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局 山西文献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0-10 点击数:1146
山西通志局
清光绪三年山西大祲后,巡抚曾国荃恐文献无征,于五年奏准设立山西通志局,延聘本省名儒王轩为总纂,张于铸为副纂,杨笃为纂修、杨深秀等六人为分纂,重新纂修全省通志。至十八年,一百八十四卷的《山西通志》脱稿付梓,王轩、杨笃因积劳成疾于十三年、二十年相继去世,通志局随之告终。
山西文献委员会
前身为1919年在北京成立的山西文献征存局,由在京的山西籍参议员贾耕、景梅九等人发起,专门征集整理山西文献的研究机构,设于北京潞郡会馆内。因政局动荡,两年后解散。1933年元月恢复,改名山西文献委员会,郭象升、马骏、陈敬棠为常务委员。该会在文献征存局的工作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山西献征》、《山右丛书》等大量山西文献。1936年阎锡山允准拨款十万元,由该会重修《山西通志》。郭象升主张参照《山西各县志书凡例》,由图、略、传、表、考五个部分组成;马骏要依阎锡山的政治设施另创新体,双方争执不下。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其事遂寝,该会亦自行解散。1947年秋,再次恢复山西文献委员会,以宁超武为主任委员,然未作任何实质性工作。1949年4月太原解放,该会全部历史告终。
清光绪三年山西大祲后,巡抚曾国荃恐文献无征,于五年奏准设立山西通志局,延聘本省名儒王轩为总纂,张于铸为副纂,杨笃为纂修、杨深秀等六人为分纂,重新纂修全省通志。至十八年,一百八十四卷的《山西通志》脱稿付梓,王轩、杨笃因积劳成疾于十三年、二十年相继去世,通志局随之告终。
山西文献委员会
前身为1919年在北京成立的山西文献征存局,由在京的山西籍参议员贾耕、景梅九等人发起,专门征集整理山西文献的研究机构,设于北京潞郡会馆内。因政局动荡,两年后解散。1933年元月恢复,改名山西文献委员会,郭象升、马骏、陈敬棠为常务委员。该会在文献征存局的工作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山西献征》、《山右丛书》等大量山西文献。1936年阎锡山允准拨款十万元,由该会重修《山西通志》。郭象升主张参照《山西各县志书凡例》,由图、略、传、表、考五个部分组成;马骏要依阎锡山的政治设施另创新体,双方争执不下。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其事遂寝,该会亦自行解散。1947年秋,再次恢复山西文献委员会,以宁超武为主任委员,然未作任何实质性工作。1949年4月太原解放,该会全部历史告终。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下一篇: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