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氏家族与历代渭南县志
发布时间:2019-08-03 点击数:2719
我国编修地方志的传统历史悠久,各朝均给予极大的重视,明朝地方志的撰写几乎遍及所有省、府、州、县,且每隔若干年即进行重修,已是蔚然成风。
明朝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地方志资料的征集与编纂,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地方志书。与宋元时期编纂的方志相比,明修方志的数量、种类有所增加,记载范围有所扩大,并且出现了凡例。根据所记政区级别的不同,全国范围内的方志称为一统志,省一级的称为通志,省以下有州志、府志、县志、镇志、乡村志等等。方志多数按疆域、建制、山川、名胜、水利、物产、赋税、职官、人物、风俗、艺文和祥异等目来记载,是介绍地区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地区的百科全书。据初步统计,明朝方志流传至今将近1000种,其中以嘉靖、万历两朝最多,各有300多种。而全国性总志的撰修必须以各地方志为依据,各州、府、县撰修方志也十分普遍。
明代以来,渭南县曾经八次修志。其中明代3次,清代5改,最早为明嘉道二十年(1541),最晚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民国时期,只是在二十一年(1932) 五月把前光绪十八年(1892)焦联甲所编的《新续洲南县志》重印了一下。这8部县志,较为真实地记载了本县的历史沿革、山川地理、风俗习惯、文化遗产,自然灾害等史料,编写体例愈来愈细密。
其中明代的三次修志是渭南田市里南氏望族的心血和智慧的凝结。
渭南县第一部县志成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由南大吉撰,名为《渭南志》。该书未印,仅以手抄本传世,现仅在上海图书馆藏有手抄本。在此之前,渭南县原有志,但原书已佚,它系何代何人所撰,面貌为何,已无从知晓,因而南大吉此部志称为第一部渭南县志。这部县志,最初是由南大吉的父亲南金(号渭阳父)编写的。南金费了三年时间,未成而卒。临终前,他含泪把未竟之业托于长子南大吉。时南大吉任绍兴知府,无暇顾及。嘉靖五年(1526) ,南大吉因与当朝权贵不合,罢官回乡,在湭西书院(今六姑泉址)讲学。嘉靖二十年(1541) ,陕西普遍修志,渭南知县辛万钧请南大吉撰《渭南志》。南大吉即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偕弟子“旁搜博考,包罗兼括”、“分类校勘”,历时三月,于当年秋天纂成。南大吉的学生,巡抚河南金都御史李宗枢为之作序。这部志书,上溯秦汉以往,下至嘉靖18年(1540)。 有图2卷(诸图上、下)、表4卷(易置,官师、户口、选举、恩例)、考5卷(封城、建置、风土、祠祀上、下)、传7卷(官职、迁寓、人物、列女、杂记、叙传)。共18卷、21篇。李宗枢称之为“实录”,誉南大吉“有良史之才”。渭南县第一部方志凝聚着南金南大吉父子二代人的心血。
