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康熙盱眙县志 乾隆盱眙县志 同治盱眙县志 光绪盱眙县志稿 民国盱眙县志略

发布时间:2019-12-20 点击数:2881
康熙盱眙县志

三十二卷(清)朱弘祚修,周洙纂,康熙11年(1672)刻本。弘祚,字徽允,山东高密人,清进土,康熙7年来任盱眙县知县。当时上距康熙3年《李时茂志》仅8年,但因朝廷诏修一统志,故有此志之修。凡32卷。目次为: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祥异附)、疆域(形胜附)、山川、风俗、城池(兵御附)、河防、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陵墓、古迹(寺观附)、帝王(后妃附)、名宦、人物、孝行、列女、流寓、隐逸、仙释、方技、艺文(记、碑传、序、赋、诗、颂)、杂辨(备遗附)。前有《序》、《图考》。记述简洁,虽称32卷,但内容止有3、4万字。书中于生活习俗,婚丧嫁娶有较为精采的描述。盱眙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很早就在广大群众中流传,《艺文志》于此记载颇详,为研究古代民间文艺的珍贵文献资料。

乾隆盱眙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郭起元修.秦懋绅,徐方高纂,清乾隆12年(1747)刻本,抄本。起元,字复斋,福建闽县人。廪生,保举贤良,乾隆12年任盱眙县令。著有《淮水考》、《介石堂诗集》、《介石堂古文集》。懋绅,字笏亭,武进人。举人。乾隆12年任盱眙敬一书院掌教。方高,号澹园,星友,江阴人。此志成于乾隆12年,“于旧志者更订十之三,新采增入者十之七”(郭起元《序》),记事止乾隆12年。卷首序、凡例、图17幅;卷1沿革表、疆域、形胜;卷2星野;卷3城隍、坊乡;卷4山川;卷5风俗、物产;卷6封建、职官、廨宇、坊表;卷7田壤、赋额、盐策、关榷;卷8保甲、徭役、军制;卷9水利、河防、桥梁、津渡;卷10文庙、学宫、书院、义学;卷11武庙、坛壝;卷12古迹、冢墓;卷13庙祠、寺观;卷14灾祥、赈恤;卷15帝王、后妃、外戚;卷16名宦、乡贤;卷17甲科、乡举、贡荐、杂职、封荫;卷18忠节、政绩、儒林、文苑;卷19孝义、善行、隐逸、耆旧;卷20方技、方外、侨寓;卷21列女、节妇、贞女、贤孝、卷22~23艺文;卷24拾遗。是志卷10载书院规制和条约等,卷22记有《郭邑侯修建敬一书院记》,为研究书院史的难得资料。《灾祥》与《赈恤》别为一卷,记载较详。自汉元光3年(132)河决通淮以为灾始,记至清乾隆11年止,反映了地方特色,有一定资料价值。但《职官》收备不详,明以前县职均缺载。

同治盱眙县志

六卷—(清)崔秀春、方家藩修,傅绍曾纂,清同治12年(1873)刻本;1974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据清同治12午刻本影印本;抄本。秀春,河南辉县人,监生,同治8年任盱眙县知县。家藩,上海青浦县人,监生,同治9年任盱眙县知县,著有《梦影词》6卷。绍曾,字仲鲁,盱眙人。道光17年(1837)拔贡,曾任蒙城县教谕、宁国县教谕等职,著有《春秋通义》4卷。此志始修于同治8年,成于次年,刻成于同治12年。傅绍曾受秀春,家藩两县令之邀出任主纂,殚心竭虑,旁征博采,终成6卷。目次如下:舆地志(星野、疆域、沿革表、山川、风俗、城池、公署、关津、古迹、坛庙、寺观)、河渠志(水利)、食货志(田赋、漕运、户口、徭役、关榷、蠲赈、盐法、物产)、学校志(学宫、学额、试院)、武备志(兵制、兵事)、职官志(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泗州营都司、泗守卫守备、把总、职官传)、选举志(进士、举人、拔贡、副贡、仕籍、武阶)。人物志(名贤、宦绩、儒林、忠节、文苑、武功、孝友、流寓、仙释、列女)、艺文志、杂类志。前有方家藩《序》,后有傅绍曾《跋》。记事止同治11年。全志条理清楚,事要文简。由于该志修纂工作正值兵燹之际,文献散失,采录不易,所以记载不很完备。乾隆24年(1759)以前的知县均缺载。卷1至卷2包罗志目过多,较为杂乱。但自乾隆至同治120余年间的一些文献事实赖此而存,功不可没。

光绪盱眙县志稿

十七卷首一卷(清)王锡元修,高延第等纂,清光绪17年(1891)刻本;光绪29年(1903)盱眙县志局增刻本。锡元(1824一?)字兰生,邑人。清同治3年(1864)举人,同治4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淮安府里河同知,晚年寓居宝应。延第,字子上,号槐西,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曾任翰林院待诏。著有《北游纪程》、《老子证义》、《涌萃山房文集》。此志目次为:疆域、山川、建置、田赋、学校、军制、秩官、贡举、人物、列女、古迹、艺文、金石、祥浸、蠲振、兵事、杂记。前有王锡元自《序》及图19幅。记事止光绪17年(1891)。记载较为详实,“较《康熙志》增十之八九,《乾隆志》增十之三四,《同治志》增十之六七。”且大都注明出处。卷末有《校勘记》。《艺文》所收盱眙历代志序跋为研究修志源流的有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考沿革之分合,订旧志之讹误”,皆王锡元一人之力,是他前后历时10年精心研究的成果。后之治盱眙者都认为此书是一部“私修志”。卷2《山川·支祁井》,卷3《建置·楚姑》等,考证较详,颇具特色。光绪29年(1903)增修本卷首页下题“癸卯重校本”,前有光绪25年(1899)方尔谦《序》。大部分卷后有《续补遗》,记事增至光绪24年(1898)。

民国盱眙县志略

王汾纂修,民国25年(1936)铅印本,汾(1902一?),宇品荷,安徽阜阳县人。上海东亚大学政经系毕业。曾任芜湖日报社社长,民众图书馆馆长,陆军独立第五旅上校参议兼驻京办事处处长,豫鄂皖边区剿匪军总司令部编训处少将副处长等职。民国25年1月代理盱胎县县长,该志即修于这一年。目次如下:沿革(形势)、山川(山脉、河流)、面积(疆域、气候)、户口(户数、男数、女数、壮丁数、男女共数)、行政(组织、人员;公安、自卫组织、民间武力、壮丁队)、财政(省税收入、县税收入、省款支出、县款支出)、交通(水路、陆路、邮政、电信、电话)、经济(工、商、农、矿)、金融(市镇、乡村)、教育(学校、学生、学龄儿童已未入学者)、文化(益群书报社、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新闻刊物、新生活运动)、救济(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卫生(政府方面、社会方面)、礼俗(婚礼、丧俗、葬礼、祭礼、岁时杂俗、一般状况)、现任县长略历。记事止民国25年。除沿革略述前事外,其余各篇都只记述民国期间盱眙县的简况,对民国前的人和事一概不记。篇目较旧志增加了教育、金融、交通、救济、卫生。财政等,反映了时代特色。全志内容虽较过简,但对了解民国前期盱眙县的概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