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志 太谷县志 重修平遥县志 平遥县志
榆社县志
①十卷。清佟国弘修,王凤翔纂。佟国弘字任士,正蓝旗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十年(1671)任辽州知州。十三年(1674)任榆社知县。王凤翔,辽州人,拔贡,官黄陂知县。榆社为春秋时晋箕邑,汉为涅氏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榆社,五代以后属辽州。按榆社志明代未曾纂修。康熙十三年,佟国弘掌榆社县,因奉檄修志,乃聘王凤翔主纂,历数月而志成。《榆社县志》康熙十三年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星野,疆域,山川,古迹,城池,村峪,四镇,集市,物产,庙祠,陵墓;卷二建置志:沿革,学校,治署,公署,驿舍,坊表,仓储,防兵,桥梁,寺观;卷三赋役志:土地,户口,起运,存留,里社附盐法;卷四风俗志:四民,四礼,月令;卷五官师志:知县,例贡,武科,吏掾,封荫;卷七人物志:古贤,今贤,孝子,节妇,烈女,义士,义民,义夫;卷八祀典志:庙祀,祠祀,坛祀;卷九艺文志:敕,记,碑,墓志,列传,疏,诗,赞,歌;卷十纪杂志:流寓,仙释,祥异。此编为创修本,体裁依仿通志,分门设类,一目了然。其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匠价,始自明朝,各匠轮班赴京上工,凡有愿出价银者,可免其赴京应役。这对经济史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然因草创,书中缺略舛误较多,如辨山水却考脉沿;论人物却不分县境等。②十二卷。清费映魁修,孟涛纂。费映魁字朗山,浙江杭县人,雍正七年(1729)举人,乾隆六年(1741)任榆社知县。《榆社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本。此书系专为增订康熙佟国弘本而作。考证前误,尚能依据经史。如溯漳水源流,辨马陵之舛误。唯其字迹漫漶,不勘阅览。③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家坊修,葛士达纂。王家坊,浙江分水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三年(1853)任教习,光绪三年(1877)任榆社县知县,在任期,因防城有功,保升直隶州。葛士达,上海人,出身附生,由军功历保知县,光绪六年(1880)题授榆社县知县。其九月到任,办理赈务出力,保升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时,著有《远志斋诗古文稿》,《戎帷琐志》、《独学斋杂录》。此志书原为王家坊纂修,书未成而王家坊去任。士达继任后,复取而整订之。士达在其序中云:“前署县事王公家坊,辑而未竟,适达奉命承乏是邦,邑绅士录稿,请更商订,复取而删其繁芜,去其复冗,订其讹谬,补其缺轶,并其体例之不合者,次序之例署者,逐一厘正之,非敢苟为异同,亦惟其是以资后之考证而已”。《榆社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此编严核有法,综观全书,纲举目张,眉目清晰,大体尚佳。
太谷县志
①十卷。明乔允升修,戴可进纂。乔允升字鹤皋,河南孟津县人。出身进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来太谷县任知县。戴可进字渐鸿,满州人。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太谷县志》创修于允升,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清顺治九年(1652)可进任知县,始召集邑县缙绅,复将旧志参酌损益,采缀删订,重新刊刻。《太谷县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清顺治九年(1652)修锓本。全书十卷,九门,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秩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人物志,卷八杂述志,卷九卷十艺文志。据该志凡例云:可进订修乔本系依《周礼》、《左传》、《史记》、《汉书》、《纲目》、《十七史》、《文献通考》、《一统志》、《山西通志》诸书,及本县旧存抄本志略,其传于乡晋士大夫之口者,据实记载的。乔本多疏略讹误,可进做了不少订正。然全书体例基本承袭乔本,没有什么变化,纲目相属,层次清晰。②八卷。清王廷赞修,武一韩纂,王泽沛增修。王廷赞字又襄,热河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七年(1729)来任太谷县知县,后升解州知州。武一韩字籍不详。王泽沛字作霖,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县)人。出身监生。雍正九年(1731)继廷赞任知县。《太谷县志》至康熙十三年,曾续修一次,编纂成帙,未受梓。廷赞掌谷邑时,见康熙旧稿,斟酌尽善,详略得宜,遂按行校对,稍加删定润色,脱旧稿而增其所未备。历时三个月而竣,但稿初缮就,廷赞调离他职,王泽沛继任,又将廷赞清稿,覆加校勘,并增续雍正七年(1729)至乾隆四年(1739)间事迹,付梓印行。《太谷县志》雍正七年(1729)修,乾隆四年(1739)重修刊本。该志体例较完备,补新更误,考订详核,内容翔实。③八卷。清郭晋修,管奥秀纂。郭晋字不详,云南徵江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举人。