第二部渭南县志成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由南大吉之侄南轩撰,名《续渭南县志》。但已佚。南大吉死后,其弟南逢吉,立志要续写《渭南志》,但因年老,力不从心,遂嘱托儿子、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南轩。南轩也因政务繁忙,无暇动手,直到二十多年后致仕回乡,知县张士隆请他时才着手续编,但未完成。万历十五年(1587) ,崔邦亮任渭南知县,全县饥荒,民不聊生。崔忙于缓解灾情,无力顾及此事。后连续两年丰收,崔又请南轩续修。万历十八年(1590) ,南轩编成《续渭南县志》。南轩在其序中言“当世父作志时,尝曰,“缵述渭阳父论撰之意,以俟后之君子。乃后世父(南大吉)修文,越廿余年,先大夫亟图续述,顾垂老未暇。盖尝慨叹,委之不肖”。终于万历18年,继承家族之志,完成《续渭南县志》。山西按察司副使薛腾蛟、南京吏部尚书孙玮,以及崔邦亮和南轩本人都写有序言。这部续志,经多方查考,迄今未见。仅据现存各序得知,分12卷,包括封域、建置、祠祀、食货、官师、人物、选举表。其中把“食货”专门立卷,记叙田赋等。崔邦亮赞其“简而尽,质而有文,信足绍明其世父之业”,并赞叹南氏两大夫之为志,总之并建旗鼓,垂范今昔!孙玮序曰“公蚤读中秘书,习史事,宜能世厥业,无忝前修。”又赞其“公之穷精极智,用图无负于良史。后将有即志以品公……”。的确不难看出此本续编,包含着南金、南大吉、南逢吉、南轩一家三代五人对故土的深情。
渭南第三部方志成于明天启元年(1621) ,由南轩之子南师仲撰,名为《增订渭南县志》。现仅北京图书馆有藏本。南轩完成《续渭南县志》后,曾向三子南师仲说, 30年以后,时代最象不同,需再续修《渭南志》。彼时知县物色执笔人,定会选你。南师仲答应父亲续修。万历廿三年(1595),南师仲中进士。后仕至南京礼部尚书,遭诬告,罢官回乡。万历四十六能(1618),知县杨新期请其续修《渭南志》。南师仲虽然答应,但一病几月, 不久杨新期又迁任御史离渭。知县徐吉到任,请师仲撰志,曰“志,公家世业也”。终于天启元年(1621) 二月到八月,以南师仲为主笔,“遍历岩谷, 咨访父老,质勘同异”,完成《增订渭南县志》。徐吉、南师仲、南京户部尚书南企仲(南大吉之孙,师仲堂弟)、光禄少卿史记事有序。这部志设封域志、建置志、祠祀志、食货志、官师志(2)、人物志(5)、节义志、选举志、迁寓志、纪事志、艺文志,共16卷。南师仲参照前两志,取长补短,另行加工,写成当时较为完备的新体,且注重取材的真实性和资治等作用。“灼有故实可据者, 书之,”,“诸修建碑记, 有关祀典、风化之大者,书之”。此本《增订渭南县志.例图》比前两志是明显的进展。徐吉序赞曰:“所借以风之者,斯志之功大矣。是举也,润色旧编者什六,创起新观者什四。太史公沉毅深遂,好修稽古,良史才也。其功当于志相终始云。”大吉之孙,南京户部尚书南企仲更是在为《增订渭南县志》所作序中,具叙《渭南志》与南氏家族的渊源,显现出一代望族对地方教化之功。
另据清顺治年间朱可衧《续增渭南县志.史记事传》载,约在南师仲编志的同时,史记事曾撰《渭南志》,但他处无载,无法查寻,恐已散失。
在明代南氏家族四代人的励精修撰,不断传承完善之后,才有了以后渭南方志第四部清顺治十三年(1656) ,知县尚九迁请曾任上谷县丞的邑人朱可衧撰《续增渭南县志》和第五部,清雍正十年(1732) ,张正六年(1728), 举人岳冠华任渭南知县撰的《渭南县志》及第六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渭南知县汪以诚撰的《渭南县志》,以及第七部清道光八年(1828),何耿绳撰的《重辑渭南县志》。第八部清光绪十八年(1892) ,焦联甲撰的《新续渭南县志》。
1987年出版的新编《渭南县志》为本县修志史上的第九部。
徐吉在为南师仲所撰《增订渭南县志》所作序中曰“夫政莫大于经时,教莫重于宏化,事莫准于稽古,法莫要于宜民,将安取衷哉?……明道术,正人心,俾官师因之,表率寮属,父兄因之,训迪子侄,敛华就实,去伪存真。人心正而学术明,教化行而习俗美,是司牧者责也,所借以风之者,斯志之功大矣。”他盛赞方志在政治教化及民风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也赞叹良史将与其志共存!
