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广西省历代旧志编纂概说

发布时间:2019-12-19 点击数:4667
旧方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保存各种丰富的资料,是研究地情、国情的宝库。从其内容整体看,它是宏观的;从其资料具体看,它是微观的。它的价值潜力大,能量宽宏,没有任何学科能以替代。广西的旧志有人粗计约1000多种,散在全国各地。今从书目上看到600多种,现存约200多种。兹将其梳理分类,观其编纂脉胳,对进一步研究和整理这批遗产,尽量发挥其潜能,将大有裨益。

记、图经、图志的编纂

广西旧志中的“记”,目前书目中见到的有:《始安记》、《桂林风土记》、《邕管杂记》、《象州记》、《怀泽风土记》、《宜州风土记》、《苍梧记》、《邕管溪洞杂记》、《浔州风土记》、《苍梧杂记》、《郁林风土记》、《宾州风土记》、《梧州风土记》等。其中,《始安记》是广西始见最早的志书之一。约出现于晋,有的认为当修于三国至唐以前这段时期。编者王歆。始安为地名,三国至隋,曾在此地设郡和县,位于今桂北、桂东北一带。《始安记》可能是郡志,也可能是县志。此外,其他“记”,属宋代编修居多,特别是“风土记”,宋颇为盛行。“风土”,意即含地域、风俗、气侯、人文等内容,面比较广。

“图经”(含旧经)在广西始见于唐。如《临桂图经》、《邕州图经》等。但编纂较多的还是宋代。诸如《广西路图经》、《钦州图经》、《郁林图经》、《融州图经》、《柳州图经》、《浔州图经》、《桂林图经》、《象州图经》、《梧州图经》、《澄州图经》、《全州图经》、《宜州图经》、《廉州图经》、《容州图经》、《怀泽图经》、《贺州图经》、《昭州图经》、《横州图经》、《宾州图经》、《藤州旧经》、《贺州旧图经》、《昭州旧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的40多种“图经”书目中,有明确记载宋代编纂的占一半以上。今均已失传,特别是“旧经”,连编纂年代及编纂者都失考了。其书目大多从南宋王象之编的《舆地纪胜》转引的鳞爪中窥见。“图经“的含义,就是有图有文,先以图为主,后以经(文)为主。从志书分类看,“旧经“、“图经“、“图志“、“图记”,同属一类。广西“图志“、“图记“不多,从目前的书目中,只见到《广西郡邑图志》、《郁林图志》、《藤州图志》、《泗城图志》、《桂林图志》、《龙城图志》、《静江府图志》。其早期也在宋代出现。在“图经”这类志书中,以“广西路图经”、《广西郡邑图志》反映的地域范围较广。广西路在宋代辖今广西大部分,《广西郡邑图志》顾名思义,也是记载全广西的情况,内容丰富,具有省志性质。“图经”、“图志”的编纂,宋以后逐渐减少了,代之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志”,不断增多。然而“图经”这种形式还依稀保留到清末。《武缘县图经》就是清末编修的。此志由武缘县(今武鸣县)籍的黄君钜、黄诚沅父子相继编纂,共八卷,图文并茂,文居主位,其内容严谨翔实,涉及面广,体例较完善,今保存完好,是广西近代“图经“中不可多得的珍本。

