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保靖志稿辑要 雍正保靖县志 光绪龙山县志 同治龙山县志略
发布时间:2019-09-16 点击数:2300
同治保靖志稿辑要 四卷
罗经畲纂。经畲,字墨庄,邑人,曾任茶陵知县。是志在雍正九年(1731)王志基础上撰成,"增而补之十之七,删而汰之十之三,厘而正之十之一",设二十三门三十三目,约十一万字,义例详明,繁简得体,雍正七年至同治七年(1868)百三十余年保邑之沿革建置、典章文物、政教风化及清以前掌故,皆借以备其大凡。记山川多缺略,然皆据之见闻,并考旧志讹误;古迹记有斐亭、他山居、石门洞等十八处, 可贵旅游开发;艺文收诗文三十余篇,寥寥可数,惟明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撰《祭永顺保靖士兵文》具一定史料价值。此外,卷四风土门分小题记一邑之上习民风、丧、祭诸礼,并城市、乡都节序,可供民俗学研究。有同治八年(1869)多文堂活字本。
雍正保靖县志 四卷
王钦命修,萧肇极等篡。钦命,字敬天,山西临汾人,雍正七年(1729)保靖知县。肇极,字天枢,湖南沅陵人,庠生。保靖地处永顺南隅,苗土杂居,雍正五年归流,六年设县,隶永顺府,素无文献,钦命奉檄修志,延肇极等四人,於雍正九年纂成此编,分二十五门,三万余字。是志於沿革、山川、田赋、物产、风俗、人物率多简略,且无徵考;流寓、方外、仙释实为虚设;惟艺文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收"详"、"示"二十多篇,其中《详清疆界》、《详编保甲》、《示禁衙役需索》、《示劝遍山树桐》等皆具重要史料价值,可资考证保靖归流之初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及苗疆社会情况。图考後附记集场、营城、街坊、乡都,形势後附八景诗文,卷三志汛防等亦各有研究价值。是志虽草创不备,但对考证保邑史实有参考作用,且为後修志乘所借鉴,弥足珍贵。有雍正九年(1731)刻本,1977年胶卷本。
光绪龙山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
符为霖、吕懋恒修,刘沛纂;谢宝文续修,刘沛续纂。为霖,字征岩,恩江(今江西永丰)人,进士,知县。懋恒,阳湖(今江苏武进)人,知县。沛,字 史亭,邑人,恩贡,候选训导。宝文,字海峰,高成(今湖北松滋)人,举人,知县。是志始修於同治九年(1870),翌年撰成,光绪三年(1877)付梓,有增辑补刊一卷,记事止於光绪二年,分十四门二十五目,约十三万字。体例悉据前志成规,而典核简赅,文省事增,宝优於前志;不列星野,不志详异,殊有卓识;典礼门堵补婚、嫁、丧礼,祈祷习俗,物产记龙邑之特产、佳产,如鼻吸"咂酒"等,於研究民族、民俗学有独特价值;兵防门详记嘉庆六年(1801)至十一年白莲教民攻打龙山、咸丰四年(1854)至同治元年石达开部占据龙山事,是研究清中叶湘鄂边界白莲教起义及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历史的重要资料;载山川多经勘考,所述洛塔山、八面山、太平山等俱引人人胜;艺文收风景诗四十五篇,不乏文辞清健之佳作,如《阳雀坡》诗,咏其高峻,"拔地数千仞,生云几万重,欲飞山有翼,陡折路无踪。"是志内容不甚详富,土司门不立专考,附入兵防,反映其封建正统思想,物产较前志少十分之七,皆为璧瑕。有同治九年(1870)修,光绪四年(1878)续修刻本。
同治龙山县志略 一卷
朱克敬纂修。克敬,字香孙,甘肃皋兰(今兰州)人,监生,同治八年(1869)龙山典史。是志纂於同治八年,约九千字。除人物志记载较富外,余皆简略,所谓"物产、风俗记其异者,官师、人物毕其尤者,田赋详探买,总志略土官"。可稍补同治七年所修龙山县志记载之不足,然史料价值不大。有同治八年(1867)刻本, 1977年胶卷本。
