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开州(今濮阳)旧志提要
发布时间:2019-07-04 点击数:5890
稽考旧典,开州地方志乘之纂修可远溯至《澶渊旧志》、《澶渊地域志》等书,纂修年代与撰人皆不可考,书皆佚,仅余点滴资料。(参看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
明代州志之纂修可追至正统前,《文渊阁书目》著录《开州图志》、开州志各一种可以为证;再修于天顺间(见《嘉靖志》王祟庆序),书皆无存,亦不见于其它书目,嘉靖间州人王崇庆所辑之开州志为现存最早的州志,1964年经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出版。此后万历、崇祯间曾一修再修,均佚。万历志修于知州沈尧中,尧中,字执甫,浙江嘉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二十二年(1594)来任。崇祯志修于知州唐铉,铉,祥符籍,雎州人,十一年(1638)来任,二书虽佚,但沈、唐二人之序尚存。万历沈尧中志亦见著录于《内阁藏书目录》与《千顷堂书目》中。
清代于康熙、嘉庆、光绪朝凡三修,书均存,光绪末有《开州新编乡土志》一种,为抄本,现藏于天津图书馆。
嘉靖开州志十卷
天一阁嘉靖十三年(1534)刊本孙巨鲸修,王崇庆纂。孙巨鲸,字子鱼,陕西徽州(今甘肃徽县)人,乡贯陕西朝邑。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十年(1531)来任知州。王崇庆,字德徵,号端溪,本州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端溪先生集》,(据朱彝尊《明诗综》)或谓又历官礼、吏部尚书。
先是嘉靖六年(1527)知州张寰着手修志,未竟而去,巨鲸知州事后,遂延崇庆续修成书,为卷十,目亦随之。书目曰地理志、建置志、田赋志、祠祀志、官师志、人物志、选举志、祥异志、艺文志、杂志。卷前有邑人赵廷瑞(正德二年进士)与王崇庆之序以及志例六则,卷后有孙巨鲸之跋。书之卷三田赋志为精采部分,其中协济、马政诸小目,有事实,有议论,籍此可见该郡当时之民生疾苦。协济又名“协拨”,即地方政府据上级命令将一部分税收调拨另一行政区之称谓,通常在省与省之间进行,明代府州之间亦有此例,甚至财物调拨之外,另有力役调拨。王祟庆论此事曰:“……力有限而役无穷也,是故以力斯竭以财斯耗矣!而所谓协济之类方未艾也,如之何其不使亡且惫矣!”关于马政,“旧规里各一马以送往迎来,宋始告劳也,其后有借称省民力而革之者,马辄不足以用,里甲者共称贷而益之,有日费几于百金者,甚至夺人之马于郭门外,百姓始不堪命矣!”(同上“王论”)此志书中之珍贵资料。它如地理志中之沿革、里甲、山川、镇屯、方物诸小目皆简而要,其叙事可供采择。官师、人物两门所著录之人物按朝代排列,不以类别,其体例之得失可供商讨。
此书志例确可取者:如言“宦贤之存不录政行,以俟定也。”亦有偏见,如言“寺观、淫祠不书,以崇正也。”寺观之大者上通官府下压黎民,为一突出社会现象,何能不书!更曰“每事或立论以断,广视听也。”“以论代史”古有先例,亦在方志中出现,足见其影响之深远。此书发刊不久,《万卷堂书目》即及时著录,后《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亦相继著录,《晁氏宝文堂书目》著录开州志一种,不著撰人,考察此书目之纂辑年代,疑亦指此书。
康熙开州志十卷
康熙十三年(1674 )刊本孙棨修纂。孙棨,浙江嘉善县人,举人,康熙六年(1667)来任知州。开州志明代有三修,入清则未有书。孙棨任职七年间,屡奉宪檄修志,乃询旧闻,参时政,考得失,手自编定。书十卷首一卷。前有大名兵备使孙胤樾序,孙棨序,嘉靖、万历、崇祯旧志序,修志檄文,凡例,修志姓氏,目录。卷首星象图,州境图,城图。卷一(纲已残去,不详)年表,分野,疆域(集镇村堡附),方物,古迹;卷二建置志城池,署舍(仓库附),学校,桥梁,坊表,陵墓;卷三(纲已残去,不详)田赋、里甲,盐钞;卷四兵防志(保甲附),秩祀,荒政,灾祥(兵燹附);卷五名宦志;卷六人物志;卷七官师志;卷八选举表;卷九、十艺文志;后有跋。此目录从北京图书馆所藏胶卷录出,因书有残、漏之页,故可能有不确之处。
