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县志新闻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若非余绍宋襄助,亦无民国衢县志

发布时间:2019-10-25 点击数:1487
说到民国《衢县志》,人们大多会联想到主编郑永禧。郑永禧确实为编纂《衢县志》 倾注全力,亲历亲为,耗费十余年心血,虽积劳成疾但仍矢志不移,笔耕不辍,完成三十卷《衢县志》编写,可谓居功至伟。鲜为人知的是衢州市十大文化名人,著名的方志学家余绍宋对《衢县志》 纂修、刊印贡献良多,功不可没,我们不能忘记,这其中也有民国才子余绍宋的贡献。

郑永禧(1866—1931), 字谓川,衢州城内解元巷(现柯城区白果井)人,家学渊源深厚,加上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12岁考中秀才,后又在乡试中高中解元,一时声名鹊起。可是,他在1898年进京参加会试之时,名落孙山,后又因“衢州教案”牵连,被削去功名……1917年后,他辞官回到衢州老家,他立志纂修《衢县志》,并着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余绍宋(1883—1949),字樾园,晚号寒柯,龙游县人。他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而且是与吴昌硕、陈师曾齐名的书画家。

一次,郑永禧前去探望余绍宋,商谈修《衢县志》一事,因为志同道合,相谈甚欢。余绍宋认为:旧《西安县志》与旧《龙游县志》“体例均乖,宜事改撰,不宜仅依旧例续增”。郑永禧赞同余绍宋的观点,相约今后保持书信往来,阐幽探赜,相互切磋。1921年11月初,郑永禧专程进京拜望余绍宋,就《衢县志》编纂目录、体例、架构上的一些细节与余绍宋进行探讨和交流。

余绍宋还利用在京城工作的便利,在北京各大图书馆收集龙游的资料的同时,注意收集旧西安县的相关资料,亲自摘录下来,寄给郑永禧,为编纂《衢县志》提供了宝贵且翔实的资料。

根据《余绍宋日记》载:1923年3月17日为郑永禧寄去《西安县志》材料十数则。同年5月1日寄去道光五年、同治六年《搢绅录》所载西安县职官。6月9日指出《西安县志》人物传之谬误。就这样,两人因讨论有关《衢县志》纂修信函往来有数十封之多。

1926年3月5日,由余绍宋编纂、梁启超作序的《龙游县志》正式出版。拿到新书后,余绍宋马上派人将《龙游县志》给郑永禧送去。同年秋,煌煌百万言《衢县志》初稿完成,可惜郑永禧因劳神过度,卧病在床,余绍宋多次前来探望他,每次都长谈一个小时以上。

郑永禧在病榻上将《衢县志》订正工作的重任托付给余绍宋,余绍宋被其拳拳乡梓之情感动,答应了郑永禧的请求。随后,郑永禧派人把整理好的《衢县志》稿送至余绍宋处,并附上书信“余目已盲,修正之事惟君任之”。余绍宋不负郑永禧的重托,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足足花了2个多月时间,对《衢县志》稿进行仔细审查校正,补正勘误了100余条资料,1929年5月29日欣然提笔,撰写了“衢县新志序”,对郑永禧纂修的《衢县志》给予高度评价“此编为书,凡三十卷,各为纲目,条理秩然,就体例而言,已胜旧志。其中方言及碑碣两篇,精审为全书之冠”。

1931年3月郑永禧因病溘然去世,余绍宋闻讯,悲痛万分,对郑永禧一生不慕功名,为纂修乡邦文献不遗余力,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精神推崇备至,1931年12月3日,应郑永禧家人之请,为其撰写了墓铭志:“卓尔一编,踵武盲史,秉斯精诚,虽死不死,馀业纵弘,安得媲此,铭兹永藏。伤哉同志。”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1932年,由衢县县长倡议成立委员会修订《衢县志》稿,余绍宋闻讯后,心急如焚,因为这部志稿浸漫着郑永禧的十多年的心血,而且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考证精严,体例完善,已经具备出版条件。要是修订,有可能会骨架全散。于是,他个人出资银元300元,请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陈训慈将《衢县志》稿抄录了副本存档。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衢县修志委员会人浮于事,形同虚设,未能有效开展工作。

1935年1月23日,余绍宋从浙江省立图书馆取回《衢县志》稿,付梓前还对《衢县志》格式、用纸、费用等事项亲自过问。终于,历经艰辛后,《衢县志》终于出版问世,使中断了120年的衢县史志得以延续,给后世提供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