渭南一部方志显现了南氏一族四代教化民风之志,饱含一脉望族于乡里家国之情,更彰显出南氏家族对地方历史文化之功!
明朝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地方志资料的征集与编纂,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地方志书。与宋元时期编纂的方志相比,明修方志的数量、种类有所增加,记载范围有所扩大,并且出现了凡例。根据所记政区级别的不同,全国范围内的方志称为一统志,省一级的称为通志,省以下有州志、府志、县志、镇志、乡村志等等。方志多数按疆域、建制、山川、名胜、水利、物产、赋税、职官、人物、风俗、艺文和祥异等目来记载,是介绍地区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地区的百科全书。据初步统计,明朝方志流传至今将近1000种,其中以嘉靖、万历两朝最多,各有300多种。而全国性总志的撰修必须以各地方志为依据,各州、府、县撰修方志也十分普遍。
明代以来,渭南县曾经八次修志。其中明代3次,清代5改,最早为明嘉道二十年(1541),最晚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民国时期,只是在二十一年(1932) 五月把前光绪十八年(1892)焦联甲所编的《新续洲南县志》重印了一下。这8部县志,较为真实地记载了本县的历史沿革、山川地理、风俗习惯、文化遗产,自然灾害等史料,编写体例愈来愈细密。
其中明代的三次修志是渭南田市里南氏望族的心血和智慧的凝结。
渭南县第一部县志成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由南大吉撰,名为《渭南志》。该书未印,仅以手抄本传世,现仅在上海图书馆藏有手抄本。在此之前,渭南县原有志,但原书已佚,它系何代何人所撰,面貌为何,已无从知晓,因而南大吉此部志称为第一部渭南县志。这部县志,最初是由南大吉的父亲南金(号渭阳父)编写的。南金费了三年时间,未成而卒。临终前,他含泪把未竟之业托于长子南大吉。时南大吉任绍兴知府,无暇顾及。嘉靖五年(1526) ,南大吉因与当朝权贵不合,罢官回乡,在湭西书院(今六姑泉址)讲学。嘉靖二十年(1541) ,陕西普遍修志,渭南知县辛万钧请南大吉撰《渭南志》。南大吉即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偕弟子“旁搜博考,包罗兼括”、“分类校勘”,历时三月,于当年秋天纂成。南大吉的学生,巡抚河南金都御史李宗枢为之作序。这部志书,上溯秦汉以往,下至嘉靖18年(1540)。 有图2卷(诸图上、下)、表4卷(易置,官师、户口、选举、恩例)、考5卷(封城、建置、风土、祠祀上、下)、传7卷(官职、迁寓、人物、列女、杂记、叙传)。共18卷、21篇。李宗枢称之为“实录”,誉南大吉“有良史之才”。渭南县第一部方志凝聚着南金南大吉父子二代人的心血。
第二部渭南县志成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由南大吉之侄南轩撰,名《续渭南县志》。但已佚。南大吉死后,其弟南逢吉,立志要续写《渭南志》,但因年老,力不从心,遂嘱托儿子、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南轩。南轩也因政务繁忙,无暇动手,直到二十多年后致仕回乡,知县张士隆请他时才着手续编,但未完成。万历十五年(1587) ,崔邦亮任渭南知县,全县饥荒,民不聊生。崔忙于缓解灾情,无力顾及此事。后连续两年丰收,崔又请南轩续修。万历十八年(1590) ,南轩编成《续渭南县志》。南轩在其序中言“当世父作志时,尝曰,“缵述渭阳父论撰之意,以俟后之君子。