此志标曰“新修”,实际因旧志者十之三,新增者十之七。确实多有改进。旧志疆域缺乡堡村集,今悉增入。旧有帝系、后妃、外戚小目,此志认为皆非州志所宜有,乃将有关建筑入古迹,后妃附于列女,外戚汇入人物。又考证州城乃后唐晋王李存审所筑,旧志载为晋天福年,以李唐之晋为石晋之误,兹为之改正。又将白马、廪丘、繁阳等不系州境者为之删除。旧志人物时代先后舛错不少,兹为之纠正。此志以户口、田赋事关重大,故而新旧兼载,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四朝数额皆录入。又以里甲、兵防、保甲、荒政为安民固邦、地方利害攸关,特加详述。以上新增,是为有识。书中各目前有小序,后有按语,颇能反映重要的社会状况。如盐钞目,孙棨按曰:“开地碱卤,向有刮土熬盐者。今严行禁绝,民间皆食商盐,一岁两季销引课皆足额。但地脊民贫,行盐处少,若价少昂,民非甘于食淡即私行典贩,而常课遂致亏额矣”。反映了盐碱地区人民的困苦,又如荒政目载宋代七次、明代五次、清代二次的恤政,亦属少见的资料。此志不当之处亦很明显,如旧志有纪年日,此则将其删除,而将纪年中史事分见各门,实为大谬。此为清代第一部开州志,现存书不多,只北京、故宫、湖北三图书馆有存。
嘉庆开州志八卷
嘉庆十一年(1806 )刊本李符清修,沈乐善纂。李符清,广东台浦人,举人,嘉庆八年(1803)来任知州,后迁深州直隶州知州。沈乐善,字蕺山,天津人,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云南道监察御史。
李符清来任时,县内只有孙志尚存。符清以志书已一百三十余年未修,事迹疏略,载述舛误,乃于入京朝觐之际,求其老友沈乐善为纂修新志定凡例类目。回县后,约集本州人分司其事,次年,将所集辑寄与乐善总纂。后符清改知深州,又入京与乐善商榷,往复辩论,至为严肃认真。嘉庆十一年(1806)二月书始成,即就都中刻板印行。事后将版收藏州署。书八卷:一地理志,二建置志,三田赋志,四职官志,五选举志,六人物志,七列女志,八艺文志。各卷一门,共领八十一目。卷前李符清等三人各序一篇,沈乐善定凡例二十则,修志姓氏,目录,图十六幅。
此次纂修,较旧志大不相同,沈乐善为翰林院编修,治史之才学识俱各,对于本志,从体例到内容做了重新安排。沈主张在纲目设立上应贵简,当仿康对山《武功志》例,并参以《畿辅通志》例,本志简括为八门。以风俗与全国大体相同,故不特为列出,而归于地理;又以本县无特出物产,故不立专门,而附于田赋,皆属适当。书之内容,皆有出处,尤以沿革,山川,古迹、人物最为详实,均以《一统志》、诸正史为据。引证考辨,十分详博但不冗滥,纠正了不少错误,开州地自昆吾以后,代有分藩,旧志则不载,兹志依照正史,逐一补入。春秋以来,此为用武之地,旧志所记兵燹遗漏甚多,此悉为增补,旧志职官多有应入者而不载,如东汉之东郡治濮阳,守东郡者不入一人,此次悉为改正补入,凡收入者注其里居年份,较旧志颇为详赅。同时,将人物、列女中错入者概为删除,以上说明兹志可为信史。然而美中亦有不足,载记多依赖文献资料,如山的载记反而不注明现状如何,有厚古薄今之嫌。
光绪开州志八卷
光绪八年(1882)刊本知州陈兆麟修,祁德昌纂。陈兆麟,字仁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县)监生,光绪元年(1875)来任。祁德昌,字星阁,直隶广平府永年(今河北省属县)人,同治三年(1864)进士,时正主讲本州之明道书院。清光绪间,在全国不少省份中出现了仅次于康熙、乾隆间的修志高潮,此部方志即此高潮中的产物。陈兆麟叙其纂修经过云:依旧志体例,细目间有增删,职官、选举二门改用表格,仿前志仍分八卷八门,始于光绪六年(1880)春而于明年春稿成。旋陈兆麟迁去,后任武进陈金式为之付梓行世,并为之序。此书八卷八门率因嘉庆旧志,在此不复载其目录,八门共领细目近八十,列女一门倍于旧志,加上人物一门,多至三卷,几为全书之半。
