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人物:陆心源 陈作霖 劳乃宣 孙葆田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数:1514
陆心源
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清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至盐运使。通经史,富藏书,著有《潜园总集》九百余卷。与周学浚同纂同治《湖州府志》九十六卷,与丁宝书同纂光绪《归安县志》五十二卷,自撰《皕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并作《类编长安志跋》、《至正金陵志跋》、《严州图经跋》等。
陈作霖
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清末民初江苏南京人。历任《上江两县志》分纂、《江宁府志》分纂、金陵官书局分校、崇文经熟教习、奎先书院山长、上江两县学堂堂长、江楚编译官书局分纂、南洋官报局帮总纂、江南图书馆典籍、江苏省通志局总校兼编纂, 《江宁县志》总纂。其方志著述颇丰,有《江苏兵备志》、《金陵通纪》、《金陵通传》、《元宁乡土志》、《运渎桥道小志》、《风麓小志》、《金陵物产风土志》、《南朝佛寺志》等多种。传世之作,首推记大事之《金陵通纪》与传人物之《金陵通传》。陈三立谓其一生“凡省府县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图书馆之属,……皆互董其役终其身,因以著书百数十卷,跻为通儒。”
劳乃宣
字季瑄,号玉初,清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曾任四品后补京堂,江宁提学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晚年在青岛闲居。一生著述颇多,民国初年,主纂《信阳县志》八卷,附补遗一卷。此志资料翔实,是当时山东省县志中的佳品。
孙葆田
字佩南,清山东荣城人。同治十二年(1874)进士。任合肥知县时,因依法处理该县“勋臣”子弟仗势欺压平民事,被弹劾“引疾”归里。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巡抚张曜设局修志,聘为总纂,张曜死而志未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士骧任山东巡抚,继续设局修志,又受聘为总纂之一,实际是“独为其难”。于宣统三年(1911)《山东通志》稿成,积劳成疾去世。该志二百卷,首一卷,末一卷,约六百余万言,是《山东通志》中最详尽的志书。
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清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至盐运使。通经史,富藏书,著有《潜园总集》九百余卷。与周学浚同纂同治《湖州府志》九十六卷,与丁宝书同纂光绪《归安县志》五十二卷,自撰《皕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并作《类编长安志跋》、《至正金陵志跋》、《严州图经跋》等。
陈作霖
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清末民初江苏南京人。历任《上江两县志》分纂、《江宁府志》分纂、金陵官书局分校、崇文经熟教习、奎先书院山长、上江两县学堂堂长、江楚编译官书局分纂、南洋官报局帮总纂、江南图书馆典籍、江苏省通志局总校兼编纂, 《江宁县志》总纂。其方志著述颇丰,有《江苏兵备志》、《金陵通纪》、《金陵通传》、《元宁乡土志》、《运渎桥道小志》、《风麓小志》、《金陵物产风土志》、《南朝佛寺志》等多种。传世之作,首推记大事之《金陵通纪》与传人物之《金陵通传》。陈三立谓其一生“凡省府县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图书馆之属,……皆互董其役终其身,因以著书百数十卷,跻为通儒。”
劳乃宣
字季瑄,号玉初,清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曾任四品后补京堂,江宁提学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晚年在青岛闲居。一生著述颇多,民国初年,主纂《信阳县志》八卷,附补遗一卷。此志资料翔实,是当时山东省县志中的佳品。
孙葆田
字佩南,清山东荣城人。同治十二年(1874)进士。任合肥知县时,因依法处理该县“勋臣”子弟仗势欺压平民事,被弹劾“引疾”归里。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巡抚张曜设局修志,聘为总纂,张曜死而志未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士骧任山东巡抚,继续设局修志,又受聘为总纂之一,实际是“独为其难”。于宣统三年(1911)《山东通志》稿成,积劳成疾去世。该志二百卷,首一卷,末一卷,约六百余万言,是《山东通志》中最详尽的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