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绍兴历代方志看宋六陵的兴衰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数:2055
在绍兴城东南18公里的攒宫村,有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即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即现在所称的宋六陵。还包括了北宋哲宗皇后孟氏,亡国之君徽宗及一批后妃与皇室重臣的坟墓,从而在方圆五里之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皇陵区。今属绍兴县皋埠镇。
南宋自高宗立朝至帝昺投海,立九帝,经153年,而六陵中的六位皇帝相继在位时间连续148年。所以几乎可以这样说,六陵主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南宋王朝兴衰史。绍兴自古以来方志修纂绵延相续,而关于宋六陵,宋以来历代绍兴方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万历《绍兴府志》、康熙《会稽县志》、康熙《绍兴府志》、乾隆《绍兴府志》、道光《会稽县志稿》、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以及近年来新修的《绍兴市志》等都有记述,这为我们系统研究宋六陵乃至整个南宋的兴衰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宋六陵的营建
1.孟后崩于绍兴
宋六陵的营建,始于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在绍兴病逝。嘉泰《会稽志》卷第六《陵寝》有如下记述: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遗诰:‘殓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此攒宫之始也。”〔1〕
因为孟皇后曾经垂帘听政,所以当“以相臣为山陵使”,至六月初,攒(“攒”原为“欑”,后改,下文有述及)宫告成。攒宫卜地就在越州会稽县,而道路桥梁之类皆命越州所管八县分地修营,此后南宋六位皇帝就相继埋葬在这里。
2.“攒宫”之名的由来
孟皇后的去世,时距朝廷上次营建山陵,也就是营建钦圣宪肃皇后(崩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山陵已30年,中间局势动荡,“图籍无存”,而朝中大臣多是新进的,也很少有人能详细的知道以前皇家的陵寝制度,所以所制攒宫比北宋陵寝“少异也”。宝庆《会稽续志》卷三《陵寝》引王明清《挥尘录》说:
“绍兴初,昭慈圣献皇后升遐,曾纡以江东漕兼摄二浙厅辩用元符末京西漕向故事也。朝论欲建山陵,纡议以谓:‘帝后陵寝,今存伊洛,不日复中原即归附矣,亦以攒宫为名,佥以为当。’”〔2〕
这个建议为当局所采纳。所以“攒宫”之名,“实始于(曾)纡之请”〔3〕。后来等到显仁皇后附永祐陵,就正式改“欑”字为“攒”字。
当初隆祐孟皇后的攒宫就称为“昭慈圣献皇后欑宫”,至绍兴十三年(1143)六月徽宗皇帝、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灵驾自行在(今杭州)发引,“至是以不可备称帝后尊号”〔4〕,下诏以“永祐陵攒宫”为称,其后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等都“以此为故事”。
3.宁宗陵建在泰宁寺旧址
泰宁寺位置原在宋六陵陵区,周显德二年(955)建,初号化城院,又改为证道院。建中靖国元年(1101),陆游祖父,太师陆佃既拜尚书左丞,请以为功德院,改赐名证慈。著名书法家米芾书额,寺门外筑亭,曰“庆显”。绍兴初诏卜昭慈圣献太后攒宫,遂以证慈为视陵寺,而议者认为“昭慈将归附永泰陵(北宋钦宗陵)”,因而赐寺名为“泰宁禅寺”。〔5〕
