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东明县志介绍及评略
发布时间:2018-12-15 点击数:3304
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世致用价值。千百年来,由它包孕的文化命脉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县志作为地方历史著作,反映了一定地域里社会、自然、历史状况,它可为文史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大凡一地的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灾异等等,皆包罗在内,被公认为 “地方百科全书”。
一般认为,方志的纂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不过当时的编纂很不成熟,只是个人散乱的记录。秦汉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魏晋时有了相当的规模,在隋唐两朝发展较快。明嘉靖版《东明县志》方序言中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说,“自封建废而郡县立,列国之史遂亡,间有载笔之典,皆不出于专职通论,故无以禅化理,于是郡县之志作焉。”到了宋朝,方志的内容和体例已经比较全面和完备了,明清时期,编撰地方志达到鼎盛,这样的人文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东明是千年古邑,从建置到今天已经有2148年了,而第一次修史却是距今472年的明朝嘉靖15年,历明、清、民国9次修志,建国后修了两次,共计11次。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大都没有流传下来,至今能看见的最早的版本是清时知县杨日升主修的康熙本。为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现将这11次修史做一个简述。
嘉靖版《东明县志》 这是东明县首次修志,修志主创人是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人、东明知县高橡。自高橡来到东明以后,感到方志阙如,就有编纂县志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着手安排。明嘉靖15年(公元1536年),大名府督学循吏朱御史、高公拿着大名府的修志文件来到东明,督促东明县编纂县志。高橡便召集乡贤贡生二十几人,历时两个月采集编结而成。
东明县从建制到明朝一千六百余年,为什么一直没有修志呢?究其原因,这和东明县长期置废、迁移有关,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建置东昏县,新朝建国元年(公元9年)更名为东明县,到了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又改为东昏县。三国魏黄初4年(公元223年)东昏县撤置。这一撤置就是整整740年,到了宋元丰4年(公元1081年)再次设置东明县。这样又过了100多年又发生了重大变迁,金兴定2年(公元1218年),东明县府迁到了黄河北岸的东明集镇。由于常年受到黄河巨浸,坚持了100多年后(1368年)县府又被迫迁移到了云台集(今在县府西黄河正中央)。过了仅仅11年由于黄害严重,县治废掉,这样一废就是111年,到了明朝弘治3年(公元1490年)才重设县治,但被黄河赶到的今天的位置。这次编纂县志是东明县重置第47年头,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照,编志人员广搜遍集,曾得到一本《宛亭史粹》已经漫漶不可辨识,参考价值并不大。
嘉靖本《东明县志》今天已经找不到了,它的最后一次出现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56年东明知县储远升续修县志的时候曾经做过参考,距今已经过去262年了。
万历版《东明县志》 明朝万历年间,东明县志一共续修过两次,先说第一次。这次的主修人是知县常澄(陕西浦城人),万历进士,在东明任职期间,善政多端,不胜枚举。多年以后,东明老百姓还念念不忘,关怀民瘼的事迹一直流传于邑间。明万历27年(公元1599年)常澄感于旧志已经过去66年,户口变迁,赋役繁杂,方志当修。且旧志的缺点就是重古薄今,违背修志规律,所以他决定重修县志。这次编纂的主笔是县邑孝廉张诣和杨琳,后来又感到人手不足,又请来了痒生袁生辈。县志编好后,常澄又请当时的廷尉刘心田先生进行把关阅审。这次编修的《东明县志》同样已轶失,最后一次出现是道光年间的漆阳书院书目中,可惜漆阳书院毁于黄河水中,这次修编的县志可能就是随着漆阳书院一起淹没在历史的瀚海中。
万历年间第二次修志是知县李遇知(陕西洋县人)主修的,修于明万历40年(公元1612年)。这次重修距上次重修仅仅13年时间,为什么这么段的时间内重修呢?李遇知在序言里没有说出修志的特别原因,这好像是一个百年之谜。这次重修时李遇知打算还请上次修志的张诣和杨琳,怎奈当时两位正在南宫(今河北省)做官,不能分身。于是,李遇知就在本邑找了一个姓李的和一个姓陈的两个学究主持编修。这次县志编纂的到底怎么一个模样,由于久已失传,我们现在没法评判了。
