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伊阳县志的不同版本考略
发布时间:2019-06-20 点击数:3187
顺治伊阳县志 二卷
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胶卷
孙光易修,常秉彝、刘象明纂。光是宇丹扶,浙江余姚县人,拔贡,顺治十六年(1659)来任知县.秉彝字全朴,本县人,岁贡,曾任陕州儒学训导。象明字清庵,本邑廪生,以转输功授肃州监牧、临洮府通判。
此是现存最早的《伊阳县志》,国内已无存书,仅有孤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此书于一般书目中著录为顺治十六年刊本,但书中修纂姓氏内却有康熙二年知县王宗朱的名字.本志职官载宗朱履历为康熙二年(1663)任。如成书于宗朱之手则应为康熙刊本,但本志无此人序,只有顺治十六年孙序,据序云志已修成.想此书出于孙光易之手,但未刻印;王宗朱来任后始行付梓,并乘机补其姓氏于书上.此书器修于顺治末,刊刻于康熙初,实际情况概如此。
志书二卷,前有孙光易序,柯南布政司修志信牌,修志姓氏及目录.
上卷为:舆地(星野、疆域、沿革、邑图、八景、山川、水利、土产),建置(城池、街道、集镇、公署、库藏、铺舍、儒学、学田、社学、漏泽园、养济院),储备(仓威、演武场、射圃、防卫民壮),祀典(庙祠、坛遗),籍赋(里甲、户口、田赋、税粮、驿站、盐法),职官(县尹、典史、师儒);下卷人才(名宦、乡贤、两科、贡士、学校、武勋、耆硕、隐逸,流寓),忠孝(忠臣、孝子),节义(节妇、烈女、义士),古迹(神仙、亭褐、陵墓、寺院、宫观),详异(灾异),艺文(八景诗、杂咏、碑记).后无跋.
综览全志,纂修十分简单,而以山川为最.此县地处山区,山重水复为一大特点,自应详为记载,但却简到不能再简,大多数只记距城里数,有一部分甚至仅列其名而无任何说明,即有说明,如天息山仅注“汝水所出”四字,而汝河条仅注“南门外,出文石”数字,均极简略.水利目列水渠十七条,亦仅有渠名,井无一字说明.有关建置诸目,由于兵燹废毁,故多以数行文宇笼统叙之。不做具体记述。古迹亦如此。有关人物的记载亦多疏略。艺文只一篇《修儒学碑记》,余皆为山水诗.
较有内容者:沿革目虽简,但叙事明畅,八景目纯为自然风光的记叙,写景状物均有特色,文字亦简洁优美,与山川目相较,实不能同日而语.户口、田赋及职官诸国均有当时的记录;建置诸国也多少反映了当时因朝代变革造成的荒敝,勾勒出了清初此县凋残状况,不失其历史价值.它如灾样、兵变诸目的记载,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伊阳县志 三卷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谢梦粥修,杜李等纂。梦弼宇岩臣,号坦庵,湖北省黄破县人,岁贡,康熙三十年(1691)由湖南桂东教谕升任本县知县。李,本县人,拔贡.
顺治间邑乘创修后,康熙二十九年巡抚间兴邦又檄各县续修。时知县魏之京奉令续成上报,遭驳议,会魏令以丁忧去,谢令接任,于志稿删芜补缺,三间月成事,将付梓而阎抚调黔遂中辍.顾沂来任。檄各县各竟其业上呈。经审准,此志卒定稿并刊行问世.
志凡三卷。首有谢梦弼序、教谕宋赋跋,修志姓氏,凡例五则.目录:卷一封域志(舆图、星野、沿革、疆界),建置志(城池、学校、祀典、学田、宾兴、乡饮、公署、仓库、河防、乡村、集镇、街坊、铺递、桥梁、坛遗、祠庙、寺观);卷二山川志,古迹志(附陵墓)赋役志(里甲、户口”、税粮、驿站、盐法、附新收河南卫改名陶铁里),风俗志,土产志.职官志(名宦、知县、县丞、主薄、典史、师儒),选举志(科甲.贡生、监生、武勋、吏椽、乡耆),人物志(乡贤、懿行、隐逸、流寓、仙释);卷三艺文志(诗、词、杂文、赋),灾祥杂志.