嘉定十七年(1224)闰8月,宁宗去世,当年冬,命吏部侍郎杨烨为按行使,归奏云:
“独泰宁寺之山,山冈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以此知先帝弓箭之藏尽在于此。”〔6〕
朝廷于是“令太史局卜格一起一伏至壬而后融结,宜于此矣,诏迁寺而以其基定卜”,宁宗的永茂陵就建在泰宁寺的旧址上。
宋时,陵区设都监、巡检各一员,卫卒百人。
二、宋六陵的盗掘
宋六陵之所以取名为“攒宫”,是因为南宋的君主们原先并不准备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永久的安息在江南,本打算浮土浅藏,暂时的将梓宫攒集一处,有朝一日收复中原后再一并归葬巩县的北宋祖陵。但苟安一隅的南宋王朝,以国破山河碎的结局而告终。诸帝遗骨非但未能如愿返归祖茔,反而在亡国后不久就遭到了强人的浩劫凌辱,陵园毁于一旦。
元军攻陷临安两年后,至元戊寅即公元1278年,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西僧杨琏真珈,伙同当地寺僧,率众僧及凶暴之徒,赶到绍兴陵园,将整个南宋皇陵破坏殆尽,乾隆《绍兴府志》载《癸辛杂识》,记述了发陵的详情:
“杨髠发陵之事,起于天衣寺僧福闻号西山者,成于剡僧演福寺允泽号云梦者。初,天衣乃魏惠宪王坟寺,闻欲媚杨髠,遂献其寺。继又发魏王之冢,多得金玉,以此遂起发陵之想,泽一力赞成之。遂俾泰宁寺僧宗恺、宗允等诈称杨侍郎、汪安抚侵占寺地为名,出给文书,将带同西僧及凶党如沈照磨之徒,部领人夫发掘。时有宋陵使中官罗铣者犹守陵不去,与之极力争执,为泽率凶徒痛锤,胁之以刃,令人拥而逐之。铣力敌不能,犹据地大哭。遂先发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劫取宝玉极多。独理宗之陵所藏尤厚,启棺之初,有白气竟天,盖宝气也。理宗之尸如生,其下皆藉以锦,锦之下则承以竹丝细簟,一小厮攫取,掷地有声,视之乃金丝所成也。或谓含珠有夜明者,遂倒悬其尸树间,沥取水银,如此三日者,竟失其首。或谓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骷髅,可以厌胜,致巨富,故盗去耳。”〔8〕
杨琏真珈掘坟并截理宗赵昀头颅为饮器取乐。这固然是为了攫取金宝及出于其野蛮之性,实际上也是对南宋皇帝甚至整个南宋朝的极端蔑视。历代陵墓,虽多有盗掘,而惨酷如斯,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有人于是赋诗咏叹南宋陵园的破坏:“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万历《会稽县志》引明绍兴知府张士敏记曰:
“祥兴元年,宋亡。元至元二十一年,僧嗣古妙高言请毁宋绍兴诸陵,江南总摄夏人杨琏真珈与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恶。明年正月奏如三僧言发诸陵金宝,以诸帝遗骨建浮图于杭州,截理宗顶骨为饮器。呜呼,其不仁甚矣!”〔9〕
宋六陵被盗发以后,宋代遗民,绍兴人唐珏闻知帝陵被毁,龙体遭劫,忧心如焚。遂邀集里中少年,乘夜潜入陵园,收拾六陵遗骨。事前备置木匣若干,覆以黄绢,上署帝号、陵名,将诸帝遗骸收藏匣中,“六陵各为一函”,密埋于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并树以冬青以为标志。“独理宗颅巨,恐易之事泄,不敢易为伪骨”。
唐葬骨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于所函土堆上,作冬青行二首曰:“马箠问髐形,南面欲起语,野麕尚纯束,何物敢盗取。余花拾飘荡,白日哀后土。六合忽怪事,蜕龙挂茅宇。老天监区区,千载护风雨。”又曰:“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積香雪,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复有梦中诗四首曰:“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亲传竺国经。只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捧香来。”〔10〕
