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留言板
收藏本站
首页
县志下载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下载须知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分类
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浙江
山西
安徽
内蒙古
湖南
河南
山东
江西
上海
江苏
广西
陕西
广东
湖北
福建
甘肃
台湾
云南
海南
港澳
四川
青海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志下载
>
陕西
>
民国宜川县志(校注版)PDF下载
民国宜川县志(校注版)PDF下载
价格:
¥10.00 元
格式:PDF 电子版
购买咨询:
县志介绍
民国宜川县志(校注版)PDF下载
序
宜川地区自春秋建郡县,经历代兴废变革,世事更迭,移地易名,有悠悠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产生了厚重、优秀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精神。
时逢盛世,政通人和。宜川人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旅游强县”是我县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旅游事业的繁荣,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文化事业的支撑和发展。宜川,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果没有文化便失去了灵魂;没有历史传承,便没有了血脉。所以,文化建设对于宜川至关重要。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地方志书是县域文化宝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宜川旧志中的《余志》,曾由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黎锦熙先生(时任西北师范大学教务主任)做总校订和润色,被评为当时名志之一。其对研究宜川历史文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这部县志,我县仅存孤本,且磨损严重,字迹模糊,繁体字频现,使今天的读者阅读不便。为此,薛天云同志在出版四部《旧志书集》的基础上,又和王天翔、范德荣、白玮、杨龙飞同志一起校注《余志》,改竖排为横排版,改繁体字为简化字,改国音字母为汉语拼音,对生僻字、疑难字词进行注释,以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
《余志》撰写于1944年,已有70多年历史。对于其中一些记事观点,读者应以批判、分析的态度对待,切不可全盘吸收。
我县民间组织“壶口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2月。短短几个月内,就完成包括校注《余志》在内的《壶口民俗风情》一至四册的写作任务,并即将全部出版发行,确属不易,令人赞叹。壶口文化研究会的全体同志以及参与写作、校注者,为发扬宜川优秀人文传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汗水。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我县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以促进旅游事业、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
中共宜川县委书记:姚靖江
宜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小军
2007年10月1日
前言
1944年,国民党洛川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主持,杨致一、霍克让主笔,民国时全国著名学者黎锦熙先生修订,撰修了《宜川县志》,世称《余志》,铅印本传世。《余志》记事,在《吴志》、《薛续志》的基础上,从夏禹开始,一直记到1944年。文字浩繁,内容丰富,“读一志而知他志也。”《余志》出版时,因受条件限制,纸质、印刷质量均不高。宜川档案局虽保存一部,但因年代久远,缺字少页严重,经不起人们再行翻阅。为了传承宜川文明,接续历史脉络,很有必要对《余志》进行校注,重新出版。
我和天翔、德荣、白玮、龙飞诸同志校注《余志》工作,到2007年10月基本结束。经壶口文化研究会决定,将《余志》校注本作为“壶口民俗风情第一册”出版。
校注中,由于原本中有些字已不清,加之我们五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人,眼睛昏花、体力不支,水平有限,校注中难免有漏字、错字现象,有些词意的注释也不一定准确。数月来,我等虽百翻黄卷,夜以继日,伏案而注,数遍校对,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只怕有一字之差,对不起宜川历史,对不起宜川前人、今人和后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校注中,个别古字还待斟酌。其他一些标点符号也不一定准确。如有错误,万望读者批评指导。
