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历代旧志史话
发布时间:2019-07-29 点击数:4916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刘昈纂修《武平县志》。刘昈,号质庵,湖广沔阳人,康熙九年(1671年)以孝廉知武平县事。任内,他“谋士爱民,锄强抑暴,征输有法,听讼维公,武志兵焚之后,残缺无稽,适奉诏纂修,搜罗旧章,考订成书。”说明刘昈纂修《武平县志》是奉朝廷之命,以旧志为本考正补遗而成的。他在自序中说:“及考武志,终于明崇祯之壬申,迄今四十余载。邑乘既毁,文献顿失,而遗篇所存,复残缺不伦。时愈久而事益棼,则手口之登记,实不容于或慢也。取其旧本而参之,采诸绅衿之有识者,访诸故老之能言者,俯仰百十余年间,悉心讨论相质,幸无异同,而后笔之,无诡随之名与挂漏之事。”由此可见,此部县志的编纂还是比较认真的。刘昈在志书中,还写了一篇《武平图说》,概要说明武平的地理环境。“僻居山谷,无舟楫之往来。先年河道下达潮州,稻米油盐之利,四民称便,厥后武民凋疲,竞被阻塞,贸易不通,人有肩负之苦矣,此武平之地势然也。”志书凡三阅月告成而付剞厥,志书今已失传。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连城知县赵良生来署武平县事,在与武平绅士交谈中,知武平已有30多年未修县志,甚为憾事,在众绅士的建议下,决定重纂《武平县志》(以下简称《赵志》)。翌年春开始至秋而成,志书分为十卷十七志六十一目。一为方舆志,二为风土志,三为建置志,四为版籍志,五为莅治志、捍圉志,六为官师志,七为官师表,八为人物志,九为人物表(含闺阁志、方外志、坵垅志、灾祥志、萑苻志),十为艺文志、丛谈志。卷首有旧序,图说(地图)。这是现存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县志。所载史实是研究武平历史的珍贵资料。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内容多有缺漏;二是体例比较错乱;三是文字过于简略。
现存的康熙本《赵志》,是民国19年,本县人任县长的钟干丞,鉴于新编县志不知何日可成,又恐原有资料散失,所以翻印了若干部《赵志》,并补充了乾隆期间的人物。
清光绪初年曾在曾国藩、胡林翼部任职的在城人钟传益,卸职回乡后,居家热心公益事业。晚年有意重修武平县志,搜访三年,始得《赵志》残本,便参照汀州府志、宁化志,证其异同,核其虚实,补其缺略,对错杂的门类和俗俚的字句也加以厘正。先后四易其稿,成为私家编修的县志,但此卷仅订存旧志,而于雍正、乾隆诸朝之事,未有增补。也没有刊印,现已失传。
民国5年(1926年),福建省议会决议各县重修县志,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志通用凡例》,限期三年完成,后因战事频频,武平县志未启动便告停顿。13年(1935年),武平县知县林邦绥又提出重修武平县志,限期5个月完成,确定了总纂和分纂人员,并拟定篇章,还到县内各地采访搜集资料。拟定的篇章,基本上因袭《赵志》,因陋就简。不久,林邦绥卸任,重修县志一事也就停顿。29年(1941年),武平县长宛方舟决定编纂武平县志,以13年的采访册为底本,再到各区乡调查补充,限期5月完成,并聘请上杭丘复为总纂,谢伯镕、林绂庭、刘作华为协纂,刘抟九为干事,也限期5个月完成。当时设立志局,志局初设东门城内“文广居”,后被保安队借住,遂迁至东门上端刘家祠。因宛方舟离职等原因,无法如期完成,经继任县长杨树桐核准,延期5个月完成,不久,杨又离职,新任县长黄清淮继续拨款,《武平县志》于30年(1942年)上半年完成初稿。全志三十一卷:大事志、疆域志、纬候志、山川志、城市志、户口志、氏族志、物产志、水利志、实业志、交通志、赋税志、职官志、学校志、选举志、武备志、惠政志、祠祀志、礼俗志、古迹志、艺文志(上、下)、列传、文苑传、孝友传、忠烈传、乡行传、方技传、列女传、名宦传、方外传、杂录。初稿完成后,打算召开审查会议审查,由于到会人数太少,无法召开。为了慎重,将县志初稿交县政府教育科请人誊写副本,择机复审。由于抄誊经费不支,便由《武平新报》专栏分期刊登,公诸于世,既可节约开支,也可公诸于世,征求意见,修改补充。但《武平新报》印刷设备太差,排印时又无认真校对,纸张质量也差,所以错字、漏字很多。仅连载到卷廿六、卷廿七至卷三十,没有刊载完的,连手稿也寻找不到。说明当时要编一部县志何等困难,连印刷都困难重重。
