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沅陵县志 道光耒阳县志 同治沅陵县志 雍正耒阳县志
发布时间:2019-11-13 点击数:2790
民国沅陵县志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许显辰、修承浩纂修。显辰,邑人,贡生,辰州第八中校校长,著有《沅陵县乡土志》、《还读斋诗文集》等。承浩,邑人,四川川东道道伊。是志始修于民国十八年(1929),成书于二十年,记事止于十九年。正文分十一门百六十七目,约三十三万余字。有沅陵县全图、城厢街道图等。是志类目设置恰当,对旧志多有考辨,记宣统三年(1911)迄民国十八年间事较详。户口门是在民国十八年全县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成篇的,记述种族、籍贯、姓氏以及外徙变迁等,是难得的户籍史料;食货门详记该县农工商以及物产,对境内松、杉、柏、桐、椿、茶等林木的分布、株数、开伐造林以及金、铁、锑、铅、锡等矿藏的分布开采,均详为备录,所附林矿图,对各类林木、矿藏逐一标记,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史料价值;风俗门对民风习俗的记载详而不繁,简而不略;事纪门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因流行瘟疫斩死英国牧师教案事件、辛亥革命前后县城概貌以及马日事变前后事,比较详尽,是难得的史料,极富参考价值。有民国二十年(1931)稿本,1978年静电复印本。
道光耒阳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常庆、陈翰修,郑优纂。常庆,字誉堂,满洲镶白旗人,官学生,嘉庆十一年(1806)至二十五年四任耒阳知县,十五年署永绥厅事,十九年擢知州。翰,字秋烟,江西南城人,举人,嘉庆二十一年耒阳知县。优,字修和,又字细齐,拔贡,乾州厅儒学教谕。是志上承康熙张志、雍正徐志,下续乾嘉近百年邑事,开局纂修於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道光六年(1826)知县李之梓订定付梓问世。记事止于是年。正文分三十八门四十目,约三十四万字,为耒阳八修县志。图考较康熙张志增加星象图二幅,考棚、青麓书院图各一幅;山川较前志续补五处,注释考证,详於他志;风俗记土习、民风、农事、女工、工役、商贾、饮食、衣服、嗜好、婚祀、丧祭、音乐、歌谣、墟期、节序,甚为详细,是研究民俗学的重要史料。是志颇重人文,记各类人物的生平事迹甚详,如武功记汉谷崇、晋罗处端;唐罗汝铺、宋罗滨、元邓邦、明罗宝真、清周明等三十九人;选举记汉至道光六年各类科举人名;人物记汉蔡伦等百九十余人传略;隐逸纪东汉罗训和历代隐士十一人;方技纪明地理学家周浩,清书法家李淑等十五人,可称为人物大全。是志遵照朝廷省司所颁程式例目编纂,率多由旧,间有损益,如篇中星野,考辨详尽,并附四时晴雨占验丰歉谚语,保存了俚俗史料。但类目凌乱,文字粗陋,是其弊端。有道光六年(1826)刻本。
同治沅陵县志五十卷首一卷
守忠等修,许光曙等等。忠,字蓉仙,汉军镶蓝旗(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人,同治进士,同治六年(1867)沅陵知县。光曙,字晓东,邑人,拔贡,湖北恩施等县知县,擢改四川道员,著有《养高轩集》、《夔游集》等。是志始修于同治七年,十二年付梓,记事亦止于是年。正文分三十目,约四十万字。卷首无凡例,有沅陵县全图、县境图、县城图等。山川目记境属山峦洞府,溪涧潭滩,并夹叙传说典故及诗文,言词简洁朴素,颇有特色;物产目类分缕述,每目之下,引经据典,或雅或俗,详为注释,是一部难得的地方物产辞典;沅陵地处西江与沅江汇合点,祥异目记载了历史上多次水患,为研究沅陵水利事业提供了自然史料。是志内容丰富,记事颇详,惜不具凡例,令人有不得要领之感。有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印本。
雍正耒阳县志八卷
清张应星纂修,徐德泰增修。德泰,字拙存,江南昆山(今江苏)人,例贡,雍正二年(1724)至五年耒阳知县。是志纂修刻印於雍正三年至五年,上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张志重修增补,参照六十一年西园桂亭绩校刻本,续增雍正元年至五年史事而成。记事止於五年。正文分八门五十七目,约二十万字,为耒阳七修县志。体例类目,悉仍张志,所不同者,街市增记耒邑街道衢巷二十二条,市镇十个,几祥载宋迄清水旱虫雹灾害二十五次;兵燹记明拱武元年(1368)至康熙十八年战事兵祸,详录顺治年间南明李定国,康熙十六年至十八年吴三桂部将胡国宝、马宝入耒史事;寺观记寺院观阁四十五所;艺文约占全书篇幅二分之一,录存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彭而述等历代名人诗文词赋,序传铭赞数百篇,可补各家诗文集的遗漏;学校增记雍正二年至五年史事一千余字,录入知县徐德泰题识,可印证是志刊刻年代;勋贤纪蔡伦、胡腾、罗含、曾凤仪等耒邑名人生平事迹甚详。有雍正五年(1727)徐德泰增补刻本。
