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人物:谢济世 汪由教 郭文大 杨应琚 陈宏谋
谢济世
字石霖,号梅庄,清广西全州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浙江道、江南道御史,湖南粮储道、盐驿道。因劾奏河南巡抚被充军新疆阿尔泰地区。后又因著书指摘程、朱理学获罪,滞留西北各地凡九年。以亲身见闻,著《西北域记》五十五则,记南至昆仑、北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含新疆、青海等地之山川、湖泊、沙漠、物产、风俗、宗教、医药、赋税等。记事真实、文简意赅。平生著作甚丰,惜多毁于文字狱中。
汪由教
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清安徽休宁县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曾充任明史馆纂修官,乾隆时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曾修纂《盛京通志》。在《恭进<盛京通志>表》中阐述了自己的修志主张。他说: “发凡起例,规模悉禀乎睿裁;别类分门,摭采衷于钦定。首登圣制,次列京城,由庙坛而陵寝,挈领提纲;继星土与山川,辨正方位。郡统邑而京统郡,人次地而物次人。自户役以迄兵防,经纶大备;由忠孝递推烈女,幽显咸昭、风俗淳庞,兼法轩之采;艺文典贵,并供石室之储。韵律频更,幸编几续。”著有《松泉诗文集》。汪书法秀润,卒后,乾隆命词臣笔勒石上,曰《时晴斋帖》。
郭文大
字尧瞻,清山东威海卫人。雍正十三年(1735)以拔贡任黄陂县丞、仕途不顺,返里从事著述,代表作有《东海笔谈》。主要载录胶东地方文献资料。乾隆七年(1742),在毕懋第所修威海卫志稿的基础上,修成《威海卫志》十卷、首一卷。是志在卫志中称善本。
杨应琚
字佩之,号松门。清顺天汉军正白旗人。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乾隆年间加太子太保,拜东阁大学士。应琚学识并裕,文武兼资,前后两任西宁道内,创建贡院,增设义学,修桥设渡,为后人钦仰。乾隆时,创《西宁府新志》四十卷,撰次校对皆出一人之手。此志搜采广博,论断精详,识者赞之,另著有《据鞍录》。
陈宏谋
原名弘谋,字汝咨。清广西临桂县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自雍正朝至乾隆中叶,历任浙、滇、苏、陕、赣、鄂、豫、闽、甘、湘、两广等省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及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乾隆二十一年(1756)巡抚湖南时,因议创修《湖南通志》,以补其阙。自谓“凡有关于吏治民生之大计,以至土俗人情之细微,搜辑不遗余力。”书成一百七十四卷,分门三十有七。其中山川、职官、选举等门;皆较全志为详。故《四库全书提要》谓:“所载虽止九府四州,而卷帙较全志羸几十之四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