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益阳县志 嘉庆益阳县志 乾隆益阳县志 民国醴陵乡土志
发布时间:2019-09-28 点击数:6273
同治益阳县志二十五卷首一卷
姚念杨、吕懋恒修,赵裴哲纂。念杨,字铭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同治七年(1868)至十一年益阳知县。懋恒,宇慎伯,江苏阳湖人,知州衔,同治十二年益阳知县。裴哲,字午桥,邑人,拔贡,候选教谕,益阳龙洲书院山长。是志上承嘉庆二十五年(1820)符志,下续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邑事,始修于同治八年知县姚念杨,续修于十二年继任知县吕懋恒,十三年脱稿成书付梓。记事止于是年,正文分十二志七十二门二十一目,附八目,约七十五万字,为益阳七修县志。首列图像三十幅,居益阳诸志之首,详标益阳全境地名,是研究本邑疆域必备之本;里域门列乡都保里甲对照表;风俗门记气候、节序、农事、女工、方言、士语,是农民日常生活手册;物产门记水竹、方竹、斑竹、潇湘竹等名贵竹种,是研究益阳竹器工艺的旁证史料;艺术列书目,著录邑人著作百八十余家,二百三十五种;附补还,新增唐宋以来名人诗文四十三篇,所录曾璋《三湘考》和胡林翼箴言书院序文,是文史名篇。是志类目条例明晰,搜采故实宏富,内容简繁得当,篇幅长短有序。虽文笔平庸,尚不失为方志佳錾。有同治十三年(1874)文昌阁刻本。
嘉庆益阳县志三十三卷首一卷
方为霖修,符鸿纂。为霖,安徽桐城人,举人,嘉庆七年(1802)至十三年益阳知县。鸿,字毕堂,邑人,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官河南、安徽知县多年,致任归里,任益阳龙洲书院山长,著有《纪事尚徵录》、《来安县志》。是志上承乾隆高志,下续乾隆十二年(1747)至嘉庆二十四年邑事。始修于知县方为霖,续修于知县裴成章、李光瀛。嘉庆二十二年开雕,二十四年续成,二十五年付梓,道光元年刊竟问世。记事止于二十四年。正文分三十门一百二十目,附三十三目,约四十一万字,为益阳六修县志。开卷列资阳十景图、兰溪市图、资水全图、堤垸图等十五帧舆地山水图,记载本邑名山秀水,城乡地名,堤垸湖泊数百处,独具特色,别于他志。物产记稻谷蔬菜,树木瓜果,药材花卉,禽兽鳞甲,昆虫货物三百二十余种,是研究湖区动植物品种和发展水产的重要史料。兵事单独立目,记汉马援平蛮,关羽吕蒙争夺荆州,宋岳飞、杨么大战洞庭湖,明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出益阳,反映了本县为沅湘门户,湘北战略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可资研究古代战例参考。艺文占全书篇幅四分之一,录灾祥诗九首,记益阳灾情甚详,为别志所未有,独具一格。是志体例完善,门类详备,按事立目,简繁有方,广徵博采,史料翔实。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乾隆益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高自位修,曾璋等纂。自位,字紫庭,河北宁晋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至十二年益阳知县,主修《乾隆南岳志》。璋,字峨士,邑人,乡试中举,著有《湖广杂辨》、《太平书屋诗词古今文》。是志始修于乾隆十二年知县高自位,十三年继任知县蔡如杞(字隰有,湖北光化人,拔贡)续修成书付梓。记事止于乾隆十一年。正文分二十门七十四目,约三十二万字,为益阳五修县志。沿革记益阳七乡四十八都二十里之分合变迁历史;街道记常乐、兴贤九条老街与其他街巷,是研究益阳古城街巷建设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志颇重经济、赋役,民田赋载明洪武以来本邑赋税、秋粮米、夏税丝、黄豆等项甚详,又载长沙吉府年宾银六十两,福、桂、惠三王租课膳田正解银一千一百一十两五钱一分,由此可窥明代赋税的繁重,藩王剥削人民之残酷。水利、堤垸纪益阳全境官垸十四处,杜公垸等民办垸十五处的方位大小,款堤长度,展示了洞庭湖田的风貌,是湖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料。艺文占全志篇幅四分之一,收录历代邑人与流寓者著作六十二家,百一十余种,邑贡生罗贤胄《纪贼陷长沙始末》、《记益阳遭兵贼始末》二文,述张献忠农民军从武昌攻打长沙益阳史事,是研究明代农民起义军的参考资料。是志体例完备,类目适当,史料丰富,考订精详。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民国醴陵乡土志八章
傅熊湘撰。熊湘,名专,字文渠,一字君剑,号纯妾,别署钝根,或为屯良,历任长沙日报主编、湖南通俗教育馆、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省府秘书,著有《钝安遗集》、《醴陵兵癸纪略》等十二种。是志始撰於民国十四年(1925),次年脱稿付印,记事止於民国十三年。正文分八章五十六节,约五万字。详录民国十四年以前有关醴陵的形势、城镇、政洽、风俗、教育、实业、人物、山水等历史文献资料。清末民国闻醴陵号称瓷都,瓷业在实业章下独辟一节,详记清雍正以来醴陵瓮业的历史沿革和生产经营情况,是研究醴陵瓷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湖南方志学家慈利吴恭亨先生誉为国内(方志)首记瓷业之先声。是志体例完整,章节适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湖南清末民国间乡土志之佳作,又是一部优秀的中小学乡土教科书。