郡志、府志、州志的编纂

郡志。郡在广西出现较早,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岑南后,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辖今广西大部分。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粤,又在广西境内设郁林、合浦、苍梧三郡。以后各代陆续在广西设郡的不少。但历代真正冠以郡名编修郡志的不太多。今仅见《象郡志》、《横州郡志》、《太平郡志》、《思明郡志》、《桂林郡志》、《苍梧郡志》、《平乐郡志》、《临贺郡志》、《古藤郡志》、《宁越郡志》、《容州郡志》、《镇安郡志》、《容管善宁郡志》、《田州郡志》。这些郡志除了明代陈琏于宣德年间修、景泰重刻增补本的《桂林郡志》所存的残本外,其余皆失传了。这些书目仅散见于当代或后代文献引载中获悉。所引载的点滴资料虽零星,但异常珍贵。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不同,如“象郡”,在秦代它包含桂南、桂西南、桂西北部及滇、粤和越南北部诸部分,汉以后,此郡即消失。至唐代,又置了一个“象郡”,此实系“象州”改置,仅领四个县。宋代丁世英修的《象郡志》盖出于此。又明代修的《苍梧郡志》,也不是汉代的《苍梧郡》,而是唐代置的梧州,领苍梧,戎城、孟陵三县。到明代,梧州地域又并非唐所置的那个地域了。所以,郡的地域变化较大,须认真考查才弄明白,因而《郡志》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府志。广西府志计68种,其中失传35种,现存33种。广西府的建置始于明,清因之。每个府领属的县(州)不等。明代广西修府志的有:思恩府、柳州府、南宁府、桂林府、太平府、庆远府、浔州府、思明府、梧州府、镇安府、廉州府。清代,除上述各府外,还设泗城府,均修府志。有许多府志重修几次。如《思恩府志》明正德、嘉靖、万历和明末清初,都各修一次。府志的内容多是记述沿革及所属县(州)情。清光绪《浔州府志》例言云:“全书分四大纲,目纪地、曰纪官、曰纪人、曰纪事,而以艺文散入各条”。“纪地”含:图、表、山川、气候、物产、城池、坛庙、学校、廨署、遗迹;“纪官”含:表、列传、禄饷、贡赋、食储、祀典、学制、兵防、邮传、刑狱;“纪人”含:表、列传、民俗;“纪事”含:前篇、后篇。全志共五十七卷。其资料与县(州)志相补相成,有些县(州)志阙如者,府志有之,故它是了解一个府的第一手材料。

州志。广西的州分三类:一是比县大,如直隶州;一是与县相当,即一般的州;一是比县小,如土州。直隶州明清始出现。而今仅见归顺州于清光绪二十五(1899)年修的《归顺直隶州志》。该志对所属的镇边县和下雷土州的舆地、沿革等,考证颇详;对该地域的风俗、物产、土司世系,纪载较细,还保存了清咸,同年间的农民起义资料,特点比较突出。其他州志与县志的编纂略同。不少州志就是县志。历史上有些先称州后改为县的,则其县志就以州志为蓝本。民国三十二年修的《宾阳县志》,就参照清光绪十一年陆吉甫编修的《宾州志》为蓝本。民国三十一年修的《横县志》其编纂体例亦沿袭明清修的《横州志》而成,只是篇目和内容有所增减。有些土州地域小,其州志内容也较简略,但编纂的原则和方法是一样的。

旧通志的编纂

广西旧通志的编纂始于明代。明以前虽出现带有全省性质的志书,但不是通志。所以明蒋冕明确地指出:“吾广故无通志”(见嘉靖《广西通志·蒋冕序》)。明弘治六年(1493)第一部《广西通志》才问世(今佚)。

从弘治六年到广西解放前夕,将近的500年间,广西又多次编纂通志,今存的有5部和不完整的志稿一部。其中:明代2部,即嘉靖十年(1531)成书、黄佐总纂的《广西通志》60卷和万历二十五年(11597)(一日二十七年)成书、苏浚纂修的《广西通志》42卷,清代3部,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郝浴修纂的《广西通志》40卷,雍正十一年(1733)成书、金供修纂的《广西通志》128卷;嘉庆六年(1800)成书、谢启昆主修的《广西通志》280卷。未成书的一部,即民国38年成稿的《广西通志稿》,此稿残缺不全,仅油印部分志稿18本。

