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志 隆庆蓝田县志 万历蓝田县志 崇祯增补鄠县志 嘉靖鄠县志
发布时间:2019-09-22 点击数:2375
辋川志
辋川志,荣华纂修。辋川位于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北麓,因川中有辋谷水“沦涟如车辋”而得名,名胜古迹很多。因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王维居于此而著名。王维曾在辋川筑造山庄,留下大量咏唱辋川山水的诗篇。荣华在编撰《蓝田县志》之余编写了《辋川志》,清代亡佚,内容不详。
隆庆蓝田县志
隆庆《蓝田县志》李柬纂修,2卷。其子李进思、李舟思及邑人王之士于隆庆五年(1571)以李柬遗稿刊刻。志首附序3篇,分别为嘉靖间李柬原序、国史馆赵贞吉及李进思序。全志分治局、治则、治人、治迹4篇,其中:治局篇为沿革、疆域、山川、建置、祠墓、古迹,治则篇为田赋、户口、物产、礼制、乡约、县俗,治人篇为官师、人物、选举、封爵、隐逸、贞烈,治迹篇为文章、诗赋。全志约5万字,记事简括,唯礼制、艺文较详,收录唐宋名家有关蓝田的诗文80余篇。此为现存最早的《蓝田县志》版本,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有藏。
万历蓝田县志
万历《蓝田县志》万历四十一年(1613)蓝田知县沈国华等纂修,已佚。沈知蓝田事时颇有政声,延儒论文,建会文馆,每 明代蓝田志书——万历《蓝田县志》月朔日躬诣会,除续修《蓝田县志》外,还曾聘其乡友画家郭漱六重摹宋郭忠恕《辋川图》石刻存世。
崇祯增补鄠县志
崇祯《增补鄠县志》,张宗孟修纂,11卷,崇祯十四年(1641)刊印。其志基本维持刘璞志面貌,间有增补。原志11卷,未改,增为49目。其在《志序》中说:“前尹刘公璞修之,别类分门,芟芜补缺,精核无逾矣”,“祗增数十年所继起之事,于前志无取也。”此志体例、篇目较齐备。卷一《建置志》含沿革、公署、庙祀、杂署、古庙、驿铺、桥梁、市集、疆域;卷二《地理考》含山水;卷三《古迹考》含帝王遗迹、圣贤遗迹、胜地遗迹、陵墓附;卷四《田赋志》含军匠、里社、团堡、物产、风俗、军寨、寺观附;卷五《官师表》含县令、尉、知县、主簿、典史、教官(内文分教谕、训导)、名宦;卷六《选举志》含进士、举人、贡士、援例、掾史、貤封;卷七《人物志》,含乡贤、历代名贤、高士、惇民、孝行、寓贤、节妇、烈士、烈妇。卷八《文苑考》含历代诗篇;卷九《文苑考》含序记;卷之十《异教考》含仙释;卷之十一《鸡肋集》含传疑、记异、垂戒。此志是户县明代4部县志中仅存的一部,北京图书馆有残书7卷,约7500字,户县档案馆有复印本。2014年,户县档案局组织出版了该书注释本。
张宗孟,字泗源,山西定襄人,明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八年(1635)任鄠县知县,连续三任共八年。在职期间,于县城中心建起钟楼,重修文庙大成殿,重修渼陂,开拓吕公河,修涝店以东之三里(中原、渭曲、兴仁)河,增补《户县志》。
嘉靖鄠县志
嘉靖《鄠县志》,王九思纂修,康海作序,张治道作《后序》。嘉靖十二年(1533)成书刊印,为户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县志。该志主要记述鄠县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民情风俗,文风简朴。系效法康海《武功县志》体例而成,与康海志“以人文历史贯穿始终”相似,但后人有“为志过简”的评论。行世后影响较大,被称为关中七大名志之一。失传原因有云“后续者(王九皋)毁其原刻”(汪一诚序孙景烈《鄠县新志》)。没有雕版使王九思《鄠县志 》失去复印的条件,以至留传印本越来越少,后因明末战乱失传。
编纂者王九思(1468—1551)是明“前七子”之一,字敬夫,号渼陂,户县北街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迁吏部郎中。正德五年(1510)因刘瑾案贬为寿州同知,不久罢官归里。曾与人合注《难经》,至今有《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行世。 诗文作品有《渼陂集》《渼陂续集》,散曲《碧山乐府》《南曲次韵》,杂剧《杜甫游春》等。
