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全15册)PDF电子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0-02-01 点击数:4442
书名: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全15册)
作者:陈志奇
丛书:人文社会科学丛书
册数:全15册
格式:PDF
出版:渤海堂文化公司
时间:1996年
大小:745MB
购 买 资 料 请 加 QQ:85920253(微 信 同 号)
由于罗家伦、黄季陆、秦孝仪等在学术组织方面的卓识,吴相湘、沈云龙、梁敬錞、李云汉、蒋永敬、胡春惠、陈三井、陈志奇等多位学者的努力,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一直在海内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已经出版的综合性论著有:“国史馆中华民国外交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外交志》(台北,“国史馆”2002版),此书分为总论、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外交行政机构的演变、中华民国与各国关系以及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等五篇,论述了北京政府至国民政府迁台时期的中外关系;石之瑜《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新论:政治、文化、心理分析》(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以中国外交决策者的心理文化动机为出发点,重视领导人个人心理在对外关系中的作用,试图用西方的语言,反驳西方的误导,对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做出新的论析;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讲述1553年葡萄牙人东来至1954年台湾与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时期有关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得失。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上、下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和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上、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对民国史上涉及中日、中苏关系的两个重要关系人物的一生事功作了系统的梳理,且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专题研究论著有: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本书第一章就“革命外交”的理念与其发韧过程,予以评述;其次则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就“革命外交”的实际运作,予以详细而深入的讨论;第八章结论中,就1925—1931年历届国民政府所主张的“革命外交”政策在撤废不平等条约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予以评析;李恩涵《近代中国外交史事新研》(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此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外交史的论文集,书中对1911—1928年间北洋政府的“条约外交”、南方诸军政府的“革命外交”与1928—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诸项外交努力分别予以探究。此外还有廖光生《排外与中国政治》(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版);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版);张力《国际合作在中国:国际联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陈存恭;《列强对中国的军火禁运,1919—1929》(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版);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87年版);刘达人等《中华民国外交行政史略》(台北, “国史馆”2000年版);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戴学义编著《中国自强抗战论略暨外交史观》(台北,戴学义2005年版);陈立文《宋子文与战时外交》(台北,“国史馆”1992年版)等。
关于双边关系,中日关系方面有: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上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版);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年版);梁敬錞《日本侵略华北史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梁敬錞《九一八事变史述》(台北,世界书局1964年版);乐炳南《日本出兵山东与中国排日运动,1927-1929》(台北,“国史馆”1988年版);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刘维开《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从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国史馆”1995年版);谢国兴《黄郛与华北危局》(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年版);黄自进主编《蒋中正与近代中日关系》(台北,稻乡出版社2006年版);郑梁生《中日关系史》(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郑梁生《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1—13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2004年版)周开庆《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版),;蒋永敬编《近百年中日关系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92年版)。
中美关系史方面有: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梁敬錞《开罗会议》(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梁敬錞《中美关系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14-1918)》(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版);王纲领《抗战前后中美外交的几个侧面》(台北,乐学书局2008年版);吴翎君《美国与中国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为中心的探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李文志《外援的政治经济分析:重构美援来华的历史图像(1946—1948)》(台北,憬艺企业2003年版);林博文《历史的暗流:近代中美关系秘辛》(台北,元尊文化企业公司2000年版);李本京《蒋中正与中美关系》(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2年版)等。
中俄(苏)关系方面有:李毓澍《外蒙古撤治问题》(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版);王聿均《中苏外交的序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年版);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中英关系方面有:李健民《五卅惨案后的反英运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版)。中法关系方面有:陈三井《近代中法关系史论》(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版)。
开创中华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胡春惠,他以时所供职的国民党中央党史会藏大量原始档案及当事人口述访问为基础,在1972年完成了博士论文《韩国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政治大学),后在此基础上出版《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版)。他还与赵中孚、张存武合编有《近代中韩关系史料》12册(台北,“国史馆”1987-1990年版)。