在通志的编纂中,广西高级官员亲临其事。明弘治六年成书的广西第一部通志,就是当时的两广总督闵琏和巡按监察御史祁司员共同倡导编修的,其纂修周孟中是当时的提学副使。至明嘉靖九年(1530)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林富来广西上任后,即索旧志参阅,并命“提学佥事黄佐事纂修”,次年编成嘉靖版的《广西通志》,其篇目和是非取舍,“皆裁决于公”。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修的《广西通志》,是当时的广西按察副使编纂的。到清康熙十年(1671),朝廷下诏“省直各督抚聘集夙儒名贤,接古续今,纂辑通志。”因此,清代的几部通志,无不出自高官之手。康熙的《广西通志》,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郝浴纂修,郝于康熙二十年出任广西巡抚。雍正四年(1726)成书的《广西通志》,也是李绂予雍正二年(1724)出任广西巡抚后亲自搜集资料纂修的。当时,为官的有识之士,都把修志视为己任。清嘉庆四年(1799),谢启昆出任广西巡抚,虽年已古稀,仍立志为广西修志。他早闻广西通志已隔七十年未修,世事沧桑,资料散失,感叹道:“七十年来伤散佚,三千里外费搜罗”。翌年正月,便在桂林开志局组织人员纂修。在这五部通志的编纂班子中,谢启昆的修志班子人数最多、结构最全。有总裁、监修、采辑、编纂(总纂)、分纂、校对、分校、督刻、监理、绘图,共59人。其中,总裁由当时的大学士两广总督吉庆和谢启昆担任。谢不但挂取,俯且亲躬其事,秉笔其书。民国21年(1952)编的《广西通志》,出马君武任总纂,民国27年,开始搜集和研究史志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采访,为纂修通志积累资料。由于抗日战争局势紧张等因,修志工作停顿。至民国38年解放前夕,只写成一部残缺不全的志稿。除地理篇基本修完外,政治、文化、社会、胜迹、宦绩各篇只完成部分章节,其余均未成稿。

编修地方志,首先遇到的是篇目设计问题,当时的编纂者对此十分重视。周孟中修的第一部通志,对篇目作了一番斟酌。他除了参照元《一统志》以外,又“据郡邑志纂集,可去者去之,可存者存之,未备者缺之”(见嘉靖《广西通志》广西旧志周孟中序)的原则,设了布政司,都司、按察司、郡邑、卫所、山川、藩府、宫室、关粱、坛[土遗]、祠庙、学校、科目、人物、名宦,流寓、列女、诗志等等,使篇目具有地方色彩。黄佐和林宜编的《广西通志》,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很多项目,“积目为五,卷六十”。首图经、次表、次志、次列传,又次外志。图、表、志、传几种体裁均备,下面含40多项内容,基本上确立了以后编通志的范例。至谢启昆主修的嘉庆《广西通志》,又充实或摈弃一些项目,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下列体裁:典、表、略、录、传。含17个大类,即训典、郡县沿革、职官表、选举表、封建表、舆地略、山川略、关隘略、建置略、绎取略、前事略、艺文略、金石略、胜迹略、宦续录、谪宦录、列传。其中,“前事略”这一大类,类似“大事记”,这在通志中前所未有。除上述各大类外,还设有疆城、乡野、气候、户口、希姓附、风俗、物产、山、川、水利、城池、廨署、学校、坛庙、梁津、铨选、恤助经费、禄饷、恤政、田赋、盐法、榷税、积贮、祀典、土质、安南入贡事例、学制、科场经费、书院、义学经费、铎户口粮、兵制、马政、邮政、承审土司事件、口粮、监仓刑具、鼓铸、陡河经费、船政、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传记、事记、地记、杂记、志乘、奏疏、诗文、铜鼓考、待访目录、域址、署宅、冢墓、寺观、土司、列女、流寓、仙释、诸蛮。其篇目体例结构都较好。被时人赞为“体例最善”,堪为“省志楷模”。其内容,上限可溯至汉代,下限到清嘉庆初年,资料极其丰富。但不论《谢志》或其他旧通志,其宗旨均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因此,其观点总带有该时代和统治阶级的印记,由于编写时间较仓促,又受当时各种局限的影响,其疏漏、讹误及其他缺陷不少。

