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雍正安东县志 光绪安东县志 正德盱眙县志 万历帝里旰眙县志

发布时间:2019-12-20 点击数:2844
雍正安东县志

十七卷(清)余光祖修,孙超宗等纂,清雍正5年(1727)刻本;抄稿本;抄本。光祖,字念峰,四川犍为县人,康熙55年进士,雍正2年来任知县。超宗,字自超,邑人,康熙5s年贡生,候选训导。此志纂于雍正初年,为邑人孙超宗、张鸿儒、张兰秘采辑,光祖总其成。纲目卷1方舆志:疆域、星野、沿革(表附)、形胜(八景附)、山川、镇庄;卷2建置志:城池(街市、桥、井等附)、公署(仓库等附)、外署(察院公馆)、驻署分司河厅、武署(教场附)、坛壝(寺观祠庙等附)、古迹(陵墓、碑表等附)、风俗;卷3秩官志:守土(表附)、师儒、盐职、河职、杂职、武弁;卷4选举志:科贡、荐辟、贡监、武科、她封、掾史;卷5赋役志:户口、条鞭、里图、田粮、由单、漕折、米麦、夫价、经费、起存;卷6食货志:物产、盐政、芦政、渔利;卷7河防志:黄淮、长堤、海口、海防、险工、中河、西河、植柳;卷8学校志:学基、庙制(祠廨、社学等附)、师生(廪膳、俸工等附)、祀典、品初、礼数、礼器、位次、礼仪;卷9宦迹志:名宦、仕迹;卷10~11人物志:乡贤、名哲、饮宾、侨寓、孝友、列女、耆逸、仙佛;卷12~14艺文志:御制、疏记、杂著、题咏;卷15祥异志;卷16恩恤志;卷17丛事志。卷前为凡例、图考,共14门70目。各门之首俱有赞论。此志遴选绩学之土,博采群书,广收案牍,折衷前志之长,增康熙志以来36年邑事,实较旧志为胜。唯《人物志》“传循吏而不传酷吏”,隐恶扬善,有褒无贬,有违秉笔直书成例,未免偏颇。

光绪安东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鲁蕡纂,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民国20年(1931)重印本。元烺,浙江嘉善人,监生,同治13年(1874)来任知县。昆田,生平已见《光绪府志》提要。鲁蕡,生平已见光绪《清河县志》提要。此志卷首包括四境图、四乡古河图考、潮河镇图、县城图、学宫图、县署图;卷1疆域:沿革、四至、风俗、物产;卷2建置:城池、公署、街巷(坊碑附)、坛庙、乡镇、圩砦、津梁;卷3水利;卷4~5民赋、户则、地亩、征额、解支、滩租、灾异(蠲赈附);卷6学校、学宫、学额、礼乐器、名宦祠、乡贤祠(艺文附);卷7贡举:进土、举人、贡生、征辟、吏阶、贡监、武科、武阶;卷8~9秩官;卷10~13人物:流寓(方外附);卷14列女;卷15古迹、杂记。前志刊行于雍正6年(1728),迄此次续修,已历147年之久。本应有丰富史料可资充实,但志中除《水利》、《民赋》较可观外,余皆草率。特别是将旧志《艺文》附于《学校》,且仅记文目,有碍一方文献考索。

正德盱眙县志

二卷(明)李天畀修,陈惟渊等纂,明正德13年(1518)刻本;抄本。天畀,字荷道,明山西交城县人,举人。曾官山阳(今淮安市)县知县,正德10年来任盱眙知县。惟渊,字主静,明浙江慈溪县人,正德9年来任盱眙儒学教谕。明代盱眙县志创于天顺周福,因系草创,“略而弗详,收之匪实”之处有之,天畀患县内“人物、政迹、风教凋丧而无传”,遂聘惟渊重纂县志。参与其事的,还有县学训导朱仲经等。全书共上、下2卷。卷前有盱眙县城图,城乡总图、历年表。卷上:建置沿革、郡、星土、疆域、形、风俗、山川、国都、城郭、古迹、室、祀典、治、公署、学校、祠庙、产、户口、贡赋、荒政、惠政、武备、铺递、寺、坟墓、津梁、井泉、废置、名宦、人物(附举人、进士、岁贡、例贡、乞恩、荐举、王臣、皇亲、勋臣、武职、武举、吏员、孝行、贞节、尚义、艺士、流寓、衣冠盛事)、卷下:艺文。末有正德戊寅(13年)朱仲经后序。记事上起古代,下迄正德12年。旧志之文,大抵采入。文字简洁,无赘辞。虽只上、下两卷,但篇目设置详备,内容网罗颇全面。其中《铺递》、《人物》记述较详实。《艺文》所载多为咏景之作,如唐韦应物、宋苏轼、米芾诗,其中也不乏有关人物及地方史事的资料,诸如《尚书陈公传》、《参政王公传》、《重修儒学记》、《创建永济桥记》等,而以皇帝制文冠于首。

万历帝里旰眙县志

十二卷(明)李上元,丁汝彦修,戴任等纂,明万历23年(1595)刻本。帝里,据传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境内,故名。上元,字于贞,号贞所,广东番禺人,万历20年至23年任盱眙知县。汝彦,号青来,贵州永宁人,举人,万历23年来任盱眙知县。任,徽州人,占籍盱眙,博学好古。万历22年,邑绅冯应京倡修县志,李上元遂聘戴任主其事。李上元去任后,丁汝彦续修末2卷,此书终成完帙。凡12卷。卷1圣迹志(洪基、戚畹、陵墓、文章、纪事);卷2舆地志(疆域、沿革、分野、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卷3建置志(城市、里保、公署、坊表、马场)、水利志(塘堰、堤坝、津梁);卷4赋籍志(田粮、户口、条鞭、孳牧、课贡、物产);卷5官师志(官秩、吏役)、典礼志(典礼、祀典、公仪、宾兴、制宝);卷6学校志(儒学、书院、学政);选举志(科目、荐辟、武选、恩例);卷7人物志(宦绩、封爵、封荫、旌奖、命妇);卷8人物志(名宦、乡贤、戚勋、德行、列女、文学、逸人、方伎、流寓、仙释)、古迹志(陵墓、遗胜、宫室、寺观、碑碣);卷9~11艺文志(御制、令旨、册文、铁券、御诗、宸翰、诰命、制敕、祭文、碑记、碑铭、序传、辞赋、诗林、诗馀、文移、典籍);卷12丛杂志(通纪、灾异、缫著、辨疑、著述)。前有盱眙城市图、圣迹图。体例采用纲目体。分类细密,内容繁富,资料充实,其《丛杂志》中的《通纪》类于大事纪,为当时志书所少见。但前后偶有重复交叉之处,如卷8有《碑碣》、卷9有《碑记》、卷10有《碑铭》,等等。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