对于《余志》中一些记事观点、语言表述,读者应以批判和分析的态度去阅读。其毕竟是70年前撰写的县志,切不可全盘吸收。此志较系统地记载了宜川县2000多年历史,介绍了历史沿革、历代人物、文化教育、古迹古物、民风民俗、方言歌谣、诗词文赋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方志特色,记录了宜川本县的历史,没有漫无边际的“空话”“套话”,基本以事实为据写史。有的地方还敢秉笔直书。引用清代以前许多文章诗赋,传承了宜川县的人文精神。对本县历史沿革记载清楚,没有随意编纂。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编方志时应该学习的地方。但是,有以下问题需要明确指出:
1.此志撰修者的政治立场,基本是站在当时蒋介石、国民党的立场上,并以此为出发点观察、记录了民国期间历史。有的观点是极为反动的,如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沦为特区”、称共产党为“异党”、称红军为“匪”、把被红军处决的反革命分子称为“忠烈”、“义士”等。这些对革命的诬蔑之词,我们应该表示愤慨,予以批判。当然,不这样写县志,在专制时代也不可能出版。
2.对阎锡山的“称颂”不符合历史事实。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大军阀。抗日战争初期,阎锡山消极抗日,致使山西乃至华北沦丧,继而又为了保存实力,于1938年退缩到宜川。阎锡山的10多万军政人员退驻宜川,加重了宜川人民负担,致使宜川当地商铺倒闭、农民不堪重负而外逃、城乡经济萧条。阎一贯坚持“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保存实力”的反动主张,1939年3月又在秋林召开了臭名昭著的“秋林会议”,率先打响了国共合作中公开“反共”的第一枪,变本加厉地制造了许多军事磨擦,充分暴露了他准备投降妥协的反动嘴脸。中共中央以及山西新军中的共产党人对阎锡山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了阎锡山的倒退、反共、亲日、妥协的真实面目,继续推动和维持了抗日大局。阎锡山为了他10几万军政人员的生活、军需,为了收买人心,也做了些修路等事,但这都是为“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保存实力”服务的。此志中对阎锡山的溢美之词,既不符合事实,又是作者反动立场的表露。
3.此志中有些章节宣扬了封建迷信和“贞节烈妇”等封建礼教。
4.把历代农民起义军记为“匪”,充分暴露了作者的地主、资产阶级立场。
对于以上几点,我们在校注时以“编者按”的形式,予以指出,供读者参考;有的地方可能未加“编者按”,请读者自己审读,予以明辨。希望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加强对革命理论、中共党史、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站稳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了解旧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斗争历史,阅读这类读物时能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发扬优秀的人文传统,推动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余志》,除了“编者按”、“注释条文”外,全部是《余志》原文。校注时将原竖排版变为横排版、繁体字变为简化字,采用汉语拼音注音,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了校正。对原文中一些看不清的字,进行了查证,对缺字进行了校补,对原文中数处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更正。如《教育志》中记载进士赵思清“迁居交州赵家河(据《薛续志》)”,而《薛续志》原文是“迁居交川赵家河。”我们经过各方考证后,在校注本中记为“迁居交川赵家河”,《余志》把“交川”记为“交州”,误。《游白云洞记》中“予二着炯燽”,在《吴志》原文中为“予二弟炯、燽”,以《吴志》为准。《社会志》中的“振务委员会”应为“赈务委员会”等。校注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繁难。为了搞清一个字,要查阅数部字典,需费数日时间。仅将50多万字的文稿对照原文校对,就进行了10多次。校注的艰难和复杂,从某种程度上看,不亚于重新编撰一部有丰富素材的新书。为了更完整地了解文意,在阅读此校注本时,应和我编印的《旧志书集》对照阅读。
在校注中,受到中共延安市委秘书长薛义忠、中共子长县委书记薛海涛、宝塔区政府区长冯振东的帮助,受到中共宜川县委书记姚靖江、宜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小军、县人大主任张明、县政协主席李东明、宜川县委办、政府办、政协办、民政局、文化局、县志办、财政局、旅游局、壶口管理局等单位的指导、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薛天云
2007年10月15日
客服 QQ: 1224567231(微信同号)
交易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大全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客服QQ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上一个:
宜君县志(清雍正、顺治合订本)PDF下载
下一个:
嘉靖耀州志(校注本)PDF下载
在线客服
QQ交谈
联系方式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