清人袁宏道《游六陵记》写道:“六陵萧骚岑寂,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虽聊鞭叠骑,而时闻伥啼鬼哭之声。读唐义士诗,痛楚入骨,为之沥泣。自古亡国败家虽多,未有若斯之惨酷者也。诗一首:冬青树,在何许,人不知,鬼应语。杜鹃花,哪忍折,魂虽去,终啼血。神灵死,天地暗,伤心事,戍儿年。钱塘江,不可渡,汴京水,终离去。纵使埋到崖山崖,白骨也知无避处。”〔11〕
张汝霖诗也咏吟此事:“世外几番寒却火,野人犹自说攒宫。六陵草树荒烟下,半壁山河落照中。义士伤心偷瘗骨,前朝遗恨失和戎。杜鹃巧作青山泣,并带松声咽晚风。”〔12〕
三、历代对宋六陵的维护
1.朱元璋重修宋六陵
杨琏真珈盗掘宋六陵一事,曾震动朝野,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御札相臣宣国公李善长,遣工部主事谷秉义移北平大都督府及守臣吴勉,索饮器于西僧汝纳,叫其以理宗顶骨来献。次年六月令浙江行省进《宋六陵图》,于是命启瘗南归,藏诸旧陵。护葬者礼部尚书崔亮,绍兴知府张士敏勒碑记年月。其余陵墓,也从天章寺前迁遗骨回攒宫。陵上封以松树。“陵前丰碑重立,上刻诸帝陵名”。
至此,南宋皇帝理宗赵昀的颅骨,在被劫取在外漂泊了近一个世纪之后,终于又重新返回到了原本想暂时存放梓宫的绍兴陵园。后来,清人王居琼感赋《穆陵行》诗,足以发人深思:
六陵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
一声白雁渡江来,宝气竟逐奴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支王,宁饲鸟鸢及狐兔。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13〕
2.明清对宋六陵的维护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遣官访历代帝王陵寝,令各行省臣同诣所在“审视陵庙并其图以进”,浙江行省进宋诸陵。历经近百年,宋六陵“唯孝理二陵献殿三间,缭以周垣,余仅存封树。”九年“令五百步之内禁人樵棌,设陵户二人,有司督近陵之人看守,三年一传制。遣道士斋香帛致祭于孝宗理宗二陵,登极则遣官祭告”。〔14〕此时的宋六陵布局,理宗陵有顶骨碑亭,其右为义士祠。
宋六陵虽规模宏大,“内外禁山三千七百三十五亩,田三十八亩九分”,政府也下令派人看守,但“岁久为居民所侵”。正统间赵伯泰奏复,弘治元年复帖。县典史张弘捡勘具册以覆。其后或以山无守者,虽朝廷屡屡下令严禁侵盗,“无几时乃割禁山之半佃为民,其半亦令居民守之而入其租,然樵棌之禁,守卫之夫亦濅以疏矣。”〔15〕
就这样,曾经在皇帝心目中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南宋陵寝,不仅被盗掘毁坏,理宗头颅被西僧截为饮器,就连陵区禁山也渐渐被居民垦殖了。
四、宋六陵的新生
自清代以来,宋六陵园渐渐荒废。建国以后,宋六陵所在地攒宫茶场在进行机械化改造时,在距地表仅40—50厘米处发现了屋基平面、局部排水沟和铺设整齐的石板小道,并有成堆的条石出土,绍兴县文保部门在现场勘查后,确认这是著名的宋六陵所在地。
“至1970年后,垦为茶园,诸陵地面建筑尽圯,仅存苍松8丛。”〔16〕如今,历经沧桑、屡遭兵火的南宋六陵,由于年代久远,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不过地面尚存二百余棵作为封树的古松,所以古松即为皇陵所在的标志,使整个陵区虽已无地上建筑,但仍松柏森森,气氛肃穆,环境幽静,保留着皇家陵园的气派。山风吹过,松涛飒飒,虽不能与巩县宋陵相比,却也别有一番景象。自古以来,来宋六陵的游人和考古工作者就络绎不绝。现在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绍兴县文保部门在做好对现存遗迹的保护外,还设想有选择的逐步恢复宋六陵地面建筑原貌,以开辟为南宋皇陵旅游区.