注: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辋川志,荣华纂修。辋川位于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北麓,因川中有辋谷水“沦涟如车辋”而得名,名胜古迹很多。因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王维居于此而著名。王维曾在辋川筑造山庄,留下大量咏唱辋川山水的诗篇。荣华在编撰《蓝田县志》之余编写了《辋川志》,清代亡佚,内容不详。
隆庆蓝田县志
隆庆《蓝田县志》李柬纂修,2卷。其子李进思、李舟思及邑人王之士于隆庆五年(1571)以李柬遗稿刊刻。志首附序3篇,分别为嘉靖间李柬原序、国史馆赵贞吉及李进思序。全志分治局、治则、治人、治迹4篇,其中:治局篇为沿革、疆域、山川、建置、祠墓、古迹,治则篇为田赋、户口、物产、礼制、乡约、县俗,治人篇为官师、人物、选举、封爵、隐逸、贞烈,治迹篇为文章、诗赋。全志约5万字,记事简括,唯礼制、艺文较详,收录唐宋名家有关蓝田的诗文80余篇。此为现存最早的《蓝田县志》版本,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有藏。
万历蓝田县志
万历《蓝田县志》万历四十一年(1613)蓝田知县沈国华等纂修,已佚。沈知蓝田事时颇有政声,延儒论文,建会文馆,每 明代蓝田志书——万历《蓝田县志》月朔日躬诣会,除续修《蓝田县志》外,还曾聘其乡友画家郭漱六重摹宋郭忠恕《辋川图》石刻存世。
崇祯增补鄠县志
崇祯《增补鄠县志》,张宗孟修纂,11卷,崇祯十四年(1641)刊印。其志基本维持刘璞志面貌,间有增补。原志11卷,未改,增为49目。其在《志序》中说:“前尹刘公璞修之,别类分门,芟芜补缺,精核无逾矣”,“祗增数十年所继起之事,于前志无取也。”此志体例、篇目较齐备。卷一《建置志》含沿革、公署、庙祀、杂署、古庙、驿铺、桥梁、市集、疆域;卷二《地理考》含山水;卷三《古迹考》含帝王遗迹、圣贤遗迹、胜地遗迹、陵墓附;卷四《田赋志》含军匠、里社、团堡、物产、风俗、军寨、寺观附;卷五《官师表》含县令、尉、知县、主簿、典史、教官(内文分教谕、训导)、名宦;卷六《选举志》含进士、举人、贡士、援例、掾史、貤封;卷七《人物志》,含乡贤、历代名贤、高士、惇民、孝行、寓贤、节妇、烈士、烈妇。卷八《文苑考》含历代诗篇;卷九《文苑考》含序记;卷之十《异教考》含仙释;卷之十一《鸡肋集》含传疑、记异、垂戒。此志是户县明代4部县志中仅存的一部,北京图书馆有残书7卷,约7500字,户县档案馆有复印本。2014年,户县档案局组织出版了该书注释本。
张宗孟,字泗源,山西定襄人,明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八年(1635)任鄠县知县,连续三任共八年。在职期间,于县城中心建起钟楼,重修文庙大成殿,重修渼陂,开拓吕公河,修涝店以东之三里(中原、渭曲、兴仁)河,增补《户县志》。
嘉靖鄠县志
嘉靖《鄠县志》,王九思纂修,康海作序,张治道作《后序》。嘉靖十二年(1533)成书刊印,为户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县志。该志主要记述鄠县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民情风俗,文风简朴。系效法康海《武功县志》体例而成,与康海志“以人文历史贯穿始终”相似,但后人有“为志过简”的评论。行世后影响较大,被称为关中七大名志之一。失传原因有云“后续者(王九皋)毁其原刻”(汪一诚序孙景烈《鄠县新志》)。没有雕版使王九思《鄠县志 》失去复印的条件,以至留传印本越来越少,后因明末战乱失传。
编纂者王九思(1468—1551)是明“前七子”之一,字敬夫,号渼陂,户县北街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迁吏部郎中。正德五年(1510)因刘瑾案贬为寿州同知,不久罢官归里。曾与人合注《难经》,至今有《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行世。 诗文作品有《渼陂集》《渼陂续集》,散曲《碧山乐府》《南曲次韵》,杂剧《杜甫游春》等。
注: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