旧县志的编纂

晋代广西就出现《南州异物志》、《始安记》、《南越志》等志书。隋见《桂苑珠丛》。唐有《北户录》、《邕州图经》、《岭表录异》、《桂林风土记》等。宋代广西的方志种类和数量已初具规模,当时广西的二十多个州都已先后修志。其种类有“图经”、“图志“和“志“等。这几个朝代编的志书,每部虽都标其地名,但看不出这些书是县志还是郡志。如《始安记》、《合浦志》、《苍梧志》均属此类。因为“始安”、“合浦”、“苍梧”当时既是郡名,又是县名。但也有些志书名就是当时的县名,如《清湘志》,“清湘”在宋代就是一个县名。由此可以说,县志大体上在这些朝代已经出现,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冠以“县志”二字的,始见于明代。明太祖开国第三年(洪武三年,公元1370)即下令修志。永乐十六年(1418),明成祖进一步明令“天下郡县皆修志”,并颁布修志凡例二十一条。当年《容县志》(今佚)问世。该志系容县知县兼儒学彭清主修。彭浙江钱塘人,进士,明永乐十六年就任容县知县。到任后应诏组员旁求遍索,查文献,揭碑文、访父老,乃去繁摭实,始行编纂,永乐十八年(1420)成书。接着,永乐末年(1424)灵川邑人蒋赒纂《灵川县志》(今佚)。据明隆庆《灵川县志·全赐序》载:“灵川县无志,永乐末年兼收天下郡邑,一时记载无考。邑人蒋赒膺是役,据郡志编为帙。其邑之山川原委、疆域沿革、所考甚略。”此二志内容都比较简略。此后,其他县志纷出,诸如成化年间(1465—1487)修的《义宁县志》;弘治年间(1488—1505)修的《藤县志》;正德年间(1506—1521)修的《武缘县志》、《义宁县志》;嘉靖年间(1522—1566)修的《上林县志》、《灌阳县志》、《富川县志》、《贺县志》、《兴业县志》、《义宁县志》、《上思县志》、《博白县志》;隆庆年间(1567—1572)修的《灵川县志》;万历年间(1573—1619)修的《武缘县志》、《上林县志》、《永淳县志》、《隆安县志》、《怀远县志》、《陆川县志》、《容县志》、《恭城县志》、《博白县志》、《灵川县志》、《荔浦县志》、《富川县志》、《昭平县志》、《平南县志》;天启年间(1621—1627)修的《阳朔县志》;崇祯年间(1628—1644)修的《来宾县志》、《灵川县志》、《藤县志》等等,都相继出书。这些志记的篇目,大体上按永乐十六年颁布的凡例编写。由于兵燹战乱、外敌入侵以及保管不善等因,逐渐流失,至今多已卷帙不详、荡然无存了。现只能从一些书目和其他古籍引用方知这些县志的存在。

至清代,县志的编修更蓬勃发展。康熙二十二年(1683),命各省设通志局修通志;二十四年(1685)又命各府、州、县修志,由知府、知州、知县组织编修。县志是反映一个县的地情,皇帝览图及巡视各地不懂地情不行,故对县志的纂修特别迫切。康熙二十二年,临桂县知县张遴主修的《临桂县志》序云:“今康熙二十有二年,奉修广西通志,宪檄催取县志,急如星火”。张得诏后,便匆匆找邑人孝廉潘宏树父子“分任厥事,旁搜旧者,博采近闻,编成小志,以报当事”。他应付上缴以后,对于志中的缺略,再找人“参以郡乘,阙者补之,略者增之,最后更得孝廉扬君文芳,核其义类之未安,益其务目之未备,正其称引之未当,补其叙解之未详,分为十卷”,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成善本。康熙二十六年成书的《武宣县志》(今佚)亦因“方今圣天子好古修文,命方镇有司广采志乘,绘图进览”而急修的。由于清王朝对修志急切和重视,修志机构得以布满全省,修志成为时尚,从《一统志》到省以下各种志书大量涌现。这些志书,有官修,也有民修。据不完全统计,清代广西纂修县志的有:宣化、隆安、武缘、永淳、崇善、宾州、横州、龙州、新宁州、左州、宁明州、马平、柳城、武宣、融县、象州、迁江、怀远、阳朔、临桂、义宁、兴安、灌阳、全州、恭城、平乐、荔浦、修江、永宁州、永福、苍梧、岑溪、藤县、永安州、富川、贺县、昭平、贵县、博白、平南、北流、容县、陆川、浔州、郁林州、合浦、灵山、钦州、上思、凌云、天保、宜山、天河、归顺州、罗城、思恩、上林、雒容、来宾、灵川、兴业、桂平、思阳、镇边、西隆、西林等60多个县。其中,有21个县修2种;有6个县修3种;有2个县修4种,共修县志88种。今部分已失传了。其体例沿于明代,并趋于完善。县志成稿后,先交学政初审,再送督抚披阅裁定。