作者:陈志奇
丛书:人文社会科学丛书
册数:全15册
格式:PDF
出版:渤海堂文化公司
时间:1996年
大小:745MB
提要:搜集民国元年至34年(1945)之外交史料,以年为单位,每事件皆撰写提要,依次编号。1996年由台湾渤海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购 买 资 料 请 加 QQ:85920253(微 信 同 号)
由于罗家伦、黄季陆、秦孝仪等在学术组织方面的卓识,吴相湘、沈云龙、梁敬錞、李云汉、蒋永敬、胡春惠、陈三井、陈志奇等多位学者的努力,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一直在海内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已经出版的综合性论著有:“国史馆中华民国外交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外交志》(台北,“国史馆”2002版),此书分为总论、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外交行政机构的演变、中华民国与各国关系以及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等五篇,论述了北京政府至国民政府迁台时期的中外关系;石之瑜《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新论:政治、文化、心理分析》(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以中国外交决策者的心理文化动机为出发点,重视领导人个人心理在对外关系中的作用,试图用西方的语言,反驳西方的误导,对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做出新的论析;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讲述1553年葡萄牙人东来至1954年台湾与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时期有关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得失。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上、下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和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上、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对民国史上涉及中日、中苏关系的两个重要关系人物的一生事功作了系统的梳理,且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专题研究论著有: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本书第一章就“革命外交”的理念与其发韧过程,予以评述;其次则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就“革命外交”的实际运作,予以详细而深入的讨论;第八章结论中,就1925—1931年历届国民政府所主张的“革命外交”政策在撤废不平等条约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予以评析;李恩涵《近代中国外交史事新研》(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此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外交史的论文集,书中对1911—1928年间北洋政府的“条约外交”、南方诸军政府的“革命外交”与1928—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诸项外交努力分别予以探究。此外还有廖光生《排外与中国政治》(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版);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版);张力《国际合作在中国:国际联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陈存恭;《列强对中国的军火禁运,1919—1929》(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版);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87年版);刘达人等《中华民国外交行政史略》(台北, “国史馆”2000年版);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戴学义编著《中国自强抗战论略暨外交史观》(台北,戴学义2005年版);陈立文《宋子文与战时外交》(台北,“国史馆”1992年版)等。
关于双边关系,中日关系方面有: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上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版);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年版);梁敬錞《日本侵略华北史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梁敬錞《九一八事变史述》(台北,世界书局1964年版);乐炳南《日本出兵山东与中国排日运动,1927-1929》(台北,“国史馆”1988年版);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刘维开《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从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国史馆”1995年版);谢国兴《黄郛与华北危局》(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年版);黄自进主编《蒋中正与近代中日关系》(台北,稻乡出版社2006年版);郑梁生《中日关系史》(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郑梁生《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1—13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2004年版)周开庆《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版),;蒋永敬编《近百年中日关系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92年版)。
中美关系史方面有: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梁敬錞《开罗会议》(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梁敬錞《中美关系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14-1918)》(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版);王纲领《抗战前后中美外交的几个侧面》(台北,乐学书局2008年版);吴翎君《美国与中国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为中心的探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李文志《外援的政治经济分析:重构美援来华的历史图像(1946—1948)》(台北,憬艺企业2003年版);林博文《历史的暗流:近代中美关系秘辛》(台北,元尊文化企业公司2000年版);李本京《蒋中正与中美关系》(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2年版)等。
中俄(苏)关系方面有:李毓澍《外蒙古撤治问题》(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版);王聿均《中苏外交的序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年版);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中英关系方面有:李健民《五卅惨案后的反英运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版)。中法关系方面有:陈三井《近代中法关系史论》(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版)。
开创中华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胡春惠,他以时所供职的国民党中央党史会藏大量原始档案及当事人口述访问为基础,在1972年完成了博士论文《韩国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政治大学),后在此基础上出版《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版)。他还与赵中孚、张存武合编有《近代中韩关系史料》12册(台北,“国史馆”1987-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