丘复编完《武平县志》后,把许多不便入志的史料和人事,专著了一本《南武赘谭》,记事110条,主要是考证史实、辑存史料、考究姓氏、褒扬人物、记录风情、录辑诗词、追忆志事,逸闻传说,这些也是研究武平的珍贵史料。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连城知县赵良生来署武平县事,在与武平绅士交谈中,知武平已有30多年未修县志,甚为憾事,在众绅士的建议下,决定重纂《武平县志》(以下简称《赵志》)。翌年春开始至秋而成,志书分为十卷十七志六十一目。一为方舆志,二为风土志,三为建置志,四为版籍志,五为莅治志、捍圉志,六为官师志,七为官师表,八为人物志,九为人物表(含闺阁志、方外志、坵垅志、灾祥志、萑苻志),十为艺文志、丛谈志。卷首有旧序,图说(地图)。这是现存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县志。所载史实是研究武平历史的珍贵资料。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内容多有缺漏;二是体例比较错乱;三是文字过于简略。
现存的康熙本《赵志》,是民国19年,本县人任县长的钟干丞,鉴于新编县志不知何日可成,又恐原有资料散失,所以翻印了若干部《赵志》,并补充了乾隆期间的人物。
清光绪初年曾在曾国藩、胡林翼部任职的在城人钟传益,卸职回乡后,居家热心公益事业。晚年有意重修武平县志,搜访三年,始得《赵志》残本,便参照汀州府志、宁化志,证其异同,核其虚实,补其缺略,对错杂的门类和俗俚的字句也加以厘正。先后四易其稿,成为私家编修的县志,但此卷仅订存旧志,而于雍正、乾隆诸朝之事,未有增补。也没有刊印,现已失传。
民国5年(1926年),福建省议会决议各县重修县志,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志通用凡例》,限期三年完成,后因战事频频,武平县志未启动便告停顿。13年(1935年),武平县知县林邦绥又提出重修武平县志,限期5个月完成,确定了总纂和分纂人员,并拟定篇章,还到县内各地采访搜集资料。拟定的篇章,基本上因袭《赵志》,因陋就简。不久,林邦绥卸任,重修县志一事也就停顿。29年(1941年),武平县长宛方舟决定编纂武平县志,以13年的采访册为底本,再到各区乡调查补充,限期5月完成,并聘请上杭丘复为总纂,谢伯镕、林绂庭、刘作华为协纂,刘抟九为干事,也限期5个月完成。当时设立志局,志局初设东门城内“文广居”,后被保安队借住,遂迁至东门上端刘家祠。因宛方舟离职等原因,无法如期完成,经继任县长杨树桐核准,延期5个月完成,不久,杨又离职,新任县长黄清淮继续拨款,《武平县志》于30年(1942年)上半年完成初稿。全志三十一卷:大事志、疆域志、纬候志、山川志、城市志、户口志、氏族志、物产志、水利志、实业志、交通志、赋税志、职官志、学校志、选举志、武备志、惠政志、祠祀志、礼俗志、古迹志、艺文志(上、下)、列传、文苑传、孝友传、忠烈传、乡行传、方技传、列女传、名宦传、方外传、杂录。初稿完成后,打算召开审查会议审查,由于到会人数太少,无法召开。为了慎重,将县志初稿交县政府教育科请人誊写副本,择机复审。由于抄誊经费不支,便由《武平新报》专栏分期刊登,公诸于世,既可节约开支,也可公诸于世,征求意见,修改补充。但《武平新报》印刷设备太差,排印时又无认真校对,纸张质量也差,所以错字、漏字很多。仅连载到卷廿六、卷廿七至卷三十,没有刊载完的,连手稿也寻找不到。说明当时要编一部县志何等困难,连印刷都困难重重。
丘复编完《武平县志》后,把许多不便入志的史料和人事,专著了一本《南武赘谭》,记事110条,主要是考证史实、辑存史料、考究姓氏、褒扬人物、记录风情、录辑诗词、追忆志事,逸闻传说,这些也是研究武平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