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澧县县志 同治13年直隶澧州志 同治8年直隶澧州志 道光直隶澧州志 乾隆澧志举要
发布时间:2019-09-01 点击数:3529
民国澧县县志十卷首一卷
张之觉修,周龄纂。之觉,字穆涵,湖南醴陵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二十八年澧县县长。龄,字铁梅,又称铁梅老人,邑人。是志上承同治十三年(1874)黄志、光绪年间吴志,下续光绪、宣统、民国邑事,始修于民国二十八年,历时九月,次年成书付印,记事止于二十八年。正文分十二志九十二门,附五目,约十一万字,为民国二十三年澧州改县后首创县志。先列舆地志,顺次食货、实业、纪念、武备、职官、人物、列女、艺文、灾赈、景物诸志。舆地新编邮电、县政府、县司法处、县党部、本县党务沿革及民国二十七、八年图表八幅,记录了部分民国史料;食货录旧续新,增税务、县产两章;责业记农事试验厂、九澧平民工厂和全县商业城市三十个;纪念录旧志名宦乡贤,忠义孝弟人士,并增入忠烈祠,记杭日战争时期澧人阵亡名单,合两代史事于一志;新增教育机关、小学校志、中学校、女校,记清末民国年间澧县教育事业,并详津兰女校、九澧女师兴办情况;职官、人物均录旧志,续增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名人,对辛亥革命以来文武官员及先烈记载亦多。是志沿袭旧志体例,类目大同小异,只增民国时事新目。但因搜集不全,遗漏不少,且叙史过于简略,记事不甚详细,是最大弊端。是志记事时跨两代,政体变易,史事迥异,所录存的史料,对研究后县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士人情、战乱灾祸仍有参考价值。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1981年澧县档案馆铅印本。
同治十三年直隶澧州志二十六卷首四卷
何玉芬修,魏式曾纂,黄维瓒增修。维瓒,字用侯,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举人,同治九年(1870)四月至十三年澧州知州。是志据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增补续修,同治十二年开局,翌年成书付枰。记事止于同治十三年。正文分七十二门六十四目,约六十六万字,为澧州八修志书。是志删除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卷二所附之《澧州一览》,从舆地志中析出星野,自成一志,破乾隆何磷《澧州志林》十二纲(志)之数;开卷列长白增寿同治十三年《直隶澧州志序》,可证此书为十三年续修增补志书。志载澧之得名,肇于禹,置州始于西魏,代有因革,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升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今临澧)五县。山川于澧水源流,考证详确,并辨析茹、温、娄、黄、涔、澹、道、渫与澧为九水之原委。书院记溪东、文山、深柳等著名书院二十三所,并附述唐李群玉,宋范仲淹和晋车胤囊萤勤学事迹。艺文占全志篇幅五分之一,录存李群玉、李白、范成大、范仲淹、袁宏道等历代名家诗文词赋甚多,有裨于文学史的考证,有同治十三年(1874)增补刻本,1981年澧县档案馆铅印本。
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卷二附澧州一览
何玉芬修,魏式曾、廷桂纂。玉芬,字芗恬,湖北汉川人,同治七年(1868)湖南岳常澧道兼理水利驿传事。式曾,字镜馀,又字敬舆,直隶临榆(今河北山海关)人,举人,同治四年至七年澧州知州,升永顺知府。廷桂,字芳宇,满洲正白旗人,举人,授知县,同治七至八年澧州知州,升永州知府。是志上承乾隆何志、道光安志,始修于同治七年,翌年成书付梓。记事止于同治八年十月。正文分七十二门五十六目,约六十一万字,为澧州七修志书。图考列澧州金属舆图、八景图等三十一幅;市镇纪一州五县城市街巷二百余处,是研究澧州属境城市街道变迁信史。景物附舆地志,独立为门,记澧州所属八景十三处,为湖湘方志所载八景之最,于洞庭烟雨,天光云影,蜃楼幻景,永定幽谷,慈利奇峰,无不备载,是研究开发湘西北自然风景区及旅游胜地的重要史料。物产植物类记稻谷竹木花卉中草药二百六十余种,动物类记飞禽走兽鳞甲百八十余种,货物类记香蕈、木耳、石耳、笋干等土物产三十三种,有助于发展多种经营和研究动植物品种和蕃衍。是志体例承袭乾隆何志,道光安志,类目亦未大动,仅只增补史事。所附《澧州一览》,周知州廷桂编辑。有同治八年(1869)刻本。
道光直隶澧州志二十八卷首三卷