民国时期,广西修志由于受战乱影响,工作开展不大正常,但仍在坚持。民国元年阳寿棋(广西临桂人)任隆安知县,一上任就聘武鸣籍的黄诚沅(监生,任过知县)纂修《隆安县志》。阳在该书作序云:“民国方新,寿祺适膺斯邑,公余之暇,复集士绅而议之,曰:《隆安县志》所以信今而传后,倘不为之裁定而付诸剞厥,不幸一旦散失而蕲其书于后人,以后之人而传数千百年之事,靡论其不足传信。而得失之鉴因已行矣!则县志之刊行,诚不可以须缓佥。……”此志“阅四月而书告成。”民国3年(1914),荔浦、武宣、灌阳、武鸣、上思等又修一批县志,民国6年,北洋军阀政府通知各地修志;民国16年,国民政府颁行《修志事例概要》;民国21年(一曰民国22年)广西省成立修志局;民国33年,国民政府颁发《地方志书纂修办法》九条,规定“省志三十年纂修一次,市志及县志十五年纂修一次”;“各省市县纂修志书事宜,应由各省志县政府督促各省市县之文献委员会负责办理。”此外,从志书的凡例、篇目、内容、印刷、装订都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志稿之核,由内政部组织志书审核委员会办理之”。成书后,分送有关部门备查。随着这些文件的下达,推动了县志的修纂。从民国元年至民国37年,计有69个县修县志,共76种。其篇目除了传统的门类之外,还增加近现代的教育、交通、邮电、通讯、工业、商业以及政府组织、警政、体育、卫生和抗战史略等等,内容比清代丰富多了。尽管如此,民国及其以前的县志,由于编纂时间较短、又受备方面的条件限制,许多项目记述简单,历史资料贫乏,当代资料不全,体例结构不当,科学性较差。

其他杂志的编纂

杂志是与专志相对而言。它记述较杂,不受官方条条框框和体例及地域概念的约束,序而灵活,随地而录。《岭表录异》、《北户录》、《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粤西笔述》、《梧浔杂佩》、《赤雅》、《粤西游记》、《骆越漫笔》、《粤西丛载》、《峤南琐记》、《岭南客对》、《西粤对问》、《藤峡纪闻》、《桂胜》、《广西诸蛮图记》、《粤西偶记》等均属此类。这些志书,其特点是,类似私人笔记,内容多是点滴零散,记述当地的奇珍异闻,朴实典雅。确是“补史之阙,参史之漏”。唐刘恂撰的《岭表录异》就充分体现这些特点。该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岭南的土特产、矿产、人情风土;中卷记珍贵的果树和鸟;下卷记鱼、虫、蛇类。例如,“食象鼻”、“土锅镬”、“舂堂”、“獠市“、“鹿子鱼”、“玳瑁”、“石头鱼”、“紫贝”、“红飞鼠”、“蚁卵酱”、“两头蛇”、“十二时虫”、“海镜”、“荔枝奴”、“倒子”、“挲摩笋”、“袍木”等,可谓“杂七杂八,闻所未闻”,但却实实在在。宋范成大撰的《桂海虞衡志》也很有特点。该书分13大项,即“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简要地记载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和物产。《四库提要》认为,该书“诸篇皆叙述简雅,无夸饰土风、附会古事之习,亦颇有考证”。这正体现了“志”的特征。这两本书对研究岭南很有价值,常被人们引用。1988年和1984年广西分别校补再版。

此外,还有边关志,金石志、山志、水志、寺志、物产志、风俗志、土司志、厅志、乡土志等等。这些志书,今多已亡失,书目亦很少见。今存的乡土志只有:《富川乡土志》、《凭祥土州乡土志》、《武缘县乡土志》、《明江厅乡土志》、《岑溪县乡土志》、《明江厅上石州乡土志略》,均手抄本。《富川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成稿本,余皆清末民初编修。清光绪三十一年曾颁布《乡土志例目》,这些乡土志大体上按此规定编写,反映本乡土情况。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