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东通志馆
发布时间:2018-10-10 点击数:2465
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84年3月17日,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修志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广东通志》编写和全省编写新方志的规划、指导、审查、出版工作,同时承担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广东卷”的任务。主任谢非,另有副主任四人,顾问六人,委员三十七人。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室内设省志编纂处、业务指导处、古籍整理处和秘书处。
广东省地方志学会
1985年12月19日成立。是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主要任务是团结和组织全省地方志工作者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活动,促进广东地方志的研究、编写、出版和教学事业的发展。第一届理事会由名誉理事长杨立、理事长黄勋拔及副理事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二人、理事二十三人组成。
广东通志馆
民国四年(1915)广东省政府成立的修志机构,负责纂修《广东通志》,设馆于广州南园故址(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南馆)。馆内设总纂(十三人)、帮总纂(六人)、分纂(十三人)、副分纂(二人)、帮分纂(九人)、收掌、绘图、采访、分校等职,共一百零八人。于民国五年(1916 )完成《续修广东通志》未成稿十九册,今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
民国二十年(1931)五月十六日,广东省政府委托中山大学纂修《广东通志》,成立修志机构,设馆于中山大学西楼。校长邹鲁任馆长,下设主任一人,并设专任纂修、助修、采访员、绘图员、缮校等职,约有五十人。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完成《广东通志》(未成稿)一百二十册,今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1984年3月17日,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修志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广东通志》编写和全省编写新方志的规划、指导、审查、出版工作,同时承担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广东卷”的任务。主任谢非,另有副主任四人,顾问六人,委员三十七人。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室内设省志编纂处、业务指导处、古籍整理处和秘书处。
广东省地方志学会
1985年12月19日成立。是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主要任务是团结和组织全省地方志工作者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活动,促进广东地方志的研究、编写、出版和教学事业的发展。第一届理事会由名誉理事长杨立、理事长黄勋拔及副理事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二人、理事二十三人组成。
广东通志馆
民国四年(1915)广东省政府成立的修志机构,负责纂修《广东通志》,设馆于广州南园故址(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南馆)。馆内设总纂(十三人)、帮总纂(六人)、分纂(十三人)、副分纂(二人)、帮分纂(九人)、收掌、绘图、采访、分校等职,共一百零八人。于民国五年(1916 )完成《续修广东通志》未成稿十九册,今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
民国二十年(1931)五月十六日,广东省政府委托中山大学纂修《广东通志》,成立修志机构,设馆于中山大学西楼。校长邹鲁任馆长,下设主任一人,并设专任纂修、助修、采访员、绘图员、缮校等职,约有五十人。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完成《广东通志》(未成稿)一百二十册,今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