安佩莲修,孙作泰、陈融纂。佩莲,字玉青,贵州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知县,嘉庆二十二年至道光元年(1821)澧州知州。作泰,字文岗,州人,举人,宁远儒学训导,候选知县。融,字心泉,安乡儒学训导,候选知县。是志上承乾隆十五(1750)年《澧州志林》,下续乾隆、嘉庆七十年史事,始修于嘉庆二十四年,翌年成书付梓,道光元年刊竟问世,记事亦止于是年。正文分八十八门四十三目,约五十七万字,为澧州六修志书。图考列澧州全属舆圆,八景图及属境五县分图共四十四幅,数量之多,质量之优,为湖南方志插图版画所仅见。澧州地处洞庭湖滨,水利为先,是书据《澧州志林》河渠志增益而成水利专志,记澧县、安乡湖堰井堤垸三百九十多处,所附何磷《澧州水道图说》、《各家水利说》,有裨考证史事。祥祥纪澧州自汉迄清地震六次和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百一十余次,其中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洞庭湖发生北极光,尤属罕见,均是研究湖南自然现象的宝贵史料。艺文虽多,因袭何氏《澧州志林》续增成篇,惜冠以天章,收录唐明两代敕诰表,有欠允当;卷尾增补《田赋说》,记述明清全澧田赋及雍乾年间减除额数,乃地方切要大政,堪宝考证。有道光元年(1821)刻本。
乾隆澧志举要三卷附补编
潘相撰,潘承炜续撰。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曲阜知县,云南昆阳知州,著有《潘民一家言》、《曲阜县志》。承炜,字鲸浒,号仲明,相次子。是志编撰于乾隆五十三年,翌年成书付梓。记事续补至乾隆六十年。不分门目,以编年纪事,约八万余字,为增补辨证何磷《乾隆直隶温州志林》续编,是澧州五修志书。卷一记自汉高祖十二年(前195)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澧州大事,卷二记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至乾隆十五年史事;卷三为相子承炜续补乾隆十六年至六十年大事。是志不分门目,考据地理,上断汉高祖十二年,下限乾隆十五年,按年撰述,依次分注,录存历代有关澧境一州五县之治乱、政法、休戚、利病,以及名宦、乡贤、荐辟、科甲、忠孝、节义等史事,俱按载籍考辨详实,记述明备,义精文简,正误补缺,远胜《澧州志林》。凡历史沿革,疆域分合,事实异同,人物类别,均完备无遗。命名“举要”,盖崇实也。志中辨证范仲淹父生母鞠之岁,并非随继父适安乡之年,亦未读书安乡,确凿有据。全书三卷,卷三为相子续辑,玉成完璧。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嘉庆二年(1797)经腴堂校刻本。
张之觉修,周龄纂。之觉,字穆涵,湖南醴陵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二十八年澧县县长。龄,字铁梅,又称铁梅老人,邑人。是志上承同治十三年(1874)黄志、光绪年间吴志,下续光绪、宣统、民国邑事,始修于民国二十八年,历时九月,次年成书付印,记事止于二十八年。正文分十二志九十二门,附五目,约十一万字,为民国二十三年澧州改县后首创县志。先列舆地志,顺次食货、实业、纪念、武备、职官、人物、列女、艺文、灾赈、景物诸志。舆地新编邮电、县政府、县司法处、县党部、本县党务沿革及民国二十七、八年图表八幅,记录了部分民国史料;食货录旧续新,增税务、县产两章;责业记农事试验厂、九澧平民工厂和全县商业城市三十个;纪念录旧志名宦乡贤,忠义孝弟人士,并增入忠烈祠,记杭日战争时期澧人阵亡名单,合两代史事于一志;新增教育机关、小学校志、中学校、女校,记清末民国年间澧县教育事业,并详津兰女校、九澧女师兴办情况;职官、人物均录旧志,续增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名人,对辛亥革命以来文武官员及先烈记载亦多。是志沿袭旧志体例,类目大同小异,只增民国时事新目。但因搜集不全,遗漏不少,且叙史过于简略,记事不甚详细,是最大弊端。是志记事时跨两代,政体变易,史事迥异,所录存的史料,对研究后县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士人情、战乱灾祸仍有参考价值。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1981年澧县档案馆铅印本。
同治十三年直隶澧州志二十六卷首四卷