有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姚念杨、吕懋恒修,赵裴哲纂。念杨,字铭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同治七年(1868)至十一年益阳知县。懋恒,宇慎伯,江苏阳湖人,知州衔,同治十二年益阳知县。裴哲,字午桥,邑人,拔贡,候选教谕,益阳龙洲书院山长。是志上承嘉庆二十五年(1820)符志,下续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邑事,始修于同治八年知县姚念杨,续修于十二年继任知县吕懋恒,十三年脱稿成书付梓。记事止于是年,正文分十二志七十二门二十一目,附八目,约七十五万字,为益阳七修县志。首列图像三十幅,居益阳诸志之首,详标益阳全境地名,是研究本邑疆域必备之本;里域门列乡都保里甲对照表;风俗门记气候、节序、农事、女工、方言、士语,是农民日常生活手册;物产门记水竹、方竹、斑竹、潇湘竹等名贵竹种,是研究益阳竹器工艺的旁证史料;艺术列书目,著录邑人著作百八十余家,二百三十五种;附补还,新增唐宋以来名人诗文四十三篇,所录曾璋《三湘考》和胡林翼箴言书院序文,是文史名篇。是志类目条例明晰,搜采故实宏富,内容简繁得当,篇幅长短有序。虽文笔平庸,尚不失为方志佳錾。有同治十三年(1874)文昌阁刻本。
嘉庆益阳县志三十三卷首一卷
方为霖修,符鸿纂。为霖,安徽桐城人,举人,嘉庆七年(1802)至十三年益阳知县。鸿,字毕堂,邑人,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官河南、安徽知县多年,致任归里,任益阳龙洲书院山长,著有《纪事尚徵录》、《来安县志》。是志上承乾隆高志,下续乾隆十二年(1747)至嘉庆二十四年邑事。始修于知县方为霖,续修于知县裴成章、李光瀛。嘉庆二十二年开雕,二十四年续成,二十五年付梓,道光元年刊竟问世。记事止于二十四年。正文分三十门一百二十目,附三十三目,约四十一万字,为益阳六修县志。开卷列资阳十景图、兰溪市图、资水全图、堤垸图等十五帧舆地山水图,记载本邑名山秀水,城乡地名,堤垸湖泊数百处,独具特色,别于他志。物产记稻谷蔬菜,树木瓜果,药材花卉,禽兽鳞甲,昆虫货物三百二十余种,是研究湖区动植物品种和发展水产的重要史料。兵事单独立目,记汉马援平蛮,关羽吕蒙争夺荆州,宋岳飞、杨么大战洞庭湖,明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出益阳,反映了本县为沅湘门户,湘北战略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可资研究古代战例参考。艺文占全书篇幅四分之一,录灾祥诗九首,记益阳灾情甚详,为别志所未有,独具一格。是志体例完善,门类详备,按事立目,简繁有方,广徵博采,史料翔实。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乾隆益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高自位修,曾璋等纂。自位,字紫庭,河北宁晋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至十二年益阳知县,主修《乾隆南岳志》。璋,字峨士,邑人,乡试中举,著有《湖广杂辨》、《太平书屋诗词古今文》。是志始修于乾隆十二年知县高自位,十三年继任知县蔡如杞(字隰有,湖北光化人,拔贡)续修成书付梓。记事止于乾隆十一年。正文分二十门七十四目,约三十二万字,为益阳五修县志。沿革记益阳七乡四十八都二十里之分合变迁历史;街道记常乐、兴贤九条老街与其他街巷,是研究益阳古城街巷建设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志颇重经济、赋役,民田赋载明洪武以来本邑赋税、秋粮米、夏税丝、黄豆等项甚详,又载长沙吉府年宾银六十两,福、桂、惠三王租课膳田正解银一千一百一十两五钱一分,由此可窥明代赋税的繁重,藩王剥削人民之残酷。水利、堤垸纪益阳全境官垸十四处,杜公垸等民办垸十五处的方位大小,款堤长度,展示了洞庭湖田的风貌,是湖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料。艺文占全志篇幅四分之一,收录历代邑人与流寓者著作六十二家,百一十余种,邑贡生罗贤胄《纪贼陷长沙始末》、《记益阳遭兵贼始末》二文,述张献忠农民军从武昌攻打长沙益阳史事,是研究明代农民起义军的参考资料。是志体例完备,类目适当,史料丰富,考订精详。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民国醴陵乡土志八章
傅熊湘撰。熊湘,名专,字文渠,一字君剑,号纯妾,别署钝根,或为屯良,历任长沙日报主编、湖南通俗教育馆、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省府秘书,著有《钝安遗集》、《醴陵兵癸纪略》等十二种。是志始撰於民国十四年(1925),次年脱稿付印,记事止於民国十三年。正文分八章五十六节,约五万字。详录民国十四年以前有关醴陵的形势、城镇、政洽、风俗、教育、实业、人物、山水等历史文献资料。清末民国闻醴陵号称瓷都,瓷业在实业章下独辟一节,详记清雍正以来醴陵瓮业的历史沿革和生产经营情况,是研究醴陵瓷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湖南方志学家慈利吴恭亨先生誉为国内(方志)首记瓷业之先声。是志体例完整,章节适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湖南清末民国间乡土志之佳作,又是一部优秀的中小学乡土教科书。有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