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人物:黄宗羲 卫周祚 张尔岐 顾炎武 乔腾凤
黄宗羲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清浙江余姚人。学识渊博,为清代浙东史学的创始人。其家居四明山下,明崇祯十五年(1642)偕其弟遍游四明山,寻觅古迹,考稽事实,并博采前人记载,订伪存真,辑成《四明山志》初稿。三十一年后,即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改定稿,成《四明山志》九卷,次年又自作序。他曾游历天台山、雁荡山,作《台荡纪游》一卷,记述台雁山水名胜。并复修《浙江通志》,未成。著作多至六十多种,有《黄宗羲全集》。
卫周祚
字文锡,号闻石,明山西曲沃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入清后尝仕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他于康熙十一年(1672)七月初一上疏称, “各省通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宜汇集成帙。”“请敕下直省各督抚,聘请宿儒名贤,接古续今”,纂集《通志》,“总发翰林院汇为《大清一统志》。”这一奏疏的批准,有力地推动有清一代的地方志的编纂。
张尔岐
字稷若,明末清初山东济阳县人。热心修志事业,是《康熙山东通志》的编纂者之一,又私纂《济阳县志》,为梁启超所称赞,认为是山东近六百部志书中较好的六部志书之一。
顾炎武
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县人。为明末清初全国著名学者、方志学专家。代表作有《日知录》、《山东考古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曾于康熙初参修《山东通志》、《德州志》和《邹平县志》,并为黄宗昌撰《崂山志》作序。梁启超认为《德州志》和《邹平县志》是山东近六百部志书中较好的六部中的两部。他对山东方志的纂修作出过贡献。
乔腾凤
字遥集。河南孟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明亡,隐居不仕,杜门著述。积书数千卷,于经史百家,以及天文、地理、阴阳、医人,靡不探厥精奥,归于实用。其为诗文,博大洽衍,不名一家,世传诵之,但多未梓。参与纂康熙《孟县志》十二卷,康熙《怀庆府志》十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