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半月刊 方志月刊 中州今古
《禹贡》半月刊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谭其骧创办的禹贡学会所办之刊物。创刊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共出版了七卷八十二期(其中有合期者)。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七月被迫停刊。这是我国学者迫于国难当头,在“学术救国”思想指导下办的刊物, 目的在于想通过“研治沿革地理”以唤起民族之觉醒。该刊团结了一批著名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历史地理文章外,对方志学也特别重视。我国著名方志学家如张国淦的《中国地方志考》、朱士嘉《方志之名称与种类》、傅振伦《方志之性质》、于鹤年《纂修河北通志闻见录》、瞿兑之《国史与地方史》等先后在该刊上发表。此外如杨尚奎《丰润小志》、何传楷《金华志略》、张璿《香河小志》、丁稼民《潍县疆域沿革考》、赵九成《林县小志》、《河南林县沿革考》等也登在本刊之上。
方志月刊
民国二十一年(1932 )近代地理学家张其昀创办“中国人地学会”,将前中央大学竺可桢、胡焕庸等人于民国十七年(1928)创办的地理杂志改名方志月刊。共发行3卷20期。张在卷头语中说:“余尝谓中国人地学之前途应从事两种工作,一曰方志学、一曰国势学,可称为人地学之双轨。”并说: “方志学乃纯粹研究之性质,国势学则以方志学为基础,而注重中外实际问题之研究,本志所以定名为方志月刊者,其宗旨即在于此。”该刊除发表一般地理学文章外,还发表了如《鄞县通志草创例目》、共六门六十三目;中华民国十八年内务部呈奉行政院转奉国民政府全准通行的“修志事例概要”;江宁地志大纲;以及诸多乡土丛谈(如陕西石泉县、西康康定县、辽宁凤城县、江苏海门县、广东揭阳县,湖南澧县志略等),对当时修志事业有一定推动作用。
中州今古
地方史志双月刊。1983年元月创刊,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办,为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刊物。国内公开发行,每期约十余万字,发行三万册。该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突出河南地方特色,辟有“史志专论”,“史料新考”、“中州人物”等五十多个栏目,从各方面反映河南的历史和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