何玉芬修,魏式曾纂,黄维瓒增修。维瓒,字用侯,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举人,同治九年(1870)四月至十三年澧州知州。是志据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增补续修,同治十二年开局,翌年成书付枰。记事止于同治十三年。正文分七十二门六十四目,约六十六万字,为澧州八修志书。是志删除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卷二所附之《澧州一览》,从舆地志中析出星野,自成一志,破乾隆何磷《澧州志林》十二纲(志)之数;开卷列长白增寿同治十三年《直隶澧州志序》,可证此书为十三年续修增补志书。志载澧之得名,肇于禹,置州始于西魏,代有因革,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升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今临澧)五县。山川于澧水源流,考证详确,并辨析茹、温、娄、黄、涔、澹、道、渫与澧为九水之原委。书院记溪东、文山、深柳等著名书院二十三所,并附述唐李群玉,宋范仲淹和晋车胤囊萤勤学事迹。艺文占全志篇幅五分之一,录存李群玉、李白、范成大、范仲淹、袁宏道等历代名家诗文词赋甚多,有裨于文学史的考证,有同治十三年(1874)增补刻本,1981年澧县档案馆铅印本。
同治八年直隶澧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卷二附澧州一览
何玉芬修,魏式曾、廷桂纂。玉芬,字芗恬,湖北汉川人,同治七年(1868)湖南岳常澧道兼理水利驿传事。式曾,字镜馀,又字敬舆,直隶临榆(今河北山海关)人,举人,同治四年至七年澧州知州,升永顺知府。廷桂,字芳宇,满洲正白旗人,举人,授知县,同治七至八年澧州知州,升永州知府。是志上承乾隆何志、道光安志,始修于同治七年,翌年成书付梓。记事止于同治八年十月。正文分七十二门五十六目,约六十一万字,为澧州七修志书。图考列澧州金属舆图、八景图等三十一幅;市镇纪一州五县城市街巷二百余处,是研究澧州属境城市街道变迁信史。景物附舆地志,独立为门,记澧州所属八景十三处,为湖湘方志所载八景之最,于洞庭烟雨,天光云影,蜃楼幻景,永定幽谷,慈利奇峰,无不备载,是研究开发湘西北自然风景区及旅游胜地的重要史料。物产植物类记稻谷竹木花卉中草药二百六十余种,动物类记飞禽走兽鳞甲百八十余种,货物类记香蕈、木耳、石耳、笋干等土物产三十三种,有助于发展多种经营和研究动植物品种和蕃衍。是志体例承袭乾隆何志,道光安志,类目亦未大动,仅只增补史事。所附《澧州一览》,周知州廷桂编辑。有同治八年(1869)刻本。
道光直隶澧州志二十八卷首三卷
安佩莲修,孙作泰、陈融纂。佩莲,字玉青,贵州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知县,嘉庆二十二年至道光元年(1821)澧州知州。作泰,字文岗,州人,举人,宁远儒学训导,候选知县。融,字心泉,安乡儒学训导,候选知县。是志上承乾隆十五(1750)年《澧州志林》,下续乾隆、嘉庆七十年史事,始修于嘉庆二十四年,翌年成书付梓,道光元年刊竟问世,记事亦止于是年。正文分八十八门四十三目,约五十七万字,为澧州六修志书。图考列澧州全属舆圆,八景图及属境五县分图共四十四幅,数量之多,质量之优,为湖南方志插图版画所仅见。澧州地处洞庭湖滨,水利为先,是书据《澧州志林》河渠志增益而成水利专志,记澧县、安乡湖堰井堤垸三百九十多处,所附何磷《澧州水道图说》、《各家水利说》,有裨考证史事。祥祥纪澧州自汉迄清地震六次和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百一十余次,其中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洞庭湖发生北极光,尤属罕见,均是研究湖南自然现象的宝贵史料。艺文虽多,因袭何氏《澧州志林》续增成篇,惜冠以天章,收录唐明两代敕诰表,有欠允当;卷尾增补《田赋说》,记述明清全澧田赋及雍乾年间减除额数,乃地方切要大政,堪宝考证。有道光元年(1821)刻本。
乾隆澧志举要三卷附补编
潘相撰,潘承炜续撰。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曲阜知县,云南昆阳知州,著有《潘民一家言》、《曲阜县志》。承炜,字鲸浒,号仲明,相次子。是志编撰于乾隆五十三年,翌年成书付梓。记事续补至乾隆六十年。不分门目,以编年纪事,约八万余字,为增补辨证何磷《乾隆直隶温州志林》续编,是澧州五修志书。卷一记自汉高祖十二年(前195)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澧州大事,卷二记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至乾隆十五年史事;卷三为相子承炜续补乾隆十六年至六十年大事。是志不分门目,考据地理,上断汉高祖十二年,下限乾隆十五年,按年撰述,依次分注,录存历代有关澧境一州五县之治乱、政法、休戚、利病,以及名宦、乡贤、荐辟、科甲、忠孝、节义等史事,俱按载籍考辨详实,记述明备,义精文简,正误补缺,远胜《澧州志林》。凡历史沿革,疆域分合,事实异同,人物类别,均完备无遗。命名“举要”,盖崇实也。志中辨证范仲淹父生母鞠之岁,并非随继父适安乡之年,亦未读书安乡,确凿有据。全书三卷,卷三为相子续辑,玉成完璧。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嘉庆二年(1797)经腴堂校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