〔01〕〔4〕[宋]施宿撰:嘉泰《会稽志》卷六《陵寝》,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239页。
〔02〕[宋]张淏撰:宝庆《会稽续志》卷三《陵寝》,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567页。
〔03〕[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25页。
〔05〕[宋]施宿撰:嘉泰《会稽志》卷七《寺院》,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268页。
〔06〕[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27-2028页。
〔07〕[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首《图·宋陵》,民国25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60-61页。
〔08〕[清]李亨特总裁,平恕等修:乾隆《绍兴府志》卷七十三《墓志一》,乾隆五十七年刊本,第1808-1809页。
〔09〕[明]张元忭撰:万历《会稽县志》卷十四礼书六《祠祀·陵》,明万历三年刊本,第552页。
〔10〕[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34-2035页。
〔11〕〔12〕[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五《祠祀志中·陵》,民国25五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340页。
〔13〕徐建融、沈舟:《宫殿·陵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14〕[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五《祠祀志中·陵》,民国25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337页。
〔15〕[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30页。
〔16〕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绍兴市志》第四册卷35,《文物古迹·墓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68页。
南宋自高宗立朝至帝昺投海,立九帝,经153年,而六陵中的六位皇帝相继在位时间连续148年。所以几乎可以这样说,六陵主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南宋王朝兴衰史。绍兴自古以来方志修纂绵延相续,而关于宋六陵,宋以来历代绍兴方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万历《绍兴府志》、康熙《会稽县志》、康熙《绍兴府志》、乾隆《绍兴府志》、道光《会稽县志稿》、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以及近年来新修的《绍兴市志》等都有记述,这为我们系统研究宋六陵乃至整个南宋的兴衰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宋六陵的营建
1.孟后崩于绍兴
宋六陵的营建,始于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在绍兴病逝。嘉泰《会稽志》卷第六《陵寝》有如下记述: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遗诰:‘殓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此攒宫之始也。”〔1〕
因为孟皇后曾经垂帘听政,所以当“以相臣为山陵使”,至六月初,攒(“攒”原为“欑”,后改,下文有述及)宫告成。攒宫卜地就在越州会稽县,而道路桥梁之类皆命越州所管八县分地修营,此后南宋六位皇帝就相继埋葬在这里。
2.“攒宫”之名的由来
孟皇后的去世,时距朝廷上次营建山陵,也就是营建钦圣宪肃皇后(崩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山陵已30年,中间局势动荡,“图籍无存”,而朝中大臣多是新进的,也很少有人能详细的知道以前皇家的陵寝制度,所以所制攒宫比北宋陵寝“少异也”。宝庆《会稽续志》卷三《陵寝》引王明清《挥尘录》说:
“绍兴初,昭慈圣献皇后升遐,曾纡以江东漕兼摄二浙厅辩用元符末京西漕向故事也。朝论欲建山陵,纡议以谓:‘帝后陵寝,今存伊洛,不日复中原即归附矣,亦以攒宫为名,佥以为当。’”〔2〕
这个建议为当局所采纳。所以“攒宫”之名,“实始于(曾)纡之请”〔3〕。后来等到显仁皇后附永祐陵,就正式改“欑”字为“攒”字。
当初隆祐孟皇后的攒宫就称为“昭慈圣献皇后欑宫”,至绍兴十三年(1143)六月徽宗皇帝、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灵驾自行在(今杭州)发引,“至是以不可备称帝后尊号”〔4〕,下诏以“永祐陵攒宫”为称,其后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等都“以此为故事”。
3.宁宗陵建在泰宁寺旧址
