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苏州府志点校本出版
发布时间:2019-04-28 点击数:1629
洪武苏州府志点校本于2015年6月由广陵书社出版。《洪武苏州府志》洪武十二年初刻本序文首页有朱文“凌波阁藏书印”,《目录》首页有朱文印“琢堂”,白文印“石韫玉印”,均为石韫玉藏书印。序文末页有朱文印“田耕堂藏”,《目录》首页有“泰峰所藏善本” 朱文印,这两枚是郁泰峰藏书印。郁泰峰(1800—1866)名松年,字万枝,号泰峰。世居上海县城乔家浜。家资巨万,而自奉节俭,乐善好施。然不慕仕途,性好读书。曾花银10万两之多,搜集历代名著典籍约50万卷,建造了“宜稼堂藏书楼”,又选其中宋、元佳本,亲自校正,编纂《宜稼堂丛书》六种64本,计229卷,因而名闻大江南北。弱冠立志以文化、经济振兴家乡,故继父兄事业亲自经营郁森盛沙船号,拥有沙船近二百艘,并设钱庄、当铺等,光钱庄就有100多家,成为当时上海首富。卷第十六、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六、卷第三十一、卷第三十六首页又有“汤氏珍藏”朱文印章。
本次点校以《洪武苏州府志》初刻本作为工作底本,《洪武苏州府志》初刻于洪武十二年,简称“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的“据明洪武十二年钞本”影印的《中国方志丛书》本作为参校本,简称“成文本”。
正文尽量依据“刻本”,如遇有明显的不一致,出注“成文本”作某某。遇到两种本子都缺的文字,则以《吴郡志》《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道光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或明清《吴县志》《昆山县志》等县志作校补,并出注“据《某某志》补”。
现在流传的《洪武苏州府志》刻本和抄本均为五十卷,可同治《苏州府志》之谭钧培《序》云“南宋范文穆始成《吴郡志》五十卷,明卢公熊继之,更为四十六卷”,显然谭在光绪年间还看到过另外一个传本或者残本。
校勘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前后持续了十多年,在校勘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刻本还是抄本(成文本),都存在缺漏和模糊,不是加上标点即可出标点本那么简单。为了解决缺漏和模糊问题,不得不采用参校其他志书的方法。为了尊重原刻,尽量出据补、据改的校记,一般不用径改。还有,按照现在的用字标准来衡量,这两个本子在文字使用上也不够规范,如“修”与“脩”,“于”与“於”,“栖”与“棲”等,按照现在的说法,似乎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但在底本中却用法很随意,没有规律可循,只能尽可能尊重原著。
本次点校以《洪武苏州府志》初刻本作为工作底本,《洪武苏州府志》初刻于洪武十二年,简称“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的“据明洪武十二年钞本”影印的《中国方志丛书》本作为参校本,简称“成文本”。
正文尽量依据“刻本”,如遇有明显的不一致,出注“成文本”作某某。遇到两种本子都缺的文字,则以《吴郡志》《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道光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或明清《吴县志》《昆山县志》等县志作校补,并出注“据《某某志》补”。
现在流传的《洪武苏州府志》刻本和抄本均为五十卷,可同治《苏州府志》之谭钧培《序》云“南宋范文穆始成《吴郡志》五十卷,明卢公熊继之,更为四十六卷”,显然谭在光绪年间还看到过另外一个传本或者残本。
校勘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前后持续了十多年,在校勘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刻本还是抄本(成文本),都存在缺漏和模糊,不是加上标点即可出标点本那么简单。为了解决缺漏和模糊问题,不得不采用参校其他志书的方法。为了尊重原刻,尽量出据补、据改的校记,一般不用径改。还有,按照现在的用字标准来衡量,这两个本子在文字使用上也不够规范,如“修”与“脩”,“于”与“於”,“栖”与“棲”等,按照现在的说法,似乎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但在底本中却用法很随意,没有规律可循,只能尽可能尊重原著。
上一篇:洪武《苏州府志》对中国方志学的影响与贡献 下一篇:中国名镇志《光塔街道志》通过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