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南县乡土笔记 民国南县志备忘录 光绪南洲厅志 嘉庆沅江县志
发布时间:2019-09-28 点击数:3251
民国南县乡土笔记
段毓云编辑。是书始辑于民国十八年(1929)初,年底成书,记事止于是年,十九年一月由南县湘华石印局印行。正文分二十六门,约四万五千字。开卷列县长蔡赞勋照片及傅熊湘题诗。笔记综述南县自建厅改县以来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邮电,地理物产,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农业工商,河山堤垸等史事。是介绍南县情况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物,曾起过县志的作用。文字浅显通俗,内容简明扼要,为民国乡土志佳作。有民国十九年(1930)南县湘华石印局石印本。
民国南县志备忘录十卷
陈书农、易声昭修,段毓云编辑。书农,长沙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至二十三年南县县长。声昭,字曙云,湖南醴陵人,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南县县长。毓云,字秀珊,南县人,民国参议员、岳州检索官、两湖警备司令部顾问等职。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南县筹备主任。是志始修于民国二十三年,阅三年完稿成书。记事止于民国二十五年。正文分八十六门,艺文门按议、论、铭表、碑志、叙记、序文、赞、启、赋、诗分目,馀者门下无目,计十册,约二十万五千字,为南县二修志稿。开卷录光绪十七年(1891)至民国四年《南洲厅设官奏稿》、《县界案据》等官府文档数十篇,是研究晚清时期洞庭洞淤积成洲的重要历史文献。堤垸修防处沿革记民国二十五年以前县境区乡堤垸沿革、位置、创建重修情况及田亩数,既是研究湖南堤垸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概述了湖区自然风光。水警沿革记民国三年(1914)以来南县水警分局始末兴历任署、队长简历。军队经过情况载清末民国各军队驻扎经过始末,记民国十七年(1928)湘军周盘第一师驻防南县,部下彭德怀、黄公略率领军队开往平江起义史事,是珍贵革命文献资料。他如区乡保甲、司法监狱、党务民报、教育学校、商事航线、宗教寺庙等,记述简明扼要,史事翔实可信。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稿本,1977年抄本,1981年静电复印本。
光绪南洲厅志又名南洲厅志草稿
段祖澍编辑。祖澍,南州厅(今南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拔贡,宣统元年(1909)由优贡生考取直隶州判,民国六年(1917)肄业于日本早稻田学校,著有《南洲乡土志》、《修身要义》。是志为南洲建厅的首创志书,始修于光绪三十三年,记事止于是年,计存稿本一册,约二万四千字。封面题"南洲厅志草稿",卷端署"南洲厅志",存历史篇、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事业类、学问类、节妇、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篇章节段。历史记南洲置厅沿革;政绩录建厅以来通判官、训导官、驻防官的生平事迹和施政成绩;户口记人口增添情况与东南西北中五乡百二十七团户丁口总数;宗教载回教、喇嘛教、天主教、耶稣教、道教、巫教的历史沿革及教徒千九百余人;实业记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历史沿革、人数、工种划分标准等;地理载南洲东西南北中垸子百四十余处。是志虽为残稿,但录存史料较丰富,是研究洞庭湖演变与南洲成因的重要文献资料。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稿本,1982年静电复印本。
嘉庆二十二年沅江县志三十卷
唐古特修,骆孔巽、陶澍纂,吴俊卿等续修。俊卿,字荩堂,邑人。是志续修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同年续成付梓,记事止于是年。约二十一万六千字,为沅江五修邑乘。体例类目因袭嘉庆十五年原志,自星野迄拾遗,增补嘉庆十五年至二十二年史事。赋役、祥续至嘉庆二十二年,职官亦补至二十二年。志末附续修沅江县志跋,记述续修经过甚详。封面题:"嘉庆庚午(1810)重修,丁丑年(1817)续修,沅江县志,尊泾阁藏版"。有嘉庆十五年(1810)修,二十二年(1817)增补刻本。
嘉庆十五年沅江县志三十卷
唐古特修,骆孔巽、陶澍纂。古特,蒙古正黄旗生员,嘉庆十一年(1806)至十五年沅江知县。孔巽,字介宾,号补山,湖南宁远人,拔贡,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嘉庆十五年沅江教谕,擢教授。澍,字子霖,号云汀,卒谥文毅,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陶文毅公全集》等。是志上承康熙顾志,下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邑事,始修于嘉庆十二年春,记事亦止於是年,十三年秋成书付梓,十五年刊竟间世,为沅江首次志书刻本。正文分三十门,附十九目,约二十一万字,是四修沅江县志。全书经大名家陶澍审定,列为清代湖湘名志。书中龙潭居士陈朝琥绘制的昭烈古城图、卧龙墨池图,保存了三国名胜古迹;城池记明成化以来邑城建置沿革和街市方位;流寓记三国诸葛亮遗迹乌龙集,宋岳飞、王安石等历代名人遗址多处;祥载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十月黄巢大军自桂(广西)编大桴乘暴水沿湘江下衡永,破潭州,经沅江,歼朗州(常德)兵十万史事,宋杨么筑子母城防岳飞进攻以及唐宋以来沅邑大水、地震灾害;古迹录招屈亭(纪念屈原)、关王井、孩儿城等名人遗址,为研究古代湖湘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是志卷目门类,井然有序,舆地图说,亦颇精审。各门小序,言简意赅。条例细目,精慎严谨,不失为邑志中之佳构。有嘉庆十五年(1810)尊经阁刻本。