乃后世父(南大吉)修文,越廿余年,先大夫亟图续述,顾垂老未暇。盖尝慨叹,委之不肖”。终于万历18年,继承家族之志,完成《续渭南县志》。山西按察司副使薛腾蛟、南京吏部尚书孙玮,以及崔邦亮和南轩本人都写有序言。这部续志,经多方查考,迄今未见。仅据现存各序得知,分12卷,包括封域、建置、祠祀、食货、官师、人物、选举表。其中把“食货”专门立卷,记叙田赋等。崔邦亮赞其“简而尽,质而有文,信足绍明其世父之业”,并赞叹南氏两大夫之为志,总之并建旗鼓,垂范今昔!孙玮序曰“公蚤读中秘书,习史事,宜能世厥业,无忝前修。”又赞其“公之穷精极智,用图无负于良史。后将有即志以品公……”。的确不难看出此本续编,包含着南金、南大吉、南逢吉、南轩一家三代五人对故土的深情。
渭南第三部方志成于明天启元年(1621) ,由南轩之子南师仲撰,名为《增订渭南县志》。现仅北京图书馆有藏本。南轩完成《续渭南县志》后,曾向三子南师仲说, 30年以后,时代最象不同,需再续修《渭南志》。彼时知县物色执笔人,定会选你。南师仲答应父亲续修。万历廿三年(1595),南师仲中进士。后仕至南京礼部尚书,遭诬告,罢官回乡。万历四十六能(1618),知县杨新期请其续修《渭南志》。南师仲虽然答应,但一病几月, 不久杨新期又迁任御史离渭。知县徐吉到任,请师仲撰志,曰“志,公家世业也”。终于天启元年(1621) 二月到八月,以南师仲为主笔,“遍历岩谷, 咨访父老,质勘同异”,完成《增订渭南县志》。徐吉、南师仲、南京户部尚书南企仲(南大吉之孙,师仲堂弟)、光禄少卿史记事有序。这部志设封域志、建置志、祠祀志、食货志、官师志(2)、人物志(5)、节义志、选举志、迁寓志、纪事志、艺文志,共16卷。南师仲参照前两志,取长补短,另行加工,写成当时较为完备的新体,且注重取材的真实性和资治等作用。“灼有故实可据者, 书之,”,“诸修建碑记, 有关祀典、风化之大者,书之”。此本《增订渭南县志.例图》比前两志是明显的进展。徐吉序赞曰:“所借以风之者,斯志之功大矣。是举也,润色旧编者什六,创起新观者什四。太史公沉毅深遂,好修稽古,良史才也。其功当于志相终始云。”大吉之孙,南京户部尚书南企仲更是在为《增订渭南县志》所作序中,具叙《渭南志》与南氏家族的渊源,显现出一代望族对地方教化之功。
另据清顺治年间朱可衧《续增渭南县志.史记事传》载,约在南师仲编志的同时,史记事曾撰《渭南志》,但他处无载,无法查寻,恐已散失。
在明代南氏家族四代人的励精修撰,不断传承完善之后,才有了以后渭南方志第四部清顺治十三年(1656) ,知县尚九迁请曾任上谷县丞的邑人朱可衧撰《续增渭南县志》和第五部,清雍正十年(1732) ,张正六年(1728), 举人岳冠华任渭南知县撰的《渭南县志》及第六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渭南知县汪以诚撰的《渭南县志》,以及第七部清道光八年(1828),何耿绳撰的《重辑渭南县志》。第八部清光绪十八年(1892) ,焦联甲撰的《新续渭南县志》。
1987年出版的新编《渭南县志》为本县修志史上的第九部。
徐吉在为南师仲所撰《增订渭南县志》所作序中曰“夫政莫大于经时,教莫重于宏化,事莫准于稽古,法莫要于宜民,将安取衷哉?……明道术,正人心,俾官师因之,表率寮属,父兄因之,训迪子侄,敛华就实,去伪存真。人心正而学术明,教化行而习俗美,是司牧者责也,所借以风之者,斯志之功大矣。”他盛赞方志在政治教化及民风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也赞叹良史将与其志共存!
渭南一部方志显现了南氏一族四代教化民风之志,饱含一脉望族于乡里家国之情,更彰显出南氏家族对地方历史文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