罗经畲纂。经畲,字墨庄,邑人,曾任茶陵知县。是志在雍正九年(1731)王志基础上撰成,"增而补之十之七,删而汰之十之三,厘而正之十之一",设二十三门三十三目,约十一万字,义例详明,繁简得体,雍正七年至同治七年(1868)百三十余年保邑之沿革建置、典章文物、政教风化及清以前掌故,皆借以备其大凡。记山川多缺略,然皆据之见闻,并考旧志讹误;古迹记有斐亭、他山居、石门洞等十八处, 可贵旅游开发;艺文收诗文三十余篇,寥寥可数,惟明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撰《祭永顺保靖士兵文》具一定史料价值。此外,卷四风土门分小题记一邑之上习民风、丧、祭诸礼,并城市、乡都节序,可供民俗学研究。有同治八年(1869)多文堂活字本。
雍正保靖县志 四卷
王钦命修,萧肇极等篡。钦命,字敬天,山西临汾人,雍正七年(1729)保靖知县。肇极,字天枢,湖南沅陵人,庠生。保靖地处永顺南隅,苗土杂居,雍正五年归流,六年设县,隶永顺府,素无文献,钦命奉檄修志,延肇极等四人,於雍正九年纂成此编,分二十五门,三万余字。是志於沿革、山川、田赋、物产、风俗、人物率多简略,且无徵考;流寓、方外、仙释实为虚设;惟艺文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收"详"、"示"二十多篇,其中《详清疆界》、《详编保甲》、《示禁衙役需索》、《示劝遍山树桐》等皆具重要史料价值,可资考证保靖归流之初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及苗疆社会情况。图考後附记集场、营城、街坊、乡都,形势後附八景诗文,卷三志汛防等亦各有研究价值。是志虽草创不备,但对考证保邑史实有参考作用,且为後修志乘所借鉴,弥足珍贵。有雍正九年(1731)刻本,1977年胶卷本。
光绪龙山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
符为霖、吕懋恒修,刘沛纂;谢宝文续修,刘沛续纂。为霖,字征岩,恩江(今江西永丰)人,进士,知县。懋恒,阳湖(今江苏武进)人,知县。沛,字 史亭,邑人,恩贡,候选训导。宝文,字海峰,高成(今湖北松滋)人,举人,知县。是志始修於同治九年(1870),翌年撰成,光绪三年(1877)付梓,有增辑补刊一卷,记事止於光绪二年,分十四门二十五目,约十三万字。体例悉据前志成规,而典核简赅,文省事增,宝优於前志;不列星野,不志详异,殊有卓识;典礼门堵补婚、嫁、丧礼,祈祷习俗,物产记龙邑之特产、佳产,如鼻吸"咂酒"等,於研究民族、民俗学有独特价值;兵防门详记嘉庆六年(1801)至十一年白莲教民攻打龙山、咸丰四年(1854)至同治元年石达开部占据龙山事,是研究清中叶湘鄂边界白莲教起义及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历史的重要资料;载山川多经勘考,所述洛塔山、八面山、太平山等俱引人人胜;艺文收风景诗四十五篇,不乏文辞清健之佳作,如《阳雀坡》诗,咏其高峻,"拔地数千仞,生云几万重,欲飞山有翼,陡折路无踪。"是志内容不甚详富,土司门不立专考,附入兵防,反映其封建正统思想,物产较前志少十分之七,皆为璧瑕。有同治九年(1870)修,光绪四年(1878)续修刻本。
同治龙山县志略 一卷
朱克敬纂修。克敬,字香孙,甘肃皋兰(今兰州)人,监生,同治八年(1869)龙山典史。是志纂於同治八年,约九千字。除人物志记载较富外,余皆简略,所谓"物产、风俗记其异者,官师、人物毕其尤者,田赋详探买,总志略土官"。可稍补同治七年所修龙山县志记载之不足,然史料价值不大。有同治八年(1867)刻本, 1977年胶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