此去嘉庆志之纂修已七十余年,此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农民革命高潮由兴起到失败,黄河多次决口成灾,在此书中多有反映,前者可查地理志中兵燹及人物志中义烈、义勇等目。同冶四年(1865)八月,捻军与地主团队在此进行一次激烈的战斗,捻军歼灭地主武装二千余人,战斗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此二千余人之名单竟全部记录于方志中。地理志中设有黄河专目,详载黄河泛滥的情况,并于卷首绘制黄河流经本州图一幅,可配合检阅。咸丰五年(1855)河决仪封铜瓦厢,流经州境,至山东夺大清河入海,河道至今不变,此等大事在地理志中一见再见,但叙述偏于简略,与其叙地理“一切皆宜详载”(凡例)的指导思想似不相符。
其它各目,如记村庄、市集皆极可观。前者有文有图,十分详尽,图有四:“大庄图”,“细目图”三,图中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良费苦心。所载市集凡二十处之多,反映至光绪间,集镇贸易日趋繁荣。此书分量较大,以整体论,因袭旧志者过多,而续无补缺创新者究属寥寥。后人评之曰:“盖名虽重修,实不过重刊增订”,(《续修四库提要稿》)所言符合事实。此书人物志分量过大,列女志尤大;艺文志墨守嘉庆志成规,厚古薄今,所收多为清初人之篇章,此皆是编之失。
光绪开州新编乡土志
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佚名编。此书现仅存天津市图书馆,只一册,无格纸抄写,整齐清楚。书中无序,目录、凡例,编写姓氏。文内有标题,曰:历史、政绩录、兴利,去害,听讼、兵事、旧管录、事业、学问,名宦祠、忠义祠、节烈祠。
以上各目除历史、兵事外,余皆为人物。所谓事业者即孝、睦姻与任恤;名宦祠,乡贤柯、忠义祠者,即是入在各该祠的人名录。各目均以时代顺序排列。兵事所载,自鲁襄公二十六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前546-1861)历代兵事中之大者。此目分别以历代以本境为战地的兵事,历代以此地为险要的事例、历史上以此地为屯驻兵者事,三部分记之,实则内容无多。此志书与同时期的乡土志相比较,未记物产、交通、民族、宗教、商务等新的内容,显然大为逊色。
明代州志之纂修可追至正统前,《文渊阁书目》著录《开州图志》、开州志各一种可以为证;再修于天顺间(见《嘉靖志》王祟庆序),书皆无存,亦不见于其它书目,嘉靖间州人王崇庆所辑之开州志为现存最早的州志,1964年经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出版。此后万历、崇祯间曾一修再修,均佚。万历志修于知州沈尧中,尧中,字执甫,浙江嘉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二十二年(1594)来任。崇祯志修于知州唐铉,铉,祥符籍,雎州人,十一年(1638)来任,二书虽佚,但沈、唐二人之序尚存。万历沈尧中志亦见著录于《内阁藏书目录》与《千顷堂书目》中。
清代于康熙、嘉庆、光绪朝凡三修,书均存,光绪末有《开州新编乡土志》一种,为抄本,现藏于天津图书馆。
嘉靖开州志十卷
天一阁嘉靖十三年(1534)刊本孙巨鲸修,王崇庆纂。孙巨鲸,字子鱼,陕西徽州(今甘肃徽县)人,乡贯陕西朝邑。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十年(1531)来任知州。王崇庆,字德徵,号端溪,本州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端溪先生集》,(据朱彝尊《明诗综》)或谓又历官礼、吏部尚书。