泰宁寺位置原在宋六陵陵区,周显德二年(955)建,初号化城院,又改为证道院。建中靖国元年(1101),陆游祖父,太师陆佃既拜尚书左丞,请以为功德院,改赐名证慈。著名书法家米芾书额,寺门外筑亭,曰“庆显”。绍兴初诏卜昭慈圣献太后攒宫,遂以证慈为视陵寺,而议者认为“昭慈将归附永泰陵(北宋钦宗陵)”,因而赐寺名为“泰宁禅寺”。〔5〕
嘉定十七年(1224)闰8月,宁宗去世,当年冬,命吏部侍郎杨烨为按行使,归奏云:
“独泰宁寺之山,山冈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以此知先帝弓箭之藏尽在于此。”〔6〕
朝廷于是“令太史局卜格一起一伏至壬而后融结,宜于此矣,诏迁寺而以其基定卜”,宁宗的永茂陵就建在泰宁寺的旧址上。
宋时,陵区设都监、巡检各一员,卫卒百人。
二、宋六陵的盗掘
宋六陵之所以取名为“攒宫”,是因为南宋的君主们原先并不准备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永久的安息在江南,本打算浮土浅藏,暂时的将梓宫攒集一处,有朝一日收复中原后再一并归葬巩县的北宋祖陵。但苟安一隅的南宋王朝,以国破山河碎的结局而告终。诸帝遗骨非但未能如愿返归祖茔,反而在亡国后不久就遭到了强人的浩劫凌辱,陵园毁于一旦。
元军攻陷临安两年后,至元戊寅即公元1278年,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西僧杨琏真珈,伙同当地寺僧,率众僧及凶暴之徒,赶到绍兴陵园,将整个南宋皇陵破坏殆尽,乾隆《绍兴府志》载《癸辛杂识》,记述了发陵的详情:
“杨髠发陵之事,起于天衣寺僧福闻号西山者,成于剡僧演福寺允泽号云梦者。初,天衣乃魏惠宪王坟寺,闻欲媚杨髠,遂献其寺。继又发魏王之冢,多得金玉,以此遂起发陵之想,泽一力赞成之。遂俾泰宁寺僧宗恺、宗允等诈称杨侍郎、汪安抚侵占寺地为名,出给文书,将带同西僧及凶党如沈照磨之徒,部领人夫发掘。时有宋陵使中官罗铣者犹守陵不去,与之极力争执,为泽率凶徒痛锤,胁之以刃,令人拥而逐之。铣力敌不能,犹据地大哭。遂先发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劫取宝玉极多。独理宗之陵所藏尤厚,启棺之初,有白气竟天,盖宝气也。理宗之尸如生,其下皆藉以锦,锦之下则承以竹丝细簟,一小厮攫取,掷地有声,视之乃金丝所成也。或谓含珠有夜明者,遂倒悬其尸树间,沥取水银,如此三日者,竟失其首。或谓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骷髅,可以厌胜,致巨富,故盗去耳。”〔8〕
杨琏真珈掘坟并截理宗赵昀头颅为饮器取乐。这固然是为了攫取金宝及出于其野蛮之性,实际上也是对南宋皇帝甚至整个南宋朝的极端蔑视。历代陵墓,虽多有盗掘,而惨酷如斯,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有人于是赋诗咏叹南宋陵园的破坏:“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万历《会稽县志》引明绍兴知府张士敏记曰:
“祥兴元年,宋亡。元至元二十一年,僧嗣古妙高言请毁宋绍兴诸陵,江南总摄夏人杨琏真珈与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恶。明年正月奏如三僧言发诸陵金宝,以诸帝遗骨建浮图于杭州,截理宗顶骨为饮器。呜呼,其不仁甚矣!”〔9〕
宋六陵被盗发以后,宋代遗民,绍兴人唐珏闻知帝陵被毁,龙体遭劫,忧心如焚。遂邀集里中少年,乘夜潜入陵园,收拾六陵遗骨。事前备置木匣若干,覆以黄绢,上署帝号、陵名,将诸帝遗骸收藏匣中,“六陵各为一函”,密埋于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并树以冬青以为标志。“独理宗颅巨,恐易之事泄,不敢易为伪骨”。
唐葬骨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于所函土堆上,作冬青行二首曰:“马箠问髐形,南面欲起语,野麕尚纯束,何物敢盗取。余花拾飘荡,白日哀后土。六合忽怪事,蜕龙挂茅宇。老天监区区,千载护风雨。”又曰:“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積香雪,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复有梦中诗四首曰:“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亲传竺国经。只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捧香来。”〔10〕
清人袁宏道《游六陵记》写道:“六陵萧骚岑寂,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虽聊鞭叠骑,而时闻伥啼鬼哭之声。读唐义士诗,痛楚入骨,为之沥泣。自古亡国败家虽多,未有若斯之惨酷者也。诗一首:冬青树,在何许,人不知,鬼应语。杜鹃花,哪忍折,魂虽去,终啼血。神灵死,天地暗,伤心事,戍儿年。钱塘江,不可渡,汴京水,终离去。纵使埋到崖山崖,白骨也知无避处。”〔11〕
张汝霖诗也咏吟此事:“世外几番寒却火,野人犹自说攒宫。六陵草树荒烟下,半壁山河落照中。义士伤心偷瘗骨,前朝遗恨失和戎。杜鹃巧作青山泣,并带松声咽晚风。”〔12〕
三、历代对宋六陵的维护
1.朱元璋重修宋六陵
杨琏真珈盗掘宋六陵一事,曾震动朝野,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御札相臣宣国公李善长,遣工部主事谷秉义移北平大都督府及守臣吴勉,索饮器于西僧汝纳,叫其以理宗顶骨来献。次年六月令浙江行省进《宋六陵图》,于是命启瘗南归,藏诸旧陵。护葬者礼部尚书崔亮,绍兴知府张士敏勒碑记年月。其余陵墓,也从天章寺前迁遗骨回攒宫。陵上封以松树。“陵前丰碑重立,上刻诸帝陵名”。