在此次河南抚院发布修志檄文,并附统一凡例,令遵照执行.以有章可循,故志书质量较前有所提高,此志书即如此。此志书较顺治志扩增一卷,分十二门。领四十八目,内容较前志明显丰富。如山川志,于山,凡主要者如现山、瑞云山、云梦山等皆记载特详;水亦然,如伊河记其在本县的流经及对河水的利用等;湖、潭等亦分类记载,十分清晰.古迹志除水帘洞外,余皆有较详说明。物产志先总序本县地形地质概况,后分类记录各种物产,二者相得益彰.麟类中有对孩儿鱼的记载:“形类鲇鱼,有四足,其声呱呱,类婴儿”.介类云“伊地蛇少,惟蝎颇多,蜇人极毒,四五月间至夜一壁牖多有,宜防之”。其它建置各国,能酌情记载,如实反映。乡村集镇目,云“伊在有明时颇称殷庶,因流寇变起,焚掠殆尽.国朝定鼎以来,邑令加意招徕,虽惊鸿稍集,半非土著.殆不及百之一矣……。所列诸镇亦止略似村落,而愁迁(懋通贸。即贸易)寥寥,难语集市”。说明了自清初开国以来,五十余年,虽多方努力,稍有恢复,但此记载亦说明其生聚恢复之艰难.
本书占篇幅较多者为学校目,典礼仪注记载十分详细,此乃统治者对庶民进行教化的一种手段,各种志书一律如此.虽连编累牍,但价值不大。各目亦有因陋就简者.如河防目实为水利,并非黄河防汛,由于拘泥宪颁目次,不得不尔,实属无谓,且记载全袭旧志,极疏陋.
此志书现存极少,只西北大学有善本,另,北京图书馆有1一3卷上,无第3卷下,是一残本.余国内所存者皆为胶卷。
乾隆伊阳县志 四卷首一卷
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李章堉修,张施仁、赵先第纂。章堉字敏程,吴县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来任知县.施仁字惠万,本县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先第字绍元,本县拔贡.
乾隆时期,伊阳县志曾两修,先是七年(1742)知县崔淇奉汝州檄修成志书,现已佚.据李章堉序云:“(崔志)失之于困仍太过,而搜罗考核之为功鲜也。”二十九年(1764)分巡河郏汝道欧阳永琦又檄各属州县增修志乘,李章育设局于书院,与邑绅共襄其事,广搜载籍付于张施仁,采访遗秩托之赵先第,参损益,别去取则由知县负责.阅半载而告竣.成书四卷.
卷首凡例,原叙;卷一图考、星野、沿革、疆域、城池.街巷、村镇、里甲、山川、桥梁;卷二公署、仓庾、恤政、铺递、营汛、田赋、风俗、学校、书院、职官、选举;卷三人物、古迹、碑碣、寺观、坟墓、坊责;卷四艺文、祥异、杂记、杂说.卷前有李章育序及欧阳永琦序、檄文、修志姓氏.
此次纂修,整体布局与旧志不同.凡例云:“旧志以纲统目,终觉未协,多有不类.兹特次编排,以类相附而不必另列总目。”此志诸目平列,另有以类相附者,如形势附于疆域。沟渠附于山川,土产附于风俗,秩祀附于学校,宦绩附于职官.在门目名称上力求确切,如本县沟渠只排泄山水而无溉田的功用,故不曰水利而称沟渠;另如汛防设卒不多,境内亦很少险厄,所以称营汛而不曰兵制;均从实际出发,不求虚荣.
各国记载亦多朴实。村镇目,按东西南北依次载记,每一村镇、山、水、交界之处均注明.里甲目,大字标其名称,小字细记甲长、牌、户的数字,简明扼要.商业贸易,详细记述城关四集的发展变化.风俗中竞记载带有贸易性质的庙会,甚觉别致.祥异国是历史上自然现象变异的记录(大多是自然灾害),杂记目尽是社会、政事、人文的载述,以上二目基本上构成了本县的大事记.书之最后有《修志杂说》七则,实为本志凡例,颇有见地,不可忽略.
本志书不滥不芜,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是较好的本子。此书现存不多,现国内五家图书馆有藏本,其中一家在台湾.
道光伊阳县志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张道超修,马九功等纂.道超字元理,湖南清泉县(今衡阳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二年(1822)来任知县.九功字叙之,本县人,道光戊子(1828)科举人.