段毓云编辑。是书始辑于民国十八年(1929)初,年底成书,记事止于是年,十九年一月由南县湘华石印局印行。正文分二十六门,约四万五千字。开卷列县长蔡赞勋照片及傅熊湘题诗。笔记综述南县自建厅改县以来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邮电,地理物产,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农业工商,河山堤垸等史事。是介绍南县情况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物,曾起过县志的作用。文字浅显通俗,内容简明扼要,为民国乡土志佳作。有民国十九年(1930)南县湘华石印局石印本。
民国南县志备忘录十卷
陈书农、易声昭修,段毓云编辑。书农,长沙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至二十三年南县县长。声昭,字曙云,湖南醴陵人,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南县县长。毓云,字秀珊,南县人,民国参议员、岳州检索官、两湖警备司令部顾问等职。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南县筹备主任。是志始修于民国二十三年,阅三年完稿成书。记事止于民国二十五年。正文分八十六门,艺文门按议、论、铭表、碑志、叙记、序文、赞、启、赋、诗分目,馀者门下无目,计十册,约二十万五千字,为南县二修志稿。开卷录光绪十七年(1891)至民国四年《南洲厅设官奏稿》、《县界案据》等官府文档数十篇,是研究晚清时期洞庭洞淤积成洲的重要历史文献。堤垸修防处沿革记民国二十五年以前县境区乡堤垸沿革、位置、创建重修情况及田亩数,既是研究湖南堤垸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概述了湖区自然风光。水警沿革记民国三年(1914)以来南县水警分局始末兴历任署、队长简历。军队经过情况载清末民国各军队驻扎经过始末,记民国十七年(1928)湘军周盘第一师驻防南县,部下彭德怀、黄公略率领军队开往平江起义史事,是珍贵革命文献资料。他如区乡保甲、司法监狱、党务民报、教育学校、商事航线、宗教寺庙等,记述简明扼要,史事翔实可信。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稿本,1977年抄本,1981年静电复印本。
光绪南洲厅志又名南洲厅志草稿
段祖澍编辑。祖澍,南州厅(今南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拔贡,宣统元年(1909)由优贡生考取直隶州判,民国六年(1917)肄业于日本早稻田学校,著有《南洲乡土志》、《修身要义》。是志为南洲建厅的首创志书,始修于光绪三十三年,记事止于是年,计存稿本一册,约二万四千字。封面题"南洲厅志草稿",卷端署"南洲厅志",存历史篇、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事业类、学问类、节妇、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篇章节段。历史记南洲置厅沿革;政绩录建厅以来通判官、训导官、驻防官的生平事迹和施政成绩;户口记人口增添情况与东南西北中五乡百二十七团户丁口总数;宗教载回教、喇嘛教、天主教、耶稣教、道教、巫教的历史沿革及教徒千九百余人;实业记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历史沿革、人数、工种划分标准等;地理载南洲东西南北中垸子百四十余处。是志虽为残稿,但录存史料较丰富,是研究洞庭湖演变与南洲成因的重要文献资料。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稿本,1982年静电复印本。
嘉庆二十二年沅江县志三十卷
唐古特修,骆孔巽、陶澍纂,吴俊卿等续修。俊卿,字荩堂,邑人。是志续修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同年续成付梓,记事止于是年。约二十一万六千字,为沅江五修邑乘。体例类目因袭嘉庆十五年原志,自星野迄拾遗,增补嘉庆十五年至二十二年史事。赋役、祥续至嘉庆二十二年,职官亦补至二十二年。志末附续修沅江县志跋,记述续修经过甚详。封面题:"嘉庆庚午(1810)重修,丁丑年(1817)续修,沅江县志,尊泾阁藏版"。有嘉庆十五年(1810)修,二十二年(1817)增补刻本。
嘉庆十五年沅江县志三十卷
唐古特修,骆孔巽、陶澍纂。古特,蒙古正黄旗生员,嘉庆十一年(1806)至十五年沅江知县。孔巽,字介宾,号补山,湖南宁远人,拔贡,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嘉庆十五年沅江教谕,擢教授。澍,字子霖,号云汀,卒谥文毅,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陶文毅公全集》等。是志上承康熙顾志,下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邑事,始修于嘉庆十二年春,记事亦止於是年,十三年秋成书付梓,十五年刊竟间世,为沅江首次志书刻本。正文分三十门,附十九目,约二十一万字,是四修沅江县志。全书经大名家陶澍审定,列为清代湖湘名志。书中龙潭居士陈朝琥绘制的昭烈古城图、卧龙墨池图,保存了三国名胜古迹;城池记明成化以来邑城建置沿革和街市方位;流寓记三国诸葛亮遗迹乌龙集,宋岳飞、王安石等历代名人遗址多处;祥载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十月黄巢大军自桂(广西)编大桴乘暴水沿湘江下衡永,破潭州,经沅江,歼朗州(常德)兵十万史事,宋杨么筑子母城防岳飞进攻以及唐宋以来沅邑大水、地震灾害;古迹录招屈亭(纪念屈原)、关王井、孩儿城等名人遗址,为研究古代湖湘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是志卷目门类,井然有序,舆地图说,亦颇精审。各门小序,言简意赅。条例细目,精慎严谨,不失为邑志中之佳构。有嘉庆十五年(1810)尊经阁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