先是嘉靖六年(1527)知州张寰着手修志,未竟而去,巨鲸知州事后,遂延崇庆续修成书,为卷十,目亦随之。书目曰地理志、建置志、田赋志、祠祀志、官师志、人物志、选举志、祥异志、艺文志、杂志。卷前有邑人赵廷瑞(正德二年进士)与王崇庆之序以及志例六则,卷后有孙巨鲸之跋。书之卷三田赋志为精采部分,其中协济、马政诸小目,有事实,有议论,籍此可见该郡当时之民生疾苦。协济又名“协拨”,即地方政府据上级命令将一部分税收调拨另一行政区之称谓,通常在省与省之间进行,明代府州之间亦有此例,甚至财物调拨之外,另有力役调拨。王祟庆论此事曰:“……力有限而役无穷也,是故以力斯竭以财斯耗矣!而所谓协济之类方未艾也,如之何其不使亡且惫矣!”关于马政,“旧规里各一马以送往迎来,宋始告劳也,其后有借称省民力而革之者,马辄不足以用,里甲者共称贷而益之,有日费几于百金者,甚至夺人之马于郭门外,百姓始不堪命矣!”(同上“王论”)此志书中之珍贵资料。它如地理志中之沿革、里甲、山川、镇屯、方物诸小目皆简而要,其叙事可供采择。官师、人物两门所著录之人物按朝代排列,不以类别,其体例之得失可供商讨。
此书志例确可取者:如言“宦贤之存不录政行,以俟定也。”亦有偏见,如言“寺观、淫祠不书,以崇正也。”寺观之大者上通官府下压黎民,为一突出社会现象,何能不书!更曰“每事或立论以断,广视听也。”“以论代史”古有先例,亦在方志中出现,足见其影响之深远。此书发刊不久,《万卷堂书目》即及时著录,后《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亦相继著录,《晁氏宝文堂书目》著录开州志一种,不著撰人,考察此书目之纂辑年代,疑亦指此书。
康熙开州志十卷
康熙十三年(1674 )刊本孙棨修纂。孙棨,浙江嘉善县人,举人,康熙六年(1667)来任知州。开州志明代有三修,入清则未有书。孙棨任职七年间,屡奉宪檄修志,乃询旧闻,参时政,考得失,手自编定。书十卷首一卷。前有大名兵备使孙胤樾序,孙棨序,嘉靖、万历、崇祯旧志序,修志檄文,凡例,修志姓氏,目录。卷首星象图,州境图,城图。卷一(纲已残去,不详)年表,分野,疆域(集镇村堡附),方物,古迹;卷二建置志城池,署舍(仓库附),学校,桥梁,坊表,陵墓;卷三(纲已残去,不详)田赋、里甲,盐钞;卷四兵防志(保甲附),秩祀,荒政,灾祥(兵燹附);卷五名宦志;卷六人物志;卷七官师志;卷八选举表;卷九、十艺文志;后有跋。此目录从北京图书馆所藏胶卷录出,因书有残、漏之页,故可能有不确之处。
此志标曰“新修”,实际因旧志者十之三,新增者十之七。确实多有改进。旧志疆域缺乡堡村集,今悉增入。旧有帝系、后妃、外戚小目,此志认为皆非州志所宜有,乃将有关建筑入古迹,后妃附于列女,外戚汇入人物。又考证州城乃后唐晋王李存审所筑,旧志载为晋天福年,以李唐之晋为石晋之误,兹为之改正。又将白马、廪丘、繁阳等不系州境者为之删除。旧志人物时代先后舛错不少,兹为之纠正。此志以户口、田赋事关重大,故而新旧兼载,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四朝数额皆录入。又以里甲、兵防、保甲、荒政为安民固邦、地方利害攸关,特加详述。以上新增,是为有识。书中各目前有小序,后有按语,颇能反映重要的社会状况。如盐钞目,孙棨按曰:“开地碱卤,向有刮土熬盐者。今严行禁绝,民间皆食商盐,一岁两季销引课皆足额。但地脊民贫,行盐处少,若价少昂,民非甘于食淡即私行典贩,而常课遂致亏额矣”。反映了盐碱地区人民的困苦,又如荒政目载宋代七次、明代五次、清代二次的恤政,亦属少见的资料。此志不当之处亦很明显,如旧志有纪年日,此则将其删除,而将纪年中史事分见各门,实为大谬。此为清代第一部开州志,现存书不多,只北京、故宫、湖北三图书馆有存。
嘉庆开州志八卷
嘉庆十一年(1806 )刊本李符清修,沈乐善纂。李符清,广东台浦人,举人,嘉庆八年(1803)来任知州,后迁深州直隶州知州。沈乐善,字蕺山,天津人,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云南道监察御史。
李符清来任时,县内只有孙志尚存。符清以志书已一百三十余年未修,事迹疏略,载述舛误,乃于入京朝觐之际,求其老友沈乐善为纂修新志定凡例类目。回县后,约集本州人分司其事,次年,将所集辑寄与乐善总纂。后符清改知深州,又入京与乐善商榷,往复辩论,至为严肃认真。嘉庆十一年(1806)二月书始成,即就都中刻板印行。事后将版收藏州署。书八卷:一地理志,二建置志,三田赋志,四职官志,五选举志,六人物志,七列女志,八艺文志。各卷一门,共领八十一目。卷前李符清等三人各序一篇,沈乐善定凡例二十则,修志姓氏,目录,图十六幅。