此是清代县志第五次纂修,亦是最后一部旧县志.距前志已七十余年.由张道超率邑绅二三十人在旧志基础上增订而成.志六卷首末各一卷.卷首图考;卷一地理;卷二建置;田赋.秩祀(附寺观);卷三学校(附书院、义学),职官,选举;卷四人物;卷五艺文;卷六艺文,祥异;卷末杂记.卷前有张道超序、及顺治、康熙、乾隆各志旧序四篇,凡例八则,修志姓氏(包括各次旧志).
道超以乾隆志删去总纲,使各目漫散无统,目录显得十分混乱.故此书重立纲目,二级相属,甚为得体.立建置纲,统城池、衙署、仓库、营汛、铺递、渠道、桥堤、坊表、监狱、普济堂、茔墓、漏泽园诸目;设地理纲,以沿革、疆域、形胜、山水、村镇、里甲、市集、风俗、物产、古迹列入;置秩祀纲,专载秩把典礼,并以寺观附之,较旧志以秩典附于学校,显然合理.旧志坊表附入古迹,此编以坊表新立者居多,亦不得谓之古迹,改附建置;以“弹丸一邑,不能指实”而删星野,以上诸种改动,皆有见地.
内容多因旧志,间有增补.物产中增药物百余种。沟渠增补特多,对旧志所载之沟渠与乾隆三十一年(1766)后所开之沟渠分别开列标明,并增载灌田亩数、引用水源、堤防建设、种稻等情况.城内外四乡漏泽园多达七十一处。而旧志仅载一处.秩祀目中,仅节孝祠所祭祀者即达三百余人。凡此皆增补了过去一大空白.
艺文中除诗文外,又著录书目,本极合志法,但收张道超本人所著即达十一种之多,如《唐诗约选》、《晴雪山房文钞》及诗钞之类,全与邑志无关,此举殊不可取.
此志书原刊本流传甚广.民国24年(1935)又有石印本传世。本书见《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八千卷楼书目》著录.
伊阳地方旧志:
顺治伊阳县志 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胶卷 二卷
康熙伊阳县志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三卷
乾隆伊阳县志 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四卷首一卷
道光伊阳县志 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胶卷
孙光易修,常秉彝、刘象明纂。光是宇丹扶,浙江余姚县人,拔贡,顺治十六年(1659)来任知县.秉彝字全朴,本县人,岁贡,曾任陕州儒学训导。象明字清庵,本邑廪生,以转输功授肃州监牧、临洮府通判。
此是现存最早的《伊阳县志》,国内已无存书,仅有孤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此书于一般书目中著录为顺治十六年刊本,但书中修纂姓氏内却有康熙二年知县王宗朱的名字.本志职官载宗朱履历为康熙二年(1663)任。如成书于宗朱之手则应为康熙刊本,但本志无此人序,只有顺治十六年孙序,据序云志已修成.想此书出于孙光易之手,但未刻印;王宗朱来任后始行付梓,并乘机补其姓氏于书上.此书器修于顺治末,刊刻于康熙初,实际情况概如此。
志书二卷,前有孙光易序,柯南布政司修志信牌,修志姓氏及目录.
上卷为:舆地(星野、疆域、沿革、邑图、八景、山川、水利、土产),建置(城池、街道、集镇、公署、库藏、铺舍、儒学、学田、社学、漏泽园、养济院),储备(仓威、演武场、射圃、防卫民壮),祀典(庙祠、坛遗),籍赋(里甲、户口、田赋、税粮、驿站、盐法),职官(县尹、典史、师儒);下卷人才(名宦、乡贤、两科、贡士、学校、武勋、耆硕、隐逸,流寓),忠孝(忠臣、孝子),节义(节妇、烈女、义士),古迹(神仙、亭褐、陵墓、寺院、宫观),详异(灾异),艺文(八景诗、杂咏、碑记).后无跋.
综览全志,纂修十分简单,而以山川为最.此县地处山区,山重水复为一大特点,自应详为记载,但却简到不能再简,大多数只记距城里数,有一部分甚至仅列其名而无任何说明,即有说明,如天息山仅注“汝水所出”四字,而汝河条仅注“南门外,出文石”数字,均极简略.水利目列水渠十七条,亦仅有渠名,井无一字说明.有关建置诸目,由于兵燹废毁,故多以数行文宇笼统叙之。不做具体记述。古迹亦如此。有关人物的记载亦多疏略。艺文只一篇《修儒学碑记》,余皆为山水诗.