至此,南宋皇帝理宗赵昀的颅骨,在被劫取在外漂泊了近一个世纪之后,终于又重新返回到了原本想暂时存放梓宫的绍兴陵园。后来,清人王居琼感赋《穆陵行》诗,足以发人深思:
六陵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
一声白雁渡江来,宝气竟逐奴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支王,宁饲鸟鸢及狐兔。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13〕
2.明清对宋六陵的维护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遣官访历代帝王陵寝,令各行省臣同诣所在“审视陵庙并其图以进”,浙江行省进宋诸陵。历经近百年,宋六陵“唯孝理二陵献殿三间,缭以周垣,余仅存封树。”九年“令五百步之内禁人樵棌,设陵户二人,有司督近陵之人看守,三年一传制。遣道士斋香帛致祭于孝宗理宗二陵,登极则遣官祭告”。〔14〕此时的宋六陵布局,理宗陵有顶骨碑亭,其右为义士祠。
宋六陵虽规模宏大,“内外禁山三千七百三十五亩,田三十八亩九分”,政府也下令派人看守,但“岁久为居民所侵”。正统间赵伯泰奏复,弘治元年复帖。县典史张弘捡勘具册以覆。其后或以山无守者,虽朝廷屡屡下令严禁侵盗,“无几时乃割禁山之半佃为民,其半亦令居民守之而入其租,然樵棌之禁,守卫之夫亦濅以疏矣。”〔15〕
就这样,曾经在皇帝心目中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南宋陵寝,不仅被盗掘毁坏,理宗头颅被西僧截为饮器,就连陵区禁山也渐渐被居民垦殖了。
四、宋六陵的新生
自清代以来,宋六陵园渐渐荒废。建国以后,宋六陵所在地攒宫茶场在进行机械化改造时,在距地表仅40—50厘米处发现了屋基平面、局部排水沟和铺设整齐的石板小道,并有成堆的条石出土,绍兴县文保部门在现场勘查后,确认这是著名的宋六陵所在地。
“至1970年后,垦为茶园,诸陵地面建筑尽圯,仅存苍松8丛。”〔16〕如今,历经沧桑、屡遭兵火的南宋六陵,由于年代久远,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不过地面尚存二百余棵作为封树的古松,所以古松即为皇陵所在的标志,使整个陵区虽已无地上建筑,但仍松柏森森,气氛肃穆,环境幽静,保留着皇家陵园的气派。山风吹过,松涛飒飒,虽不能与巩县宋陵相比,却也别有一番景象。自古以来,来宋六陵的游人和考古工作者就络绎不绝。现在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绍兴县文保部门在做好对现存遗迹的保护外,还设想有选择的逐步恢复宋六陵地面建筑原貌,以开辟为南宋皇陵旅游区.
〔01〕〔4〕[宋]施宿撰:嘉泰《会稽志》卷六《陵寝》,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239页。
〔02〕[宋]张淏撰:宝庆《会稽续志》卷三《陵寝》,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567页。
〔03〕[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25页。
〔05〕[宋]施宿撰:嘉泰《会稽志》卷七《寺院》,清嘉庆十三年刊本,第6268页。
〔06〕[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27-2028页。
〔07〕[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首《图·宋陵》,民国25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60-61页。
〔08〕[清]李亨特总裁,平恕等修:乾隆《绍兴府志》卷七十三《墓志一》,乾隆五十七年刊本,第1808-1809页。
〔09〕[明]张元忭撰:万历《会稽县志》卷十四礼书六《祠祀·陵》,明万历三年刊本,第552页。
〔10〕[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34-2035页。
〔11〕〔12〕[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五《祠祀志中·陵》,民国25五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340页。
〔13〕徐建融、沈舟:《宫殿·陵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14〕[清]康熙二十二年董钦德辑: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五《祠祀志中·陵》,民国25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第337页。
〔15〕[清]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绍兴府志》卷二一《祠祀志》,康熙五十八年刊本,第2030页。
〔16〕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绍兴市志》第四册卷35,《文物古迹·墓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68页。