许显辰、修承浩纂修。显辰,邑人,贡生,辰州第八中校校长,著有《沅陵县乡土志》、《还读斋诗文集》等。承浩,邑人,四川川东道道伊。是志始修于民国十八年(1929),成书于二十年,记事止于十九年。正文分十一门百六十七目,约三十三万余字。有沅陵县全图、城厢街道图等。是志类目设置恰当,对旧志多有考辨,记宣统三年(1911)迄民国十八年间事较详。户口门是在民国十八年全县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成篇的,记述种族、籍贯、姓氏以及外徙变迁等,是难得的户籍史料;食货门详记该县农工商以及物产,对境内松、杉、柏、桐、椿、茶等林木的分布、株数、开伐造林以及金、铁、锑、铅、锡等矿藏的分布开采,均详为备录,所附林矿图,对各类林木、矿藏逐一标记,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史料价值;风俗门对民风习俗的记载详而不繁,简而不略;事纪门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因流行瘟疫斩死英国牧师教案事件、辛亥革命前后县城概貌以及马日事变前后事,比较详尽,是难得的史料,极富参考价值。有民国二十年(1931)稿本,1978年静电复印本。
道光耒阳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常庆、陈翰修,郑优纂。常庆,字誉堂,满洲镶白旗人,官学生,嘉庆十一年(1806)至二十五年四任耒阳知县,十五年署永绥厅事,十九年擢知州。翰,字秋烟,江西南城人,举人,嘉庆二十一年耒阳知县。优,字修和,又字细齐,拔贡,乾州厅儒学教谕。是志上承康熙张志、雍正徐志,下续乾嘉近百年邑事,开局纂修於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道光六年(1826)知县李之梓订定付梓问世。记事止于是年。正文分三十八门四十目,约三十四万字,为耒阳八修县志。图考较康熙张志增加星象图二幅,考棚、青麓书院图各一幅;山川较前志续补五处,注释考证,详於他志;风俗记土习、民风、农事、女工、工役、商贾、饮食、衣服、嗜好、婚祀、丧祭、音乐、歌谣、墟期、节序,甚为详细,是研究民俗学的重要史料。是志颇重人文,记各类人物的生平事迹甚详,如武功记汉谷崇、晋罗处端;唐罗汝铺、宋罗滨、元邓邦、明罗宝真、清周明等三十九人;选举记汉至道光六年各类科举人名;人物记汉蔡伦等百九十余人传略;隐逸纪东汉罗训和历代隐士十一人;方技纪明地理学家周浩,清书法家李淑等十五人,可称为人物大全。是志遵照朝廷省司所颁程式例目编纂,率多由旧,间有损益,如篇中星野,考辨详尽,并附四时晴雨占验丰歉谚语,保存了俚俗史料。但类目凌乱,文字粗陋,是其弊端。有道光六年(1826)刻本。
同治沅陵县志五十卷首一卷
守忠等修,许光曙等等。忠,字蓉仙,汉军镶蓝旗(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人,同治进士,同治六年(1867)沅陵知县。光曙,字晓东,邑人,拔贡,湖北恩施等县知县,擢改四川道员,著有《养高轩集》、《夔游集》等。是志始修于同治七年,十二年付梓,记事亦止于是年。正文分三十目,约四十万字。卷首无凡例,有沅陵县全图、县境图、县城图等。山川目记境属山峦洞府,溪涧潭滩,并夹叙传说典故及诗文,言词简洁朴素,颇有特色;物产目类分缕述,每目之下,引经据典,或雅或俗,详为注释,是一部难得的地方物产辞典;沅陵地处西江与沅江汇合点,祥异目记载了历史上多次水患,为研究沅陵水利事业提供了自然史料。是志内容丰富,记事颇详,惜不具凡例,令人有不得要领之感。有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印本。
雍正耒阳县志八卷
清张应星纂修,徐德泰增修。德泰,字拙存,江南昆山(今江苏)人,例贡,雍正二年(1724)至五年耒阳知县。是志纂修刻印於雍正三年至五年,上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张志重修增补,参照六十一年西园桂亭绩校刻本,续增雍正元年至五年史事而成。记事止於五年。正文分八门五十七目,约二十万字,为耒阳七修县志。体例类目,悉仍张志,所不同者,街市增记耒邑街道衢巷二十二条,市镇十个,几祥载宋迄清水旱虫雹灾害二十五次;兵燹记明拱武元年(1368)至康熙十八年战事兵祸,详录顺治年间南明李定国,康熙十六年至十八年吴三桂部将胡国宝、马宝入耒史事;寺观记寺院观阁四十五所;艺文约占全书篇幅二分之一,录存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彭而述等历代名人诗文词赋,序传铭赞数百篇,可补各家诗文集的遗漏;学校增记雍正二年至五年史事一千余字,录入知县徐德泰题识,可印证是志刊刻年代;勋贤纪蔡伦、胡腾、罗含、曾凤仪等耒邑名人生平事迹甚详。有雍正五年(1727)徐德泰增补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