较有内容者:沿革目虽简,但叙事明畅,八景目纯为自然风光的记叙,写景状物均有特色,文字亦简洁优美,与山川目相较,实不能同日而语.户口、田赋及职官诸国均有当时的记录;建置诸国也多少反映了当时因朝代变革造成的荒敝,勾勒出了清初此县凋残状况,不失其历史价值.它如灾样、兵变诸目的记载,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伊阳县志 三卷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谢梦粥修,杜李等纂。梦弼宇岩臣,号坦庵,湖北省黄破县人,岁贡,康熙三十年(1691)由湖南桂东教谕升任本县知县。李,本县人,拔贡.
顺治间邑乘创修后,康熙二十九年巡抚间兴邦又檄各县续修。时知县魏之京奉令续成上报,遭驳议,会魏令以丁忧去,谢令接任,于志稿删芜补缺,三间月成事,将付梓而阎抚调黔遂中辍.顾沂来任。檄各县各竟其业上呈。经审准,此志卒定稿并刊行问世.
志凡三卷。首有谢梦弼序、教谕宋赋跋,修志姓氏,凡例五则.目录:卷一封域志(舆图、星野、沿革、疆界),建置志(城池、学校、祀典、学田、宾兴、乡饮、公署、仓库、河防、乡村、集镇、街坊、铺递、桥梁、坛遗、祠庙、寺观);卷二山川志,古迹志(附陵墓)赋役志(里甲、户口”、税粮、驿站、盐法、附新收河南卫改名陶铁里),风俗志,土产志.职官志(名宦、知县、县丞、主薄、典史、师儒),选举志(科甲.贡生、监生、武勋、吏椽、乡耆),人物志(乡贤、懿行、隐逸、流寓、仙释);卷三艺文志(诗、词、杂文、赋),灾祥杂志.
在此次河南抚院发布修志檄文,并附统一凡例,令遵照执行.以有章可循,故志书质量较前有所提高,此志书即如此。此志书较顺治志扩增一卷,分十二门。领四十八目,内容较前志明显丰富。如山川志,于山,凡主要者如现山、瑞云山、云梦山等皆记载特详;水亦然,如伊河记其在本县的流经及对河水的利用等;湖、潭等亦分类记载,十分清晰.古迹志除水帘洞外,余皆有较详说明。物产志先总序本县地形地质概况,后分类记录各种物产,二者相得益彰.麟类中有对孩儿鱼的记载:“形类鲇鱼,有四足,其声呱呱,类婴儿”.介类云“伊地蛇少,惟蝎颇多,蜇人极毒,四五月间至夜一壁牖多有,宜防之”。其它建置各国,能酌情记载,如实反映。乡村集镇目,云“伊在有明时颇称殷庶,因流寇变起,焚掠殆尽.国朝定鼎以来,邑令加意招徕,虽惊鸿稍集,半非土著.殆不及百之一矣……。所列诸镇亦止略似村落,而愁迁(懋通贸。即贸易)寥寥,难语集市”。说明了自清初开国以来,五十余年,虽多方努力,稍有恢复,但此记载亦说明其生聚恢复之艰难.
本书占篇幅较多者为学校目,典礼仪注记载十分详细,此乃统治者对庶民进行教化的一种手段,各种志书一律如此.虽连编累牍,但价值不大。各目亦有因陋就简者.如河防目实为水利,并非黄河防汛,由于拘泥宪颁目次,不得不尔,实属无谓,且记载全袭旧志,极疏陋.
此志书现存极少,只西北大学有善本,另,北京图书馆有1一3卷上,无第3卷下,是一残本.余国内所存者皆为胶卷。
乾隆伊阳县志 四卷首一卷
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李章堉修,张施仁、赵先第纂。章堉字敏程,吴县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来任知县.施仁字惠万,本县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先第字绍元,本县拔贡.
