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海源阁 天春园 藏志介绍
发布时间:2018-10-12 点击数:1346
天一阁
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解放后为国家的一个藏书单位。在浙江宁波市。创办人范钦,字尧卿,明嘉靖时进士,为浙东第一藏书家。天一阁建造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间(1561—1566)。原藏书七万余卷,主要收藏明代刻本,也是收藏明代地方志最多的单位之一。原藏省、府、州、县志四百三十五种,收集当时各省的方志较完备,大部为正德、嘉靖时所刻。至解放时仅存二百六十六种,近年又访得原藏本数种,现共存二百七十一种。其中一百七十二种为现存最早的志书,有的志书为现存仅见之本,如河北正德《赵州志》,山东嘉靖《宁海州志》,万历《兖州府志》等。天一阁范钦所编书目已失传。现存书目有康熙年间漫堂抄本《天一阁书目》一册;乾隆三十八年(1773)《天一阁进呈书目》一卷;嘉庆十三年(1808)阮元编《天一阁书目》;民国二十九年(1940)冯贞群编《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十卷。1961年以来,影印出版了《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一百零七种; 1982年骆兆平编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考录》。天一阁保存大量明代方志,为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海源阁
清末著名私人藏书楼,故址在山东聊城。创办人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道光进士,累官至江南河道总督。他利用在各地作官之便,广搜古籍,运回故里,于道光二十年(1840)创建海源阁。其子绍和,孙保彝又予以发展并整理,是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对峙南北,饮誉海内的著名藏书楼。杨氏几代对于搜求方志,颇为重视,在其藏书中,有一百七十余部地方志及近百种河渠、边防、山水、古迹等专志,其中不乏珍善之本,如宋刊《咸淳临安志》、《舆地广记》、明刊《山东通志》、《姑苏志》、《长安志》等等。由于民国年间战乱,该阁藏书散佚,其遗存志书现主要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天春园
天津近代私家藏书楼之一。创办人任振采(凤苞),号天春园。江苏宜兴人。银行家。世富藏书,并专重收藏地方志。对古代方志遗产的整理、研究起过积极作用。据张国淦《天春园方志目序》称,积藏两千五百余种,其中不少稀见善本。如明弘治《八闽通志》、嘉靖《南畿志》、隆庆《云南通志》等。并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纂修的天津地方志。任氏每得志书,必考其源流,记其始末,条其异同,审其得失。并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印《天春园方志目》,体例允当,对方志目录学的建设有贡献。天春园与学术界有密切联系。近世两部方志目录学专著,张国淦的《中国古方志考》,瞿宣颖的《方志考稿》,均借助天春园藏书,其中瞿书则全部取材于天春园。这部分地方志书后转给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解放后为国家的一个藏书单位。在浙江宁波市。创办人范钦,字尧卿,明嘉靖时进士,为浙东第一藏书家。天一阁建造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间(1561—1566)。原藏书七万余卷,主要收藏明代刻本,也是收藏明代地方志最多的单位之一。原藏省、府、州、县志四百三十五种,收集当时各省的方志较完备,大部为正德、嘉靖时所刻。至解放时仅存二百六十六种,近年又访得原藏本数种,现共存二百七十一种。其中一百七十二种为现存最早的志书,有的志书为现存仅见之本,如河北正德《赵州志》,山东嘉靖《宁海州志》,万历《兖州府志》等。天一阁范钦所编书目已失传。现存书目有康熙年间漫堂抄本《天一阁书目》一册;乾隆三十八年(1773)《天一阁进呈书目》一卷;嘉庆十三年(1808)阮元编《天一阁书目》;民国二十九年(1940)冯贞群编《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十卷。1961年以来,影印出版了《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一百零七种; 1982年骆兆平编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考录》。天一阁保存大量明代方志,为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海源阁
清末著名私人藏书楼,故址在山东聊城。创办人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道光进士,累官至江南河道总督。他利用在各地作官之便,广搜古籍,运回故里,于道光二十年(1840)创建海源阁。其子绍和,孙保彝又予以发展并整理,是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对峙南北,饮誉海内的著名藏书楼。杨氏几代对于搜求方志,颇为重视,在其藏书中,有一百七十余部地方志及近百种河渠、边防、山水、古迹等专志,其中不乏珍善之本,如宋刊《咸淳临安志》、《舆地广记》、明刊《山东通志》、《姑苏志》、《长安志》等等。由于民国年间战乱,该阁藏书散佚,其遗存志书现主要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天春园
天津近代私家藏书楼之一。创办人任振采(凤苞),号天春园。江苏宜兴人。银行家。世富藏书,并专重收藏地方志。对古代方志遗产的整理、研究起过积极作用。据张国淦《天春园方志目序》称,积藏两千五百余种,其中不少稀见善本。如明弘治《八闽通志》、嘉靖《南畿志》、隆庆《云南通志》等。并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纂修的天津地方志。任氏每得志书,必考其源流,记其始末,条其异同,审其得失。并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印《天春园方志目》,体例允当,对方志目录学的建设有贡献。天春园与学术界有密切联系。近世两部方志目录学专著,张国淦的《中国古方志考》,瞿宣颖的《方志考稿》,均借助天春园藏书,其中瞿书则全部取材于天春园。这部分地方志书后转给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