天启版《东明县志》 明天启3年(公元1623年)的春天,从京师来了一个人,一个曾在抚院做过督考阅卷的饱学之士,他就是张福臻(山东高密人)。他来东明做知县不过就是补阙,半年之后还要回去。这次编写的原因同上次一样不是很明确,并且编纂时间很短,估计只有1个月左右,1623年2月16日张福臻就把序言写好了。这么短的时间能编成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同样没法发表意见了,因为它已经散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顺治版《东明县志》 满清建国的第三个年头,百废俱兴,老百姓的生活逐渐稳定来下,再次修志成为理所应当之事。山西乐平人张学知时任东明知县,便主持了这次编修。顺治三年(1646年)7月初一,县志付梓出版了,其中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了。这次编纂的因由,张学知在序言中说的很明确:“往踪遗行,故不容泯没。”中心意思就是,从上次修志以来几十年的大事要闻要记录在典,以备资政致用。顺治版本的县志据说民间还有保存,只不过不会轻易出示于人。
康熙版《东明县志》 这次续修的县志在中国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均有藏本。江苏地理研究所还有清末的手抄本,书法极像我县清末进士、著名书法家吴西堂的手迹,怎么流传到江苏的这又是无法解开一个谜。
知县杨日升(江西新城人)主持了这次编修,杨日升也是学富五车之人,中了进士以后直接被朝廷委派到东明任知县。杨日升和常澄一样也是有口皆碑的好知县,任职期间,最重视以德治县。他亲自编写了《乡约俗解》,每逢东明大会当众讲解。每次讲解,县民都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群众听得泪流满面。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他开始组织编写《东明县志》。这次编修由本县进士、时任清史司主事卢毓粹担纲,国学士袁公,痒生梁、景、董、段6个人组成编写小组。经过一年多的采辑、编纂于第二年付梓出版。这次编纂成书的《东明县志》共分八卷,洋洋大观,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乾隆版《东明县志》 本次县志目前在全国多家图书馆都有收藏,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市、天津市、河北保定市、石家庄市藏有原刻本,山东省图书馆、大众日报社收有民国13年的铅印本。知县储元升(江苏宜兴人)主持编修,储元升是乾隆年间进士,知东明事。其实在储元升之前的雍正7年,就有编辑好的县志稿,不知为何原因一直未能刊刻。储元升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了近30年的史料加以修订。这次编写人员还有:贡生董荣官、吴鹏程、李钦郡,痒生范元福(雍正7年的旧稿组织编写的知县是周承濂)等,于1756年8月初纂辑而成。纂辑成书的《东明县志》分6本8卷,分别是:舆地、建置、田赋、官职、选举、人物、杂志、艺文。但是县志纂修好以后,却没有出版的费用,本县贡生、武邑县司训张复振解职归家听说之后,就将自己多年积攒的供奉捐献出来,《东明县志》才得以印刷成书。今天我们在看到这些书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张复振这个人,这样的举动放在当时物力维艰的年代真是太难得了。
宣统版《东明县志》这次修志跟以往不同,以往都是官修,这次是首次民间个人修志。修志者李曾裕是东明县武邱(现属长垣)人,他自幼饱读诗书,十五岁考中秀才,当时的大名知府陈崇砥特别欣赏他的文章。光绪乙卯年(1859年)在河北保定考中举人,后来屡次晋京应举均不中。光绪戊戌年(1898年)选为教谕(县级文官,相当于副县级),因年已花甲,没有上任,整日在家养菊读书,怡然自乐。间有闲暇,就自行续修《东明县志》。个人修志,困难可想而知,正如李曾裕在序言中说:“不设局、不备员、不筹经费,搜世家之记载,征故老之传闻,访四方之遗迹,采同人(仁)之录送。”到1908年已经写出了一部分,当时东明知县朱佑保来到东明后,非常想续修县志,就发现了李曾裕已经写了一半,非常高兴地写下了序言。没有等到付梓东明又换了新的知县周保琛,周保琛同样非常关注县志的编续。这期间东明大地狼烟四起,捻军一波又一波地骚扰,黄河水多次泛滥成灾,毫不容易写好的县志,也无法付诸印刷。李曾裕整日抱着书稿愁眉苦脸,一直等到他去世,他也没能看到修志的出版。《东明县志》是李曾裕未竟的事业,在78岁那年,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
其实,在李曾裕编纂《东明县志》过程中,很多人也都关注着,上到大名知府锡龄阿,下到普通百姓翟君灿都给予不少帮助。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凝聚着李曾裕半生心血和邑人渴盼的《东明县志》在时任东明知事(即县长)王亿年主持下终于出版了。宣统版(其实是民国版)《东明县志》共4卷,目前在山东省图书馆、大众日报社、天津、南京、河北保定、台湾台北均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