乾隆六十年(1795)来太谷县任知县。《太谷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按谷志自乾隆四年(1739)知县王泽沛增刻雍正七年(1729)知县王廷赞续修本后,谷志方有定本。从此,增续者皆依为准绳,承袭其体例。王廷赞本之后,有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高继允续编一次。该志乃承袭高继允书而修,大抵前编虽定,后出愈工。此志有二大优点,一为疆域沿革概从旧志,山川则校之通志,访诸士人增入,以资审慎。古迹又详查本传和历代地理志书,反复辨明。对学校、城郭、公署等兴修,田赋、盐法诸条例则详查辑人。可见该志精善完备;二于旧本儒林之外,又增宦迹一门,其矩步规行,乡党自好,以及慕义乐施。该志纲目井然,资料丰富,内容翔实。④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章青选、汪和修,章嗣衡纂。章青选字名泉,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县)人。科第不详。咸丰四年(1854)任太谷县知县。汪和字云叔,仪征人,出身举人。由榆社知县调河津。性慈祥,学问渊博。在官多惠政,尤重人才。每集诸生讲授,励以读书,立品士争砥砺,以赴所期。以病离任。同治中复任,手辑志乘并加刊行。考谷志自乾隆六十年知县郭晋续修后,至青选莅任斯邑,已有六十年而未曾再续。其间人文增长、事物变迁,查阅诸旧志,盖有触处扞格抵牾之感。青选慨乎此,遂愤然召集文士重新纂修。《太谷县志》咸丰五年(1855)刻本。该志较之郭志,有明显进步。郭志编撰,对疆域沿革,概从旧本,未加考正,故载疆域四至,间有未确。此本俱详查更正。最优者,如郭志称谷与祁犬牙交错。此本则以沿革证之。金大定中尝割榆次二乡来属,则非独错于祁,并错于榆次矣。此外,在卷二首,创年纪一门。盖旧志俱无年纪,该编新加采纂。仿通鉴纲目,分年纪事,以备征本。于志乘体例,新增一格。此编还对旧志有所增订,纠谬正讹,使该志体例精严,选材审备,为太谷县志之冠。⑤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恩浚、赵冠卿修,王效尊纂。恩浚字小泉,辽宁沈阳人。科第不详。光绪八年(1882)任太谷县知县。赵冠卿,光绪十二年任太谷知县。该书为光绪八年恩浚任知县时所修纂。粗稿始成,恩浚以忧去任。大兴侯承熙、吴匡先后继摄县篆。对恩浚稿,重新参订,成为定本。但未付梓,二人又先后离任。至光绪十二年(1886),赵冠卿继任,延王效尊校定,历数月,始开雕。《太谷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该书纲目体例全部承袭章本。故凡图考、星野、山川、疆域、风俗、土产等类,旧志考订详备,全盘继承。惟自咸丰五年(1855)至光绪十二年(1886)中,三十年事物,如人物、列女及公署、庙祠、仓储、桥梁新增加者,则按类补入。该志立类分卷,除了章志人物类儒林耆善改作为文学义行、年纪一门与各门按语略有增减外,一如章青选志。然而,不足疏漏处也十分明显,该书职官类中,知县赵冠卿以上,直接记述同治十三年知县张贻官。对恩浚、侯承熙、吴匡三位知县,则只字未载,殊为一大疏漏。
重修平遥县志
①二卷。清陈时恂纂修。陈时恂,江苏兴化县人。出身进士,康熙十一年(1672)任平遥知县。按平遥自昔无传,其书创修于明嘉靖间,继修于明万历初,又修于万历末,而后则阙失。此编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全书二卷,十二类,分为:一类地里志:图考、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形胜、风俗、古景;二类赋役志:户口、地亩、赋税、农桑、土贡、徭役、杂差、屯田、商税、盐课、酒课、土产;三类官师志:职制、历官;四类学校志:庙庑、学田、书院;五类建置志:城池、堡寨、公署、堤堰、桥梁、乡图、坊牌、镇集、城市;六类选举志:甲科、乡科、岁贡、生员、赠封、例贡;七类祀典志:坛壝、庙制;八类人物志:乡宦、孝行、贞烈、义行、隐逸;九类:武备志:兵役、军器、军装、屯田;十类古迹志:楼台、城阁、庙宇、寺观、坟墓;十一类灾异志:地震、水旱、虫灾、兵劫;十二类艺文志:碑、记、诗咏。此志乃继明万历志而作,虽博稽遐采以损益旧志,纲举目张,逐条附以独断,然书中舛错脱漏甚多,细枝节目,又未能详明,难供览阅。②八卷。清王绶修,康乃心纂。王绶字诫亭,兰州人,出身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平遥知县。康乃心字太乙,一字孟谋,别号飞浮山人,郃阳县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经元,未仕。此编为王绶掌平遥时,乃心游晋,取道平遥,王绶遂留其修县志,志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此志分目过繁,每目记载事实较少,然艺文志类几乎占全书一半,唯其中所收金石文字大抵在遭明末兵燹之后,文献毁灭无遗下,四处搜罗,存什一于千百,极为珍贵。
平遥县志
十二卷。清恩端修,武达材、王舒萼纂。恩端字子严,镶白旗汉军人,出身监生,光绪五年(1879)任平遥知县。武达材字子栋,文水人,赐进士出身,即用知县。王舒萼字韡堂,灵石人,进士出身,曾任户部主事福建司行走。光绪七年(1881),恩端设局修志,聘武达材、王舒萼主其事,实事求是,悉心编校,分体辨例,至详且尽,历一年而志成。《平遥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此志纲举目张,结撰自具。虽系续修陈时恂本而作,尚能对旧志舛错脱漏做不少补充订正,甚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