洞、锦水之原始;古迹记卢阳、黄陵、锦州等古遗址多处;形势特载晃山南峙,锦水潆洄,概述邑境全貌;八景记西晃晴云,包茅遗迹等八处自然风光,有助于文物考古,开发旅游资源;都甲详石渠、石惹、四旗、一、二、三都概况,及明清里甲变迁历史,并附康熙六年至二十六年各知县详文;灾祥记吉祥灾祸四十六次,云康熙二十九年冬,连旬河水成冰,鱼冻死,果木枯坏;又记三十至三十二年间,牛灾(瘟)遍村,河水秽污,十无遗一,农民俱往黔(贵州)地买牛耕种,知县陈辉璧作《祷牛灾文》,有裨农业灾害考证。是志义例分明,门类清晰;惜简繁不均,言辞平庸。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1977年胶卷本。
康熙24年麻阳县志十卷
黄志璋纂修。志璋,字满园,福建晋江人,监生,曾任邑令。是志修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凡十门四十二目,约十二万字。方舆门,对于山川、地理、星野、都甲,详考其因革,论其险要,并绘以详图。会货门详载田赋、丁役及物产情况,尤详于明清重新大量土地、按田土优劣征收夏麦秋粮以及额外之摊派;学校门历考学校源流,尤详于孔门弟子之祭祀、典礼,又有关于文昌帝君、关帝、伏波将军祭祠情况,有裨后世考证其时祭祀、风俗史实。外纪门记载哨、堡、屯卫的位置险要,并附以图,又载有吴三桂叛军进入此地经过,以及历代“防治”苗民办法等等。外纪门记载寺观、仙释,如河上公、蒲大仙、同天寺、湘山寺等,其中颇多迷信荒诞不稽之谈。至于选举载历代科甲,艺文广收贤士诗文,均颇为可观。不失为研究此邦之重要史料。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