乾隆时期,伊阳县志曾两修,先是七年(1742)知县崔淇奉汝州檄修成志书,现已佚.据李章堉序云:“(崔志)失之于困仍太过,而搜罗考核之为功鲜也。”二十九年(1764)分巡河郏汝道欧阳永琦又檄各属州县增修志乘,李章育设局于书院,与邑绅共襄其事,广搜载籍付于张施仁,采访遗秩托之赵先第,参损益,别去取则由知县负责.阅半载而告竣.成书四卷.
卷首凡例,原叙;卷一图考、星野、沿革、疆域、城池.街巷、村镇、里甲、山川、桥梁;卷二公署、仓庾、恤政、铺递、营汛、田赋、风俗、学校、书院、职官、选举;卷三人物、古迹、碑碣、寺观、坟墓、坊责;卷四艺文、祥异、杂记、杂说.卷前有李章育序及欧阳永琦序、檄文、修志姓氏.
此次纂修,整体布局与旧志不同.凡例云:“旧志以纲统目,终觉未协,多有不类.兹特次编排,以类相附而不必另列总目。”此志诸目平列,另有以类相附者,如形势附于疆域。沟渠附于山川,土产附于风俗,秩祀附于学校,宦绩附于职官.在门目名称上力求确切,如本县沟渠只排泄山水而无溉田的功用,故不曰水利而称沟渠;另如汛防设卒不多,境内亦很少险厄,所以称营汛而不曰兵制;均从实际出发,不求虚荣.
各国记载亦多朴实。村镇目,按东西南北依次载记,每一村镇、山、水、交界之处均注明.里甲目,大字标其名称,小字细记甲长、牌、户的数字,简明扼要.商业贸易,详细记述城关四集的发展变化.风俗中竞记载带有贸易性质的庙会,甚觉别致.祥异国是历史上自然现象变异的记录(大多是自然灾害),杂记目尽是社会、政事、人文的载述,以上二目基本上构成了本县的大事记.书之最后有《修志杂说》七则,实为本志凡例,颇有见地,不可忽略.
本志书不滥不芜,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是较好的本子。此书现存不多,现国内五家图书馆有藏本,其中一家在台湾.
道光伊阳县志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张道超修,马九功等纂.道超字元理,湖南清泉县(今衡阳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二年(1822)来任知县.九功字叙之,本县人,道光戊子(1828)科举人.
此是清代县志第五次纂修,亦是最后一部旧县志.距前志已七十余年.由张道超率邑绅二三十人在旧志基础上增订而成.志六卷首末各一卷.卷首图考;卷一地理;卷二建置;田赋.秩祀(附寺观);卷三学校(附书院、义学),职官,选举;卷四人物;卷五艺文;卷六艺文,祥异;卷末杂记.卷前有张道超序、及顺治、康熙、乾隆各志旧序四篇,凡例八则,修志姓氏(包括各次旧志).
道超以乾隆志删去总纲,使各目漫散无统,目录显得十分混乱.故此书重立纲目,二级相属,甚为得体.立建置纲,统城池、衙署、仓库、营汛、铺递、渠道、桥堤、坊表、监狱、普济堂、茔墓、漏泽园诸目;设地理纲,以沿革、疆域、形胜、山水、村镇、里甲、市集、风俗、物产、古迹列入;置秩祀纲,专载秩把典礼,并以寺观附之,较旧志以秩典附于学校,显然合理.旧志坊表附入古迹,此编以坊表新立者居多,亦不得谓之古迹,改附建置;以“弹丸一邑,不能指实”而删星野,以上诸种改动,皆有见地.
内容多因旧志,间有增补.物产中增药物百余种。沟渠增补特多,对旧志所载之沟渠与乾隆三十一年(1766)后所开之沟渠分别开列标明,并增载灌田亩数、引用水源、堤防建设、种稻等情况.城内外四乡漏泽园多达七十一处。而旧志仅载一处.秩祀目中,仅节孝祠所祭祀者即达三百余人。凡此皆增补了过去一大空白.
艺文中除诗文外,又著录书目,本极合志法,但收张道超本人所著即达十一种之多,如《唐诗约选》、《晴雪山房文钞》及诗钞之类,全与邑志无关,此举殊不可取.
此志书原刊本流传甚广.民国24年(1935)又有石印本传世。本书见《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八千卷楼书目》著录.
伊阳地方旧志:
顺治伊阳县志 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胶卷 二卷
康熙伊阳县志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三卷
乾隆伊阳县志 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四卷首一卷
道光伊阳县志 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