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志 赣榆县续志 重修赣榆县志 重修赣榆县志 光绪赣榆县志 赣榆县续志 连云一瞥
一、万历《赣榆县志》
明万历十八年(1590),赣榆知县樊兆程主修《赣输县志》。由县学附生唐时熙编撰初稿,教谕李一凤校正,樊兆程亲自总纂成书,翌年刊刻印行。
二、崇祯《赣榆县续志》
明崇祯十三年(1640),曾任镇平县教谕的赣榆人董杏,退仕后回乡编撰赣榆县志,在其所撰的“序”中写道“崇祯十三年,不壳闻居,感邑事久缺宜续纪以备遗逸。”续志记述了自万历十九年至崇祯十三年这五十年间赣榆诸事。于崇祯十六年(1643)成书。
三、康熙《重修赣榆县志》
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俞廷瑞重修赣榆县志。由邑人倪长犀总负责,徐竞及其弟徐珏负责分辑,张其美、严永康、王运开、邵恕、柏良枢、董瑾等君负责采访收集资料。全书计四卷,分设建革、星野、形胜、疆域、城池、山川、古迹、风俗、署制、学校、坛庙、坊镇、津梁、铺递、武备、荒备、寺观、田里、户口、丁徭、租赋、官庄、课税、马政、鹾政、土贡、物产、官秩、宦迹、人物、侨寓、科目、岁贡、援例、武科、武勋、辟举、德行、忠孝、节孝、封荫、灾异、兵燹、艺文等44门类。俞廷瑞、倪长犀分别作序,翌年成书刊行。
四、嘉庆《重修赣榆县志》
清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王诚主持重修赣榆县志,计四卷,所设门类与康熙年间俞廷瑞所修县志大同小异,为建革、星野、形胜、疆域、城池、山川、古迹、风俗、署制、学校、坛庙、坊镇、津梁、武备、仓储、寺观、田里、丁口、赋役、课税、鹾政、物产、官秩、宦迹、人物、侨寓、科目、土贡、援例、武科、武勋、辟举、德行、忠孝、节孝、封荫、坊表、寿考、灾异、兵燹、艺文等41门。至嘉庆元年(1796)书成印行。
五、《光绪赣榆县志》
《光绪赣榆县志》编修于光绪十三年(1887),由知县特秀主修、署教谕王文炳总纂、清末状元张謇题签、署知县王豫熙印行。以卷、目结构进行记述,总计设18卷、51目。全书共6册。连云港市博物馆存有原本。
卷一:图说。下设图说1目。
卷二:疆域。下设沿革、星至、分星、高度、风俗、物产等6目。卷三:建置。下设城池、官廨、仓库、坛庙、街坊、乡社、集镇、津梁等8目。
卷四:山川。下设山川目。
卷五:食货。下设户口、田赋、徭役、解支、蠲赈、盐课、杂税等7目。
卷六:学校。下设学宫、学额、学田(附名宦乡贤忠义节孝祠)、书院、义学等5目。
卷七:贡举。下设进士举人正贡荐举表〈附例选武科封荫〉1目。
卷八:武备。下设营防、马政、驲递、兵事等4目。
卷九:官师(上)。下设官师表1目。
卷十:官师(下)设官师传1目。
卷十一:人物(上)。下设列传、孝义等2目。
卷十二:人物(下)。下设孝义、文学、艺术、隐逸、寓贤、寿民等6目。
卷十三:列女(上)。下设节孝贞烈贞寿题名1目。
卷十四:列女(下)。下设节孝贞烈传1目。
卷十五:古迹。下设冢墓、金石等2目。
卷十六:艺文。下设艺文1目。
卷十七:杂记。下设祥异、佚事等2目。
卷十八:叙述。下设叙述1目。
卷前载题签、序。
六、《赣榆县续志》
《赣榆县续志》由赣榆县知事王佐良主修、清末进士王思衍(字用虚)总纂。起修于民国8年(1919)初,历时9个月,志稿成。同年10月,王佐良亲撰《赣榆县续志序》,并捐资刊印。
《赣榆县续志》承《光绪赣榆县志》,所载诸事,上自《光绪赣榆县志》之下限的光绪十四年(1888),下至清宣统三年(1911)。按卷、目、子目3个层次记述,设4卷、14目、58个子目。分装两册。
卷一,设图说、疆域、建置、山川等4目。目下分列图、说、沿革、四至、分星、高度、风俗、物产;城池、官廨、仓库、坛庙、街坊、乡社、集镇、津梁;山、川、井泉等19个子目。
卷二,设民赋、学校、贡举、武备等4目。目下分列户口、田赋、徭役、解支、蠲赈、盐课、杂税;学宫、学额、学田、书院、义学;进士、举人、正贡、荐举、寿榜、学堂奖励之进士举贡、例选、封荫;营防、马政、驲递、兵事等24个子目。
卷三,设官师、人物、列女等3目。目下分列表、传;孝义、文学、艺术、隐逸、寓贤、寿民重游泮水;节孝贞烈贞寿题名、节孝贞烈传等10个子目。
卷四,设古迹、艺文、杂记等3目。目下分列冢墓、金石;艺文;祥异、佚事等5个子目。
《赣榆县续志》另附两卷,记述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7年(1918)赣榆县诸事。
七、 《连云一瞥》
《连云一瞥》为民国23年(1934)时任灌云县县志局采访专员的许绍蘧所编撰。时值规划中的东方第二大港——连云港建设全面展开,名噪一时。为适应港口开发建设需要,许绍蘧在采访县志资料同时,先行编修这本有关连云港港口地区的简志。民国25年(1936)由无锡协成印务局印制,竖文版式,铅字印刷。第1版第1次印数约1000册。
《连云一瞥》运用述、志、图、表等体裁,按篇、节两个层次记述。发展沿革方面,横排竖写;地理、景观、物产等方面,分类设节,顺乎自然加以记述。设总论、导游、历史、地理、物产、企业、金石、异闻、零拾、地名典等10篇,篇下共列51节。每篇下均有短序言,道明本篇宗旨。书首载灌云县志局局长吴修五等所撰序言3篇,及连云港形势图、题词、卷头语。全书约11万字。
《连云一瞥》以大量翔实资料,记述了连云港港口地区的悠久历史、地理优势、自然环境和港口开发建设初期情况,展示了连云港的前景,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志中随文刊登21幅照片,使港口初建时景象、“西连岛庙前湾”、“镇海寺正殿”、宿城“法起寺”、东磊“延福观”等名胜古迹原貌,特别是嵌于崇善寺正殿后墙的唐张猫造像碑记拓本等珍贵资料得以传世,价值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