此次纂修,较旧志大不相同,沈乐善为翰林院编修,治史之才学识俱各,对于本志,从体例到内容做了重新安排。沈主张在纲目设立上应贵简,当仿康对山《武功志》例,并参以《畿辅通志》例,本志简括为八门。以风俗与全国大体相同,故不特为列出,而归于地理;又以本县无特出物产,故不立专门,而附于田赋,皆属适当。书之内容,皆有出处,尤以沿革,山川,古迹、人物最为详实,均以《一统志》、诸正史为据。引证考辨,十分详博但不冗滥,纠正了不少错误,开州地自昆吾以后,代有分藩,旧志则不载,兹志依照正史,逐一补入。春秋以来,此为用武之地,旧志所记兵燹遗漏甚多,此悉为增补,旧志职官多有应入者而不载,如东汉之东郡治濮阳,守东郡者不入一人,此次悉为改正补入,凡收入者注其里居年份,较旧志颇为详赅。同时,将人物、列女中错入者概为删除,以上说明兹志可为信史。然而美中亦有不足,载记多依赖文献资料,如山的载记反而不注明现状如何,有厚古薄今之嫌。
光绪开州志八卷
光绪八年(1882)刊本知州陈兆麟修,祁德昌纂。陈兆麟,字仁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县)监生,光绪元年(1875)来任。祁德昌,字星阁,直隶广平府永年(今河北省属县)人,同治三年(1864)进士,时正主讲本州之明道书院。清光绪间,在全国不少省份中出现了仅次于康熙、乾隆间的修志高潮,此部方志即此高潮中的产物。陈兆麟叙其纂修经过云:依旧志体例,细目间有增删,职官、选举二门改用表格,仿前志仍分八卷八门,始于光绪六年(1880)春而于明年春稿成。旋陈兆麟迁去,后任武进陈金式为之付梓行世,并为之序。此书八卷八门率因嘉庆旧志,在此不复载其目录,八门共领细目近八十,列女一门倍于旧志,加上人物一门,多至三卷,几为全书之半。
此去嘉庆志之纂修已七十余年,此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农民革命高潮由兴起到失败,黄河多次决口成灾,在此书中多有反映,前者可查地理志中兵燹及人物志中义烈、义勇等目。同冶四年(1865)八月,捻军与地主团队在此进行一次激烈的战斗,捻军歼灭地主武装二千余人,战斗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此二千余人之名单竟全部记录于方志中。地理志中设有黄河专目,详载黄河泛滥的情况,并于卷首绘制黄河流经本州图一幅,可配合检阅。咸丰五年(1855)河决仪封铜瓦厢,流经州境,至山东夺大清河入海,河道至今不变,此等大事在地理志中一见再见,但叙述偏于简略,与其叙地理“一切皆宜详载”(凡例)的指导思想似不相符。
其它各目,如记村庄、市集皆极可观。前者有文有图,十分详尽,图有四:“大庄图”,“细目图”三,图中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良费苦心。所载市集凡二十处之多,反映至光绪间,集镇贸易日趋繁荣。此书分量较大,以整体论,因袭旧志者过多,而续无补缺创新者究属寥寥。后人评之曰:“盖名虽重修,实不过重刊增订”,(《续修四库提要稿》)所言符合事实。此书人物志分量过大,列女志尤大;艺文志墨守嘉庆志成规,厚古薄今,所收多为清初人之篇章,此皆是编之失。
光绪开州新编乡土志
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佚名编。此书现仅存天津市图书馆,只一册,无格纸抄写,整齐清楚。书中无序,目录、凡例,编写姓氏。文内有标题,曰:历史、政绩录、兴利,去害,听讼、兵事、旧管录、事业、学问,名宦祠、忠义祠、节烈祠。
以上各目除历史、兵事外,余皆为人物。所谓事业者即孝、睦姻与任恤;名宦祠,乡贤柯、忠义祠者,即是入在各该祠的人名录。各目均以时代顺序排列。兵事所载,自鲁襄公二十六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前546-1861)历代兵事中之大者。此目分别以历代以本境为战地的兵事,历代以此地为险要的事例、历史上以此地为屯驻兵者事,三部分记之,实则内容无多。此志书与同时期的乡土志相比较,未记物产、交通、民族、宗教、商务等新的内容,显然大为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